西施鄭旦

西施鄭旦

《吳越春秋》: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婬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政事;因此而謀,可乎?」種曰:「可破。夫吳王婬而好色,宰喜否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鄃,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面獻於吳。乃使相國苑進,曰:「越王勾踐,竊有二女,楚國迫,不敢稽留,謹使臣蠡獻之。大王不以鄙陋寢容,願納以供箕帚之用。」吳王大悅,曰:「越貢二女,乃勾踐盡忠於吳之證也。」子胥諫曰:「不可。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昔桀易湯而滅,紂易文王而亡。大王受之,後必有殃。臣聞越王朝書不倦,晦誦竟夜,且聚敢死之士數萬,是人不死,必得其願。越王服誠行仁,聽諫進賢,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王夏被毛裘,冬御絺綌,是人不死,必為對隙。臣聞賢士,國之寶,美女,國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吳王不聽,遂受其女,國卒亡。

按《吳地記》:嘉興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勾踐令范蠡取西施以獻夫差,西施於路與范蠡潛通,三年始達吳,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歲能語,因名語兒亭。《越絕書》曰: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按《慎環記·采蘭雜誌》:西施舉體有異香。每沐浴竟,宮人爭取其水,積之罌甕,用松枝灑於帷幄,滿室俱香。罌甕中積久,下有濁渣,凝結如膏,宮人取以曬乾,香逾於水,謂之沈水,制錦囊盛之,佩於寶襪。交趾密香樹,水沈者曰沈水。亦因此借名。

《女聊齋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