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文字,現已確實知道的,以甲骨文為最古,系1899年在河南安陽縣境殷墟舊址發現的,刻在龜甲獸骨上面,字形極不確定,一個字可以寫成很多樣子,象形字佔絕大多數。其次是鐘鼎文,就是殷周銅器上面所刻的銘文。還有石鼓文,是唐朝初年在陝西掘獲石鼓時發現的,那字體是籀文,大約是秦朝初年的石刻。在籀文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鐘鼎文,通稱為古文(但近來甲骨學者證明籀文即古文)。籀文則一般稱為大篆,據古人傳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就當時文字整理出來的。
秦始皇二十六年,李斯首倡規定秦文為標準文字,禁止使用其他字體,於是參照大篆字體,再加以簡單化,而作小篆。同時又根據當時流行的俗體文字,創造一種更簡單的隸書,供徒隸之用。注a篆書系當時正式文字,保存古文原意的地方較多,隸書系俗寫體,只求簡便,對六書本意多不顧及。但因其便於使用,以後便流行而取得正式文字的地位。
隸書以後,還有八分書、楷書,字體變更之處很微小。隸書在秦時很簡單,但漢朝因須使用於隆重的文書,要寫得美觀些,又把它變得難寫一些了。八分書就是因救濟漢隸的煩難而產生的,它就是隸書的別體。楷書產生於漢魏之間,是從隸書稍加變化而來的,鍾繇、王羲之是書寫楷書的名家。與楷書並行的還有「行」、「草」二體,都產生於漢朝,因其筆畫草率,只用在隨意的書寫上,沒有取得正式文字的地位。正式文字的地位,自後漢至今一千六百餘年,始終被楷書所佔有。
關於字形演變的趨勢,大致是由象形而像聲(甲骨文象形字占最大多數,《說文》中象形字佔十分之二,現在四五萬字中,象形字不過百分之四左右,其餘形聲、假借,都是象聲的字),由繁而簡,這本是文字進化的一般規律。但是守舊的文字學家對於隸書的破壞象形遺制,很不贊成,因為從隸書通行以後,古代小學生所能認識的篆書或古文,到現在雖專家都不能完全認識了。
注a 編者按:根據近年的考古發現,隸書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