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諸子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中國學術菁華,全在周秦諸子,不但哲學思想高深微妙,遠過於後世儒家(章太炎說宋明理學不如佛學的精微,但周秦諸子則包含了那樣精微的哲理。馮友蘭說論理學是哲學之哲學,古代只有公孫龍子講求這種純理的學問。人們見解雖然像這樣的不一致,但無論如何,不能不說周秦是中國哲學思想最發達的時期),即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也都在那時萌芽了(如法家的政治學,名、墨、儒、法各家的邏輯學,墨家、陰陽家的數學,陰陽家的天文學,兵家、墨家的軍事學等)。

諸子時代的學風,有最可注意的數點,就是:(一)有創造性,不相剿襲;(二)為專家之學,易於求精;(三)後學闡揚前哲,不為舊說所限,易於進步;(四)各派互相駁辯,思想日益精密。

但當時何以發生這種百家爭鳴的學風?那就以社會劇激變化為主要原因。春秋戰國時代,鐵製農器已普遍使用,農業、手工業驟行發達,商業因而產生,大商人如弦高、計然、范蠡、呂不韋等人,不但富超王侯,而且操縱政治,但舊時貴族,反而有很多沒落起來的,因此新興豪強希望有中央集權政治的出現,結束紛爭割據的局面,以便利商工的發展,而舊時貴族,則希望恢復封建初期大小諸侯和平共居的局面,因此形成新舊思想的對立。同時各封建諸侯國,因地利的不同,經濟發展又不平衡(如齊有魚鹽之利,用國營方法而致富強;秦用商鞅的農戰政策,開荒墾殖,普遍施行軍事訓練),造成了加緊兼併弱小的趨勢,到後來七雄並立,鬥爭的規模更擴大,也更激烈,大家都想吸收人才來幫助自己,所以提倡講學,獎進文化,已成了列國通行的政策。當時文化中心,如齊國的稷下等地,為人文薈萃之所,對於學術研究的鼓勵,是相當大的。

其次,就是知識的逐漸普及。因為過去知識全由封建貴族所壟斷(所以《漢書·藝文志》說,諸子出於王官),由於貴族的沒落,將知識帶到民眾中間去傳播(如孔子在民間講學),產生了許多新的知識分子;加以社會交通的頻繁,首先是通商與外交的往來增多,打破了封建初期移徙住居的限制,使文人策士,也能自由奔走遊說於各國,收互相觀摩互相促進的效果。

諸子學說,無不為了「救時之敝」(《淮南子》),不過因其地位的不同,見解的各異,而造成種種不同的方案罷了。如墨家、法家以及儒家的荀子等,都是主張建立新的中央集權制的;如老子,是主張恢復舊時「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的;如孔子,是主張當時霸主實行尊王攘夷政策來恢復並鞏固封建舊秩序的。總而言之,他們對於當時現狀都不滿意,主張改良或變革一下。然而假使僅有紛爭的局面,而沒有新興進步的社會層,如五胡十六國或五代十國的局面,那種活潑進取的現象也不會產生。因此,我們從諸子學之所以盛,可以推論到諸子學之所以衰的道理。

秦漢大一統之後,歷代帝王尊重儒術,以利祿為提倡經學的工具,造成諸子百家的消沉,這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如三國六朝時代,儒學本身也很消沉,而結果仍然沒有學術隆盛的氣象。這因為社會生產力的停滯,社會階層並沒有新的發展的緣故。在秦漢之間,商業雖一度發展,但因生產方式沒有進步,政府又厲行抑商政策,商業終於沒有大的發展。到六朝以來,社會經濟雖然略有進步,而進步很小,生產方式大體仍然和兩千年前差不多,和我們接觸的異民族,始終是一些文化較低的遊牧部落,所以直到近世與西洋各國交通以前,學術思想再沒有重振的可能。

周秦時代過去以後,只有後漢王充是一個特異的思想家,魏晉玄學不過使道家思想走向庸俗化,並沒有什麼成就,自此以後,諸子學已成絕響,直到清代,才有人研究它,但這都限於訓詁、考訂、校勘,並沒有注意到義理的發揮。

今後整理國學,對於清代人所謂諸子學,不能不有所改變:第一,諸子學不能成為一種科目,應當歸屬於中國哲學史,更確切點說,中國古代哲學史,或古代思想;第二,應當注意義理的探討及時代背景的研究。至於從舊的傳統中尋出創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礎,那自然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是初步工作所能辦到罷了。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