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的詩被稱為古體詩(唐人詩被稱為今體詩或近體詩),古體詩又分為樂府與古詩兩種。自漢武帝制定郊祀之禮,設立「樂府」——一個掌管樂歌的官署,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采詩夜誦——即徵集民間歌謠及文人仿作的民謠,使延年領導歌唱,有時也制新歌曲,於是可歌的詩,稱為「樂府」,其不可歌唱的詩,即稱為詩,後世稱之為「古詩」。漢以前,詩與樂不分,凡詩都是可歌唱的。漢時歌(樂府)與詩分開,而民間歌曲,卻因此得以保存下來。後來凡文人仿作的民歌,或模仿古樂府而成但不能入樂的詩歌,也稱「樂府」,或「新樂府」。
樂府雖然是武帝時設立的,樂歌則武帝以前老早就有,如漢高帝作《大風歌》,令沛中兒童百二十人歌唱。高帝好「楚聲」,他的《鴻鵠歌》及唐山夫人的《房中祠樂》,都是「楚聲」。武帝時既設立專官,又使司馬相如等增制十九章之歌,又採集燕、代、秦、楚之民謠,採用箜篌、橫吹等外國樂器,李延年又依胡曲而造新聲,因此音樂大起變化,而樂府詩也由此盛行。但西漢到東漢初年,還是樂府的產生時期,到東漢末年及建安前後,方達全盛階段,建安以後,則多摹仿之作,隋唐以後便逐漸衰落了。
據鄭樵《通志·樂略》載稱,漢朝製作的歌曲有《短簫鐃歌》、《相和歌》、《郊祀歌》等十餘種,每種有若干曲。相和曲中有《薤露》、《蒿里》、《陌上桑》、《箜篌引》等,都采自民間,《陌上桑》及《箜篌引》歌詞寫得很動人。《郊祀歌》系鄒陽、司馬相如等文人作品。《短簫鐃歌》是鼓吹曲,發聲宏大,用於軍中。
東漢時樂府詩,如辛延年的《羽林郎》,繁欽的《定情詩》等,都很好。建安時代魏武帝、魏文帝及曹子建的樂府詩,如《短歌行》、《燕歌行》、《秋胡行》等,充滿了頹喪的人生觀。南北朝時,樂府又產生了許多新歌新曲。南朝的以《華山畿》、《子夜歌》等民歌最為流行,屬於柔婉的「清商樂」。北朝樂府是剛健的胡聲,歌詞也比較質樸,有《琅琊王歌》、《折楊柳歌》、《捉搦歌》、《隴頭流水歌》等。
宋代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所收歌詩,上自陶唐,下迄五代,其中有許多並不是樂府,但真正的漢魏樂府,亦可在這部集子中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