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向來講國學的是把自然科學除外的,如清末士大夫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認為自然科學是西學,而中學則不過是經學、史學、理學、詞章之學罷了,章太炎也說國學只包含經學、哲學、史學、文學,並不包含自然科學,這表現了我國自然科學在學術上地位的低微。其實我國並不是完全沒有自然科學,不過是自然科學沒有形成理論的體系,也沒有分門別類的獨立的發展,換句話說,即沒有發展成為近代歐洲那樣的自然科學罷了。

在我國文化猛進的周秦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相當地快,但經過漢至清的兩千年文化停滯時期,過去的科學傳統已經衰微,近數百年歐洲科學發達的時期,又因為中西交通的隔絕而不能隨時接受歐洲的影響,所以直到清末西洋科學輸入以前,我國學術界沒有給自然科學以重視。但在過去魄力較大的學者,對於自然現象的研究,也曾於研經習史的餘暇加以注意,特別是與「敬授民時」有關的天文學,與制禮作樂有關的音樂理論(律呂學),以及與天文有關的數學,頗有人當作經學或史學範圍內的專門之學來研究。所以中國社會如果有進一步的發展(指西學輸入以前),自然科學就可能從經學、史學裡面分化出來,而取得獨立的地位。

我們現在研究我國固有的自然科學,主要的意義是把它當作文化史的一部分來考察,而不是要在這裡面尋求現代科學所沒有的東西。這正和我們研究中國文學一樣,不是要學習作舊詩、填詞、作曲,而是要研究中國文學的發展史。自然,我們在祖先的學術遺產中,仍然可以接受若干寶貴的經驗,如文學上的表現手法等,而自然科學,雖則貧乏,也未必沒有這種附帶的收穫的可能,例如醫藥學中的特殊療治方法,也許可以補充現代醫藥學的缺陷。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