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在本章所言之“禮”,其意義已經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禮數,其本質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所謂“理”,就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成就偉業的做事手法,更是一個有綱領性質的指導方針。當你感覺世間艱難,處事不順時,原因可能就在於你沒有遵循這個“理”。
1.不捨小過會讓人怨恨
【原典】
怨在不捨小過。
【王氏點評】
君不念舊惡。人有小怨,不能忘捨,常懷恨心;人生疑懼,豈有報效之心?事不從寬,必招怪怨之過。
【譯釋】
抓住下屬微小的過失不放就容易招致他們的怨恨。
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當領導的對別人一點小小的過失就百般挑剔,一棒子打死,那麼,下屬就會覺得理不公,氣不順,怨恨不滿的情緒也就會隨之而產生。所以,不計較部屬的小過,既是一個領導人應有的雅量,也會讓人覺得你通情達理,富有人情味,凝聚力也就因此而產生。
患禍的出現,在於沒有防患於未然並採取相應的對策。如果能在災禍未成規模的時候就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疏導,化變故於無形,就可以達到“我無為而民自安”的祥和目的。恕小過,防未患,這是無為而治天下必須掌握的一個要則。
解讀
給予下屬再來一次的機會
《菜根譚》中有這麼一段話:“寬人之惡者,化人之惡者也;激人之過者,甚人之過者也。”意思是說:寬恕別人的錯誤,就是幫助別人改正錯誤;用激烈的態度對待別人的錯誤,就是要讓別人再錯上加錯。
沒有人願意犯錯誤,但是人非聖賢又孰能無過呢?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下屬,你是嚴加斥責,使他從此以後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呢,還是通過幫助使他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從哪裡跌倒再從哪裡爬起來呢?
其實,下屬犯了錯誤,最痛苦的是其自身,應該給其改正錯誤的機會。給予下屬再來一次的機會,常會收到一石三鳥的用人效果:一能使其感激領導的寬厚仁慈;二能使其痛悔自己的過錯;三能使其拚命工作,以便將功補過。而且,實踐表明,有過錯的人往往比有功勞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難的工作。重用有過錯的人實際上就是對他的一種強大的激勵,可以使其一躍而起,創造出令人“刮目”的成績。
同時,對於有過錯的人才而言,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獲得重新證明其價值和展示其才華的機會,尤其是當他們因過錯而受到別人的歧視冷落時,這種願望就更為迫切。管理者一旦提供這樣的機會,他們就會迸發出超乎平常的熱情和幹勁兒,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去彌補以前的過失。
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有一個名叫羅斯韋爾·麥金太爾的年輕人被徵入騎兵營。由於戰爭進展不順,兵源奇缺,在幾乎沒有接受任何訓練的情況下,他就被匆忙地派往戰場。在戰鬥中,年輕的麥金太爾被殘酷的戰爭場面嚇壞了,那些血肉橫飛的場景使他整天都擔驚受怕,終於開小差逃跑了。但很快他就被抓了回來,軍事法庭以臨陣脫逃的罪名判他死刑。
當麥金太爾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後,她向當時的總統林肯發出請求。她認為,自己的兒子年紀輕輕,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機會來證明自己。然而部隊的將軍們力勸林肯總統嚴肅軍紀,聲稱如果開了這個先例,必將削弱整個部隊的戰鬥力。
在此情況下,林肯陷入兩難境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最終決定寬恕這名年輕人,並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我認為,把一個年輕人槍斃對他本人絕對沒有好處。”為此他親自寫了一封信,要求將軍們放麥金太爾一馬:“本信將確保羅斯韋爾·麥金太爾重返兵營,在服役完規定年限後,他將不受臨陣脫逃的指控。”
如今,這封褪了色的林肯親筆簽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圖書館收藏展覽。這封信的旁邊還附帶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羅斯韋爾·麥金太爾犧牲於弗吉尼亞的一次激戰中,此信是在他貼身口袋裡發現的。”
一旦被給予第二次機會,麥金太爾就由怯懦的逃兵變成了無畏的勇士,並且戰鬥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沒有誰能保證一輩子不做錯事。因此,對待有過錯的人才要有寬容的胸襟,不要因為對他們的期望高而求全責備。
其實,你放手讓優秀的人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較重要的,相對而言,也是比較容易出現閃失的,因此,就應當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有可能出現的過錯。對於那些過錯,應當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去理解和原諒他們。作為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優秀的人都會犯錯,別的人,包括自己恐怕也難以避免。因此,就算是因為對方個人的原因,你也要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畢竟不能因為一次過錯就否定整個人。
只有第二次機會才有可能彌補先前犯下的過失。如果我們能寬容一點,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鼓勵他,而不是打擊他,那麼也許你真的可以看到奇跡。
2.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原典】
患在不預定謀。
【王氏點評】
人無遠見之明,必有近憂之事。凡事必先計較,謀算必勝,然後可行。若不料量,臨時無備,倉卒難成。不見利害,事不先謀,反招禍患。
【譯釋】
不在事前做好謀劃,在問題發生之前不做好防範的準備,這都是失敗的根源。
在大家的心目中,能夠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老子就發表過此言論,他說:“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就是鼓勵人們在沒有發生危險之前,進行全面的謀劃,提高對危險的預測能力,能夠達到防患於未然、減少損失的目的。
解讀
“未雨綢繆”勝過“亡羊補牢”
“未雨綢繆”的確要比“亡羊補牢”強得多,至少不會丟掉“亡羊補牢”中的那隻羊。這雖然是調侃,但卻是事實。歷朝歷代都不乏那些未雨綢繆、預測能力非凡的智者,可以說這些智者中,最重要的一位非諸葛亮莫屬了:他的預測能力簡直達到了一種神乎其神的地步——如果說赤壁之戰借東風是觀天象而得的結論;那麼在讓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較量中,不能不說明他的預測之神了。
《三國演義》中記載:劉備和諸葛亮“借”了荊州後,毫無歸還之意。周瑜正苦於討還荊州無計可施,忽聞劉備喪偶,便計上心來,對孫權說:“你的妹妹很漂亮,劉備剛剛死了老婆,我們不妨來個美人計,以聯姻抗曹的名義向劉備招親,把他騙到我們這裡幽禁起來,逼他們拿荊州來換。”孫權一聽這個主意不錯,就立刻派人到荊州招親。
劉備聽了使者的話,不知是否有詐,很是猶豫不定。諸葛亮思考了一會兒,對劉備說:“您只管去吧,讓趙雲陪您去。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荊州。”劉備和趙雲出發之前,諸葛亮暗地裡關照趙云:“我這裡有3個錦囊,內有3個妙計,到孫權那裡打開第一個;到年底打開第二個;危急無路時打開第三個。”趙雲點頭,把錦囊收好。
劉備、趙雲帶了500名士兵到了孫權那裡,孫權假裝一副很守信用的樣子,表示願意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事實上,他只想暫時把劉備穩住,好把他困在此處,並不真想把妹妹嫁給劉備。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趙雲打開了第一個錦囊,上面寫著:將計就計。趙雲心中有了主意,便命令士兵去購買結婚用品,並到處宣揚:“劉備要和孫權的妹妹結婚了!”他還勸劉備去拜見喬國老。
喬國老把這件事告訴了孫權的母親。孫權的母親一聽大怒,召見孫權罵道:“男婚女嫁乃人生大事,怎麼我做母親的竟然不知道女兒要出嫁?那個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我總得見見吧?”於是傳令在甘露寺相親。老太太與劉備見了面後大喜,沒想到劉備是個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人,便同意把女兒嫁給劉備。這下子,孫權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只好依了母親,把妹妹嫁給了劉備。
出主意的周瑜也是苦不堪言。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對孫權說:“劉備是苦出身,極少享樂,現在可以利用聲色犬馬迷住他,離間他們上下級的關係,到時再出兵奪取荊州。”孫權聽了周瑜的話,覺得有理,便給劉備提供各種各樣的玩意兒,劉備樂不思蜀。劉備和孫權的妹妹關係也非常好,兩個人過得很幸福。
趙雲見劉備迷戀新婚生活,不打算回荊州了,心裡很苦惱。恰好到了年底,他想起了諸葛亮的錦囊,便打開了第二個,看後心領神會。他向劉備報告:“曹操出兵55萬要報赤壁之仇,荊州危急,主公宜速趕回。”劉備大驚,第二天就帶著夫人,借口到江邊祭祖,一路朝荊州方向飛奔而去。
孫權知道真相後,急派人馬追趕,又派周瑜的隊伍在前方擋住去路。眼見情況危急,趙雲打開了諸葛亮的第三個錦囊,把裡面的妙計給劉備看。劉備依計向夫人哭訴,說孫權、周瑜利用美人計想誘殺自己。孫權的妹妹與劉備的感情一直很好,她早已把自己和劉備的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聽了劉備的話,她非常氣憤,便走出座車,對追趕上來的士兵嚴辭斥罵。將士們見孫權的妹妹發火了,便讓開大路讓劉備他們通行。
劉備和士兵們走到荊州地界的時候,周瑜又率兵趕到,結果被諸葛亮早已布下的伏兵殺得丟盔棄甲,大敗而回。
諸葛亮不愧是一個預測大師,在劉備出發之前,他已經周密地思考了敵我雙方的力量及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因此,劉備和趙雲才能夠在緊要關頭做到處變不驚,逢凶化吉。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是否具有預測能力對於一個人成就事業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對於那些不屑思考或者不懂得未雨綢繆的人來說,失敗與痛楚則成了他們忠實的“隨從”。
所以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一定要學會運用發散性思維,全方位地思考問題,將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都納入考慮的範疇,採取排除法,最終確定一種或幾種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然後針對情況準備,那樣便能將危險與損失降到最低。
3.積善者福 積惡者禍
【原典】
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張氏注曰】
善積則致於福,惡積則致於禍;無善無惡,則亦無禍無福矣。
【王氏點評】
人行善政,增長福德;若為惡事,必招禍患。
【譯釋】
時刻記得積善的人一生幸福平安,平日裡作惡多端,總有一天會遭到惡報,大難臨頭。
解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劉備在臨死的時候,吩咐他兒子牢記:“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劉備這樣一位梟雄,仍對自己的兒子作這樣的教育。我們看歷史傳記,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結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古老的箴言,仔細品味,的確能咀嚼出於今人生活實踐有益的營養。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表達了善良人們的強烈心理期待。拉法格在《思想的起源》一書中向人們描述了原始人對善惡有報的深切渴望。其實,文明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正義的理念無論怎樣千變萬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始終是正義一成不變的內涵之一,文明人類早已把善惡有報嵌入正義的深層結構之中。也許正是對善惡有報的渴望,才有對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的一些現象的控訴,及古代社會對清官的祈盼與嚮往和宗教對來世報應的虛設。因此,順乎民心,自然包括盡可能地滿足老百姓善惡有報的願望。
“善惡有報”,在滾滾的歷史洪流中積澱下來的這四個沉甸甸的字,似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總能讓善良的人最終與平安幸福相伴。沒錯,老天的眼睛是雪亮的,助人者天助。
4.鄙視勞動者忍饑 懶於織造者受寒
【原典】
饑在賤農,寒在惰織。
【王氏點評】
懶惰耕種之家,必受其饑;不勤養織之人,必有其寒。種田、養蠶,皆在於春;春不種養,秋無所收,必有饑寒之患。
【譯釋】
忍饑挨餓的人大多是因為鄙視農業勞動,在寒風中哆嗦的人大多是因為懶於養蠶織造。
一直以來,勤勞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令人稱道的傳統美德。我們的祖先在那個蠻荒年代用勤勞和汗水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從而躋身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直到今天,與“中國人”這三個字聯繫最緊密的仍然是“勤勞”。
具體到一個人,勤勞更是他安身立命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自古以來,沒聽說過哪個懶漢有過什麼作為,反而受到人們諷刺的故事倒是不少。
解讀
業精於勤荒於“惰”
從前,某地有一個懶到極點的人。因為這個人實在懶得什麼事也不肯幹,所以,最後拿到3個飯團,被趕出了家門。
“上哪兒去呢?”
懶漢不知去哪兒才好,沒辦法,就把裝有飯團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漫不經心地走著。可是走著走著,肚子突然餓了。
“啊!肚子餓了,真想吃飯團兒啊,可是要取出來吃,可太麻煩了!”
真是一個少見的懶漢,他為此忍著飢餓。
“怎麼沒人來呀,要是有人來的話,就請他幫忙解開包裹。”
他邊走邊想著,這時,從對面走來一個頭戴斗笠、張著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餓慌了,才把嘴張得這麼大?”
他這麼想著,等他走過來。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裡面還有3個糰子呢,讓一個給你怎麼樣?”
於是,那男人回答說:“你說什麼呀,我的老弟,我正愁斗笠的繩子鬆了,而繫起來又是那樣的麻煩,所以才張開大嘴,好讓下巴去繃緊那繩帶啊!”
或許故事過於誇張,生活中並不存在如此懶惰的人,但是懶惰帶來的惡果卻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懶惰的習慣讓人一事無成,讓人總是等待機遇而不是主動追求,有了行動也主動放棄;懶惰的習慣令人厭倦幾乎所有的事,對任何的事情都不感興趣,也沒有任何動力;懶惰使人總是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庸庸碌碌度過自己的一生。
貧窮不是罪,但因懶惰而導致貧窮則是一種罪。懶惰讓我們失去目標,失去熱情,失去機會,即使是天賜良機擺在我們身邊,我們也對它視而不見。這樣的人,你說他對得起上蒼給我們安排的美麗人生嗎?
達·芬奇曾經說過:“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如果一個人懶惰一天,那便是浪費了一天的光陰,可能浪費了一個絕佳的成功機會;如果一個人懶惰一生,那就是毀了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帶著失敗的烙印走向死亡。
每個人都有允許自己偷懶的時候,但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在於對待偷懶行為的不同方式。成功者在心裡有一個目標,也有一條準則,準則督促著自己不要懶惰,要向目標不斷邁進。而失敗者則放縱自己懶惰,並任由懶惰成為一種習慣,彷彿在享受一種閒適,其實在虛度自己的人生。
或許有的人會說,自己天賦不錯,比起其他人來說有懶惰的資本。別人忙一周的工作我只需要一天就通通搞定。但是如果你僅僅將標準定格在那些天賦不如你的人身上,總有一天,他們也將超過你。
懶惰可以毀人,而相對的,勤勞卻可以成全一個人。
唐朝大文學家韓愈說過一句經典的名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後來有一個人把這句讓多少人受益終生的經典發揮到了極致,他就是齊白石。
齊白石小的時候,家裡生活艱難。讀了半年書,他只得輟學打柴放牛。他從小愛好繪畫,但由於家境的貧苦,買不起紙墨,便用廢賬簿和習字紙練習繪畫,常常到深夜。12歲後,因體弱無力耕田,改學雕花木工,為了尋求雕花新樣,與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一年,他偶然得到一部殘缺的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喜不自禁,反覆臨摹起來,逐步摸到了繪畫的門徑。
齊白石27歲那年正式從師。從此,他數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一天不畫畫。據記載,他一生只有三次間斷過:第一次,是他63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歲那年,他的母親辭世,由於過分悲慟,幾天不能畫畫;最後一次,是他95歲時,也因生病而輟筆。
三次加起來也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他一生作畫四萬餘幅,吟詩千首;他自樂“三百石印富翁,”其實,他治印共計三千多萬,被著名文學家林琴南譽為“北方第一名手”,與他的畫齊名。
齊白石直到60歲前畫蝦還主要靠摹古。62歲時,齊白石認為自己對蝦的領會還不夠深入,需要長期細心觀察和寫生練習。於是就在畫案上放一水碗,長年養著幾隻蝦。他反覆觀察蝦的形狀、動態。然而,這個時期的功夫,依然還是側重追求外形。畫出的蝦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還不能表現出蝦的透明質感。65歲以後,齊白石畫蝦產生了一個飛躍,蝦的頭、胸、身軀都有了質感。這以後他開始專攻蝦的某些部位,畫蝦不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歲達到了形神兼備的程度,到了80歲,齊白石老人筆下的蝦簡直是爐火純青了。但他仍是非常勤奮。
85歲那年,他一天下午連續畫了四張條幅,直到吃飯時,仍然堅持再畫一張。畫完後題道:“昨日大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閒過也。”
真是勤勉不倦。他早年曾刻“天道酬勤”印章以自勉。臨終前又留下“精於勤”的手跡以勉人。他還有一塊“癡思長繩系日”的印章,足見他一生是何等的勤奮。
1953年,白石老人已是93歲高齡,一年中仍畫下了600多幅畫。
正因為他一日也不“閒過”,在繪畫、篆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世界文化名人。他90壽辰時,國務院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愛因斯坦說:“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毫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它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沒錯,一勤天下無難事,所有有作為的人都會告訴你,是勤奮成就了他們偉大的一生,所以千萬別讓懶惰毀了你,一時的偷懶能讓人輕鬆,但要成了一種習慣,那你永遠成不了氣候。
5.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了優秀的人才
【原典】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王氏點評】
國有善人,則安;朝失賢士,則危。韓信、英布、彭越三人,皆有智謀,霸王不用,皆歸漢王;拜韓信為將,英布、彭越為王;運智施謀,滅強秦,而誅暴楚;討逆招降,以安天下。漢得人,成大功;楚失賢,而喪國。
【譯釋】
能安安穩穩地掌控天下,是因為身邊有賢能之人輔佐;社稷朝不保夕是因為人才都流失了。
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人才是人中之傑,其力量更是無窮的,人才的重要性絕對不容忽視,誰忽視了人才,誰就掘掉了事業的根基。曾國藩深諳人才之重要性,他始終把人才作為事業成功的基石。曾國藩在事業發展過程中,還逐漸形成了一套系統的人才觀點,從認識人才、察視人才,到吸納人才、任用人才,從培養人才、選拔人才,到推薦人才、評價人才,他無不有先見之明、過人之舉。後人評之有超凡的識人之眼實不為過,其選拔、任用人才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
解讀
人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人才的因素是事業成敗的最關鍵因素。有賢者相助則敗勢亦可轉危為安,弱勢也可茁壯成長。當然事業也是成於賢才,損於庸才,敗於小人。劉基作為朱明王朝開國元勳之一,也以長於謀略深受朱元璋器重,被朱元璋比為漢代的張良,稱之為“吾子房也”。劉基元末曾經為官,目睹了當時社會政治的腐敗。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用寓言雜論的方式表達出來,寫成了一部奇特的著作叫《郁離子》。在這部政論著作中,用了二十多篇的文字專門討論用人問題,既闡發了他一貫的用人思想,也明顯地、巧妙地結合了當時的社會實際,尤其在用人問題上提出了諸多精闢的主張,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部討論用人與人才的名著。在這部著作中,劉基首先提出了去浮飾,求真才。言必稱先王、三代,認為古人優於今人,慕虛名而不求實才,重古賢而輕今人是封建統治者常有的偏頗。劉基尖銳地批判這種陳腐觀念。在著名的《良桐》篇中,他寫道:有一位善於制琴的工匠叫工之僑,得到一塊優質桐木,“砍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將琴獻給主管宮廷禮樂的官員太常。太常看了看搖頭說,這不是古物。工之僑將琴帶回,“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字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琴被挖出之後,“抱之以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寶也’。工之僑聞之,歎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也,而不早圖之,其與亡也。’”
一把好琴,因新制“弗古”,被棄之不取,一旦弄假仿古,身價百倍。這不僅是一把琴,而是整個社會的偏見。工之僑因此興歎,避世深山,實際是劉基的自喻。從反覆古的意義上說,劉基的用人思想是有革新意義的。
劉基又以馬喻人才。在《八駿》這篇文章中,敘述善於識馬的造父死後,人們不能識馬,僅以產地判別馬的好壞。以冀產為優,非冀產為劣,在王宮群馬之中,以冀產馬為上乘,作為君王乘駕之馬;以雜色馬為中乘,作為戰時用馬,而以冀州以北的馬為下乘,供公卿騎用。而江淮之馬只算是散馬,只服雜役。其養馬者也以此劃分等級。後來,強盜侵入宮中,緊急調馬參戰,內廄推辭說:“我是君王外出乘的馬,不應我去!”外廄說:“你食多而用少,為什麼先讓我上陣?”結果互相推諉,許多馬匹反被強盜劫走。此文以馬喻人,指出對人的使用不能因地域、民族而區分高下、尊卑,只能依據真實才能。與去浮飾、求真才相輔的是去假象、辨真偽。
人有善惡,才有真偽,歷代有不少惡徒小人冒充賢才而招致禍患的。劉基舉例說,戰國時楚國春申君雖稱門客三千,但良莠不辨。“門下無非狗偷鼠竊無賴之人。食之以玉食,薦之以珠履,將望之以國士之報……春申君不寤,卒為李園所殺,而門下之士無一能報者。”人才的善惡與藥草一樣頗多假象,因而需透過表面鑒別。劉基以採藥喻辨別人才:一位山中有經驗的老丈介紹說:岷山之陰有一種藥名叫“黃良”,此藥“味如人膽,稟性酷烈,不能容物”,外表醜惡。然而,將黃良“煮而服之,推去百惡,破症解結,無穢不滌,煩痾毒熱,一掃無跡”,分明是一種苦口性烈的高效良藥;另外一種草“其狀如葵,葉露滴人,流為瘡質,刻骨絕筋,名曰斷腸之草”,這種草,外形美好,實為惡毒。因而“無求美弗得,而為形似者所誤”。
在現代社會,重視人才的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一個沒有人才意識的領導者不是稱職的領導者,想成就事業者,請從吸納人才開始吧!
6.勤儉的人才會真正的富有
【原典】
富在迎來,貧在棄時。
【張氏注曰】
唐堯之節儉,李悝之盡地利,越王勾踐之十年生聚,漢之平准,皆所以迎來之術也。
【王氏點評】
富起於勤儉,時未至,而可預辦。謹身節用,營運生財之道,其家必富,不失其所。貧生於怠惰,好奢縱慾,不務其本,家道必貧,失其時也。
【譯釋】
富有是因為勤勞節儉,貧窮是因為驕奢淫逸。
要使國富民強,百姓知禮節曉榮辱,廩實為要,勤勞為本,商貿為道。明代人李晉德著有《商賈醒迷》一書,堪稱“商典”,該書中有這樣幾段話:
商人如果不儉省節約,憐惜錢財,那就是辜負了自己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的辛苦經營。作為一個商人,不辭艱難,不分晝夜,登山涉水,浪跡四海,所追求的一點點利潤,都從驚心恐懼、辛勤勞作中得來的,如果對自己的錢財不儉省、愛護和憐惜,那麼自己辛苦勞碌還有什麼意義呢?
能夠創造財富,又能夠把持住家業,那麼即使經受風雨、漂泊四海,又有何妨?
解讀
理財的關鍵是要懂得節儉
在現代企業中理財,首要的任務仍然是節儉。沒有一個成功的理財者是靠“鋪張浪費”而發家致富的。
節儉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也可以說是使事業成功的因素。
“勿以善小而不為。”節儉也是一樣,不論大小。
一旦事業開始,對天性節儉的人而言,其成功機會較才華相同者要多。而節儉的人,他知道只有減少開支和成本才有賺錢機會,而在今天高度競爭的市場裡,即使在小方面去節儉,聚少成多,也是很可觀的,甚至造成賺錢和賠錢的區別。
除此之外,對一個有節儉習慣的人而言,他似乎永遠有一筆積蓄。以防不時之需。必要時可使他渡過難關,或使他有擴張和改進的機會,而不必去借錢。
聰明的人都知道,能做到“節儉再節儉”,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在生活中如果你能經常節儉,直到成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會在事業上,收到由這些為你帶來的利益。
從節儉到奢侈很容易,從奢侈再到節儉卻很艱難。吃飯穿衣,如果能想到來之不易,就不會輕易浪費。一桌酒席,可以置辦好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紗絹,能做好幾件的衣服……有的時候要常想著沒有的時候,不要等到沒有的時候再想有的時候,如果這樣,子子孫孫都能享受溫飽了。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一個家族的興起,往往是經過數代的努力積聚而來的,為了讓後代子孫能體會先人創業的艱辛,善守其成,所以常在宗族的祠堂前寫下祖宗的教誨,要後代子孫謹記於心。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很少看到這一類古老的祠堂,但是我們心中的祠堂又豈在少數?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無一不是先人艱辛締造的,這歷史的殿宇,文化的廟堂,便是整個民族的大祠堂。
7.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原典】
上無常操,下多疑心。
【張氏注曰】
躁靜無常,喜怒不節;群情猜疑,莫能自安。
【王氏點評】
喜怒不常,言無誠信;心不忠正,賞罰不明。所行無定准之法,語言無忠信之誠。人生疑怨,事業難成。
【譯釋】
上位者反覆無常,言行不一,部屬必生猜疑之心,以求自保。
身為領導者要公正克己,不偏不向,不急不躁,只有這樣才能讓下屬安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掌握權力的人主喜怒哀樂無常,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而不顧下屬的感受,進退舉止沒有一個人君的樣子;或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目光短淺,頻繁制定各種政策法規,而且各項政策互相牴觸,那麼,下屬們就會無所適從,疑慮重重。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的混亂往往由此而生。
解讀
領導者不可厚此薄彼
領導者在與下級關係的處理上,要一視同仁,同等對待,不分彼此,不分親疏。不能因外界或個人情緒的影響,表現得時冷時熱、躁靜無常。
當然,有的領導者並無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願意接觸與自己愛好相似、脾氣相近的下級,無形中冷落了另一部分下級。
因此,領導者要適當地調整情緒,增加與自己性格愛好不同的下級的交往,尤其對那些曾反對過自己且反對錯了的下級,更需要經常交流感情,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有的領導者對工作能力強、得心應手的下級,親密度能夠一如既往。而對工作能力較弱,或話不投機的下級,親密度不能持久甚至冷眼相看,這樣關係就會逐漸疏遠。
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有的領導者把同下級建立親密無間的感情和遷就照顧錯誤地等同起來。對下級的一些不合理,甚至無理要求也一味遷就,以感情代替原則,把純潔的同事之間的感情庸俗化。這樣做,從長遠和實質上看是把下級引入了一個誤區。而且,用放棄原則來維持同下級的感情,雖然一時起點作用,但時間一長,“感情大廈”難免會土崩瓦解。
某一公司主管,對於部屬的人事考核,感到很傷腦筋,於是想到,索性給全體一樣的分數,而後向上級解釋:“不管哪一個,看起來都很不錯,所以……”
其實,即使是同一學校的畢業生,也並不意味著會有相同的能力,因而採取這種評分的方法,多是由於主管本身缺乏判斷力的緣故。表面看來,好像做到了平等待遇,而事實上,再也沒有比這更不平等的了。
要真正做到平等,就必須對每一位部屬的個性、能力、特點,做一區別,定出一個基準,在平等的基準上,找出個別的差異,這才叫作平等。
作為一個優秀的主管,在平常的行事中,就應該一碗水端平。確立平等的標準和態度,一脫離標準,就要親自反省,如此才能獲得部屬的信賴。
8.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原典】
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之。
【張氏注曰】
輕上無禮,侮下無恩。淮南王言:去平津侯如發蒙耳。
【王氏點評】
承應君王,當志誠恭敬;若生輕慢,必受其責。安撫士民,可施深恩、厚惠;侵慢於人,必招其怨。輕蔑於上,自得其罪;欺罔於人,必不相親。君不聖明,禮衰、法亂;臣不匡政,其國危亡。君王不能修德行政,大臣無謹懼之心;公卿失尊敬之禮,邊起輕慢之心。近不奉王命,遠不尊朝廷;君上者,須要知之。
【譯釋】
輕慢上級難免會罪及自身,侮辱怠慢下級難免會眾叛親離。看不起身邊的親信大臣,留在身邊卻不重用,其他的臣子就會輕視叛逆。
上級對下級以禮相待,下級自然回報以忠誠,這是君臣相處之常道。如果為下級的對上級居功輕慢,那麼上級即使軟弱無能,也會忍無可忍,做下級的輕則削職,重則亡身。從另一個角度看,上級如果喜怒無常,欺凌侮辱下級,下級就不會親近他,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政策法令就無法實現上下暢通。歷史上許多弒君犯上事件,多數因此而發生。
解讀
切忌侮辱下屬斥責要講究方式
有效的御人離不開必要的批評,但不能粗暴,也切忌侮辱,一定要講究方式。
對於外向型性格者,大可毫不客氣地糾正其錯誤。因為,此種類型者在被斥責之後,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換言之,他們懂得如何將遭受斥責的不甘心理向外擴散,腦中余留下的只是教導的內容。甚至上司若對他們大發雷霆時,他們反而能提高接受的程度。
然而,對於內向性格的人則不可採取前述的方法。由於內向性格者在受到責罵時,情緒會變得非常緊張,且往往將不甘心理積沉於心底。如此一來,不但無法將痛苦往外擴散反而可能因此萎靡不振。對於這種類型的人,可融批評於表揚之中,即先表揚,後批評,在被批評者自尊心理的天平兩邊各加上相同的砝碼,使他保持心理平衡,理智地接受批評。
身為上司,如果只是指出對方的錯誤,而不是見了面就加以痛斥,相信下屬將不至於產生諸如上面的想法,而覺得上司並不是在指責自己的為人,只是針對自己在工作中的過失罷了!於是便會虛心學習,努力謀求改進。願意更進一步地接受上級的批評和指導,從而使上級的統御力大大地增強。
例如,商店某售貨員在櫃檯內違反工作紀律與人閒聊,經理批評她的方法是,早晨上班見面時,先誇獎她穿戴得體,打扮漂亮,在她受到誇獎而心情愉快時,這才對她嚴肅地說,你今後在工作時間要多注意櫃檯紀律。顯然,這種批評很容易為人接受。因為人受稱讚後再聽批評,心裡不會不是滋味的。
有些領導喜歡“痛打落水狗”,下屬越是認錯,他咆哮得越是厲害。他心裡是這樣想的:“我說的話,你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來認錯,不行,我不能放過你。”或者:“我說你不對,你還不認錯,現在認錯也晚了!”
這樣的談話進行到後來會是什麼結果呢?一種可能,是被罵之人垂頭喪氣,假若是女性,還可能號啕大哭而去。另一種可能,則是被罵之人忍無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鬧一場而去。
這時候,挨罵下屬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認為:“我已經認了錯,你還抓住我不放,實在太過分了。在這種領導手下,叫人怎麼過得下去?”性格比較怯懦的人會因此而喪失信心,剛強的人則說不定會發起怒來。
顯然,領導這樣做是不明智的。
有的領導說:“不是我得理不讓人,這傢伙一貫如此。做事的時候漫不經心,出了問題卻嬉皮笑臉地認個錯就想了事,我怎麼能不管他?”
的確有這樣的人。即使這樣的人,在他認錯之後再大加指責仍是不高明的。不論真認錯假認錯,認錯本身總不是壞事,所以你先得把它肯定下來,然後順著認錯的思路繼續下去: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錯誤造成了什麼後果?怎樣彌補由於這一錯誤而造成的損失?如何防止再犯類似錯誤?等等。只要把這些問題、尤其是最後一個問題解決了,批評指責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管他是真認錯還是假認錯呢?
要知道,一千個犯錯誤的下屬,就有一千條理由可以為自己所犯的錯誤作解釋、辯護。下屬有能力自我反省,在挨批評之前就認錯,實在是很不錯了。當下屬說:“我錯了”,當領導的還不能原諒他,那實在不能說是個高明的領導。
此外,對領導批評之後即能認錯道歉的下屬也不用太責備,特別是一些極輕微的錯,第一次犯錯誤和不小心犯錯誤等,只要稍微提醒他一下即可。
犯錯誤是第一階段,認錯是第二階段,改錯是第三階段。不管是經過批評後認錯,還是未經批評而主動認錯,都說明他已到達第二階段,當領導的只能努力幫助他邁向第三階段。
9.是“信”還是“疑”
【原典】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張氏注曰】
暗也,明也。
【王氏點評】
自起疑心,不信忠直良言,是為昏暗;己若誠信,必不疑於賢人,是為聰明。
【譯釋】
自己懷疑自己,則不會相信別人;自己相信自己,則不會懷疑別人。
黃石公的意思是說,是信還是疑,不可一概而論,要分具體情況。自疑疑人,是由於對局勢不清,情況不明;自信信人,是由於全局在胸,機先在手。
解讀
不可輕易相信也不可輕易懷疑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孔子說:“大家都討厭的人或事,不要輕易相信,必須自己加以考察後做判斷;大家都認為好的人和事,也不要隨從,還要自己再觀察,然後做結論。”
孔子提出的這一主張,既抓住了人們認識並判斷事物的錯誤所在,又恰到好處地點明了正確認識、判斷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它是我們為人處世不可忽視的重要策略。歷史上大量正反事例,也反覆印證了它的必要性。要“不疑人,也不受人欺”,哪一方面有了偏失,都會帶來危害。
周公曾輔助周武王滅殷建立周朝,不幸,武王滅殷後,就病重不起。在武王生病期間,周公十分擔憂,便寫了一篇禱文,請求上天讓自己代武王而死。史官把周公的祈禱記在典冊上,放進用金繩索捆的匣子裡,珍藏起來。武王逝世後,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因年紀小,不能管理國家大事,就由周公代理。這時,周公的哥哥管叔、弟弟蔡叔等人,對周公代管政事大為不滿,一方面到處散佈流言,說周公要篡奪王位;另一方面組織力量聯絡已歸降周朝的紂王兒子武庚,策劃叛亂。周公為避開鋒芒,只好避居東都。周成王對這些傳言,將信將疑。他看到周公不但在武王執政時期表現出忠心耿耿,尤其在自己年幼即位時,他代管朝政,處理政事井井有條,對自己、對母后也是畢恭畢敬,當自己能親政時,毫不猶豫地把政權交給自己,由此看來,流言不可信。可是不相信吧,又覺得周公是先朝元老,自己年輕力量單薄、根基不牢,流言也絕非空穴來風,一時拿不定主意。不過他並未貿然對周公採取非禮的行動。不久成王發現了周公所寫的禱文,才深切地瞭解到周公對周王朝的忠誠,很受感動,於是派人接回周公,幫助治理國家,並派他率領部隊平定了武庚、管叔和蔡叔的叛亂。
對於眾人的意見、社會的傳言,信還是不信,都不能盲目,既不要盲目相信,也不要盲目不信。正確的態度、重要的途徑是必須“察”之。察傳言所講事物的原委、內情,察自己對傳言所指對象的瞭解深度、廣度和正確度,尤其要察散佈傳言者的動機、目的,有了這幾“察”,才能盡量不做出錯誤的舉動。
10.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原典】
枉士無直友。
【張氏注曰】
李逢吉之友,則“八關”、“十六子”之徒是也。
【王氏點評】
諂曲、奸邪之人,必無志誠之友。
【譯釋】
對待別人狂妄而邪惡,這樣的人不會有正直善良的朋友。
有句話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這是處世交友的基本原則。只有真心對待別人,自己才會有真正的朋友。
解讀
仁義之人自有仁義的朋友
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廣招天下賓客,不管賓客有無才能,他都一律以禮相待,奉為上賓。
有人勸孟嘗君不要這樣,說:“你志在求取賢人,幫助你建功立業,如今很多無才無德的人混了進來,騙吃騙喝,而你卻視而不見?”
“我只不過破費些錢財,可趕走他們,他們就會以我為仇了,誰知道會有什麼禍事發生呢?”
孟嘗君這樣仁義,可有人還是不領情,一個賓客竟和他的一位小老婆暗地裡私通。孟嘗君知道後並未主張懲治那個賓客,反而為他開脫說:“男人喜愛美色,這是人之常情。要怪,也要怪我的小妾淫蕩無恥了。如果她遵守婦道,這種事就不會發生了。”
孟嘗君的手下又氣又怒,堅持要把那個賓客治罪,他們說:“你講仁義,原諒他人的過錯,所以他們才會膽子越來越大。如今這種無恥的事都出來了,再不嚴辦,我們都沒臉待下去。你三番兩次替壞人說話,你到底為了什麼呢?”
孟嘗君說:“為了我自己啊!我樹大招風,說不上哪一天就會大難臨頭,到了那時,只有我的仁義才會救我。人心都是肉長的,我今天給人留條活路,他日人家才會賣力幫我。這也是我不咄咄逼人的原因。”
一年之後,孟嘗君又推薦那個賓客到衛國為官。那個賓客感動萬分,日夜思想報答孟嘗君的恩情。
後來,齊國和衛國關係惡化,衛國國君想要聯合其他諸侯攻打齊國。這時,那個賓客冒死進諫,他對衛國國君說:“我並沒有什麼才能,多虧孟嘗君的推薦,這才被大王器重。大王和齊國交戰違背盟約,也不會佔什麼便宜,不該草率。大王如果堅持攻打齊國,我就死在大王的面前。”
在那位賓客的努力下,齊國避免了戰禍,度過了危機。孟嘗君受過多次挫折,都依賴他的賓客之力一一化解。他關心別人,為他人著想,結果受惠最多的還是他自己。這就是他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
許多人求功心切,為達到自己的目的,損人利己,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快快有成,其實他們大錯特錯了。成功需要別人相助,災難更需要他人援手克服,沒有朋友便會死路一條。如果一個人極端自私,人們自會處處和他過不去,拆他的台,這樣的人絕不會有大成就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不要總想如何去得,而是要學會如何去捨,懂得了付出才會懂得取得,有付出才能有回報,沒有無回報的付出,同樣也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付出越大,回報越大。為人為己也是如此,只有為別人著想,別人反過來才會幫助自己。
11.有好領導才有好下屬
【原典】
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
【張氏注曰】
元帝之臣則弘恭、石顯是也。非無賢人、善人,不能用故也。
【王氏點評】
不仁無道之君,下無直諫之士。士無良友,不能立身;君無賢相,必遭危亡。讒人當權,恃奸邪櫬害忠良,其國必危。君子在野,無名位,不能行政;若得賢明之士,輔君行政,豈有危亡之患?縱仁善之人,不在其位,難以匡政、直言。君不聖明,其政必亂。
【譯釋】
上級不正,下級自然也沒什麼好德行,這樣一來,國家走向窮途末路,政壇必然也跟著混亂不堪,最終也就導致賢能和善良之人不復存在了。
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居高位者品德不規,邪癖放浪,身邊總要聚集一幫子投其所好的奸佞小人或臭味相投的怪誕之徒。楚王好細腰,國中盡餓人;漢元帝庸弱無能,才導致弘恭、石顯這兩個奸宦專權誤國;宋徽宗愛踢球,因重用高俅而客死他鄉;此類事例,俯拾皆是。
解讀
要想吏治清廉用人者應以身作則
勵精圖治的帝王無不希望臣下厲行節儉,而很多帝王不明白的是,只有帝王躬行節儉,才能倡起節儉的吏治風尚。
康熙不尚空談,注重實踐。他對以皇帝個人享受榮華富貴為中心內容、勞民傷財的大興土木舉動不感興趣。康熙八年,只有十六歲的康熙就有過出色的表現。當時,因乾清宮交泰殿的棟樑朽壞,孝莊太皇太后提出拆掉重建,以作康熙聽政之地。康熙是孝子賢孫,不敢違背祖母的意圖,但卻批示工部:不求華麗、高貴,只令樸實、堅固、耐用,他學習古人,如陶唐時代茅茨不剪,采椽不斫,夏禹時代宮室是卑,與民同樂,先化後樂,以做天下楷模。
二十四年十月,康熙帝對掌膳食官員說:現在的酥油、乳酒等物品,供給有餘,收取足用則已,不可過多。蒙古地方很貧窮,收取者減少,則平民百姓日用所需,就可以滿足。
三十一年十月,他又說:停止進獻新芽菜,凡是有類於此者,俱應停止。因為運送官員勞苦,煩擾地方,於地方百姓有系,省一件進貢,如同去掉一塊病。
三十四年十二月,戶部報告說:吉林烏拉地區打捕貉鼠不足額,供應不上,管理此事的官員應該議罪。康熙帝說:數年以來經常捕打,所以貉少,只能維持原數而已。就因為不夠數,討論處分有關的人員,等於給無辜者加罪。實在不公。如果得不到上等的貉皮,朕但願少穿一件貂皮大衣,那有什麼關係?而且貉價非常昂貴,又不是必需品,朕也沒有必要非享用不可。命令有關部門轉告烏拉將軍酌情辦理。
關於康熙個人的日常生活,比起他能支配的財富,比起其他帝王的豪華,那是極其簡樸的。法國天主教傳教主白晉於康熙二十一年到北京,曾為康熙講授天文曆法及醫學、化學、藥理學等西洋科學知識,出入宮廷,對康熙的日常生活瞭解得很細。他在向法王路易十四的報告中做了詳細介紹:
從康熙皇帝可以任意支配的無數財寶來看,由於國家遼闊而富饒,他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但是,康熙皇帝個人的生活用品絕不是奢侈豪華的,生活簡單而樸素。在帝王中是沒有先例的。實際上,像康熙這樣聞名天下的皇帝,吃的應該是山珍海味,用的應該是適應中國高貴傳統的金銀器皿。可是他卻滿足於最普通的食物,絕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吃得很少,在飲食上看他從沒有鋪張浪費的情況。
從日常的服飾和日用品方面,也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崇尚樸素的美德。冬天,他穿的是用兩三張黑貉皮和普通貉皮縫製的皮袍,這種皮袍在宮廷中是極普通的。此外,就是用非常普通的絲織品縫製的御衣,這種絲織品即便在中國民間也是一般的,只是窮苦人不穿而已。在陰雨連綿的日子裡,他常常穿一件羊毛呢絨外套,這種外套在中國也被認為是一般的服裝。在夏季,有時看到他穿著用尊麻布做的上衣,尊麻布也是老百姓家中常用的。除了舉行什麼儀式的日子外,從他的裝束上能夠看到的唯一奢華的東西,就是夏天他的帽簷上鑲著一顆大珍珠。這是滿族人的風俗習慣,也是帝王的標誌。在不適於騎馬的季節,康熙皇帝在皇城內外乘坐一種用人抬的椅子(肩輿)。這種椅子實際上是一種木製的轎,粗糙的木材上面塗著些顏色,有些地方鑲嵌著銅板,並裝飾著兩三處膠和金粉木雕。騎馬外出時幾乎也是同樣的樸素。御用馬具只不過是一副漂亮的鍍金鐵馬鐙和一根金黃色的線織繩,隨從人員也有節制。
康熙的信條是: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常思此言而不敢有過。奉行此言便是能行節儉,不搞特殊。
為說明勤儉的深刻意義,康熙帝曾做《勤儉論》一文,主要宣講勤儉對治理國家、改善人民生活、移風易俗的作用和影響。
儉可養廉,廉必清政,政通人和乃民心所向。康熙帝從國家的命運前途的高度來認識節儉,既要開源,又注重節流,實在是高人一籌。對於後來的領導者,康熙帝當是一個好榜樣。
12.對於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原典】
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
【張氏注曰】
人不能自愛,待賢而愛之;人不能自養,待賢而養之。
【王氏點評】
若要治國安民,必得賢臣良相。如周公攝正輔佐成王,或梳頭、吃飯其間,聞有賓至,三遍握發,三番吐哺,以待迎之。欲要成就國家大事,如周公憂國、愛賢,好名至今傳說。聚人必須恩義,養賢必以重祿;恩義聚人,遇危難捨命相報。重祿養賢,輒國事必行中正。如孟嘗君養三千客,內有雞鳴狗盜者,皆恭養、敬重。於他後遇患難,狗盜秦國孤裘,雞鳴函谷關下,身得免難,還於本國。孟嘗君能養賢,至今傳說。
【譯釋】
愛惜人才的領導者都是求賢若渴,得到賢能之人後他們都會厚待之。
古人將賢才稱為“國之大寶”。真正有志於天下,心誠愛才的當權者,不但求賢若渴,而且一旦得到治世之才,就不惜錢財,給予豐厚的待遇。因為凡是明主,都知道人才是事業的第一要務。
解讀
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厚待之
前面已經講過,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對所養賓客士人不分貴賤,皆加以厚待。這一節具體要說的是那個叫馮諼的人。
齊國人士馮諼因為貧窮得無以自存,便去投靠孟嘗君,當孟嘗君問他有何愛好和才能時,他竟坦然地答道:“客無好也”,“客無能也”。儘管如此,孟嘗君仍然是“笑而受之”。在這種情況下,馮諼本應安於現狀,為能做孟嘗君的門客而心滿意足。然而,馮諼卻似乎沒有注意到自己仰人鼻息的處境,反倒對自己所受的待遇一再公開表示不滿,而且要求越來越高。有一天,他靠著柱子彈著他的劍,高聲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左右辦事的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答應了他的要求。不久,馮諼又彈劍唱道:“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孟嘗君的門客們都譏笑他,但孟嘗君還是滿足了他的要求。誰料不幾天,馮諼又彈劍唱起他新的要求來:“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的門客們對他一再無理的要求都開始厭惡起來,責怪他太貪得無厭。可孟嘗君卻關心地詢問馮諼:“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得知後立刻派人供給他老母衣食所用,不使之缺乏。從此,馮諼不再彈劍作歌了,並且竭力為自己的主子出謀劃策,奔走效勞。
一次,馮諼到孟嘗君的封地薛(今山東滕州)去收債,馮諼假借孟嘗君的名義,把收債債券全部當眾燒燬,以籠絡人心。回去告訴主人,說是為他燒券市義。孟嘗君見他空手而回,心中不悅。後來孟嘗君遭到齊王罷官,回到薛地,老百姓感恩戴德,扶老攜幼,遠道前來迎接他,這時孟嘗君才真正意識到馮諼為自己市義的重要意義,瞭解到馮諼是個有政治遠見、才能卓越的人,以後便愈加對他尊重和信任。馮諼告訴孟嘗君:“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於是馮諼又為其出使魏國,請魏王以厚金高位禮請孟嘗君。齊王懼孟嘗君為鄰國所用,便收回成命,恢復了孟嘗君的相位,並由此大大抬高了他的身價,使齊王有所顧忌而不敢對孟嘗君輕舉妄動。這是馮諼為孟嘗君鑿的第二窟。接著他又向孟嘗君獻計:“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以使孟嘗君的封地不受侵犯。宗廟建成後,馮諼說:“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孟嘗君為相數十年,果然再沒有禍患,這全靠馮諼的計謀。當然,歸根結底,主要還是靠孟嘗君的禮賢下士、厚待賓客的做法。
在現實當中,有些領導者的想法就很天真,他們既要黃牛能耕田,又要黃牛不吃草,這種不付出成本就想收穫的想法和做法都是用人之大忌,為賢明的領導和用人者所不取。
13.吸引人才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原典】
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
【張氏注曰】
趙殺嗚犢,故夫子臨河而返。若微子去商,仲尼去魯是也。此四者,以明人之淺則無道德,國之淺則無忠賢也。
【王氏點評】
地不肥厚,不能生長萬物;溝渠淺窄,難以游於鯨鰲。君王量窄,不容正直忠良;不遇明主,豈肯盡心於朝。高鳥相林而棲,避害求安;賢臣擇主而佐,立事成名。樹無枝葉,大鳥難巢;林若稀疏,虎狼不居。君王心志不寬,仁義不廣,智謀之人,必不相助。
【譯釋】
國家昌盛的時候賢能之人都會回歸,國家要滅亡的時候賢能之人最先逃避。貧瘠的土地不會豐收,淺水養不了大魚,禿樹不會吸引大鳥來打窩,荒蕪的樹林也不會有大型的禽獸安居。
國家四海昇平國富民強,天下賢士自然會投奔而來;相反,在一個民不聊生、搖搖欲墜的國家,那些賢能之士最先避之而後吉。
一個國家要吸引賢能良才,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這裡用客觀的自然現象作進一步說明,假如上自朝廷下至地方,不具備振興國家的軟環境,就必然不會吸引、凝聚大批人才,正像貧瘠的土地不產瑰偉的寶物,一窪淺水養不了大魚,無枝之木大禽不依,疏落之林猛獸不棲一樣。運籌帷幄的聖賢良才,自然不會流連於危亂之邦。
解讀
管理上不可忽略的大環境小細節
對自己的公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滿,幾乎是每個員工都有的。如果你遇到這種“消極抗爭”的現象,首先要做的是從大環境方方面面的細節上認識員工的不滿情緒。
讓員工心存不滿的大環境,通常有以下幾個值得注意的細節:
薪酬與付出不符: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計才工作,這是最實際的問題。倘若所付出的勞動,不能維持起碼的生活水平,難免令人洩氣。有些員工不得不做兼職,賺取外快,這樣在工作時難免會精力不足,以致有所錯漏,時間一長,造成同事投訴、上司更加不滿的惡性循環。
管理者的態度專橫:部屬都是有自尊的,如果你的態度囂張,或者他們稱呼你時你卻用鼻子哼一聲作為回答,肯定會招來員工的不滿或批評。
沒有工休時間:這不是明文規定的休息時間,只是員工在工作期間稍事休息,活動活動,聊聊天,借此鬆弛一下緊張的神經和肌肉。如果公司要求員工不停地工作,連午餐、上廁所的時間都嚴格控制,似乎不近人情,員工疲乏之餘便會埋怨頓生。
公司人手不足:因管理者的失策或疏忽,一時未能僱人將空缺填補,從而要其他員工分擔額外的工作,令本來已忙碌的員工更感吃力。
未能公平對待員工:特別優待表現卓越的員工是無可厚非的,但完全不理會其他員工,甚至將他們一貫的努力抹殺,也是不公平的。
未獲重視:所有的決策過程都沒有員工參與的份兒;所提出的建議,上司都當成耳邊風,根本沒有被採納的機會。
應酬太多:有一些管理者喜歡與部屬接觸,甚至要求員工在工餘時間,搞一些午餐、晚餐或例會一類的活動,直接影響員工的私人生活。
必需品供應缺乏:在辦公室中,文具是必需的辦公用品,如行政部門有諸多限制,又要出示舊文具證明已不能用,又要簽名做賬等,好像乞討般才能取得應用的物品,最令員工不滿。
工資發放不準時:對辛勞整月的員工來說,“發薪日”就是他們一個月的指望,在銀行排了半天隊,才知道公司未發薪金,那份憤怒可想而知。
同事不合作:不是每個員工均具有互助精神,有些人專門喜歡將別人踏在腳下往高處爬。如果這時管理者不夠精明,未能分辨是非善惡,又未加以引導,吃虧的一方一定會滋生對管理者的怨氣。
加班沒有額外補償:很多公司只派工作給員工,要求他們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至於是否需要超時工作,公司一般不予理會。遇有員工投訴工作太多,必須抽出私人時間完成,管理者反而批評他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