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而第一

學《論語》,要怎麼學

原文

《學而篇第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華杉詳解

這是《論語》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學好!才能學這本書。或者說,這本書一半在這第一句話裡面,第一句學明白了,終身都會學,第一句沒學明白,這本書也不用讀了。

程頤說,讀聖人書,要對每一句話,熟讀玩味,「將聖人言語切己」,學以潤身,放自己身上,切己體察,「不可當一場話說」,以為這句話好理解,輕飄飄放過了。

學習,什麼是學?什麼是習?

學,是行動反射,不是曉得些說法,是學到自己的行動中去。

《尚書》說:「學,效也。」就是傚法,就是模仿,我要學他,就是傚法他,模仿他。

學習《論語》,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孔子怎麼做,我也怎麼做,這就是模仿。

所有的學習都是模仿,我們從小牙牙學語,就是模仿大人說話,每個人都是在模仿中長大。

你注意觀察孩子對大人的模仿。我有兩個兒子,小兒子三歲的時候,模仿他哥哥彈鋼琴,他也拿一本琴譜架在那裡,叮叮咚咚敲兩下,然後翻一頁,又叮叮咚咚胡亂敲幾下,再翻一頁,這就是模仿。他也不知道那琴譜是幹什麼的,但他觀察到鋼琴是這樣彈的。

模仿,是學習的根本,因為模仿是行動,不是空談,是照著去做。模仿定律,就是整個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在於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別人自然會模仿我,從一家模仿,到一國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這就是王天下。

所以萬事只在率先垂范,我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跟上,這就是領導力。

我如果沒做到呢,上樑不正下樑歪,肯定天下大亂。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不聽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還不夠。

儒家是君子之學,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的領導者。所以儒學,首先是學習學,怎麼學習;然後是自我修養和領導力。這是我們學《論語》主要要學習的內容。

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G.Tarde)最早對模仿進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書。他認為模仿是「基本的社會現象」,「一切社會行為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並提出了三個模仿律:

1、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

2、幾何級數律: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增長,迅速蔓延。

3、先外後內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先於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

這模仿三定律的前兩條,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學原理。

所以,學,就是照著做,學《論語》,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實照著做,不願意照著做,就不要學,浪費時間,你願意按誰說的做,你就去學誰。全部時間花上去都不夠用,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你不願意照做的東西上。

有人說多學點不好嗎?瞭解一下嘛,增加一點「國學素養」。

不好。我們小時候教室掛的標語「學海無涯苦作舟」,原話是莊子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原話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生命有限,學海無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要聚焦。不準備做,就不要學。

照著做,就是習,學習的習,不是複習,是練習。

習的繁體字是習,上面一個羽字,是鳥。《說文解字》:「習,鳥數飛也。」那小鳥跟媽媽學飛行,反覆練習,終於——飛起來了!這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飛起來了,多高興啊!

你照著聖人說的做,最後證悟到了,果然是這樣!身修了,家齊了,國治了,天下平了,我的天吶!真是這樣!那樣的快樂,無比的快樂!

我們到不了治國平天下那位置,但你總有一個家庭,有公司,有客戶,有一個小團隊,你從《論語》的自我修養和領導力之學裡面,真的學到了,用上了,改變了自己,改變了你的小團隊,改變了公司,改變了客戶,周圍的世界都回報你,你就改變了世界,這時候不亦說乎!

所以這「習」,不是複習,你學《論語》,反覆複習,全會背誦了,又怎樣?《朱子近思錄》裡說:「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明道先生,是程顥,他說讀書都背得,那是玩物喪志!為什麼,因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為了當眾表演,是學以為人,以圖人知,不是學以潤身,落實行動。王陽明也說了:「哪個要你記得?你若記得,便不曉得。你若曉得,不必記得。」

《論語》怎麼學,是「行動學習」。

如何行動?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為聖人。如何做聖人,你把聖人說的那道理都記得了,就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應事待人接物中,每應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灑掃應對,端茶倒水,迎來送往,每件事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會怎麼做?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門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遠了,不回頭了,看不見了,才轉身進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車轉彎看不見了才停止揮手告別,轉身進屋。這樣一來,今天我送客這件事,就算是孔子來做,他也不過如此,和我一樣,這件事上,我就是聖人了,如此形成意識習慣,每件事都這樣落實下去,其修身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妙不可言。

學習,是一種行動,決定行動了,就可以接著往下學習了。

不要以為我知道,別人就有義務知道

原文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華杉詳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是同類,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那是人生一大樂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氣,那不才是君子嗎?

這後一句才是重點!人人都熟悉前一句,因為不管什麼人,都有共鳴。

「人不知而不慍」,這問題就大了,我們都是「人不知而慍」,人家不理解自己,就鬱悶,就生氣,這是人人都有的大毛病!但是我們學習呢,往往是自己有病的地方,看不見病,也看不見藥;沒病的地方,倒是喜歡得眉飛色舞,那就是不進步的原因了。我是看了好多遍《論語》,某一天才注意思考這一句,才知道自己病得不輕,現在才開始努力改正。

人不知我,不知什麼呢?

從孔子來說,是自己學問太大太高了,別人理解不了,你怎麼跟他說,他也不懂。終於,他以為他懂了,其實他「懂」的,根本不是你說的那回事!

這時候,不生氣,才是君子。

我們常常訓斥下屬:「你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或背地裡埋怨客戶:「唉呀!我簡直跟他沒法說!怎麼說他也不明白!」

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別人知道的事,我們又都知道嗎?不要認為別人跟自己一樣,我知道的,人家就有義務知道;我認為很簡單很簡單的道理,別人也應該很明白。也有一些對於別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我們根本弄不了呢!

還有一種不知,是所謂「懷才不遇」,我有能力,但別人卻不知道,上級不知道,於是憤激在心。

家庭矛盾,男女戀愛,怨恨的根源都在「人不知而慍」。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句話已經說透了,就是要切己體察,時刻注意,修習實踐。「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阿彌陀佛」去念、去練。

孝悌是為仁之本

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華杉詳解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學生。在《論語》中,孔子的學生都稱名字,顏回也是名字,沒有稱顏子。只有有若和曾參,一直稱有子、曾子,另外冉有和閔子騫(qiān)偶爾稱子。所以有人推測《論語》主要是有若和曾參的弟子撰述的。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敬父母叫「孝」,敬愛兄長叫「弟」,即悌。在家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觸犯上級的,這種人是很少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規矩老實,不好觸犯上級,卻能作亂造反的,這種人根本沒有。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程頤說,「孝弟」,是一種順德,和順之德,「孝弟」之人,就不會有犯上悖逆之事。德有本,本立則道充大。孝悌是在自己家,然後仁愛及於物。儒家叫愛人憫物,不僅愛人,也珍惜物品。在五星級酒店西餐廳吃飯,那餐巾紙特別厚特別大,使用的時候,撕成兩張節約著用,這就是憫物。

在家孝悌的人,自然養成仁愛之本,所謂親親而仁民也。先愛自己家人,然後才會愛別人,自己家人都不愛,不可能對別人有真情。

孝悌是為仁之本。儒家強調孝悌,不僅僅是一種家庭觀念,而是強調愛自己家人是仁愛之本,「親親愛人憫物」,只有愛自己家人的人,才有可能愛別人,愛國家,愛地球。如果一個人都不愛自己的家人,卻說他愛國家,那必是奸惡之人,他就會行犯上作亂之事,正潛伏著呢!

從說話的語氣和神色,最可以觀察人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華杉詳解

「巧言」,就是花言巧語。「令色」,「令」是善,就是偽善的神色,巴結人的神色。

朱熹說:「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滿臉堆笑,滿嘴塗蜜,只是裝飾表面,討對方歡心。這時候,就人欲放肆,而本心之德沒了。誰的人欲放肆呢?一是那被巴結的人;二是那溜須巴結的人,他的人欲藏著等機會放肆。這樣的人,「鮮矣仁!」仁德是不會多的。

巧言令色的奸臣自然不是好東西,而那種因為心中懦弱、患得患失、怕對不上領導意思,領導就不喜歡我,我的地位利益就受影響了,而順著領導意思說話的人,也是不仁之人。

張居正說:「其喪德於己耳。若究其害,則又足以喪人之德。」他首先是自己的仁德沒了,而禍害在於足以讓對方也喪失仁德。

張居正說,說話的語氣和神色,都是內心世界的反映,最可以觀察人。有德的人,語氣神色都很正。如果善為甘美之辭,遷就是非,阿諛奉承,讓聽的人高興,那就是巧言。刻意為謙卑諂媚之色,「柔順側媚」,迎合對方的意思,那就是令色。人之常情,都喜歡別人順著自己,見到甜言蜜語的人,就很容易喜歡他、親近他。喜歡他,就察覺不到他的奸猾,由此變亂是非,中傷好人,以至於傾家破國,這樣的事有很多,所以用人不可不察也。

那麼聖人君子是怎樣呢?

朱熹說:「聖人辭不迫切。」聖人說話,不著急,不急於去引導對方,更沒有私藏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為自己的利益。他只是說出自己的觀點,你聽,他很高興,你不聽,他有耐心。前面學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所以程頤說:「知巧言令色之鮮仁,則知仁矣!」懂得巧言令色之不仁,就懂得什麼是仁了。

每天要問自己的三件事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華杉詳解

這就是著名的「三省」。

曾子,名曾參,孔子晚年弟子,也是最有成就、最受尊崇的儒家人物之一,四書中的《大學》就是他寫的。而「吾日三省吾身」,是他創立的影響巨大的修身方法。每天三次省察自己,問自己三個問題。

「三省」人人都熟悉,但誰真正每天都記得問自己這三個問題呢?所以朱熹說讀書要切己體察,一定要對照自己,學而時習之,學了就要練習,就像每天到時候就刷牙一樣,應該堅持練習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人謀而不忠乎?」

「忠」,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是盡心,盡自己最大努力。替人辦事,盡心竭力了嗎?

這一問,恐怕就把自己問倒了。我們有時替人辦事,恐怕就是苟且粗略,而不肯盡心。我檢查自己,工作上客戶交給我的事,還算比較盡心,也不敢說竭力。而有時候家裡人,比如我媽媽,或者我太太交辦的事,或者兒子交辦的事,就容易忘記,或者辦了,是辦給他們看的——我給你辦了,但沒辦好,沒辦徹底,因為我那麼忙嘛,我已經給你辦了嘛!實在沒辦好不能怪我了。

但我讓我媽媽辦的事,每一件小事,她都當天大的事,我只要跟她說了,我心裡踏實得很!

這一問,就問出自己要進步的地方了。

歷來老闆挑選人,不管他是否聰明智慧,最重要的一條——是否實心辦事,這就是為人謀而忠。

第二個問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朱熹說「以實之謂信」,就是實心相與。這個「信」,不只是說到做到,言而有信,而是時時刻刻,對誰都真心實意,沒有虛情假意。

這一條,又難做了。怎麼能對誰都實心呢?本身就虛情假意的人,咱們就不去說他了。問咱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有虛情假意的時候呢?或者不願意得罪對方,或者為了討對方歡喜,就「巧言令色」了。有時候我們非常不喜歡對方,但省得跟人囉嗦麻煩,也假裝歡喜。這樣的表演,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

你要是選擇不做這樣的表演,似乎不太可能。要時刻把自己的真心實意讓人看見,需要很強大的力量,需要內心強大,需要自己去體會,去選擇,這是沒法寫出來的。

第三個問題,「傳不習乎?」

這是講學習了,「傳」,是傳授;習,是「學而時習之」的習,是溫習、練習、演習。

老師傳授的知識,我溫習了嗎?練習了嗎?

我們上學都有體會,聽課似乎都懂了,一做習題就不會了。如果不去做題,都不知道自己不會,還以為自己會了。多可怕!

所以每天學的東西,一定要及時複習,一定要馬上練習,放事上演習,才知道自己到底學沒學到手。「傳不習乎」,後來王陽明的弟子記錄王陽明的思想,那本書就叫《傳習錄》,就是老師傳授,學生溫習、練習的記錄。而王陽明講學習,就強調「放事上琢磨」,你不放在具體事情上琢磨推演,並且經歷過、運用上了,就不算真正學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個問題,平時背得滾瓜爛熟,但是認真切己體察,事上琢磨,問問自己,一條也沒做到,可怕!所以儒家說要戒慎恐懼,時刻警醒自己,這就是修身的自修心法了。

人人都是「民之父母」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華杉詳解

「道」,是治。「乘」,是四匹馬拉的戰車,千乘之國,是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

孔子這是講治國了,治理一個中等諸侯國,怎麼治理呢?他說有五大要件:

第一,是要敬事。面對每一件事,首先要敬,要敬慎,要敬畏!

做領導人,我們說叫日理萬機,每天要處理決策的事太多了。那第一重要的,就是對每一件事都要心存敬念。因為你一念不敬,一念之差,就可能有舉國之憂,一時不敬,就可能致千百年之患!所以必須要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事無大小,極其敬慎,不敢有怠慢輕視之心,才能都處理得當,不至於敗事。

我們看到很多政策,出台輕率,最後帶來制定者自己完全無法想像、無法控制的可怕後果。為什麼?制定政策時,太自信,太傲慢,沒有敬,結果就成了「愚而好自專」,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莽撞地就干了,結果不可收拾。

古代說師爺文案的座右銘:

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

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毀譽忠奸。

這也是在說掌握權力和公器的人,須心存敬慎。

要修這一個「敬」字,對我們每個人都有重大的意義。處理任何一件事,先問自己有沒有敬,念一個敬字訣,心存敬念,再開始思考處理,方可周全。

這還是儒家的戒慎恐懼。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喬布斯說的「stay foolish」。你可能就是「foolish」,怎麼能不敬呢?

第二是信。

「信」,張居正說,是「人君之大寶」。賞罰無信,則人不服從;號令不信,則人難遵守。如何做到信呢?首先是自己要誠實不二,一言一行都要內外相符,表裡一致,足以取信於人。

「信」,是要每個人的周圍,都充溢著相互信任的感情,這才是一個強大而美好的團隊。

第三是節用。

不要太鋪張、太奢侈。《大學》講:「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國家生財之道,就是「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創造財富的人多,吃皇糧的人少,要小政府,要精簡機構。

「為之者疾,不奪農時。」不要在農忙的時候徵召農民從事公共基建工程,甚至興兵打仗,這樣創造財富的效率就高。

「用之者舒」,用錢的人量入為出,不要寅吃卯糧,以免財政赤字太大。

第四是愛人。

「愛人」,就是儒家的父母心、父母官,在上者,為民之父母。「父母心」三個字,蘊含精確的理念和無窮的感情。比如一個醫生,他若對患者有父母心,他首先必不會給患者開不必要的檢查、不必要的藥;他若有父母心,也不會開了處方就打發人走,還會注意自己的神色語態,多一點講解和鼓勵,緩解患者的焦慮。

我們不必說那父母官是一句假話,先問問自己對別人有沒有父母心。

你是一個廚師,一個飯館的服務員,對那食客有沒有父母心,像給自己的孩子做飯上菜一樣,讓他吃得安全放心、吃得愉快舒坦?

不管你做任何行業,你對你的客戶有沒有父母心?既是客戶,他必然有事托於你。在這件事上,你就是他的父母了。你有沒有首先是敬,敬那事,敬畏謹慎,嚴肅認真,忠人之事。然後是愛,愛那托付於你的人,有多愛呢,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那人,像為自己的孩子做事一樣做那事。

理念有了,行動就有了。我們總是想改正行為,其實需要的都是理念。別老想著客戶是你的衣食父母,你更要以父母心待他。

第五,最後一項,使民以時。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農忙時期不要徵召伕役和興兵打仗。節用愛民和使民以時是連在一起的。不要透支錢,也不要透支人。我們現在,好多公司都在透支人。你說那老闆狠吧,他對自己更狠,自己也在透支。我們要不要用父母心來問問自己,如果那員工是你的孩子,你願意他為了工作,在辦公桌下放一個床墊,兩星期回不了家嗎?

行有餘力再讀書

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華杉詳解

「弟子」,是後生小子,「出則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長。「謹」,是做事踏實,不亂來,有始有終,謹慎可靠。「信」,是說話誠懇,言出必行。後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兄長,做事踏實可靠,說話恪守誠信。

「泛愛眾而親仁」,對那尋常的眾人,都一體愛之,不會瞧不起誰、憎惡嫌棄誰。而對那有仁德的人,則更加親厚。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文獻,指詩書六藝等等。把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就可以讀書學習文獻了。

這一句,非常深刻,張居正贊之為「萬世之明訓」。德行實踐是本,讀書學習是末。如根本不固,學也枉然!

德行,如《大學》所言,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實踐,如《大學》所言,格物致知。把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再去讀書。如果沒做到,繼續做,別讀書耽誤時間。

這個體會太深了!剛剛開完公司年會,有同事說他買了所有我經常談論的書,決心花六年時間讀完。我說幸虧你告訴我了,打住!絕對不能這樣做,否則非把自己帶坑裡不可。

我的所有本事,並非是從我讀的書中學來,而是自己在實踐中體悟總結而得。懂得了之後,偶爾看到某書,發現與自己的想法相呼應,於是去讀它,再順瓜摸籐,順籐摸瓜,去讀那整個體系,通過讀書來整理自己,提高自己,進行系統升級。

讀書,一定是「行有餘力」之後的事。

讀生活是本,讀書是末。我們每天都經歷生活本身,沒有從生活中留下點滴印象,卻埋頭鑽進書裡去找,那是捨本求末。

人倫品格是大本,讀書學習是末技

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華杉詳解

子夏,孔子的學生,姓卜,名商。

「賢賢易色」。「賢賢」,前一個「賢」是動詞,後一個「賢」是名詞,「賢賢」,就是尊重賢德。「易色」,有兩種解釋,主流的解釋,如朱熹、張居正,都將「易」解釋為「移」,替換的意思。則「賢賢易色」的意思是,以敬重賢德的心,來替代喜好美色之心。孔子講「好德如好色」,王陽明啟發學生探求自我的時候經常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就像看見美色就喜歡、聞到惡臭就噁心一樣,都是自然而分明的反應。把對美色這樣本能的愛,替換為對賢德的分明的愛。

第二種解釋,「易」,是平易,不重視。賢賢易色,是指對自己的妻子,重賢德,而不重容貌。因為下文是講對父母,對君王,對朋友,都是講人倫。所以第一句先講對妻子,比較具體,也是由近及遠,層層遞進。

第一種解釋比較空泛,不具體。我比較傾向於後一種解釋。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不遺餘力。

「事君能致其身」。「致其身」,就是把自己這一百多斤交出去了,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再麻煩,再艱巨,也不退縮;再患難,再危險,也不逃避。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守信用。實際上輕於許諾者多,能守信做到的少。要與朋友說的都是著實的話,自己說過的話,不管多久,都不忘記,始終信守承諾。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件,他雖自謙說他沒學習過,沒什麼學問,我也說他已經有學問了。

這和前面講的是一個道理,人倫品格是大本,讀書學習是末技。《論語》第一篇《學而》,講學習,但孔子反反覆覆講你別著急讀書學習,而是要讀生活,讀事,讀人倫大本,讀日用常行。人倫品格是本、是厚,讀書學習是末、是薄。若有那厚本,則應事接物,自然無不恰當。若自以為讀過很多書,卻不過是淺薄之人,那就捨本逐末了。

想想我們生活中,就有一些學歷不高,似乎讀書不多,但成就很大的人。聽了子夏的話,你就知道,人家那才叫有學問。不是讀書多就有學問。

「一聽就懂,一用就不會」,是自己不厚重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華杉詳解

「重」,厚重,敦厚持重,渾厚莊重。厚重的反面,就是淺薄。

「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如果不厚重,就沒有威信。

厚重是一種修養,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平易親切,同樣厚重。不要擺架子,隨時端起個臉,那不是莊重,是「裝重」。

「學則不固」,如果人不厚重,不光沒有威信,學東西也學不牢固。厚重,才能容納,才能反芻消化,慢慢吸收,學得到,用得上。淺薄之人學習,一聽就懂,一用就不會。

如果你平時學習,有「一聽就懂、一用就不會」的感覺,你就要知道,這是自己不厚重。厚重之人,對別人的東西,一般不會一聽就懂,知道自己沒懂,留個心,慢慢琢磨,等他懂了的時候,自然就會用。

「主忠信」。程頤說「不誠無物」,人當以忠信為本。

「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疑問者比較多。字面意思清楚明白,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要交勝過我的朋友。因為勝過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事業上勝過我,主要指修養學識上勝過我——對我才是有益的。如果他還不如我,我成天跟他在一起,把我自己還拉低了。

疑問在哪裡呢?一代代的同學們都問:人人都要交勝過自己的朋友,豈不是誰跟誰都交不上朋友了?

談談我的體會,我把這句話改一下:和有地方勝過我的人交朋友!

或者說:要善於關注和學習別人勝過我的地方。

因為我們人性呢,都容易有兩顆心,一顆是「糾錯心」,一顆是「勝心」。

糾錯心呢,就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專找別人的錯,找到就否定別人,在心裡把別人打入另冊。俗話說:「做好人需要一輩子,做壞人一次就夠。」這就是人的糾錯心在作怪,人家對你好了一輩子,就一次沒表現好,你憑什麼認為過去一輩子的好都是虛情假意,這一次沒到位就「暴露了真心」呢?

勝心呢,就是見不得別人比我強,就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待在一起才舒坦!不願意跟那牛人在一起。討論問題,人家明明比我有見地,卻不是認真思考,而是不假思索地奮起辯駁,要為自己的觀點辯護,這都是勝心作怪,都是不夠厚重。

糾錯心和勝心是一體兩面,有糾錯心的人,糾到別人一個錯,就感覺自己勝過了一個人,打了勝仗,舒坦!

人若能收斂糾錯心和勝心,能欣賞他人的才情風光,寧願自己笨拙一點,如喬布斯言,「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便懂得了孔子的另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

「過則勿憚改。」錯了不要怕改。

人,一是要自信。自信,則不會認為「哎呀!大家都看見我錯了,影響我形象啊!」誰沒錯過?錯了就錯了,改就是了唄。子貢還有一段話:「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犯錯,就像日食月食,錯的時候,大家都看見了。改正的時候,大家都仰視他。

人還要有點自嘲精神,與其讓別人嘲弄,不如嘲弄一下自己,有錯就改,公開改,這樣不僅是君子,而且是真漢子。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來自於祖先的付出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華杉詳解

這是曾子的話。

「慎終」。「慎」,是謹慎、慎重。「終」,是指家人去世。張居正講解說,人倫以家庭親人為重,父母在世時,或許還能盡孝,但若父母去世,有的人就認為親人已經去世了,無論做什麼也意義不大,就不能盡到誠意禮節。這就是人心之薄情,不厚重。

中國人強調養老送終,若只是養老,而不送終,仍是薄情之人。父母必希望你送他一程,葬禮代表了人一生所得到的家庭和社會的評價和承認,不一定風光大葬,但必有真情緬懷,依依相送。葬禮的尊嚴和感情,也是對子弟的教育和熏陶,傳承家族精神。

所以對親人的葬禮一定要慎重,你若不慎,是沒法補救的。

「追遠」。「追」,是追思。「遠」,是去世已久的親人,或遠代的祖先。

親人剛剛去世的時候,我們還能思念。去世的時間長了,悲痛之心淡了,每年的祭祀之禮難免馬虎,不能盡心盡意。對遠代的祖先,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等,更不能去掃墓祭祀了。

古代是農業社會,一家人所居之地,必有一個當初帶家人來開荒耕田,開基創業的始祖,我讀自家的家譜,裡面最重要的,有八個字,「開基創業」,和「勤耕儉積」,追思那開基創業之祖,他把我們帶到這裡,開闢了這一片溝渠桑田;追思那一代代勤耕儉積之祖,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來自於祖先的付出和積累,我們必要傳承這一精神,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園。

溫良恭儉讓,不是讓人服你,而是讓人喜歡你

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姓陳名亢;子貢,姓端木名賜,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禽問子貢,夫子每到一國,必能得悉這一國的政事。這是他自己探求得來的呢?還是別人告訴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夫子靠溫良恭儉讓的風度氣象得來。我們夫子之求,總是該和別人家求法不一樣吧!

這是儒家風範「溫良恭儉讓」的出處。

「溫」,是溫和,朱熹說是「和厚」,張居正說是「溫而和厚,無一些粗暴」。

溫和大家都懂,「厚」,就是不薄,比如一個深潭,一個石頭丟下去,輕輕的「撲通」一聲,就沉下去不見了。若是一汪淺薄之水,別人的石頭丟來,「啪!」水濺得到處都是。所以我們切己體察對別人的態度,就會發現自己不僅不溫和,甚至經常很粗暴,很粗魯,至少也是粗糙。

「良」,是良善。朱熹說:「易直也。」張居正解釋:「良而易直,無一些矯飾。」易直,平易正直,所謂光明之心,易直之性。

「恭」,恭而莊敬,無一些惰慢。你對人恭敬,人家就願意接納你。你若傲慢,誰想跟你打交道呢?

「儉」,這裡的儉,不是節儉,是節制。張居正說:「儉而節制,無一些縱弛。」一點也不放縱自己,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我們和人在一起,可能開始時還比較溫良恭儉讓,時間長了,就放鬆了自己,不太管別人了,這就是修為不夠。

「讓」,是謙遜,無一些驕傲。

孔子的溫良恭儉讓,讓別人不僅服他,而且喜歡他,跟他在一起很舒服,什麼事都願意告訴他。

這溫良恭儉讓,是子貢總結出來,讓孔子的心氣態度與儀容風範,活靈活現,過了兩千多年,還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所以說子貢善於觀察聖人,於孔子的威儀之中,學習美德。

子欲孝而親不在,非孝子之言也!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華杉詳解

父親在世時,因為什麼事都是父親說了算,所以看不出子女的行為。這時候就觀察子女的志向。父親去世後,子女做了家長,大小事情,都由子女說了算,這時候觀察子女的行為。如果過了三年,子女都沒有改變父親生前的行為,而是一以貫之,那就是孝子了。

這一句呢,後儒議論比較多,三年不改父道,如果父親做得不對,要改就應該馬上改,何待三年?張居正也說:「觀聖人之言者,不可執一求之。」你要用心體會,不要鑽牛角尖。

我的體會呢,我父親去世一年多了,父親留下的痕跡,便覺得親切,不忍去動他。這家裡院子是父親所建,樹木是父親所植,就不會再換房子搬家了,終身居住在這裡,緬懷他。父親喜歡的傢俱陳設,繼續使用。父親生前資助的親友,繼續資助。父親生前的朋友來家裡,必像我父親在世時一樣對待他。凡與父親有關的,我對他、她、它,必有與和父親一樣的感情。

有句話講:子欲養而親不在,非孝子之言也!雙親在世時,我能盡孝,不在了,不也一樣盡孝嗎?其實並沒有什麼分別。

「以和為貴」的原意,不是要和平不要鬥爭,而是精妙完美的禮儀理念

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華杉詳解

「禮之用,和為貴。」

「禮」,是禮儀,是尊卑上下的禮儀。對禮的運用呢,貴在能和。「和」,是和順從容,是尊卑上下之間的種種調和融洽。

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無論在政府工作,還是在企業,都有尊卑上下之分,禮儀規矩不能亂。但是,上下雖有定分,情意卻也要流通。這就是「禮」與「和」的平衡。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先王之道,就是這禮與和的把握,簡直是完美!大事小事都能體現出來。

比如周公所定宗廟祭祀之禮。正式行祭禮的時候,按爵位身份排序,誰走前面誰走後面,順序不能亂,這是尊卑上下。觀禮者一看,每個人地位高低、身份大小,一目瞭然。

之後是宴飲,宴飲敬酒的時候,同姓兄弟和異姓賓客,相互敬酒,從誰開始呢?每一家從年紀最小、地位最低的那位剛有資格參加成年人大事的小伙子開始,這樣讓他一進來就成為主角,他也找到了存在感,也得到了表現機會,這也能讓長老發現人才。

大宴會之後,異姓賓客退場,只留下同姓直系親族開家宴。這時候怎麼入座呢?無論職位高低,以年紀排序,哪怕這族裡出了宰相,到這個環節,他也不能坐上位,由年紀最大的人坐上位,其他按年紀以此往下排。

第一個環節尊爵,第二個環節愛幼,第三個環節尊老,這就是「禮」與「和」。

「禮」,是社會秩序、規矩;「和」,是社會和諧、融洽。禮之貴,在於和。

如今農村傳統的婚喪嫁娶之禮,有若干複雜的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規定有一個主事的親戚角色,其制禮的理念,就是要你一家人和,通過每一件禮儀大事,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增進每個人之間的情誼互動。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禮以和為貴,反過來,和也以禮為貴。一味的和,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禮來節制和,也是不可行的。

這就是講不能沒有分別、沒有距離,亂了規矩次序。比如父子之間,非常親密,這是和,但也不能率意任情、流蕩忘返。四川話說:「兩爺子不打跳」,就是說父子之間不能嬉笑打鬧。父親承擔著教育子女的責任,跟孩子再親密,也不能沒正形,沒有父親的樣子。親密到了放縱的地步,下次你突然要教育他什麼事,就沒有威信了。

禮之用,和為貴。不拘迫,也不至於放縱。凡事要恰到好處,斯為美也!

慎始才能善終。不搬起石頭,就不會砸到自己的腳

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華杉詳解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信」,約信,承諾。「義」,義理,朱熹說「事之宜也」。「復」,朱熹說「踐言也」「言可復」,即兌現承諾。

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你的承諾合乎義理,你說的話就能得到兌現。

反過來說,輕諾必然寡信,你礙於當時的情面,輕易承諾了自己做不到的,或不該做的,不合義理的、不合實際的事,到時候就沒法兌現承諾。

所以慎始才能善終,實現諾言,關鍵在承諾之前,不在承諾之後。在承諾之前,要小心衡量,不可輕率。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對人恭敬,但必須合乎禮節。朱熹說「致恭而中其節」。不要過分,過分就顯得輕賤,成了獻媚,自取恥辱。所以施敬於人之時,也要斟酌恰當。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是依靠。你今天依靠的人,必定是可以親近的,你有道義,他也有道義,相互真誠,不只是一時相依,以後也依靠得著。不要利益苟且,暫時相依,明天又得翻臉。

「亦可宗也」,就像同宗、宗主一樣,終身可以相依。

所以選擇朋友,一定是一輩子都靠得住的,謹慎選擇,終身不渝。不要有奶便是娘,今天靠這山,明天靠那山,那最後就會變成喪家之犬。

以上三條,都是講慎始才能善終,在開始之前謹慎衡量選擇,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後患。我們常說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我們每天都在搬些石頭來抱著而不自知。等到抱不住那天,就會掉下來砸到腳。

儒家論學,一是讀事、一是讀書、一是交友

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華杉詳解

這裡提出了好學的四大特徵,你有這四大特徵,就算你是好學之人了。

第一是「食無求飽」,吃不飽飯也無所謂。當然這也不是要你餓肚子。張居正說,「食也養生」,也不去求飽。吃飯是為了生命需要,不是貪吃。朱熹曾用吃飯來解釋他的「存天理,滅人欲」,他說吃飯就是天理,貪吃就是人欲。

第二是「居無求安」,居住也不求太舒適,有地方住就行了。

這兩條,就是說,不求山珍海味,不求豪宅大屋,為什麼呢?朱熹說:「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有自己的志向,有志於學,不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上花心思、花時間。無暇顧及,也不重視這些人生享受的事。

第三條,「敏於事而慎於言」。「敏」,是敏捷、快。做事很快,馬上就去做。說話呢,則慢半拍,輕易不說,怕自己說話太放肆,或說了自己做不到。

做事常常怕自己沒做到位,說話總是怕自己說過頭,就是這個態度。

第四條是「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親近。「有道」,是有道之人。「正」,正人先正己的正,糾正的正,修正的正。經常向那有道德學問的人請益,以修正自己的行為。

儒家論學,重要是三條,一是讀事,上文說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首先是在生活中學,在日用常行中學。二是讀書。三就是交友,交諍友,經常相互匡正過失,你幫我正一正,我也幫你正一正。

你可以默想一遍你周圍的朋友,有沒有和你經常相互匡正過失的,如果沒有,就要想想這個問題,要補上。不要都是相互欣賞、相互吹捧。

具備了以上四條——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恭喜你!你就算好學之人啦!

貧富的價值觀,和學問之道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華杉詳解

子貢問:「一個人如果貧窮而不諂媚,富貴也不驕傲,這個人怎麼樣?」

子貢經商,由窮而富,窮過也富過,所以有這體會,問這問題。

孔子回答說:「也不錯吧。不過,不如貧窮而樂道,富貴而好禮的人啊!」

為什麼呢?貧窮而不諂媚,畢竟你心裡還裝著個窮字,覺得自己很窮,我雖然窮,但是我也不去諂媚他人。那行為上沒有卑,心裡已經有卑。這就不如安貧樂道,心裡根本沒有自己窮不窮的事,心寬體胖,欣然自忘其貧,超然貧富之外。這就不是貧而無諂者能比的了。

你富貴卻不驕傲,心裡已經先驕傲了,行動上提醒自己不驕傲。那就不如富而好禮的人,樂善循理,雖然身在富貴之中,而心已經超然富貴之外,這就不是富而無驕者能比的了。

子貢覺得老師的話,真是醍醐灌頂,感慨說:那《詩經》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切磋」,是指治骨角,用道具切,再用錦鐋磋,是精益再求其精。「琢磨」,是指治玉器,以椎鑿琢,再以砂石磨,是密而益求其密。

子貢體會貧富之道,覺得自己的修為已經到位了,沒想到老師一說,聽得汗流浹背,搾出自己身上的「小」來。他就感慨,這學問之道,義理無窮,博大精深,你不去切磋琢磨,就沒法到那精密之處,必須像《詩經》裡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樣,精益求精啊!

孔子聽了很高興,說:「賜呀!」——「賜」是子貢的名字,子貢名叫端木賜。

孔子說:「賜呀!不錯!這樣就可以跟你談論《詩經》了!因為你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告訴你我已經說的道理,你就能推想到我還沒說出來的意思,學問哪,就是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拒絕瞭解別人,就是拒絕進步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華杉詳解

不怕別人不瞭解我,就怕我不瞭解別人。

這兩句話,說起來簡單,卻深刻到骨髓,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毛病。

我們怕什麼呢?就怕別人不瞭解我。上級不瞭解我,我就懷才不遇,得不到提拔;客戶不瞭解我,我就接不到生意;朋友不瞭解我,社會不瞭解我,我就沒名氣。所以我們在意的都是怕別人不瞭解我。

君子呢?君子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反過來,《中庸》裡說,君子「衣錦尚絅」,明明穿著錦衣,還要一件麻衣罩在外面,真人不露相,要把自己的德行才能稍微掩藏一下,這樣的意義呢,一是學問德行,本身是為了自修,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二要保證自己的名氣,不要超過了自己的德行。君子怕的是名不副實。名勝於實為恥,實勝於名為善。

那君子就不想出人頭地嗎?《中庸》裡說:「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不顯山不露水,但他逐漸顯露出來後,就能征服全世界很多年。他死了還死而不亡,浩氣長存,垂范後世。小人呢,總是很著急,開始也忽悠一陣子,所謂火一把,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君子不怕別人不瞭解我,成天為這個著急的,那就是小人了。

第二句話,為什麼君子怕不瞭解別人呢?

如果你在上位,不瞭解別人,你就不知道怎麼用人,該用誰。如果你交朋友,你不瞭解別人,你就可能交不到益友,交到損友。遇到高人,你睜眼瞎不認識,就錯過了學習進步的機會,而這機會可能一輩子就碰上這一回!可不可怕?

錢穆說,如果不是孔子,就不知道「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沒有他,堯舜文武周公之道就傳不下來,那是中華文明多大損失?如果不是孟子,就不知道孔子之聖,是生民以來之未有,把他當喪家犬、孔老二,不屑一顧,那孔子之道可能也隱沒在歷史中了,那多可怕啊!

我們總是對別人不瞭解自己一萬分地在意,對去瞭解別人,卻毫不在意。更多的時候,是對自己根本不瞭解的人和事,妄加論斷,將別人打入結論的倉庫封存,拒絕向別人學習。這又是前面多次提到的「勝心」和「糾錯心」作怪。

你看每當社會上有成功者露頭的時候,都有無數拒絕瞭解的勝心和糾錯心唾沫橫飛。一看別人有成績,他馬上就要「質疑」。

俗話叫「不服高人有罪」,你不服,就拒絕學習進步了。要服氣,要養成服氣的好品格,杜絕自己的勝心。

《華杉講透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