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的中庸之道,就是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約數
原文
《堯曰篇第二十》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華杉詳解
「咨!」是語氣詞,嗟歎聲,舜啊,你過來,我跟你說!我要傳位給你,上天的歷數命運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地把握著那中道!如果天下百姓都困苦貧窮,那就是你的問題!你的這一份天祿,就永遠完結了!
舜按堯的教誨,兢兢業業地幹,等他退休,傳位給大禹時,又把堯的這一句教誨囑咐給禹。
在《中庸》裡,孔子說:「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當他要制定一個政策的時候,他訪求各方意見,兩邊的極端他都掌握,然後找一個中間點,就是現在說的,實現全民幸福的最大公約數。
作為領導者,就要承擔領導責任
原文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華杉詳解
這是商湯伐桀之前,祭天的祭文。
「予」,是我。「履」,是湯的名字。「玄牡」,是黑色的牛。用黑色的牛來祭祀,那是王者才能用的,我現在用了。夏朝的顏色是黑色,商朝是白色,這時候商還沒有建國,所以仍是黑色為王者之色。皇皇后帝,就是皇天后土,王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所以湯自稱小子,我現在是天父地母的兒子了,來向天父地母匯報:
「有罪不敢赦」:夏桀有罪!我不敢赦免他,我要伐他!
「帝臣不蔽,簡在帝心」:天下的賢人君子,都是您的臣,我不敢遮蔽他們,一定讓他們顯揚於朝,為國效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都一一簡閱在您的心中,合乎您的心意,或誅或賞,唯順天意!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我有罪,甘受上天之罰,您不要怪罪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有罪犯法,那是我統御無方,表率無狀,請您唯我是問,不要懲罰天下百姓。
這裡商湯對天地自稱朕,要特別說明一下,朕作為皇帝的專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秦朝以前,所有人都稱朕,朕就是我。屈原在《離騷》裡講自己家世:「朕皇考曰伯庸。」我的父親叫伯庸。朕是我,皇考是父親。所以朕、皇成為皇帝專稱,別人不能用,都是從秦始皇才開始的。
《呂氏春秋》記載,湯伐桀成功之後,不巧,天下大旱,湯政治壓力很大,他又自己去祭祀祈雨,說了一樣的話:「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
總之,作為領導者,就要承擔領導責任。
領導沒有「自己人」之說
原文
周有大賚(lai),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華杉詳解
「賚」,是賞賜。周朝建國,大封諸侯。「善人是富」,跟著武王建功立業的,幹得好的,都富貴了。他們要到各自的封國去,武王臨行就跟他們說:「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這一句,要特別說明一下,因為我翻遍朱熹、張居正、劉寶楠、錢穆、楊伯峻歷朝先賢,大德大家,和我的體會都不一樣。
《論語》中,各家解得不一樣的地方也不少,但我一般認同誰解的,就取信誰的解,在本書中也不做比較說明,因為已經寫得很囉嗦了。
劉寶楠《論語正義》的寫法,是把歷代所有不同的解都羅列出來,再說他認同哪一解。所以人家嫌他囉嗦,只有專門要研究論語,像我這樣的,才有耐心去讀他那一本。
到了這一句,一個跟我想法一樣的都沒有,在《論語正義》裡也找不到和我想法一樣的。所以特別囉嗦一下,算我斗膽加一個新解,說得不對,先告罪,請大家原諒我胡說。至於是不是「周武王本意」,不知道,算我的想法。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朱熹註解,周親,就是至親。武王這是在說紂王,紂王雖然有很多至親,但不如我有仁德之人,所以我戰勝了他。張居正的解和朱熹一樣。
但我覺得這個解釋不太合理,因為紂王的至親就是仁德之人,微子、箕子、比干都是他的至親又至仁的人,被他殺的殺,攆走的攆走,他不能聽,不能用。
另一說,武王是說自己,我把你們分封在我的周圍,「周親」,就是我有周圍你們這些和我最親的人拱衛著我,但是,親人不如仁人,管叔、蔡叔不就是我的親兄弟嗎,他們還造反,不如仁人。
這種說法肯定不對了,因為管蔡造反是在武王死後。
第三說,武王是在訓導各個封國國君:你去做國君,雖然有很多至親,家裡人可以用,但是你不如用仁德之人。
這一說比較接近,道理很清楚。這一說裡面,還有人把「周親」做了不同的解,「周」,不是周圍,是周朝。意思是你們雖然有我周朝為後盾,但不如你自己有仁德之人。
好了,說說我的意見:
一個根本的重大區別,在於對「仁人」的理解,這裡的仁人,不是仁德之人,是你對人要仁,「仁」在這裡,是動詞。
如果自己不仁,如何知道誰是仁人?如何能用仁人?紂王周圍有至親至仁之人,但他自己不仁,還是視而不見,自取滅亡。
有的人放手用自己親屬,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一種一廂情願,以為親人就會對你負責。最後那親人要麼無能,要麼害你比誰都慘。因為你的所作所為,也是不仁不義的謀利,而他要謀利,最方便就是從你身上謀利,而且知道你不會把他怎麼樣,更加肆無忌憚。
有的人用自己的心腹,但最後捅你一刀的都是你的乾兒子。董卓就死在呂布劍下。孔子說季康子:「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他成天跟一幫心腹密謀,怎麼削弱魯君的君權,巧取豪奪國家利益。他的心腹們回到家裡,也如法炮製,密謀怎麼圖謀他的權位,所以最後禍起蕭牆。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我們老想著用自己家族的人,但是,豪門多恩怨,有恩才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兄弟反目的多了去了。世襲政權,那更是兄弟相攻相殺。於是我們就想,不用自己家裡人,用仁德之人,那仁德之人,他能忠心耿耿為我效力啊!
這,還是自私的想法,不仁的想法,錯!
所有的地方,我們說到仁,都是說自己,不是要求別人。你自己行仁義,就是行王道,至誠無息,大愛無疆,則天下之士,都來愛你。
我們總說,用人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但是,所有要求別人有德,都是無德。
德、仁,都是用來要求自己的。作為一個領導者,首先不是要求別人仁,是要求自己仁。你有仁德,有智慧,我心光明,則沒有心腹,天下人都是你的心腹;沒有手足,天下人都是你的手足。仁者愛人,智者無欺。
我有仁,則賢者親我。我有智,則我能遠小人。
你有心腹,有自己人,你就不是天下人。
天子無私事,以天下為親,才是王道。否則,就是霸道,或者強道。行霸道或強道者,你的蕭牆之內,就在孕育著新的霸道和強道。姜太公和周公分別封在齊國和魯國。齊魯兩國文化不一樣,齊比較強悍,魯比較仁厚。最後齊國被家臣篡奪了,魯國活得更長。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雖然我有親人,但不如我自己做一個仁人,百姓有什麼錯,都是我自己的錯!不能去怪別人對我親不親,不能去怪別人有德無德。
天子無私事,仁德的領導者,沒有心腹之人,也沒有「自己人」。仁者無疆,全天下都是我的心腹,全天下都是我的手足。依靠「自己人」,本身就是一種私心,必有禍起蕭牆之患。在上位的人,一心一意多想想我怎麼忠於大家,別只想著讓大家忠於我。
從我做起,恢復當代的禮——「儀式」
原文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
華杉詳解
「權量」,就是度量衡。我們在中學歷史中學過,秦始皇統一度量衡。這裡是講周武王,在滅商之後,重新統一度量衡。這一段講的,是每一朝建政,首先要做的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首先要「謹權量」,咱們是選擇公制、英制,還是中國的古制?比如長度單位是用米、英尺,還是中國的尺?重量單位是用公斤、磅,還是中國的斤兩?
「審法度」,是禮樂制度,定國旗、國歌、國徽,建立法律體系,這也是建國大業。
「修廢官」,建立政府及官僚系統,過去有職無官的,或有官無職的,都要清理整頓。設那些部門,那些官職,這是建國大事。
度量衡統一了,法律體系建立了,政府成立了,全國的政令就能通行了。
「興滅國」。這是中國特色的一個傳統。一個政權建立,總是滅了前一個政權而建立的,要復興哪些滅國呢?一般的追封,訪求黃帝、堯、舜、禹、湯的後代,把前代帝王之後,封為貴族,這是對過去聖君的一種承認,也加強自己的合法性。包括商,周武王雖然滅了商,但仍然封微子於宋,封箕子於朝鮮。
興滅國,不僅是王道,也是霸道。如果一個諸侯,要稱霸天下,他就要做國際警察,維持國際秩序,如果其他國家有擅自攻伐之事,或臣子弒君篡位,他就要出兵,打那破壞秩序的,恢復被推翻的政權。當年伊拉克打科威特,美國出手相救,這就屬於興滅國。
「繼絕世」,對先賢大德,他的子孫斷絕了,訪求沾親帶故的,作為他的後嗣,封以土地,把先賢的家廟建起來,祭祀不要斷絕,讓他永垂不朽,浩氣長存,他的精神也得到發揚光大。這是民族精神文化建設大事。韓國要在哈爾濱建安重根紀念館,這也是繼絕世的舉措。
「舉逸民」,舉用隱逸的人才。一國要建立,人才很重要。要訪求天下人才,讓他們能為國效力。
能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百姓人心就歸服了。
「所重:民、食、喪、祭」。意識形態、上層建築都安排好了,對於老百姓,有三件大事,要特別重視:一是糧食,二是喪禮,三是祭祀。食以養生,喪以送死,祭以追遠,這是人道之大經,王業之大本,教化之本原。這個問題,今天很突出了。今年春節後,網上流傳多篇返鄉日記,都談及鄉村倫理的破敗,風俗教化都崩潰了,人道淪喪。特別是婚禮和葬禮,簡直成了野蠻人的鬧劇。所以孔子所論的國家文明要點,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儀式即文明,恢復人道,恢復儀式,從自己做起。
成功靠什麼?越到高處,就越是靠人品,靠修養
原文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華杉詳解
這個前面講過。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給子張講的時候,是恭寬信敏惠,這裡是寬信敏公,沒有說恭和惠,多了一個公字。而公和惠相關,惠而不公,也要出事。
寬信敏公,寬厚就能得到百姓擁戴;誠信就能得到人民信任;自己還得有本事,勤敏就能取得成功。最後呢,大家還要公平,領導者公平,大家才能悅服。「說」,通「悅」。
公,是對惠的一個補充,「惠則足以使人」,你輕財好義,能財散人聚,就能讓大家跟著你幹。但是分配利益,給這個多了,那個少了,不公平,大家還是不開心。
怎樣才能公平呢?一是遊戲規則清晰,人人都一樣;二是自己要有公心,前面說了,天子無私事,仁德的領導者,沒有心腹,沒有自己人,所有人都是我的心腹,都是自己人。人的接觸半徑有限,總是跟一些人更熟悉、更親近,這是自然結果。但是,領導者永遠保持開放,隨時能舉賢任能,所有人能上能下,這就是公。
但是,所有人都很容易有不公平錯覺,覺得社會對我不公平,公司對我不公平。得到利益少的,他覺得不公平,我拿得太少;得到利益多的,他覺得老闆搞平衡,收入差距太小,我拿得不夠多!每個人心目中都有桿秤,但每個人的秤都不准,都偏向自己。
所以,「公平」這件事,主要在於做,不在於講。要做得公平,但不宣揚公平,反而醜話說在前面,我們很難做到公平。因為越講,有人會越跟你糾纏說不公平。
還有一件事,就是自己不取利。歷代名將,能打仗的,都有很重要的一條,捨得給大家分戰利品。做到極端的,打了勝仗搶來的財物,自己分文不取,全部分給大家,我只要皇上的賞賜的、戰場上搶的都歸你們!大將一分錢沒拿,別人也就沒法抱怨誰分多了誰分少了。戰場上都發了財,戰後保舉誰陞官,沒保舉誰,也不好意思鬧了。
還有的,君上賞賜給自己的,回來第一件事馬上給大家分,趙奢就是這樣。
著名的長平之戰,秦軍坑了四十萬趙卒的那一戰。趙括所率領的大軍就要起程時,他母親上書給趙孝成王說:「不可以讓趙括做將軍。」趙孝成王問:「為什麼?」回答說:「當初我侍奉他父親,那時他是將軍,由他親自捧著飯食侍候吃喝的人數以十計,被他認作朋友的數以百計,大王和王族們賞賜的財物全都分給軍吏和僚屬,從接受軍令的當天起,就不再過問家事。現在趙括一下子做了將軍,就面向東接受朝見,軍吏沒有一個敢抬頭看他的,大王賞賜的金帛,都帶回家收藏起來,還天天訪查便宜合適的田地房產,可買的就買下來。大王你看他哪裡像他父親?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領兵。」趙孝成王不聽。
從趙母的這一段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來,趙奢是寬信敏公,趙括呢,就完全相反。所以能不能打勝仗,真的是人品決定。
成功靠什麼?越到高處,就越是靠人品,靠修養。
最佳領導者守則:五美四惡
原文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華杉詳解
這一段,又是講領導力,五美四惡。
子張問孔子,如何才可以從政呀?孔子說,尊崇五美,摒除四惡,就可以從政當領導了。子張問哪五美,孔子說「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一、惠而不費
惠而不費,是對大家有好處、有利益,但你又沒有什麼破費。張居正說,凡施惠於人,未免有所破費,但君子並不搞慈善捐贈,把自己的錢拿出來,而人們卻能蒙其利而無窮。怎麼做呢,你看人民在哪方面能得利,就引導他們在哪方面努力,就在哪方面給他們支持,這不就惠而不費了嗎?
從國家來說,國家本身不生財,是人民在生財,國君的錢全部來自於人民,所以不存在「國家出錢」來幹什麼,沒什麼是「國家」破費的,為政者的任務就是因天下之利,利天下之民,這就是惠而不費。
對於企業家來講,不是要你破財,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分給大家,而是要你能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建立機制,培養人才,讓大家都掙到錢,這就建立了天使循環。你對員工的恩惠,是你能為員工創造條件,支持員工成長,不是員工每個月來分你的家財啊。
二、勞而不怨
君子也讓人民勞作,但卻能既得民力,又得民心,讓人民樂於趨事,而沒有怨言。怎麼做呢?擇可勞而勞之,選擇時間和事情,量民力而行,避開農忙時節和節假日,擇國家工程,間或驅使而已。不要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隋煬帝楊廣,就沒能做到勞而不怨,修大運河,建東都洛陽,征高麗,他的國家工程一個接一個,全國民力都被他耗盡了,自己也滅亡了。
今天我們很多企業,有「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的說法,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奮鬥精神是可取的,但是人不是牲口,就算是牲口,也得省著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馬,那不是一匹馬在跑,是不停地在換馬。勞而不怨,是領導者要警醒的,要講奮鬥,那隋煬帝楊廣,何嘗不是奮鬥?那漢武帝劉徹,不也是奮鬥終生?領導人好大喜功,雄心勃勃一奮鬥,不懂得勞而不怨,多麼富強的國家,都能被他拖垮!
企業也很容易好大喜功,我們每個人都好大喜功,最後都被自己的好大喜功拖垮。曾國藩說,要「少舉事」。少舉事,才能節省民力,節省自己的精力,走得長,走得好。每面對一件事,先想一想這事能不能不幹?所有可以不幹的事,都不幹,才能聚焦乾好一件事,傳下去,讓子孫再干一百年。
勞而不怨,領導別人,要宅心仁厚;自己幹事業,要知止。
要注意區分志向遠大和好大喜功,區別很大,琢磨一下!
三、欲而不貪
君子也有欲求,但是不貪婪。這個界限,太重要了!貪必多失,你越貪婪,失去的越多,甚至給自己帶來國破家亡的災難。
欲而不貪,這四個字,妙不可言,沒法講,只有自己去做了,做到哪一步,才能體會到哪一步,知行合一。
孔子接著說,欲仁得仁,又焉貪?你是領導者嘛,你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追求的是仁德仁政,你就事先仁德仁政,你貪什麼呢?如果是企業家,企業家追求的是什麼?是基業長青,永續經營。既然追求基業長青,你就是要不斷地投資發展,不斷地和大家分享成功和成果,分享得越多,參與進來分享的人越多,事業就越興旺,又有什麼是要你貪的呢?
但若是自己沒有自信,老覺得有今天沒明天的,成天就想著多搬點錢回家,那還真就沒有明天了。
四、泰而不驕
一般人呢,志得意滿,就容易驕傲。而君子雖然成就斐然,地位尊崇,泰然自得,但是沒有一絲一毫驕矜之氣。怎麼做到呢?就是「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無論對方是大是小,是多是少,都不敢怠慢。
沒有修養的人,習慣於對別人「分檔次」,區別對待,覺得對方「檔次高」的,笑臉相迎;覺得對方「不夠我的檔次」的,就輕慢,正眼都不瞧一下。有修養的人,他的禮貌對誰都一樣,禮數對誰都周到,無論對方地位高低,只要是打交道,都不敢輕慢。
有修養的人,首先不是受人尊敬,而是他先尊敬別人。
五、威而不猛
你是領導,別人害怕呀!但君子雖然也有威可畏,卻並不是那種暴君,不是那種不測之威,好像誰隨時撞上要倒霉。那就不是威嚴,是苛政猛於虎了。
怎麼做到威而不猛呢?孔子說,君子衣冠整肅,瞻視端莊,一站一坐,舉手投足,自然讓人望而生敬畏之心。
項羽失敗的原因之一是錢財問題
英雄難過錢財關,項羽就是錢財的狗熊。做不成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手太緊。他要給人封官拜爵的時候,官也封了,印也刻好了,他就是過不了「出納」這一關,把印抓自己手裡,磨磨嘰嘰,把那印的邊角都在手裡磨圓了,就是捨不得拿出去。那等印的人都要崩潰了。
原文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華杉詳解
一、不教而殺謂之虐
不事先教導人,就要用刑殺來推行或制止,就叫虐。
在上位者要人民為善,就要經常加以教導,你教他,他不聽,才可以處罰,才可以加刑。如果平時你不注意教導人民,甚至自己就上樑不正,而人民一旦有罪就加以刑殺,用刑殘酷,全無惻隱之心,這就叫虐。
這個毛病,我們很多做企業領導的也有,平時時間都花在對外的業務上,在員工身上花的時間很少,一心只用賞罰來推行自己的意志,以為這樣簡單,但是這種粗暴的做法,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二、不戒視成謂之暴
不事先告誡人,到時候卻突然要查驗他成功沒有,這叫暴。
你佈置了任務,你自己要跟進管理,經常督促、跟催、檢查、輔導,盯著大家著實推進,漸次整理。如果你佈置了任務就不管,到時間突然來檢查事情成功沒有,這就叫暴。
孔子說這個,很有意思,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今天在企業管理課堂上經常講的。做領導,不是佈置了任務就等到時間收穫成果。如果這就是領導,做領導豈不是太容易了。領導領導,要帶領,要輔導,否則就是暴。
三、慢令致期謂之賊
下命令的時候,他拖拖拉拉,總是不定事,而一旦他下了命令,對你的完成日期,卻非常嚴苛,時間緊,任務重,毫不體恤別人,完不成就處罰。這樣的人,叫賊。
為什麼叫賊呢?張居正說,那事情難以倉促辦成,必然傷人害物,人財都有損失,這不就是遭賊了嗎?
這一條我想很多人都有共鳴了,好多甲方都是「賊」,今天佈置任務,明天就要結果,逼著乙方通宵加班。實際上呢,之前有很長時間,他拖拉了。之後也沒那麼急,但是他不考慮別人。這體現的,是管理水平和領導水平的不足,也是個人修養的缺憾。
領導力,首先是率先垂范,自己做到。然後是宅心仁厚,心裡隨時裝著別人。荀子記載,孔子做魯國司寇的時候,曾經處理了一個案子,一對父子相互訴訟,季康子認為父子相訟,有損孝道,要把他們都殺了。孔子卻把他們關了三個月,就放了。季康子不高興,說孔子執法不嚴。孔子說:「慢令謹誅,賊也。今生有時,而斂無時,暴也。不教而責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後刑可即也。」下命令很散漫隨意,誅殺卻很嚴格,那是賊;對人民橫徵暴斂,那是暴;沒有教導人民,卻要他們成功,這是虐。等我們自己把這三條改正,做好了,才可以去要求人民,才可以做一個執法者。
四、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猶之與人也」,本來就要給人財物,但是在出納的時候,就是說在真要給出去的時候,哎呀,你看他那個難受勁兒,不捨得呀,不想給呀,磨磨嘰嘰呀,好像他是替人保管錢財的有司,自己沒有權力處理財物似的,小心翼翼。這樣小氣呀,做不了領導!
這是錢財上見英雄了,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錢財關比美人關難過多了。很多人能付出愛,但是付不出錢。
誰是這樣的人呢,最典型的,項羽。項羽對人好得不得了,就是不捨得給錢。韓信離開他,這是一大原因,《史記・淮陰侯列傳》裡,劉邦問韓信項羽為人如何,韓信說得很形象: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wan)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他要給人封官拜爵的時候,官也封了,宣佈了,印也刻好了,他就是過不了「出納」這一關,把印抓自己手裡,磨磨嘰嘰,印刓敝,把那印的邊角都在手裡磨圓了,就是捨不得拿出去,那等印的人都要崩潰了。
項羽是什麼英雄呢,你看他面對錢財那個熊樣,他是狗熊。做不成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手太緊。
君子的大智慧有三條:知命,知禮,知言
如何做一個「知命者」?孔子說君子的大智慧有三條:知命、知禮、知言。知言,聽人說話就知道他是什麼人。知命,是今天我們每個人面對的最大焦慮。世界的命運,國家的命運,個人家庭的命運,都糾纏在一起,如何是知命呢?我知道我的使命,我只按這使命去做;我知道國家有命運,但我不知道我能趕上啥,因為大歷史的進程,動一下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就過去了,我只能接受我的生命進程中這一段。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華杉詳解
孔子說,不知命,就無以為君子。不知禮,就無法自立於社會。不知言,就不能知人。
先說什麼是知命,這題目太大,知命,是不是就是人們常說的認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知命,到底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這一句,是《論語》的最後一句,可以說是孔子人生態度的最後總結。知命,也是今天我們每個人面對的最大焦慮。世界的命運,國家的命運,個人家庭的命運,都糾纏在一起,如何是知命呢?
程頤說:「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利必趨,何以為君子?」知命者,知道有命,並且相信這命,就按這個命去做。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我的天命是什麼,我就去做什麼。如果人不知命,那他一舉一動的原則,都是趨利避害。趨利避害,就沒有志向和原則,為利慾所牽引,為害怕而躲避,他的未來往哪兒去,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怎麼能成為君子呢?
林則徐有一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是知命,我的命就是為國效力,只要對國家有利的,就是我命中該做的,我就不因對自己的禍福利害而或趨或避。
人都想趨利避害,但是你趨利未必得利,避害未必無害。趨利可能葬送了自己,避害可能損失了最大利益。這樣的事不是比比皆是嗎?
我體會的知命者,三條:
第一,知道自己的使命,為使命驅使,就不會為利慾所牽引。專注堅持的,都是知道自己使命的,東一鎯頭西一棒的,都是趨利避害的。
第二,知命不知運,按使命去做,接受命運安排。把命和運分開,才能理解命運。命,是我的使命、我的志向、我要做什麼。運,是潮流,是大勢,是機緣,是風口,是概率。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生總會碰到幾次好運、霉運,你堅持在你的使命上走,好運來的時候就騰飛;霉運來的時候就忍一忍。使命,是你給自己畫的一條直線,志有定向,堅持往前走!運氣呢,是外部環境中的分子運動,到處亂竄的,你走直線來,路上自然好運霉運都會撞上。你多追著運氣走,那一輩子一次也追不上。運氣是它自己來的,它奔你的使命來。你若自己想去找運氣,這輩子就算完蛋了。這有點像我們小時候下飛行棋,那路線就是命,你做的事,就是扔骰子,走到某一格,停下,這是正常;再扔,又到某一格,有一條虛線,教你直接跨越到對面去,進了十步,這是好運;再扔,又到某一格,讓你退回去,甚至退回出發點,這是霉運。但是只要你接著扔骰子,最後都能到達勝利的終點。因為有路線,有命。扔到下一格是哪,我們不知道,這就是不知運。不知運沒關係,好壞都是概率而已。你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壞。別人運氣比你好,你也管不著。
第三,對自己控制不了的、影響不了的命,地球會不會毀滅,國家未來會怎樣,接受命運安排,不糾結。把握自己的原則,自己不做壞人,不參與做壞事。同時,明哲保身,不把自己和家庭置於危險之中,保護自己免於刑戮。如果最終變壞了呢?比如地球毀滅了呢?接受唄。夭壽不二,死亡也接受,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對個人的使命和命運,對國家的命運,對知命的積極與消極,這就是孔子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吧。我知道我的使命,我只按這使命去做;我知道國家有命運,但我不知道我能趕上啥,因為大歷史的進程,動一下三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就過去了,我只能接受我的生命進程中這一段。
第二個講知禮。朱熹說,不知禮,則耳目無所加,手足無所措。不知禮,你就耳目手足都不知道怎麼用,怎麼能自立於社會呢?張居正說:「禮為持身之具,若不知禮,則進退周旋,茫無準則,耳目手足惶惑失措,欲德性堅定,則卓然自立難矣!」今天我們都不知禮,但往往能看見別人不知禮,素質低,看不見自己不知禮,所以要修啊!這個要用一生去修行,這裡沒法展開了,一展開,等於要把《論語》重新講一遍。
第三,知言。別人一說話,你就要知道他是什麼人。我們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不是智者。智者聽人一說話,就知道他是什麼人。這主要來源於社會閱歷,也源於讀歷史。所有人都有歷史原型,所有的話歷史上都有人說過,今天地球上有70億人,曾經在這個星球上生活過的可能有1000億人。如果你讀歷史,有1000億人的閱歷經驗,就有了對人判斷的大數據,什麼話什麼事什麼人,你都能對得上過去的某人某事的原型。
有時候人家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卻不知道他是什麼人,非要認為他「應該」是什麼人,「可能」是什麼人。為什麼呢,或者是對別人有偏見而強加結論,或者是對別人有期待而一廂情願,這就誤判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