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mu壙kuang

釋義

墓穴。

名家解讀

墓壙,這是一種比較文雅的說法。許地山寫的散文裡說,「你今晚得同我到田里去開個墓壙去」,說明這個詞在民國小說中是經常出現的。墓壙比墓地、墓穴文雅。(張一清)

辨析

「壙」字是形聲字,從土,廣聲。因為墓穴都是在土地中挖出來的,所以書寫時注意不要把「墓壙」的「壙」字錯寫成「礦」或「曠」。

你知道嗎?

我國古代墓葬形式,追求「造化之內,天人一體」的理念。貴族的墓室一般分為前中後三部分:前面的部分叫作「明殿」(冥殿),大多按墓主人生前常住的堂屋佈置,還會擺設有各式傢俱,稱為「明器」(冥器);中間的部分叫作「寢殿」,棺槨一般都放在這裡;後面的部分稱作「配殿」,墓主的陪葬品大多放在這裡。

字裡字外

我們的祖先向來重視喪葬,這大概與「祖先崇拜」和「事死如生」等傳統觀念有關。

據《周易·系辭下》中記載:「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這就是說遠古時期,如果有人死了,一般只用茅草裹著屍體,棄置荒野就完事了,並不專門挖掘墓穴。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按一定方式埋葬死者的情況。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由於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挖掘墓穴,墓葬也開始有了制度化的特點。當時,挖掘土坑來埋葬屍體已經成了黃河流域人們的普遍做法,並且還出現了氏族公共墓地。在氏族公共墓地中,排列有序的墓坑多達上百,其中多為單身墓葬,也有合葬墓穴。墓中陪葬品以陶製器皿最多,也有石製或骨制的工具,偶爾還會有裝飾品等。

商代時,墓葬制度等級差別森嚴,王室和貴族的陵墓規模十分宏大。當時的王陵中多用木材製成槨室,再把棺木安放在槨室之中。王室和貴族墓穴中的陪葬品非常豐富,包括各式各樣的青銅器、玉石器、陶器、骨角器等,造型也非常精美。漢代時,人們開始普遍使用磚石來修築墓室。墓室的結構和佈局,則依據活人的住宅設計。

例句

例如漢昭帝死時,修建墓壙,大司農田延年僱用民間牛車三萬輛運沙土,每輛雇價一千錢。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