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事物

釋義

古代羌族所用管樂器,雙管並在一起,每管各有六個音孔,上端裝有竹簧口哨,豎著吹。

辨析

「羌」和「美」字形相近,有人認為它們的甲骨文字形都像人頭戴羊角毛羽之類的裝飾物。在遠古,人們往往頭戴獸角,假扮野獸,以接近和獵取獵物。「羌」和「美」的字形都是這種原始狩獵方式的一種反映。

起源與演變

「羌」的本義是羌族,是我國古代西部民族,以放牧和狩獵為生。羌笛是羌人的一種發明,最早用鳥的腿骨來製作,後來改用竹子做,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唐朝時,羌笛是邊塞常見的樂器,成為唐代邊塞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如: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羌笛音色清脆明亮,有一種悲涼之感,羌人常用它來抒發喜怒哀樂,戰士在出征時吹奏它更能抒發悲歡離合的情懷。

例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字裡字外

中國自古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和「羌」一樣,漢字中有一些字和古代少數民族相關。雖然現在對少數民族已經不這樣稱呼了,但我們能從對這些漢字的解構中,窺見古代少數民族的一些特點。

「狄」是中國古代一個民族,狄人長期居住於北方,又稱為北狄,有赤狄、白狄、長狄等分支。「狄」是一個形聲字,北方民族常用犬來狩獵和放牧,所以左邊是一個反犬旁。

古人稱東方的民族為「夷」。「夷」像一個身背弓的人,本義就是以遊牧和打獵為生的少數民族。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匈」的外面是(bāo),是包裹的意思,凶是聲符。「匈」後來假借為匈奴。

「胡」右邊是肉月旁,像一塊肉,本義是獸類脖子下的垂肉。中國古代北方或西部的民族被稱為「胡」,東方的民族被稱為「夷」,居住在江浙粵閩等地的南方民族被稱為「越」。胡人居住在胡地,穿胡服,說胡語,住胡同。北京的胡同即源於蒙古語,元人稱街巷為胡同。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