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每人從預先做好記號的紙卷或紙團中摸取一個,來決定誰該得到什麼或者是該做什麼。
辨析
「鬮」字的音容易讀錯。「鬮」,龜聲,「龜」在古代的發音與鳩相近。龜的讀音除了guī外,也讀作qiū,見於古代龜茲(Qiūci)國。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將「抓」說解為「從手,爪聲」。本義是人用指甲或帶齒的東西或動物用爪在物體上劃過。
《說文解字》把「鬮」說解為「斗取也」。本義為抓鬮。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就有寶玉等人一起抓鬮行酒令的描寫:「黛玉道:『依我說,拿了筆硯將各色全都寫了,拈成鬮兒,咱們抓出哪個來,就是哪個。』眾人都道妙。……大家想了一回,共得了十來個,念著,香菱一一的寫了,搓成鬮兒,擲在一個瓶中。」
例句
大家沒辦法,只能用抓鬮來決定誰留下來拖住敵人,其餘人撤退。
字裡字外
抓鬮是古代人的一種遊戲。傳說與漢武帝的鉤弋夫人有關。
據說,漢武帝巡遊時路過河間,他的隨從中有一個懂風水的臣子,進言道:「陛下,河間這個地方有個奇女子,一出生就拳頭緊握,不能掰開,她的身上有孕育天子的氣象。」漢武帝聽聞,立刻召見了這位姑娘。他親手一掰,女子手掌竟然舒展,裡面靜靜躺著一枚玉鉤。漢武帝將她帶回宮中,封為鉤弋夫人。
後來,當時的女子們紛紛效仿,握緊雙拳,發明了玩藏鉤遊戲。遊戲時一夥人將一個小鉤或者其他小東西藏在一隻手中,然後所有人攥拳。如果對方能猜出在哪個人的哪只手裡有東西便為勝。後來,藏鉤衍變出藏鬮遊戲,以及抓鬮。
古人遇到無法決斷的事情時就會用抓鬮來決定。後來抓鬮被用到酒宴上,用於行酒令。唐彥謙在《游南明山》中寫道:「鬮令促傳觴,投壺更聯句。」其中,鬮令就是用抓鬮來行酒令,觴是古代的酒器。投壺也是一種遊戲,是以壺代替箭靶,以投代射的活動。聯句是一種作詩方式,由兩人或多人各作一句或幾句,合起來成為一篇。《游南明山》描寫的就是一起玩抓鬮、投壺,吟詩喝酒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