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卷帙:書籍或書籍的篇章。形容書籍很多或一部書的部頭很大。
辨析
「帙」,《說文解字》說解為「書衣也」,本義指書畫外面包著的布套,因此是「巾」字旁。注意:「帙」不能寫成「軼(yi)」。而「軼」從車,《說文解字》說解為「車相出也」,即是超車的意思,引申為超絕,如「軼塵」(超塵脫俗)、「軼群」等,或者通「逸」,表示安閒逸樂,用於「軼事」「軼士」等。
起源與演變
「卷」本指古書的卷軸,引申為書籍的通稱;「帙」本義是書畫外包著的布套,引申為「卷次,卷冊」之義。兩個字合在一起,指代書籍、篇章。浩繁:像水一樣浩大而繁多。「卷帙浩繁」意思是書籍很多,像大水一般浩大繁多,或者一部書裡有很多編次,是個大部頭。用法可見清朝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六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時紙價騰貴,貲(zī)力不給」。
例句
這套卷帙浩繁的史書所記朝代不一,編撰人員不同,卻有相同的體制。
余秋雨《中華文化四十七堂課·從北大到台大》
字裡字外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需要通過一種媒介繼承祖先對世界的認識、經驗及各種發明。在文字發明以前,古人結繩記事。有了文字之後,人類嘗試用各種天然物品來記錄文字。據歷史推測,大約在六千年前中國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記錄。最初,人們將文字記錄在獸骨、龜甲或石頭上,後來逐漸發展為用竹簡、木牘,還有絲綢絹帛。
中國古代的書籍就是用簡牘穿在一起製成的。不過,這種材料十分笨重,所佔的空間又很大,寫作和閱讀都很不便利。據說,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統一天下後,政事不論大小,全都要他一人裁決。他規定自己一天看奏章六十斤,不看完不休息。而西漢時的東方朔曾經向皇帝提交過一份由三千個竹簡組成的奏疏,由兩個強壯的侍衛抬到了大殿上。當時的所謂「學富五車」的大學者,所看的其實是五車竹簡、木牘,它所含的信息量連現在的一本比較厚的書都比不了。而絲帛雖然便於書寫,但價格昂貴,只有少數皇家貴族才能享用,一般人根本消受不起。
到漢代,一種更好的書寫材料——紙,便應運而生,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這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