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狀態

釋義

有異於別人的奇特的天賦或特長。

辨析

「天賦」是指上天賦予,因此不可寫作「天富」或「天付」。「稟」不讀lǐn,也不可寫作「秉」。「秉」是把、持之義,「秉性」指性格;「稟賦」指體魄智力方面的素質,「稟性」指本性。相對於「秉」而言,「稟」組成的詞更強調人與生俱來的能力與個性。「秉」和「稟」只有在「秉承」(稟承)一詞中可互用。

起源與演變

「稟」是會意字,下半部的「示」最早寫作「禾」,《說文解字》把「稟」說解為「賜谷也」,即官府贈給人穀物的意思。後來引申為賦予、給予之義,進一步發展出承受、報告等相關意思。古時指受命為「稟」,是卑幼向長上陳述事項時使用的敬語,後來指下級官吏寫給上級商洽公事的私人信件。到清朝乾隆初年,「稟」已正式成為公開使用的上行文種之一。

例句

然而,尤瑞安天賦異稟,不管在哪一方面他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教師們都感到很滿意。

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

字裡字外

《傷仲永》講的就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孩子的悲劇。

相傳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孩子,他五歲的時候還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有一天卻忽然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感到非常詫異,就從鄰居那裡借來筆墨紙硯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全鄉的秀才都來欣賞他寫的詩。從此,只要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頗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方仲永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大文豪王安石聽說了神童方仲永的事,在回到家鄉的時候見到了當時十二三歲的仲永。王安石讓仲永作詩,詩的水平已經與之前的名聲不相稱了。又過了七年,王安石再次回到家鄉,卻聽說仲永「泯然眾人矣」,已經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了。

王安石認為,雖然方仲永天賦異稟,才華驚人,但最後卻成了一個平凡的人,這是因為他後天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個天資如此之高的人,尚且需要後天的學習和努力,天資一般的普通人就更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超越平凡。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