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花費大量錢財,過分追求享受。
【辨析】
《韓非子·解老》中有「多費謂之侈」的說法。《說文解字》把「侈」說解為「掩脅也。一曰奢也」。「掩脅」,即自大。「侈」後來又由此義引申出了誇大之義。晉左思在《三都賦序》中有「侈言無驗」的句子,其中「侈言」是誇大不實的言辭。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把「奢」說解為「張也」,清徐灝在《說文解字注箋》中寫道:「奢者,侈靡放縱之義。故曰『張』,言其張大也。」《左傳·隱公三年》中有「驕奢淫泆」之句,其中「泆」同「逸」,「奢」指奢侈。「奢」後來又引申為過分的意思,比如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至精至好且不奢。」《國語·晉語八》中有「桓子驕泰奢侈」的說法,其中「奢侈」就是揮霍無度,過分追求享受的意思。
【例句】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種社會崩潰腐化的現象﹐決不是原因。
瞿秋白《關於女人》
【字裡字外】
晉武帝統一全國後,漸漸疏於朝政,驕奢淫逸。世家大族在他的影響下也揮霍無度,奢侈成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石崇和王愷斗富的故事。石崇和王愷都是西晉時的大富豪。王愷是晉武帝的舅父,權勢很大。石崇為了顯示自己的豪富,有意與王愷比拚。他聽說王愷家用糖水洗鍋,就命令廚房把蠟燭當柴燒。王愷聽說後很不服氣,於是在家門前的大路上用紫絲編成了四十里長的屏障。石崇成心想壓倒王愷,便用比紫絲更貴重的綵緞,鋪設了五十里長的屏障。
王愷不甘心,向晉武帝求助。晉武帝就把宮裡收藏的一株兩尺來高的珊瑚樹賜給王愷。王愷得意地在家宴請石崇,並在宴席上拿出御賜的珊瑚樹向石崇炫耀。其他賓客都對這株罕見的珊瑚樹讚不絕口,只有石崇毫不在意,拿起鐵如意就砸碎了珊瑚樹。
王愷很生氣,氣急敗壞地責備石崇。石崇卻滿不在乎地吩咐隨從回家搬來了自己收藏的珊瑚樹,讓王愷隨意挑選。看著那麼多光彩奪目、品質比王愷那株高得多的珊瑚樹,所有人都呆了。王愷這才知道石崇所擁有的財富遠遠超過自己,只好認輸。
王愷和石崇後來的下場都不好,西晉王朝也是出了名的短命,這都是奢侈浪費惹的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