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第十八

共十一章

18.1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譯】 微子走了,箕子做了奴隸,比干因勸告而被處死。孔子說:「殷代有三個仁人。」

【注】 《朱注》楊氏曰:此三人者,各得其本心,故同謂之仁。

【記】 均因殷紂王「無道」,或出走,或被殺,或貶為奴隸。「仁」和「仁者」不一定得好運好報,古今同然。然而「福」、「德」如何統一?這個「至善」在哪裡?既不能如康德道德的神學那樣歸之於上帝,那麼只能求統一於子孫不斷的人類總體了。詳見拙作《哲學探尋錄》。

18.2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譯】 柳下惠做司法官,三次被免職。有人說:「你為什麼不走?」他說:「以正當的行為來辦事,到哪裡去不都要多次被免職?如果以不正當的行為來辦事,那又何必離開自己的國家?」

【注】 《集釋》《集解》孔曰:士師,典獄之官。

【記】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魯、衛之政,兄弟也。「到處都一樣」,不如就在自己家鄉干。

18.3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譯】 齊景公關於對待孔子的規格說:「像對待季氏那樣,我做不到,可以用介乎季氏、孟氏之間的待遇。」又說:「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離開了。

【注】 《集釋》《史記·世家》:……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記】 孔子也要講價錢和身份的。「美玉」宜有善價。

18.4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譯】 齊國人送來歌舞女妓,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辦事,孔子就離開了。

【注】 《朱注》尹氏曰:受女樂而怠於政事如此,其簡賢棄禮,不足與有為可知矣。夫子所以行也,所謂見機而作。

【記】 這是知其不可而不為,就走。並非事事處處均知其不可而為之,那就反成鄉願了,毫釐之差,千里之失。「仁」、「知」不可偏廢。

18.5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譯】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經過孔子說:「鳳凰啊,鳳凰。為什麼德行會這麼衰落!過去的不用說了,未來的還來得及。算啦,算啦。今天搞政治的實在是不行啊。」

孔子下車,想與他談談。他卻很快避開,孔子沒能與他談。

【注】 《朱注》:鳳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接輿以比孔子而譏其不能隱,為德衰也。來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隱去。

【記】 「接輿」也有解說並非人名,而是接過孔子的車子。總之,歌詞意思是說事不可為,政治危險,還是退隱,不必為此棲棲惶惶,四處奔走了。可見道家早於孔子,早有隱者了。

18.6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 長沮、桀溺並肩耕作,孔子走過他們,要子路去問過河的渡口。

長沮問:「你為誰趕車?」

子路說:「是孔丘。」

問:「是魯國那個孔丘嗎?」

說:「是。」

長沮說:「那他知道渡口嘛。」

子路又問桀溺。

桀溺問:「你是什麼人?」

說:「我叫子路。」

問:「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

回答說:「是。」

問:「滔滔濁水,到處氾濫;誰能使它改變呢?你與其跟隨躲避壞人的人不如跟隨躲避世事的人。」繼續耕作,而不停歇。

子路回來報告。

孔子頗為惆悵,說:「總不能和飛鳥走獸一起生活吧。我不與人在一起又與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會去求改變哩。」

【注】 《康注》:憮然,猶悵然,惜其不諭己救世之意也。既生人身,則與人為群,當安而懷之。坐視其饑溺,則心有不忍。……蓋聖人之來斯世,明知亂世昏濁而來救之,非以其福樂而來之也。……特入地獄而救眾生,斯所以為大聖大仁歟:惻隱之心,悲憫之懷,周流之苦,不厭不捨。

【記】 此乃儒、道(隱者)之分,避政(避開壞的政治)與避世(乾脆不問世事)之別。後世士大夫「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總難忘情於國家大事,總與政治相關聯,這是儒學傳統,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徵之一,而政治(理論、觀念、思想、態度)也常構成他們的哲學或文藝的重要方面或內容,能徹底掙脫者,蓋少。從屈原到魯迅,從先秦諸聖哲到現代新儒家,莫不如是。

此種態度常發之於情感感歎,如《論語》此章。可見,孔子之情不同隱者之情。此不同固基於對局勢認識的不同和道德理想的不同,因之採取不同的人生態度,而懷有不同之生活感情。可見,情無本體,各自建本體。孔子所建本體為「仁」,即此情(「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之提升,所以「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與其說是某種理論論證,不如說融理入情的深沉感喟。此亦人類學歷史本體論之意,人類本體之存在、延續乃絕對律令之道德意志所由出,一切使命感(mission)、義務感(duty)均來自此,是也。

救世之宗教、哲學甚多,有的強調救靈魂甚至以入黑暗、求苦難、捨肉身、得痛楚為得救;有的先救靈魂再救肉體,以救前者為必要條件;孔學似有不同,至少肉體靈魂並重,故「解民倒懸」、「救民水火」,先自救靈魂,復救民肉體,再益之教育,此亦救靈魂之事。儒學並不僅是宗教教義而兼有政治性格,此中國所謂「哲學史」總包含政治思想之由來。

18.7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 子路跟隨孔子,落在後面。碰見一位老人,用枴杖挑著鋤草工具。

子路問道:「你看見我的老師了嗎?」

老人說:「四肢不勞動,五穀不認識。誰是你的老師?」放下枴杖,便去鋤草。

子路拱手站著。

老人留子路回家過夜,殺雞做飯給子路吃,並介紹會見了他的兩個兒子。

第二天,子路繼續趕路,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這是隱士。」要子路再回去找他。子路到了,老人卻已走開了。

子路說:「不去做官,是沒有道理的。長幼的秩序既然不能廢棄,君臣的關係又怎能廢棄呢?為了使自己一身乾淨,卻破壞了重要的社會關係。君子出來做官,是履行義務;但道義行不通,我們早就知道了。」

【注】 《朱注》:人之大倫有五: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義,故雖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廢。

《康注》:蓋人分氣於天,凡人類皆同胞,義當救之。君子之棲棲周流,皇皇從仕,以行其救民之義,發其不忍之心也。如親戚有疾,雖知不愈,仍必奔走求藥以救之。

【記】 這三章非常著名,都是不同意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精神的隱者的評論和孔子的回應。孔子很尊敬這些人:避世隱居,潔身自好。同時也說明自己積極入世的理由:「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應該說,這是情真意深的。「知其不可」是認識,「而為之」則是偏偏不計較成敗、因果而去做,正顯示倫理「本體」高於現象界的認識,顯示了人的尊嚴,不屈從於因果的自由。

朱注五倫,中國歷數千年而不墜者,與此種社會結構、社會觀念有關。君臣即今上下級職務關係,其原則是「義」,即公平、正直,奉公守法,不偏袒營私,不欺上壓下;夫婦有別者,家庭價值(family value)也:非止於愛,而且有恩,彼此長年幫助提攜,寬容諒解,尊老撫幼,亦大難矣。父子有親,動物界止於母子,此則要求父慈子孝。對比當今單親家庭多為母子者,能無慨然。凡此五倫,經新解後,當仍有益於當世。

18.8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譯】 隱逸的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孔子說:「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不侮辱自己的身心,是伯夷、叔齊吧。」認為「柳下惠、少連,放棄志向,侮辱身心,但說話合乎規矩,行為經過考慮,也就是這樣了。」認為「虞仲、夷逸,雖然隱居卻放言高論,一身乾淨卻處世靈活。我和這些人都不同,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注】 《朱注》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所謂無可無不可也。

【記】 孔子將自己與這些高尚人士相比擬,顯示自己靈活性更大,不拘泥於一種形態。如前所說,靈活性(「權」)展現出個體的主動性、獨特性,是主體性的核心內容,甚為重要。

18.9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譯】 大樂師摯到了齊國,第二樂師干到了楚國,三樂師繚到了蔡國,四樂師缺到了秦國,打鼓樂的方叔到了黃河邊,搖小鼓的武到了漢水邊,伴奏的陽、敲磬的襄到了海濱。

【注】 《朱注》:此記賢人之隱遁以附前章。

【記】 這章純記事,並無孔子言語,說的是這些樂師遊走散失,流落四方,真是「禮崩樂壞」。言樂,不止言音樂,指的是傳統制度、體系的崩潰。

18.10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譯】 周公對魯公說:「君子不鬆弛、怠慢親族關係,不讓大臣抱怨不被重視。老朋友老關係沒有大過錯,就不能拋棄。不要對人求全責備。」

【注】 《朱注》胡氏曰:……周公訓誡之辭。魯人傳誦,久而不忘也。其或夫子嘗與門弟子言之歟。

【記】 「施」本是「弛」,阮元《論語校勘記》:「施、弛,古字通。」這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氏族體制重血緣親族等等「老關係」,正是儒學由來,而影響三千餘年,至今遺風尚在。

18.11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

【譯】 周朝有八位人物: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

【注】 《朱注》:此篇孔子於三仁、逸民、師摯、八士,既皆稱而品列之;於接輿、桀溺、丈人,又每有惓惓接引之意。皆衰世之志也,其所感者深矣。在陳之歎,蓋亦如此。

【記】 此章已不可解。也沒說是孔子講的,這些人的事跡均不可考,伯、仲、叔、季排列,似是家族兄弟。本篇十一章大都講不同於或不同意孔子的「隱者」。時衰世亂,好些貴族們紛紛離開城市,逃避政治,孔子卻仍汲汲世務,與他們成了映對。其實,人之所以能「參天地贊化育」者,正因為秩序未定,偶然性極大而才知命、立命,奮力以求,固不同於伏天安命以避世隱逸,此孔子之高出於諸隱者處。

《論語今讀(增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