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禹

原文 大禹,黃帝之玄孫也,姓姒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堯時洪水滔天,鯀治水無功,殛死。舜既攝位,舉禹使續父業。禹為人克勤敏給,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禹傷父鯀功不成而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之門不入。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音敲。山行乘。音局。左準繩,右規矩,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命益予眾庶之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而均給諸侯。

直解 史臣記,夏禹王乃黃帝第五代玄孫也,姓姒氏。起初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生禹。當堯之時,洪水滔天,堯使鯀治水無功,舜既攝位,殛之於羽山。以禹聖智過人,就舉他使繼父鯀之職,以終其治水的事業。禹為人勤謹,才又敏捷,無有所為,件件速成。其德不違於理,其仁慈愛可親,其言誠實可信。他的聲音,洪亮中節,就可以為樂中之律呂,他的身體,長短有則,就可為量物丈尺,其聖質本於天成如此。禹痛父鯀功不成而受誅,於是勞苦其身體,急焦其心思,汲汲要成治水之功,在外十三年之久,雖便道經過家門,也不肯到家裡一看。其子啟才生數日,呱呱而泣,禹亦不顧。其為國忘家如此。當治水時,在平地上行,則乘車;在水中行,則乘船;在泥地裡行,則乘橇,以板為之,其形如箕,擿行泥上,取其不滑也;在山上行,則乘,以鐵為之,其形如錐,長半寸,安在履下,以上山,取其不蹉跌也。他一舉一動,都合乎法則。左有所為,就是為平直的準繩;右有所為,就是為方圓的規矩。蓋隨他行出來的,或左或右,無不當也。前此天下,雖有冀、兗、青、徐、荊、揚、豫、梁、雍九州,被洪水昏墊,疆界不甚分明。至此水土既平,始分別開九州,通了九州的道路,陂障九州之澤,遍歷九州之山。看那下濕之地,宜種稻子,命伯益與百姓稻子,使種於下濕的水田。水土初平,五穀難得,命後稷教之播種五穀,與百姓以難得的粒食。播種雖同,所收未免多寡不一,食有不足者,則調轉那有餘的以補之,均平給與諸侯,使無一國一民之饑者。夫大禹平水土,教稼穡,不惟終君之命,又且蓋父之衍,澤博九州,功被萬世,此所以為有夏一代之聖王也。

原文 禹乃行相地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於是水害皆息,九州攸同,四隩可居。禹使章亥步自東極,至於西陲,二億二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使堅亥步自南極,至於北陲,二億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四海之內,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堯於是賜禹以玄圭,告其成功。舜既即位,乃使禹為司空,以宅百揆。舜之子商均不肖,乃薦禹於天,使代己位。舜崩於蒼梧,禹避之於陽城,天下之人,不歸商均而歸禹,遂即天子之位。

直解 相,是相度。貢,是貢獻。九州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隩,是水涯。章亥、堅亥,都是人名。玄圭,是黑玉造成的圭。蒼梧、陽城,都是地名。禹既平水土,乃舉行貢法,相度各處地土所有之物,以貢於天子。如兗州貢絲、青州貢鹽、揚州貢金之類。又因道路未通,相度山川之便利,斬木以通之。向者洪水為災,到這時節,水歸故道,其害寧息,九州之域,皆就平治,無有不同,雖四海之隩,水涯之地,皆可居處。禹乃使章亥步算,自極東以至於極西的地方,得二億二萬三千五百里零七十一步。又使堅亥步算,自極南以抵於極北的地方,得二億三千五百里零七十五步。除四海之外,荒服之遠,不計外,其在四海之內,正朔所加,聲教所及者,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按《漢·地誌》,三代之前,中國疆域,東西計九千里,南北一萬三千里。今章亥所算,蓋開方之法,故里數之廣如此,其實不過如《漢志》所云也。堯以禹治水功大,賜以玄玉之圭,以酬其勞績,而以其成功告於上帝焉。及堯禪位於舜,舜既即帝位,乃命禹以司空之官,居百揆之任,使之統領百官,揆度庶政,故謂之百揆也。時舜之子商均不肖,不可以君臨天下,舜於是薦禹於天,使代己位。後舜巡狩,崩於蒼梧之野,禹仍以位讓商均,避之於陽城地方。然天下朝見訟獄謳歌者,皆不歸商均而歸禹,禹以人心天命有在,不容終辭,遂及天子之位。

原文 元年。禹既即位,國號夏,仍有虞,以建寅月為歲首。色尚黑,牲用玄,以黑為徽號。作樂曰大夏。夏,大也,言能大堯舜之德也。懸鍾、鼓、磬、鐸、鞀,音桃。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以義者,擊鍾;告以事者,擊鐸;語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一饋而十起,一沐三握發,以勞天下之民。

直解 禹繼舜即位改元,因所封之國在夏,遂定天下之號為夏。前此有虞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以其得時令之正,遂因而不改。以水德王天下,水色黑,故以黑為尚。祭祀的犧牲,毛色用玄,凡章服旗幟之類,都用黑色,從其所尚也。禹既治定功成,作為一代之樂,叫做大夏。夏是廣大的意思,言能廣大堯舜之德也。禹又恐天下道理事務,不能周知,民情利病,無繇上達,於是將鍾、鼓、磬、鐸、鞀五樣樂器,掛在外面,以待四方之士。各刻字於其架上說:有來教誨寡人以道德者,則擊鼓;曉諭以義理者,則撞鐘;告以事務者,則振鐸;語以憂患者,則敲磬;有獄訟求決斷者,則搖鞀。禹在裡面聽得那一件樂器聲響,便知是那一項人求見,就著他進見,一一言之。是以每一飯時,嘗起十次,一洗沐時,嘗三綰其發,勤於接見咨訪,不遑自愛其身,以勞天下之民,使之各得其所而後已。夫聖如大禹,猶不以成功自滿,方且多方求言,勤於聽納如此,此智之所以為大,而成有夏配天之業也。

原文 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順道,君王何為痛之?」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寡人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

直解 大禹出外巡行,路上遇見一起犯罪的人,心中不忍,便下車來問其犯罪之繇,因而傷痛垂泣。左右的人問說:「這犯罪之人,所為不順道理,正當加以刑罰,君王何故痛惜他?」禹說:「我想堯舜為君之時,能以德化人,天下的人都體著堯舜的心為心,守禮安分,自不犯刑法。今我為君,不能以德化人,這百姓每各以其心為心,不順道理,所以犯罪,則犯罪者雖是百姓,其實繇我之不德有以致之。故我所以傷痛者,痛我之德衰於堯舜也。」

原文 初舜分天下為十二州,禹復為九州。收天下美銅鑄為九鼎,以象九州。

直解 初舜為天子時,把天下地方分為冀、兗、青、徐、荊、揚、豫、梁、雍、幽、並、營,十二州。至禹時,將並、幽二州復合於冀州,營州復合於青州,仍前為九州。九州既定,於是將天下所貢方物之中,取其銅之美者,鑄成九個大鼎,以象九州。又把九州山川所有怪物,都鑄在鼎上,使民識其形象而避之也。

原文 昔黃帝作車,少皞加牛,奚仲加馬。禹命奚仲為車正,建旌旗斿旐,上聲。以別尊卑等級。

直解 車正,是官名。旌是干旄上插的雉羽。斿,是太常垂下的直幅,幅上畫交龍的叫做旗,畫龜蛇的叫做旐。上古人不知乘車,至黃帝時,始造為車,至少皋時,始以牛駕之,至禹時,有臣叫做奚仲,又加以馬,禹就命奚仲為車正之官,專管車駕之事。又制為旌旗斿旐等物,設於車上,自天子以至諸侯大夫,各有不同,於是尊卑等級,皆有分別。又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也。

原文 古有醴酪,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國者。」

直解 醴,是薄甜酒。酪,是將牛馬乳造成酒漿。古時只有醴酒酪漿,至禹時,有個人叫做儀狄,始用曲糵造酒,其味甚美,與醴酪不同。禹飲其酒,覺得甘美,有好之之意。恐因此妨了政事,就疏遠儀狄,斷絕旨酒,再不飲它。說道:「酒之可好如此,後世人君,必有以酒之故,流連迷亂,而亡其國者。」夫酒之作,本為祭祀燕享之用,豈能遽亡人國,但好之無厭,其禍必至於此。聖人見事之始,而即慮其所終,故深惡而豫防之如此。其後禹之子孫名桀者,果以酒為池而亡天下,然則禹之為慮,豈不遠哉!

原文 禹任皋陶、益以國事。

直解 皋陶、益,都是賢臣,先時與禹同事虞舜,至禹即位,遂委任二人以國政。

原文 是時,天雨金三日。

直解 是時,禹之德感格於天,天降以祥瑞,下金三日,如雨一般。這事經史上不載,只一見於子書,未知果否。

原文 禹娶塗山氏女,生子啟。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禹弗子,惟荒度土功。

直解 塗山,是國名。呱呱,是啼哭聲。荒,是大。度,是經營。禹治水時,娶塗山氏之女為妻,生一子名啟。成婚之後,只在家住了辛、壬、癸、甲四日,就出去治水,不以妻為念。及啟初生,呱呱而泣,禹也不以子為念。娶妻生子,皆不暇顧,惟以水土未平,奔走於外,大相度那平治水土之功。蓋知有人民之憂,而不知有妻子之樂也。這是禹未即位的事,編《通鑒》者附見於此。

原文 禹南巡狩,會諸侯於塗山。承唐虞之盛,執玉帛者萬國。禹濟江,黃龍負舟,舟中人懼。禹仰天而歎曰:「吾受命於天,竭力以勞萬民,生寄也,死歸也,余何憂於龍焉!」視龍猶蝘蜓,禹顏色不變。須臾,龍俯首低尾而逝。禹致群臣於會稽,防風氏後至,禹戮之。

直解 塗山、會稽,都是地名。玉帛,就是《書經》上五玉三帛,乃諸侯所執以見天子者。寄,是寄寓。蝘蜓,是蜥蜴,形如蠍虎而稍大。防風氏,是諸侯之國。禹為天子,遵虞舜五載巡狩之制,曾往南方巡狩,大會諸侯於塗山地方。禹之功德既足以感動人心,又接著那唐虞極盛之後,所以諸侯每無遠無近,都來朝見。一時執玉帛而聚集於塗山者,有萬國之多。當巡狩渡江之時,忽有一黃龍來負其船,船上的人都恐懼失色,獨禹不怕,仰面向天歎說:「我受天之命,盡心力以勤勞萬民,萬民既安,吾事畢矣。至於人生在世,就是客中寄住的一般,死了便是回還到家裡一般。生乃其暫,死乃其常也。縱是龍能覆舟為害,我何懼焉!」當時禹看那龍,只如蝘蜓小蟲一樣,顏色略不變動。須臾間,那龍亦低頭拖尾而去,恰似聞禹之言,而委順馴擾,不敢為害也。禹又曾朝會群臣於會稽地方,諸侯皆依期而至,惟有防風氏恃其勇力,不恭王命,到的獨遲,禹執而殺之,以儆諸侯。

原文 有典則以貽子孫。

直解 典則,是一代的典章法度,如今時《大明會典》與律令條例之類。貽,是傳流的意思。禹以為創業之君,不立下一代的典章法度,則後王何所遵守,於是以其治天下之大經大法,著為謨訓,留與子孫,使世守之。以後禹之子孫,傳世幾五百年,實賴此以為之維持也。

原文 禹嘗薦益於天七年。禹崩,在位九年,壽一百歲。益避位於箕山,天下之人,不歸益而歸啟,啟乃即天子之位。

直解 益,是禹之賢相,禹以其可傳天下,嘗薦舉於天者七年,禹崩。禹年老即位,所以在位止九年,壽一百歲。禹崩後,益不敢當禹之禪,避在箕山,讓位於啟。然天下臣民思禹之德,而知啟之賢,皆不歸益而歸啟,啟乃即天子位。

《資治通鑒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