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帝

高宗明帝,名鸞,是高帝兄道生之子,在位五年。

原文 九月,魏主謂陸睿曰:「北人每言北俗質魯,何繇知書。朕聞之,深用憮然。今知書者甚眾,豈皆聖人!顧學與不學爾。朕修百官,興禮樂,其志固欲移風易俗。朕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孫漸染美俗,聞見廣博。若永居恆北,復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牆爾。」

直解 魏主名宏,獻文皇帝之子。恆,即今北嶽恆山,在大同府渾源州地方。齊明帝元年九月,魏主以北人不知向學,欲遷都洛陽,以變其俗。一日,與恆州刺史陸睿說道:「人性不甚相遠,今北人常說北方土俗,質樸愚魯,無繇通曉詩書。朕聞此言,甚是憮然不樂。即今天下之人,知書者甚多,豈皆聰明特達,生來就是聖人!只在學習與不學習而已。學,則質魯者可變而為聰明;不學,則聰明者亦流而為質魯。朕今辨名定分,整飭百官,考古證今,製作禮樂,因欲改移北土質魯之風,變為中原文明之俗。所以今日汲汲要遷都洛陽,意固有在,非為朕自己一身。蓋朕既已為天子,何必入居中原而後為尊,只要汝等子孫漸染美俗,以變化其氣質,廣聞博見,以開擴其心胸,其意為此故爾。設使世世住居恆山迤北,又遇著為人主者不好文學,耳不聞詩書之言,目不接禮義之事,譬如面牆而立,一竅不通,一物無見,質魯之俗,果何自而變哉!」夫魏主本以戎狄之君,僻處朔野,其於禮樂教化,令非素具,事不習聞。乃能慨然修古帝王之業,據鞍論道,遣使求書,禁胡服胡言,立太學小學,卒能用夏變夷,化民成俗。況撫一統之規,承熙洽之運,而能修文德以綏太平,其致治之美,又當何如也哉!

《資治通鑒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