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下的「地球村」是你想要的嗎

物聯網會將我們帶回真正的「地球村」。只不過,當原來友誼和親情的情感紐帶被無數個物體的連接迅速弱化乃至取代後,當隱私一去不復返後,你確定這一切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嗎?

智能城市的想像空間

「智能城市」很可能會是物聯網第一個可預見的大範圍內的應用。當然,這裡的「智能城市」概念不同於以往,這個術語已經被濫用了(尤其是在亞洲),它之前往往簡單指的是一個具有快速網絡(速度快且市民能在很多公用場合無線上網)、環境宜居、低污染的城市。在物聯網的時代,「智能城市」指的是一個物物相連的城市,街上的紅綠燈、停車位、餐廳、電影院等都全部連接在一起,它要求城市能為所有的物體提供普遍的、隨時隨地的計算能力。

傳統的移動通信技術將不再適合需要在智能城市中變得小而輕又便宜的各種物體了,智能城市中的連接和通信需要的是一種耗電量極低,同時又能大範圍傳輸的通信技術。傳統移動通信時代崛起的電信公司們思考最多的是「寬帶」:他們想提供能夠傳輸大量數據(通常是你的照片和視頻)的基礎設施,於是他們不停地投資3G、4G,乃至5G、6G。

但是,這正是連接家庭和城市中的物體時不能良好運行的技術,現在的智能手機需要每天晚上充電,更別提連接更多物體之後了,更強大和持久的電池無疑是物聯網發展的先決條件。

歐洲正在領先發展長波、遠程、低電池能耗的無線電傳輸網絡。這正是物聯網時代「智能城市」所需要的。「智能城市」需要最長的傳輸波長,而且傳輸需要是安全和雙向的。

最終,城市中的無線傳輸網絡要能具備追蹤移動物體的能力,即具有移動和定位能力,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低功耗,要足夠省電。這種通信技術被稱為超窄帶(ultra-narrow band)通信技術,歐洲已有幾家在這方面廣為人知的領袖企業,它們被稱為物聯網專用網絡商,如英國的Telensa,法國的Sigfox和Actility等,它們的技術水平比現有移動通信技術要省電幾千倍。也就是說,物聯網涉及的無數設備,如汽車、玩具、交通信號燈等,這些設備的連接用一塊小容量的電池就足夠應付。

Telensa被標榜為「低功耗超窄帶無線技術端對端智能城市系統提供商」,它從1990年就開始發展自己的無線技術,在全球多個城市已累計安裝300萬餘盞LED(發光二極管)路燈,低成本無線網絡與路燈相連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可以延伸出智能停車等應用,Telensa的磁傳感器(基於磁電轉換原理的傳感器)可以探測到附近的汽車,並通知它目前哪些車位可用。中國深圳也是應用Telensa的城市之一。法國的Actility在這方面也有很大潛力,因為它背後是物聯網聯盟LoRA(http://lora-alliance.org)的支持,該聯盟是由多家業界領袖(包括思科、IBM等)打造的號稱最大的物聯網聯盟。

韓國在「智能城市」領域目前全球領先,比如,它在仁川郊外建造的松島國際商務區(Songd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就是一座「智能」新城。

對物聯網技術的巨大潛力,業界和學界已達成了共識。20世紀50年代時,美國的城市是以汽車為中心建立的,隨著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高速公路網絡(freeways),相對富有的家庭逐漸遷到郊區去住,市中心反而變成了「窮人」集中的地方,富有的家庭在郊區往往可以給家裡每個孩子都提供單獨的臥室,後院和草坪也是「標配」,郊區經濟成了美國五六十年代經濟繁榮的標誌,即美國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接下來幾十年的美國經濟都極大地受到居住方式的影響。接下來幾十年裡,美國將圍繞智能網絡重新設計和建造城市,這給美國帶來的影響很可能會跟50年代的「高速公路網」一樣深遠。美國政府在2015年發佈「智能城市挑戰」(https://www.transportation.gov/smartcity)時就已經在考慮未來的城市再造了,印度也緊接著發佈了類似的項目(http://www.smartcitieschallenge.in/)。

目前的這些進步都會刺激當政者重新認真思考物聯網到底會如何改變城市,尤其是交通和建築的關係。創業者對「智能城市」的看法會稍有不同,他們更多地想要在基於物聯網的城市上增加更多應用和服務。

對智能城市創業者的投資和服務早已興起,比如,智能城市技術孵化器Urban-X 2016年創立於紐約,由寶馬MINI團隊和與知名硬件孵化器HAX合作建立,目的就是尋找和支持助力未來智能城市的創業者。

真正的「地球村」

當物聯網全面實現後,對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會帶來什麼影響

當收音機和電視機被發明出來並開始連接世界後,麥克盧漢在(Mcluhan)1962年寫了《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Underst unding Media: the Extentions of Man)一書,創造了「地球村」這個詞,意指整個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小村莊。當諸如Facebook這樣的社交媒體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後,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又開始喜歡這個詞了,總是聲稱我們生活在「地球村」裡。這種說法某種程度上是不對的,因為生活在「小村莊」裡意味著你出門不需要上鎖,意味著你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拜託你周圍的鄰居和親戚幫忙解決,沒有某種食材的時候可以向鄰居借,要出門幾天的時候孩子可以送到親戚家,甚至運的東西太重時也能招呼幾個村民幫你一起搬。

今天我們的「地球村」是這樣嗎?家裡巴不得用最好的防盜系統,吃飯、洗衣和出行等都需要不同程度地依賴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照顧孩子這種大事更別提了,住在你周圍的人恐怕沒有一個肯幫你,如果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只能求助於警察局或醫院……我們不是生活在「地球村」裡,我們是生活在「全球大都市裡」,這個世界是被智能手機、電腦、路由器和衛星連接起來的,但這些裝備將我們的真實世界巧妙地向別人隱藏了起來。當你用skype(一種即時通信軟件)或微信跟家人或朋友通話的時候,他們只能看到你的臉和背景牆,看不到你房間其他地方正在發生什麼,看不到你的窗外又是什麼,如果你的家裡正有小偷光顧或你的孩子突然醒來大哭,你的家人或朋友也幫不上什麼忙。

然而,物聯網的到來會將我們重新帶回美好的「小村莊」時代,讓我們真正生活在「地球村」裡。不同的是,原來友誼和親情的情感紐帶更多被無數個物體的連接取代了。如果你房間內乃至房間外的很多裝置都彼此連接和溝通,且全部實時將數據傳到互聯網上,你當然可以放心地不鎖門就出去,因為這些裝置以及互聯網上無數人都可以幫你照看你的家,(電梯井的攝像機能實時將有人進來的圖像傳遞出去,最簡單的是你裝滿傳感器的門會迅速告訴所有房間裝置有人試圖進入等),如果你不在家,你可以在網上或智能手機上隨時查看公寓裡正在發生的一切,如果你有寵物或小孩,你可以隨時查看它們在家裡幹什麼,家裡無數個智能裝置都可以播報你的寵物或孩子的動向。

你可能會說那豈不是沒有什麼隱私了,不過,最先從隱私中受益的一批人是誰?是罪犯!當然,我的隱私對罪犯來說沒什麼價值,我一點也不介意你搜我的車庫甚至衛生間,反正你只能發現一堆髒衣服。但保護隱私對那些確實有寶貝要藏的人就是個不利條件,很多罪犯被抓住都是因為附近或房間裡的攝像頭,甚至手機上的智能監控系統,如果你為了保護隱私不裝這些設備,也同時意味著你抓住罪犯的概率會大大降低。我的朋友安東尼能夠追蹤到撞了他摩托車的Uber司機,因為Uber的計算機系統沒打算保護司機們的隱私,它馬上就能調出數據,查明具體是哪輛車干的。

如今,人們關心的是盡可能延長生命,甚至有很多人為「永生」著迷,永生在不遠的將來還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從不同方面改善和提升未來的生活質量,比如消滅犯罪,讓人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小村莊的犯罪率相比大城市總是低得多,物聯網就可以將我們帶回沒有犯罪的老式鄉村生活中。現在,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要小心翼翼地送孩子去上學,因為社會上有太多犯罪,在物聯網時代,無數智能裝置像很多雙眼睛一樣護送著孩子,家長們的擔心將大大降低。

別為隱私憂傷

當然,隱私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2016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發表了一篇名為《物聯網:你的電視、汽車和玩具如何監視你》的文章,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也公開承認美國政府可以用物聯網「識別、監控以及定位跟蹤」。很多人擔心,物聯網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最大的間諜。

確實,不少硅谷人士現在不說「物聯網」了,而喜歡說「別人物體的聯網」,因為,那些你在房間裡連接的「智能」裝置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你的」,它們是被別人製造的,它們聽製造商的話,而不由你。

很多裝置很快會具備聲音和臉部識別能力,大多數人會覺得很興奮,因為這意味著它們能對你的要求做出反應了。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這些物體必須一直在線,因為物體又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對它發出聲音或動作指示,它必須將你所有的聲音和動作都記錄下來,才能在你指示「關機」或「調高溫度」後迅速行動。這與過去我們看電視時才用遙控器完全不同,過去的電視只能在你看它的時候才有可能「監視」你,以後的「智能」電視則從不間斷地「看」著你。

最先變身此類「智能」產品的可能會是玩具。美國加州的美泰玩具製造公司已經向市場推出了一款能通過「雲端」跟孩子們互動的芭比娃娃,也就意味著美泰的「雲」知道你的孩子都在做什麼。高通公司表示,2013~2015年最大的技術突破就是「始終在線的傳感器」的誕生,即機器將24小時不間斷地看著你、聽著你的聲音。

人們已經在抱怨自己的隱私被谷歌和Facebook侵犯了,這些「一直在線」的傳感器普遍流行後,我們不是無時無刻不處於「監控」之下了嗎?對此,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所有人都彼此熟識的小村莊會是什麼情景?你幾乎沒有什麼隱私可言,但也往往意味著你的周圍都是親戚朋友,村莊裡的人們犧牲自己的隱私換來的是一個安全且友好的社區。你可以選擇獨自生活在洞穴中,雖然你的隱私絕對安全,但「副作用」是遇到野獸和罪犯時也沒有人會來幫你。不過你是對的,我們的隱私會更少。物聯網會終結事物的「不確定性」:我們能清楚地知道每個人都在什麼位置,每個人乃至每件物體都正在做什麼。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首先,我們如今在討論(智能)物體時擔憂隱私權這一點本身就很耐人尋味,十年前,我們對隱私權的關注更多可能是在郵件和瀏覽器的語境下,五年前更多是在談谷歌和Facebook時。以前我們捍衛隱私權的對象是他人或大公司、政府等,現在卻很快要變成物體了。

其次,我們的隱私早已不復存在。認為谷歌和Facebook竊取了人們的隱私其實是不對的:明明是我們主動把隱私免費提供給他們的。不過,也別忘了整個互聯網經濟其實都建立在無數人的免費義務服務之上。我們不僅在犧牲自己的隱私,甚至也都在免費「捐獻」內容,但我們樂意如此,因為我們想要從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上獲取免費的服務。當你從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應用時,它都會先問你是否同意讓你的APP訪問「A.位置,B.麥克風,C.相機……」所有這些都會洩露你的隱私,但又有幾個人會說「謝謝,我不同意」?成千上萬的人會回答「同意」,是因為他們確實想要使用這個APP,所謂的隱私不過是次要需求。

我們還是面對現實吧,政府和大公司根本不需要努力獲取我們的隱私,互聯網上的商業模式成功的秘訣很簡單:你給我一個免費的服務,我讓你監測我的生活。谷歌和Facebook等大公司根據你提供的數據引入廣告商等實現盈利。我們都對此一清二楚,但我們使用它們的免費服務時已經接受了這樣的交易,我們渴望使用它們的服務,渴望被它們「窺探隱私」,不等Facebook開口要,我們就每天就主動上傳大量的個人生活信息和圖片上去。

當我們發明互聯網的時候,從來沒想到每個人的隱私會變成它最重要的資產吧。更糟糕的是,今天的情況演變為,如果我在互聯網上找不到關於你的信息,你就會變得「可疑」,「為什麼你沒有Facebook賬號?為什麼找不到你在大學或第一個公司上班的相關圖文……」大家會產生種種疑問,甚至有可能戴著有色眼鏡看你。我遇到不少原來反對網絡社交的朋友,一開始拒絕註冊任何賬號,後來卻變成了各種平台的忠實粉絲。大家最好習慣的一點是,我們的房間和車裡的各種小裝置都在收集關於我們的私人信息。

列出人們害怕的「間諜物體」的名單很容易。但是,大家容易忘記的是,我們所謂的隱私也能給我們帶來便利。比如,很多公司在招聘時已經用「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從你的網絡社交圈以及網購記錄等信息裡迅速鑒定你是否是合適的工作人選,這種分析法還可以應用得更廣,為我們省去不少官僚主義的程序。比如申請美國簽證時,美國領事館面試時要確定的問題大多也都可以通過分析你的網絡公開數據得到答案。這種情況下,你每天遇到的「智能物體」就扮演了你小村莊裡的鄰居一樣的角色,它們能比鄰居們更有說服力地告訴想要面試你的人,「這個人很不錯」。沒錯,你的隱私是一去不復返了,但你申請新工作和簽證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從原來的十天到一天,甚至幾個小時。

當然,這並不是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介意隱私了。至少在硅谷,就有一個人很介意隱私,即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13年,他悄悄地把自己位於帕洛奧圖的家附近的房子全都買了下來,給自己的家庭生活留下了一個很大的私人空間,因此,當他的孩子出生時,除了他自己公佈了這條消息,其他媒體和朋友等很少人知道。這就是未來的隱私發展趨勢:它將變成只有富人才能負擔的一種奢侈品。

而且,各個國家對隱私的態度也都一直在變化。2016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佈了一份《隱私與信息分享》的報告(http://www.pewinternet.org/2016/01/14/privacy-and-information-sharing/),深入研究了美國人對隱私態度的變化。結果是,大多數人都接受他們的僱主在上班的地方安裝攝像機,對大超市或大公司給的積分優惠卡的態度則一半支持,一半反對,反對最多的是可以進入家庭的「智能物體」,17%的人們表示他們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侵犯隱私,4%的人們表示他們對所有「侵犯隱私」的行為全部接受。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從現在開始的年青一代改寫這個數字,年輕人會越來越傾向於接受所有的這些「侵犯隱私」行為。用Facebook的這一代人會更願意犧牲隱私來換取「成為受歡迎的名人」,隱私和出名這兩件事不可兼得,在虛榮心和個人信息安全之間,越來越多的孩子會選擇前者,人們想要出名,想要被喜歡,而不是枯燥寂寞的安全,尤其是年青一代。

隱私還跟創新和經濟發展有關係。大公司當然是隱私的首先受益者。谷歌、Facebook以及蘋果等公司都是「我給你一個免費的服務,你讓我監測你的生活」的商業模式受益者,這種互聯網經濟未來會愈演愈烈。我們喪失的隱私會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創業者需要提供體驗越來越好的應用來競爭你的隱私。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得知歐盟針對物聯網採取行動保護市民隱私時一直搖頭,無法相信。2000年,歐盟就跟美國簽訂了所謂的安全港協議(Safe Harbor,安全港協議要求:收集個人數據的企業必須通知個人其數據被收集,並告知他們將對數據所進行的處理,企業必須得到允許才能把信息傳遞給第三方,必須允許個人訪問被收集的數據,並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安全性以及採取措施保證這些條款得到遵從)。

2013年,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透露,美國政府有一個監視大眾的項目,同時也會從諸如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獲取消費者數據。歐洲人對此感到震驚並產生過度反應。2015年,歐盟決定廢除15年前建立的安全港協議,用以保護歐洲公民的隱私,其新制定的數據保護條款,即所謂的「通用數據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將從2018年開始生效。

我不認為歐盟這個舉動會有助於經濟發展和創新,歐盟委員會的安德魯斯·安西普(Andrus Ansip)認為,如今歐盟的協議會幫助歐洲國家創建數字服務創新的基礎,但他沒有看到的是,這個協議其實不鼓勵創業者在很多領域的創新,因為商業計劃書從此以後會變得更加複雜:從2018年開始,創業者必須要靠賣一種產品或一種實在的服務來賺錢,而不能再依賴於免費服務換用戶信息,再把用戶信息賣給商家的模式了。這在本質上是在扼殺一種重要的互聯網經濟模式,如果這個保護隱私的協議也在美國執行,如果谷歌必須要靠搜索引擎賺錢,不能靠廣告賺錢,今天我們就不會有用戶那體驗這麼好的一個引擎,很可能連谷歌也不存在了。看看歐盟,現在歐盟的年輕人失業率高居不下(西班牙約50%,意大利40%,法國約25%)。歐盟此舉確實保護了未來一代的隱私,問題是他們的未來一代會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

人際互動走向哪裡

我並不擔心隱私問題,我總是擔心人類和機器的融合、共存問題。隨著傳感技術和通信手段的進步,物體變得越來越聰明,物體與物體、物體與人的交互越來越頻繁,這勢必會影響到人與人的直接互動。

智能物體和機器人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微妙的。我認為,最初「智能物體」將只是使用傳感器的一些應用而已,它們在真正改變你對生活的態度上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在某些時候,這些物體將變得足夠「智能」,使得機器人和「智能物體」之間的區別只剩下機器人可以移動,而「智能物體」不能移動,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智能物體沒有機器人聰明。比如,家庭機器人其實就是「智能物體」的一種特殊情況:當你通過Wi-Fi、藍牙或其他一些網絡激活家庭機器人時,它就變成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智能物體」。

今天,一些機器人已經像寵物一樣被對待,很多孩子經常像對待貓和狗一樣對待機器人(如真空吸塵的機器人)。未來包圍我們的機器人將被賦予越來越多的「個性」,因為機器人的大腦可以被設計為能跟人、動物、甚至物體「社交」:畫一個簡單的笑臉,人類就能對它「說話」。

機械時代以前,人類的生活質量和情緒狀態跟我們身邊的動物有很大關係,尤其是那些為我們工作的動物(例如農場裡的馬),智能物體時代到來後也會是這樣,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智能物體將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最終,語音識別功能會發展得足夠好,我們將可以跟機器流暢地交流,我們會像對家庭成員一樣對它們,就好像現在很多人把自己用了多年的車當成老朋友一樣。已經有如亞歷克斯·瑞斌(Alex Reben)一樣的科學家,他們專門設計可以跟人類「社交」的機器人。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凱特·達林(Kate Darling)寫了一篇題為《讓社交機器人擁有法律權益》的論文,為機器人的法律地位而呼籲,也許有一天,有人會將法律權益擴展到所有的智能物體。

問題是,跟智能物體的互動到底會如何改變我們跟其他人的互動方式,當我們使用機器時,我們往往傾向於對同時介入的機器更友善,對人更冷漠。比如司機,交通不通暢或發生小的車禍時,我們往往對司機們更苛刻。也就是說,當我們大大減少人與人的直接互動後,當我們跟人的互動中總是有機器的身影時,這一定會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人類覺察和感知其他人的方式和能力。

《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