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的人總在適應這個世界,不理智的人總是試圖讓世界適應自己,然而世界的進步總是取決於那些不理智的人。
——喬治·伯納德·肖《革命者格言》人與超人,1903年
世人莫不懷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慾望,要把支出超過收入,此乃一切進步的動力。
——英國作家薩繆爾·巴特勒,《Notebooks》,1912年
如果讓我今天啟程去到西海岸完成一個新事業,那麼我將會選擇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
——傑夫·貝索斯,亞馬遜的CEO和創立者
獲得80萬億美元——在限定時間內有效
僅僅閱讀並理解本節的內容就可以拿到80萬億美元,有關完整的細節見下文。(的確,作家都會做些事情引起您的關注,但關於本聲明我是認真的,但是我要做進一步解釋,即你要仔細地閱讀本段的第一句話。)
加速回歸定律基本上是一種經濟理論。現代經濟理論和政策都是以過時的模式為基礎的,這個模型強調能源成本、商品價格,並把在廠房和設備方面的投資作為關鍵驅動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計算容量、內存、帶寬、技術的規模、知識產權、知識和其他日益重要的(和日益增加)推動經濟增長的成分。
一個競爭市場的經濟需要是推動科技向前發展和為加速回歸定律提供燃料的首要動力。反過來,加速回報定律正在轉變經濟關係。經濟需求與生物進化中的倖存者都是等價的。我們一直在向智能化、小型化的機器推進,這是無數的小進步帶來的結果,每次小進步都有自己獨特地調整經濟的方式。那些能更準確地執行任務的機器的價值就增加了,這就是它們被製造的原因。有成千上萬的項目,正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各個方面推進加速回歸定律的發展。
且不論短期的商業週期,「高科技」對於商界的支持(尤其是軟件對商界的支持)增長巨大。1974年,我建立了光學字符識別(OCR)和語音合成公司(庫茲威爾電腦產品),那時高科技風險交易在美國的交易總額不到30億美元(1974年的美元價值)。即便在最近的高科技衰退期間(2000年~2003年),這個數字也幾乎是那時的100倍。79只有廢除資本主義和經濟競爭的所有環節才能阻止這一進展。
需重點指出的是,我們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向新的知識型經濟邁進,而不是漸進的80。當所謂的新經濟並沒有在一夜之間改變業務模型的時候,許多觀察家很快就摒棄了本身就有缺陷的想法。知識統領經濟還將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那必然是一場深刻地變革。
我們在互聯網和電信的繁榮與蕭條交替循環中看到了相同的現象。以互聯網和分佈式電子通信為代表的根本性變革,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但是,當這些變革發生在現實的時間範圍中時,超過兩萬億美元的市場資本化為烏有。正如我下面所指出的,技術的實際進步與表面的繁榮或者蕭條無關。
事實上,那些在經濟學的課程上講授的、用於美國聯邦儲備使用委員會設立的貨幣政策和政府機構制定經濟政策、用於各種各樣的經濟預測的經濟模型,從長期趨勢來看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這是因為它們是基於歷史的「直觀的線性」觀點(假設改革的步伐將繼續以目前的速率),而不是基於指數的歷史觀點。這些線性模型似乎在一段時間內有效的原因,與大多數人在開始的時候採用線性視角看待問題的原因相同:如果審視和經歷一段簡短的時期,指數增長趨勢看起來與線性增長趨勢相似,尤其是在指數增長早期。但是一旦達到增長曲線的轉折點,指數增長將爆發,而線性模型將不起作用。
在我編寫本書時,國家正在討論改變社會保障的計劃,這項計劃將於2042年失效,那也是我預測的奇點到來的時間(見第3章)。這種經濟政策審查通常需要很長時間。這些基於線性模型的關於壽命提高和經濟增長的預測是非常錯誤的:一方面,壽命的延長會遠遠超過政府的預期;另一方面,那時人們在65歲時不會要求退休,因為他們有30歲的身體和大腦。最重要的是,GNR技術將使得經濟的增長速度遠超過現在預測的每年1.7%的增長速度。(以過去15年的經驗來看,這一速度至少被低估了一半。)
以生產力增長為基礎的指數增長正好處於爆發階段的開端。美國通過技術提高生產力,其實際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以指數的速度在增長,如圖2-32所示。81
圖 2-32
一些評論家把GDP增長歸因為人口的增長,但通過人均的方法我們也能看到相同的趨勢(見圖2-33)。82
圖 2-33
請注意,經濟潛在的指數增長力量要遠遠強於經濟週期性衰退。最重要的是,經濟衰退(包括蕭條)只是表示暫時地偏離基本曲線。甚至「大蕭條」也只是根本模式增長大背景下的一個小插曲。在所有情況下,經濟都將準確地在那些從未發生過衰退(或蕭條)的地方終結。
世界經濟在繼續加快發展。2004年底世界銀行公佈的一份報告表明,2004年是歷史上最繁榮的一年,全球經濟以4%的速度增長83。此外,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最高:超過6%。即使忽略中國與印度,發展中國的增長率也超過5%。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極端貧困人口從1990年的4.70億下降到2001年的2.7億,世界銀行預計,2015前後,這一數字將低於2000萬。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雖然不像發展中國家那麼迅猛,但也以極快的速度增長。
生產率(每個工作者的經濟產出)同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這些統計數字是非常保守的,因為他們沒有充分地反映產品在質量和功能方面的明顯改進。「汽車還是汽車」是不符合事實的,事實上在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功能等方面,都有了巨大提升。當然,今天1000美元所造就的計算能力比10年前1000美元造就的計算能力要強大得多(超過1000倍)。還有許多其他的例子,藥品的療效越來越好,因為現在藥品可以準確地修正疾病和老化的新陳代謝途徑,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副作用(請注意,現在市場上大部分藥品仍然反映的是舊的範式,第5章將論證這部分內容)。我們花5分鐘在網上訂購併收到送貨上門的產品,其價值要高於我們自己親自去購買的商品。量身定做的衣服的價值也要高於你在產品貨架上找到的衣物。這種類型的改進發生在絕大多數產品中,但生產力的統計卻無法反映這些改進。
使用生產力測量的統計方法,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花1美元只會得到1美元的產品和服務。儘管事實上我們得到的更多(計算機是這個現象中很極端的例子,但它也是很普遍存在的)。據芝加哥大學皮特·科萊諾教授和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馬克·比爾教授估測,隨著技術的發展,現有貨物的不變價值在過去的20年間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84。但這仍然不能解釋不斷湧現的全新產品和產品類別(如手機、傳呼機、掌上電腦、下載的歌曲和軟件程序)。它也無法說明互聯網迅猛增長的價值。很多免費資源包括在線百科全書、搜索引擎,都是獲取人類知識的有效方法。我們將如何評估免費資源在可用性方面的價值呢?
美國勞動統計局(負責統計通貨膨脹的機構)採用一種模型預測,產品質量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長85。如果我們採用利萊諾和比爾的保守預測方法,它所反映都是對質量改進的低估,以及對通貨膨脹的高估(至少高估了1個百分點),而且該模型無法解釋新出現的產品類型。
儘管生產率統計方法存在很多缺陷,但是生產力現在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指數增長曲線中陡峭的那部分。在1994年之前,勞動生產率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長,然後提高到每年2.4%,而現在的發展速度更加驚人。從1995年至1999年,製造業每小時產出量以每年4.4%的速度增長,耐用消費品的產量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而在2004年第一季度,經季節性調整後,商業方面產量的年增長速度為4.6%,而耐用消費品的年增長速度是5.9%86。
審視上半個世紀單位小時勞動所創造價值的變化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平穩的指數增長趨勢(參見圖2-34)。同樣,這種趨勢並沒有說明信息技術(整體的性價比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87中每美元的價值已經被大大提升了。
圖 2-34
通貨緊縮——壞事嗎
「直到1846年,我們國家仍然沒有一件衣服是由縫製機器製造的;在那一年,第一台享有專利的縫紉機誕生。如今,成千上萬的人穿著由機器縫製的衣服,每件都足以與克什米爾少女的衣服相媲美。」
——《Scientific American》,1853年
在我寫這本書時,很多經濟學家除考慮政治因素外,最擔心的事情就要數通貨緊縮了。從表面看來,將錢進一步投資似乎是一件好事。經濟學家擔心的是,如果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就可以買到他所需要的東西,經濟就會緊縮(以美元來衡量)了。不過,這忽視了消費者永遠無法滿足的需求和慾望。半導體產業的收入每年「遭受」著40%~50%的通貨緊縮,然而,事實上,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它卻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長88。既然事實上經濟正在快速擴張,這種通貨緊縮的理論就不應該引起大家的擔心。
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我們已經見證了歷史上最強大的通貨緊縮,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有注意到通貨膨脹的速度。是的,歷史性的低失業率、高資產價值、經濟增長,還有通貨膨脹等其他因素,這些都是事實。然而這些因素完全可以被信息技術(計算、存儲、通信、生物技術、小型化技術)性價比的指數增長和科技進步的整體速度抵消。這些技術深刻地影響著所有行業,我們正在經歷著大規模的「脫媒現象」,分佈渠道構建於互聯網和其他通信技術之上,運行和管理的效率也隨之大幅提高。
隨著信息產業對經濟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看到IT產業驚人的通貨緊縮率產生的影響日益深遠。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主要歸咎於消費者信心的崩潰和資金供應的瓦解;今天的通貨膨脹是完全不同的現象,它是由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導致的。
本章所有的技術趨勢圖都顯示了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受到這種效應影響的事例有很多,BP Amoco公司2000年尋找石油的每桶成本不到1美元,比1991年的花費少將近10美元。銀行應用計算機處理一筆交易的費用只有1美分,而先前使用一名出納員的成本則高於1美元。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納米技術的主要內涵是,它給硬件(或者說實際的產品)賦予了軟件的經濟價值。而軟件價格通貨緊縮的速度要快於硬件(見表2-3)。
在這個商業世界中,我們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分佈式智能通信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繁榮一時的電子化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同時也造成了當時華爾街的動盪,這反映出一種有價值的觀念: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商業模式,已經處於激烈變革的早期階段。新模型以用戶的個人通信為基礎,它將改變每一種產業,並最終導致中間層,中間層是指將用戶與產品和服務的最終來源相分離的層面巨大的「脫媒現象」。然而,所有的革命都有節奏,這一領域的投資與股市價值的擴大,已經超出了經濟S形曲線增長的早期階段。
信息技術的繁榮衰退週期嚴格來說是一種資本市場(股票價值)的現象。實際的B2B與B2C的統計數據表明,它們的發展趨勢既不算繁榮也不是衰退(參見圖2-35)。事實上B2C業務收入呈平穩增長的趨勢:從1997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700億美元。B2B業務也類似:從1999年的560億美元平穩增長到2002年的4820億美元90,而到2004年這個數字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正如前面討論的,我們沒有看到在基礎性技術的性價比方面,有關商業循環的任何證據。
圖 2-35
拓展接近知識的機會也可以改變力量的關係。病人更願意找那些熟悉他們身體狀況和醫療條件的醫生看病。消費者可以通過使用自動軟件代理工具,迅速地找到功能和價格都最合適的產品(包括從烤箱、汽車、房子到銀行理財、購買保險等一切產品)。網絡服務(如eBay)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建立了買者與賣者之間的聯繫。
消費者的願望和需求(有時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在商業關係中,正迅速地成為一種驅動力。例如,一個與服裝賣家已經建立起良好關係的老顧客,已經不能滿足於恰巧碰到懸掛在店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更進一步地,他們會將多種樣式的衣服添加於他們身體的三維圖像(基於詳細的身體掃瞄技術)上,進而選擇適合他們的材質與款式,最後根據選擇量身定製衣服。
由於電子技術的強大支持,目前電子商務的缺點(例如,與產品直接交互的能力限制,以及用戶難於學會使用菜單和表格進行交互)將逐步減少。在這個十年的後期,計算機就會作為截然不同的物理對像消失,顯示器將為構建於我們的視野中的電子紡織品提供全浸式的可視化虛擬現實。因此,「去一個網站」將意味著進入一個虛擬現實環境(至少在視覺和聽覺上是這樣),在這個虛擬環境中,我們可以與產品和人員進行直接的交互,這種交互融合了真實與虛擬。雖然模擬的人達不到人類的水準(至少2009年無法達到),但它們作為銷售代理、預約文員、研究助理是可以達到滿意效果的。觸覺接口使我們能夠觸摸到模擬的產品和人。很難說,即將到來的有著豐富交互界面的虛擬世界或許可能完全勝過現在的實實在在的世界。
虛擬現實的發展將對房地產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漸漸地,就不需要將員工聚集在辦公室工作了。就我自己的公司而言,我們已經可以有效地組織地理上分離的團隊,但在10年前,做到這一點是很困難的。在21世紀的第2個10年,全浸式的視覺聽覺虛擬現實環境將無處不在,它將加速滿足人們對生活地點和工作地點的願望。一旦我們所有的感覺都完全沉浸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中(在2020年後期將成為現實),真實的辦事處將不復存在。房地產行業也將是虛擬的。
正如弗朗西斯·培根爵士所說:「知識就是力量。」另一個加快回歸定律的衍生物是人類知識將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其中也包括知識產權(見圖2-36和圖2-37)。
圖 2-36
圖 2-37
圖2-37是圖2-36右上部分的特寫。
沒有跡象表明經濟衰退週期會立即消失。近來,美國經歷了經濟減速、技術行業不景氣和經濟逐步復甦的一系列過程。經濟仍需承擔歷史上週期性衰退帶來的阻力,如對資本密集型項目的過度投資和大量積壓的庫存。然而,由於信息的快速傳播、網上採購方式的日益成熟、各行各業市場的日趨透明,這些無不減弱了衰退週期的不良影響,經濟衰退對我們生活水平的直接影響也正在減小。發生在1991—1993年的小型的經濟衰退就是這種情形,而更典型的情況是發生在20世紀初的經濟衰退。從長遠來看,經濟增長將繼續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
此外,經濟週期中的微小偏離並沒有明顯地影響創新和範式遷移的速度。圖2-37中顯示所有的技術都以指數級速度增長,而且不會因為近來經濟的衰退而減緩增長的速度。市場接受度也不能證明市場的繁榮和衰退。經濟的整體增長反映了財富和價值的全新形式和層次。以前這些新形勢不存在或者並不構成經濟的重要部分,例如基於納米粒子的新型材料、遺傳信息、知識產權、通信門戶、網站、帶寬、軟件、數據庫,以及許多其他科技類別。
整個信息技術行業在經濟中的比重正在迅速地增加,同時它對其他行業的影響力也在增加,如圖2-38所示91。
圖 2-38
加速回歸定律的另一個內涵是教育和學習的指數增長。在過去的120年裡,我們對K-12教育(每名學生和不變的美元數)的投資增加了10倍。高校學生人數成百倍地增加。以前自動化增加了我們肌肉的力量,近來我們頭腦的力量也在擴大。在過去的兩個世紀,自動化減少了技能階梯底部的工作機會,並且創造了技能階梯頂部的工作機會。技術階梯正在向上提升,因此我們在教育各個方面的投資均以指數級速度增長(見圖2-39)92。
圖 2-39
哦,本章開始的那個「提議」,認為目前的股票價值是基於未來的期望的。鑒於(字面義)短視的線性的直覺增長觀代表著普遍的觀點,所以關於經濟預期的普遍認識是非常保守的。由於股票價格便反映買賣雙方的共識,價格反映了潛在的線性假設,即反映了大部分人對於未來經濟增長的認知。但是,加速回歸定律清晰地表明,增長速度將繼續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因為進步的速度會繼續加快。
莫利2004:但還有一個問題,你說,如果我閱讀和理解了本章的部分,我會得到8萬億美元。
雷:是的。根據我的模型,如果我們用指數增長觀代替線性增長觀,目前的股票價格將是原來的3倍93。由於股票市場已有(保守)40萬億美元,故還有80萬億額外財富。
莫利2004:但你說我會得到那筆錢。
雷:不,我說「你們」會得到錢,這就是為什麼我建議仔細閱讀句子。那個英語單詞「你」可以是單數,也可以是複數。我的意思是說「你們」。
莫利2004:嗯,這很煩人。你的意思是整個世界的所有人?但是,並非每個人都會讀這本書。
雷:嗯,但是每個人都可能讀。因此,如果大家閱讀並理解了這本書,那麼,經濟預期將符合歷史指數模型,從而股票價值將會增加。
莫利2004:你的意思是,如果每個人都能理解並表示同意。我指的是基於市場期望,對不對?
雷:好吧,這是我的假設。
莫利2004:那是你預期將要發生的?
雷:嗯,實際上並沒有。再次戴上未來學家的帽子,我的預測是指數增長觀將流行起來,但需要時間,越來越多的證據清晰地表明技術的指數增長本質以及它對經濟的影響。在未來十年這將逐步發生,並將成為推動市場長期上升的強大動力。
喬治2048:我不知道,雷。你是正確的,信息技術的性價比正在以各種形式呈指數增長,並且還將繼續增長。事實上,經濟繼續保持成倍地增長,而不僅僅是克服通貨緊縮率。事實表明大眾可以理解所有這些趨勢,但現實並沒有對你所描述的股市產生積極的影響。股票市場確實隨著經濟增長而增長,但現實中的高增長速度並沒有增加股票的價格。
雷:你認為為什麼會出現那種情況呢?
喬治2048:因為在你的等式中遺漏了一件因素。雖然人們意識到股票價格將快速增長,但同時也意識到了增長的折扣率(就當前的價值而言,我們需要考慮未來的折扣價值)。想想看,如果我們知道在將來的一段時期股票將顯著增值,我們就會購買,因為我們預測到了它的未來收益。因此對未來真正價值的認知增加折扣率,將抵消我們對於未來價值的預期。
莫利2004:嗯,喬治,這也不是很正確。你說的話在邏輯上有道理,但心理現實是,對未來價值增加的積極影響確實比對增加折扣率的消極影響要大很多。因此,普遍接受技術的性價比和經濟活動增長率都以指數速度增長,將大大推動實體市場,但考慮到喬治所描述的影響,將不會如「雷」所說的增加3倍。
莫利2004:好吧,我對我的問題表示道歉。我想我會持有少量已有的股份,而不去擔心它們。
雷:你有什麼投資?
莫利2004:讓我們想想,有個基於自然語言的新的搜索引擎公司,並希望它能代替Google。我也投資了燃料電池的公司。此外,還有一個構建能夠在血液中行進的傳感器的公司。
雷:聽起來像一個漂亮的高風險、高技術的投資組合。
莫利2004年:我不會稱之為投資組合。我只是和你聊聊你所說的技術。
雷:好吧,但請記住,儘管通過加速回歸定律預測的趨勢將非常平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預測哪些競爭者將獲勝。
莫利2004:對,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在宣傳我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