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德·坎寧安、吉米·威爾士與維基

蒂姆·伯納斯–李在1991年推出萬維網的時候,設想的是把它作為一個協作工具來使用,這就是他對Mosaic瀏覽器表示失望的原因,因為它的用戶無法對正在瀏覽的網頁進行編輯,它將網頁的瀏覽者變成了已發佈內容的被動消費者。隨著博客的興起,這種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為博客鼓勵的是用戶生產內容。1995年出現了一種能夠進一步促進萬維網協作的新媒介。這種媒介叫作維基(wiki),用戶可以用它來修改網頁——並非通過用戶瀏覽器的編輯工具,而是直接在運行維基軟件的網頁上進行點擊和輸入操作。

這款應用的開發者是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跟其他在美國中西部出生的人一樣(他來自印第安納州),他也是一個性格隨和的人。坎寧安從小開始製作業餘無線電,而且他非常熱衷於參與到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建立的全球社區當中。從普渡大學畢業以後,他加入了電子設備公司Tektronix,他的職責是項目記錄,跟伯納斯–李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工作類似。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坎寧安對一款叫作HyperCard的強大軟件產品進行了修改,這款軟件可以讓用戶在自己的電腦上製作超鏈接卡片和文檔,它的開發者是比爾·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蘋果公司最具魅力的創新者之一。蘋果公司當時不知道應該如何利用這款軟件,所以在阿特金森的堅持下,蘋果在它銷售的電腦上免費提供了這款軟件。它使用起來非常簡單,甚至連小孩都能輕鬆製作出含有超鏈接的圖片和遊戲HyperCard堆棧。

坎寧安在第一次看到HyperCard的時候感到眼前一亮,不過他發現它使用起來比較麻煩,於是他想出了一種創建新卡片和鏈接的簡單方法:每張卡片都會有一個空白的文本框,用戶可以在其中輸入標題或者其他文字。如果你想為簡·多伊或者哈里的視頻項目製作鏈接,你只需要在文本框中輸入對應的關鍵字。「這是一項很有樂趣的操作。」他說道。80

隨後他為自己修改過的HyperText程序製作了一個互聯網版本,他在編程的時候只用到了幾百行的Perl代碼,最後做出來的成果是一個全新的內容管理應用,用戶可以用它對網頁進行編輯或者提交內容。坎寧安利用這個應用建立了一項叫作波特蘭模式庫(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服務,這項服務可以讓軟件開發者交流編程想法和改進其他人發佈的設計模式。「本計劃的目的是讓相關團體編寫關於人員、項目和模式的網頁,這些都是會影響編程方式的要素。」他在一篇發表於1995年5月的公告中寫道,「網頁將會採用非正式的寫作風格,就像電子郵件一樣……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經過管理的列表,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管理人,而且所有內容都會被存檔。雖然它還不算是一種聊天方式,但是在上面進行對話是可能的。」81

丹·布裡克林(1951— )與埃文·威廉姆斯(1972— ),照片攝於2001年

吉米·威爾士(1966— )

謝爾蓋·布林(1973— )與拉裡·佩奇(1973— )

現在他需要想出一個名字。他所製作的是一個快捷的(quick)萬維網工具,但是「QuickWeb」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無趣,就像是微軟公司的某個委員會想出來的一樣。幸好在他的記憶深處還有另外一個表示「快捷」意思的單詞。他想起了自己在13年前去夏威夷度蜜月的時候,「機場的櫃檯人員指引我乘坐連接各個航站樓的『wiki wiki bus』」。他問這是什麼意思,對方告訴他「wiki」在夏威夷語裡面是快速的意思,「wiki wiki」就是指非常快。於是他將自己的網頁和運行網頁的軟件命名為「WikiWikiWeb」,簡稱wiki。82

在這個軟件的最初版本中,坎寧安在創建鏈接時會將文本中的單詞緊貼在一起,也就是一個詞語可能會含有兩個或以上的大寫字母,比如「CapitalLetters」。這種形式被稱為駝峰式拼寫法(CamelCase),後來出現的一大批互聯網品牌都採用了這種命名方式,包括AltaVista、MySpace和YouTube等。

任何人都可以在WardsWiki(這是它後來的名稱)上編輯和提交內容,這個過程甚至不需要使用密碼。每個網頁的歷史版本都會得到保存,以防有人在這些頁面上搞破壞。另外它還會有一個「最近更改」頁面,這是為了方便坎寧安和其他人隨時瞭解編輯的情況。但是這個過程將不會有任何的監督者或者把關人對改動進行預先的審核。坎寧安懷著一種中西部人特有的樂觀情緒表示,這種方式可行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這正是伯納斯–李所設想的——一個可讀寫(而不是只讀)的萬維網。「維基是其中一種可以實現協作的東西,」伯納斯–李說道,「博客是另外一種。」83

跟伯納斯–李一樣,坎寧安也將自己的基礎軟件開放給其他人修改和使用。此舉造就了一大批維基網站的出現,也有很多人對他的軟件進行了開源改進。但是維基的概念始終只能在軟件工程師的圈子內傳播,這種情況直到2001年1月才得到改變。這時有一位互聯網創業者正在嘗試建立一個免費的在線百科全書網站,但是這個項目並沒有取得成功。深陷困境的他決定在這個網站上採用維基系統。

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在1966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一個屬於鄉下人和火箭科學家的小鎮。在他出生的6年前,緊隨著斯普特尼克號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艾森豪威爾總統親自來到這裡主持了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的開幕儀式。「在太空計劃發展的全盛時期成長於亨茨維爾會讓你對未來充滿信心,」威爾士說道,84 「我的一個童年記憶是,我們家的窗戶在他們試驗火箭的時候會發出咯咯的響聲。太空計劃基本上就是我們家鄉的運動項目,它是非常激動人心的,而且你會感受到這是一個技術和科學小鎮。」85

威爾士是食品雜貨店老闆的兒子,他的母親和外祖母都是音樂老師,她們開設了一所只有一間教室的私立學校,他也在那裡上學。在他三歲的時候,他母親從上門推銷員那裡買了一本《世界圖書百科全書》(World Book Encyclopedia )。在他學會閱讀之後,這本書被他奉為至寶,它將一個知識的殿堂呈現在他的手上。除了配有各種地圖和插圖以外,書中甚至還有一些用透明紙做成的幻燈片,讀者可以通過翻動這些幻燈片來認識解剖青蛙的肌肉、動脈和消化系統等內容。不過威爾士很快就發現了這本百科全書的缺點:無論它含有多麼豐富的內容,總會有更多的內容是它沒有收錄在內的,而且這個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嚴重。它將無法收錄幾年之後出現的各種新主題——人類登月、搖滾音樂節、抗議遊行、肯尼迪家族和新任國王。《世界圖書百科全書》提供了一些可以貼在書頁上的標籤,這樣讀者就可以對這本百科全書的內容進行更新,威爾士會一絲不苟地完成這項工作。「我曾經開玩笑說自己從小就開始進行百科全書的修訂工作,其實就是在我媽媽買的那本百科全書上面貼標籤。」86

從奧本大學畢業之後,威爾士繼續進入研究生院深造,他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前就進入了一家芝加哥金融交易公司擔任研究主管,不過他沒有完全投入到這份工作當中。他很喜歡玩多用戶地下城(Multi-User Dungeons)遊戲,這實際上是一種眾包遊戲,他將自己的學術態度融入了對互聯網的熱愛當中。他建立了一個關於艾茵·蘭德(Ayn Rand)的互聯網郵件列表,並負責主持列表成員進行的討論,艾茵·蘭德是一位出生於俄羅斯的美國作家,她信奉的是客觀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哲學思想。威爾士對參與討論的人持有非常開放的態度,他反對言辭過激和人身攻擊等激怒他人的做法,同時通過溫和的方式來管理討論者的行為。「我選擇了一種『中間立場』的協調方式,一種站在幕後的督促。」他在一篇帖子中寫道。87

在搜索引擎興起之前,兩種最受歡迎的互聯網服務分別是網站目錄(Web directory)和網絡環(Web ring)。前者是由人工編輯的優秀網站清單和分類,後者是由互相連接的網站之間組成的聯盟,每個成員網站都會帶有一個相同的環形導航欄。為了趕上這個潮流,威爾士在1996年和兩位朋友成立了一家叫作BOMIS的公司,它全稱是「Bitter Old Men in Suits」(西裝革履的刻薄老男人)。他們開始四處尋找創業的想法。他們後來開展的創業項目包括:二手汽車網絡環、訂餐服務、芝加哥地區的商業網站目錄、體育主題的網絡環,這些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繁榮時期的常見服務。在搬到聖迭戈之後,威爾士又推出了一個「面向男性的搜索引擎」,裡面的內容都是一些色情圖片。88

這些網絡環向威爾士展示了讓用戶幫助生產內容的價值,在看到自己網站上的體育賭徒們能夠給出比任何一位專家都更準確的倍率預測之後,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對用戶生產內容的信念。另外他也從埃裡克·雷蒙德(Eric Raymond)所著的《大教堂與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當中受到了啟發,該書解釋了為什麼與精心控制和自上而下的大教堂結構相比,開放和群眾建立的集市對於網站來說會是一個更好的模式。89

威爾士接下來嘗試了一個新的創業想法,這個想法來自他小時候喜愛的《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一本在線百科全書。他將這個產品命名為「Nupedia」,它有兩個特點:它的編寫工作將由志願者完成,而且它將會是一項免費服務。這是自由軟件運動的發起人理查德·斯托曼在1999年首先提出的概念。90 威爾士希望這項服務最終可以通過出售廣告來實現盈利。他聘請了一位哲學博士研究生拉裡·桑格(Larry Sanger)加入Nupedia的開發工作,他們兩人最初是在一個在線討論組結識的。「他特別想要找一位哲學家來牽頭這個項目。」桑格回憶道。91

桑格和威爾士為百科全書條目的創建和審核建立了一套嚴謹的流程,這套流程共有七個步驟,其中包括向通過資質審查的專家提交主題;將條目的草稿交由外部專家進行評審;公眾評審;專業審稿;以及公眾審稿等。「我們希望編輯人員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的真正專家(只有少數例外),並且擁有博士學位。」Nupedia的政策準則這樣規定。92 「拉裡的觀點是,如果它的學術性不能高於傳統的百科全書,人們就不會信任並尊重它,」威爾士講道,「雖然他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就我們當時所瞭解的情況而言,他有這樣的觀點也是合理的。」93 Nupedia的第一篇條目發表於2000年3月,這是一篇關於無調性音樂(atonality)的介紹,它的作者是德國美因茨約翰尼斯·古騰堡大學(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的一位學者。

為Nupedia編寫條目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更為糟糕的是,這個過程並不能為作者帶來什麼樂趣。正如賈斯汀·霍爾所展示的,人們之所以願意不求回報地進行在線寫作,是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得到快樂。一年過後,Nupedia只發表了12個條目,因此它完全稱不上是一本「百科全書」,而且它還有150個條目仍然處於草稿階段,這點表明了它的編寫過程是如何的令人不快。它的設計實在過於嚴格,因此很難得到發展。威爾士本人在嘗試編寫一篇關於羅伯特·莫頓(Robert Merton)的條目時也遭到了當頭一棒,這位經濟學家曾因建立含衍生證券市場的數學模型而獲得過一項諾貝爾獎。威爾士之前發表過一篇關於期權定價理論的論文,因此他對莫頓的研究瞭如指掌。「我開始嘗試編寫這篇條目,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過程,因為我知道他們會把我的草稿發給最有名望的金融學教授過目,」威爾士說道,「我突然覺得自己又回到了研究生院,而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們所設計的方法是不可行的。」94

威爾士和桑格在這個時候發現了沃德·坎寧安的維基軟件。應用了維基軟件的Nupedia成為維基百科的前身。跟數字時代的許多創新相似,維基百科的誕生(由兩個想法融合而成的創新)也是一個利用已有想法的協作過程。然而,這個過程卻引發了一場很不「維基」的爭執——幾位當事人都在爭奪這項創新的最大功勞。

在桑格的記憶當中,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2001年1月初的一天,他正在聖迭戈的一個路邊玉米卷小攤吃午飯,和他在一起的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朋友本·科維茲(Ben Kovitz)。科維茲一直都有在使用坎寧安的維基軟件,他當時向桑格詳細地講述了這款軟件。按照桑格的說法,他在聽完科維茲的介紹之後就開始認識到維基可以用於解決Nupedia當時面臨的問題。「我馬上開始思考維基是否可以作為一個更為開放和簡單的編輯系統,用於實現一個免費、協作的百科全書,」桑格後來說道,「雖然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維基軟件,但是我越來越覺得這顯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按照他所敘述的經過,他後來說服了威爾士嘗試採用維基。95

另一方面,科維茲主張他自己是想出把維基軟件用於眾包百科全書的人,而且他在嘗試說服桑格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我建議他不要只將維基應用於Nupedia認可的編輯人員,而是應該向公眾開放編輯權限,而且他們的每一次編輯都能即時呈現在網站上面,免除審核的流程,」科維茲陳述道,「我當時的原話是『世界上所有可以上網的笨蛋』都可以自由地編輯這個網站的任何頁面。」桑格提出了一些異議:「所有白癡都可以提交明顯錯誤或者帶有偏見的百科條目嗎?」科維茲回應道:「是的,其他白癡也可以刪除這些改動,或者完善它們。」96

至於威爾士對此事的敘述,他後來聲稱自己在桑格與科維茲的午餐之前的一個月已經聽說過維基。畢竟維基已經出現了超過四年的時間,而且它是程序員之間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BOMIS內部也有一位對維基比較熟悉的程序員,他叫傑裡米·羅森菲爾德(Jeremy Rosenfeld),一個滿臉笑容的大男孩。「傑裡米在2000年12月向我展示了沃德的維基軟件,他說這也許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威爾士回憶道。當桑格向他介紹同樣的東西時,他的回應是:「維基是吧?傑裡米在上個月已經跟我說過這個了。」97 桑格對這段回憶提出了質疑,隨後雙方在維基百科的各個討論版上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威爾士最終在一篇帖子中嘗試平息這場爭端:「好吧,該消停了。」但是桑格仍然在多個論壇上繼續攻擊威爾士。98

這是歷史學家們在記述協作創新時面臨的一個典型難題:每個參與者對功勞的歸屬都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他們總是傾向於誇大自己的貢獻。我們經常會在朋友身上看到這種傾向,也許我們自己也出現過一兩次這樣的情況。不過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作為歷史上最具協作性的產品之一,它的誕生過程竟然會出現這樣的爭端,而這個網站建立的基礎正是人們願意不計名利地貢獻內容的信念。[5]

比確定功勞的歸屬更重要的是理解促使人們分享想法的動力。本·科維茲是其中一個能夠理解這點的人。在創造維基百科的協作過程當中,科維茲是最富有遠見的一位參與者——這就是所謂的「及時的大黃蜂」理論。「有些想要批評或者貶低吉米·威爾士的人喜歡把我稱為維基百科的創始人之一,甚至是『真正的創始人』,」他說,「雖然這個想法是我提出的,但我並非它的創始人之一,我只是那隻大黃蜂。我在維基的花朵上停留了一段時間,然後將它的花粉傳播到免費百科全書的花朵上。我跟很多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交流過,只是這些種子沒有在合適的時機和地點生根發芽。」99

優秀的想法通常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開花結果的:一隻大黃蜂先從某個領域採集到一半的想法,然後將其傳播到含有另外一半想法的領域中。這就是萬維網工具的價值所在,就像是玉米卷小攤上的午餐一樣。

2001年1月,威爾士在電話中告訴坎寧安,他準備將維基軟件用於改進自己的百科全書項目,後者對此表示支持,甚至感到高興。坎寧安沒有打算為這個軟件或者「維基」的名稱申請專利或者版權。作為一個創新者,他希望看到自己的產品可以成為任何人都能使用和改進的工具。

起初,威爾士和桑格對維基百科的設想只是把它作為Nupedia的一個附屬,就像是一個支線產品或者預備隊伍一樣。桑格向Nupedia的專業編輯保證,維基百科網站上的維基條目將會被歸入一個獨立的欄目當中,它們不會出現在正式的Nupedia頁面上面。「如果一條維基條目的質量足夠高,它將可以進入Nupedia的正規編輯流程。」他在一篇帖子中寫道。100 然而這樣的安排還是不能讓Nupedia的衛道士們感到滿意,他們堅決要求維基百科必須保持完全獨立,這樣它才不會玷污專家們的智慧結晶。Nupedia咨詢委員會在它的網站上明確宣佈:「請注意:維基百科與Nupedia的編輯流程和規則是完全獨立的;Nupedia的編輯人員與審稿專家不一定為維基百科項目負責,同時維基百科的貢獻者也不一定為Nupedia項目負責。」101 Nupedia的衛道士們不知道的是,他們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幫維基百科一個大忙。

脫離束縛的維基百科開始展翅高飛。它對網頁內容的意義就相當於GNU或者Linux對軟件的意義:它是由志願者共同創造和維護的去中心化共享成果,這些志願者之所以願意為它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因為他們能夠從中找到一種公民分享的滿足感。這是一種令人欣喜的反直覺概念,它完美地契合了互聯網的哲學、觀念和技術。你不需要成為一位專家,不需要傳真你的文憑複印件,不需要得到掌權者的批准,你甚至不需要註冊賬戶或者使用你的真實姓名。當然,這也意味著破壞者、笨蛋和空想家都可以肆意篡改頁面,但是頁面的每一次更改都會被記錄到軟件當中。如果出現了不當的編輯,社區成員只需點擊一下「回退」鏈接即可將其去掉。「想像有這樣一面牆,擦掉牆上的塗鴉反而比畫上新的塗鴉更容易,」媒體學者克萊·捨基(Clay Shirky)這樣描述這個過程,「這面牆上的塗鴉數量將取決於保護者的付出。」102 就維基百科的情況來看,它的保護者可以說是毫無保留地在付出。戰爭的激烈程度都比不上在維基百科上進行的版本回退鬥爭,然而令人感到幾分意外的是,最終獲勝的通常都是有理的一方。

在上線一個月之後,維基百科已經擁有1 000篇條目,大約是Nupedia條目數量的70倍,而後者在當時已經推出了整整一年的時間。2001年9月,推出僅有8個月的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已經達到了1萬。在「9·11」襲擊事件發生過後,維基百科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應變能力和實用價值——它的貢獻者們爭相創建關於世界貿易中心及其建築師的頁面。一年過後,它的條目總數達到了4萬,已經超過了威爾士母親購買的《世界圖書百科全書》的內容。到了2003年3月,英語版的維基百科已經收錄了10萬篇條目,另外它還擁有接近500位活躍編輯人員,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參與維基百科的編輯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威爾士決定關閉Nupedia。

當時桑格已經離職有一年了,威爾士沒有挽留他。他們在產品的基本原則方面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分歧,比如桑格希望對專家學者給予更多的尊重。在威爾士看來:「那些想要得到尊重的人是因為他們擁有博士學位,而且不想和凡夫俗子打交道,這些人往往都是令人討厭的。」103 桑格則認為那些不學無術的群眾才是令人討厭的。「作為一個社區,維基百科缺乏尊重專家意見的習慣和傳統。」這段話來自他在2004年除夕夜發表的一份宣言,他在離職之後寫過很多篇這樣的攻擊文章。「我在維基百科的第一年嘗試推行的一個方針是尊重專家,但是我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來實現這點。」桑格的精英主義不僅沒有得到威爾士的贊同,而且遭到了維基百科社區的抵制。「最終,所有缺乏耐心的專業人士都會避免參與維基百科的編輯工作。」桑格抱怨道。104

事實證明桑格的想法是錯誤的。不學無術的群眾並沒有把專家趕走,他們反而成了專家,同時專家也成了群眾的一分子。在維基百科發展的早期,我正在為一本關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書籍進行調研工作。我注意到了維基百科上的愛因斯坦條目聲稱他曾在1935年去過阿爾巴尼亞,國王索古一世當時為他提供了前往美國的簽證,幫助他逃離納粹分子的迫害。這是一條完全失實的敘述,儘管這段內容確實引用了一些捕風捉影的阿爾巴尼亞網站內容,它們都自豪地向外界宣告了這個事件,但是它們的信息來源都是一些口耳相傳的零碎回憶。於是我以自己的真實姓名和維基百科的用戶名從這篇條目中刪除了這條內容,不料它竟然又重新出現了。我在這篇條目的討論頁面上提供了愛因斯坦當時身處的地方(普林斯頓大學)以及使用的護照(瑞士護照)的證據,但是頑固的阿爾巴尼亞支持者一直在重新加入這條內容。這場關於「愛因斯坦是否去過阿爾巴尼亞」的拉鋸戰持續了數周的時間。我開始擔心維基百科賴以生存的群眾智慧會被個別情緒激動的頑固分子破壞掉。但是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場編輯戰停止了,而且這篇條目也沒有再出現愛因斯坦去過阿爾巴尼亞的說法。起初我沒有把這場鬥爭的勝利歸功於群眾的智慧,因為推動這一條目修改的人是我,而不是群眾。但是後來我意識到,自己和許多其他人一樣都屬於群眾的一分子,我只是偶然地為群眾的智慧貢獻了一分力量。

維基百科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它的條目應該保持中立的觀點。這個原則通常都能讓它成功產生出立場公正的條目,甚至連全球變暖和墮胎這種爭議性話題也可以得到妥善的處理。此外,這條原則也能讓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更容易地進行協作。「因為我們有了中立性的原則,觀點不同的陣營也可以一起完成同一篇條目,」桑格解釋道,「這點非常了不起。」105 這個社區通常都能利用觀點中立的準則來建立意見統一的條目,互相牴觸的觀點也能以中立的方式呈現。維基百科成為利用數字工具在充滿爭議的社區中尋找共同立場的典範,很少有其他工具能夠做到這點。

依靠社區成員共同建立的不只是維基百科的條目,它的運營方式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制定的。威爾士促成了一個寬鬆的集體管理系統,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引導者和溫和的督促者,而不是一個命令者。維基百科提供了專門讓用戶共同制定和討論規則的頁面。

通過這種機制,一些關於回退操作、爭議仲裁、用戶封禁以及將個別用戶提升為管理員權限等事項的指引得以逐步建立。所有這些規定都是在社區內逐漸發展而成的,而不是來自中央權威下達的命令。正如互聯網本身一樣,這裡的權力也是分散的。「我無法想像有誰能夠寫出如此細緻的指引,除非這是由一群人共同完成的,」威爾士認識到,「我們經常能在維基百科獲得考慮周全的解決方法,因為我們有這麼多人在一點一滴地改進這些方法。」106

維基百科的內容和管理水平經歷了一個自下而上的逐步生長過程,使得它能夠像葛籐一樣迅速蔓延開來。2014年初,維基百科已經發展出從南非荷蘭語到薩莫吉希亞語的287種語言版本。它的條目總數為3 000萬篇,其中英語版本收錄了440萬篇條目。相比之下,《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 )的電子版本(它的印刷版本已於2010年停止出版)擁有8萬篇條目,不到維基百科條目總數的2%。「數百萬位維基百科貢獻者的長期付出意味著你只需點擊一下鼠標即可瞭解到什麼是心肌梗死、阿加徹地帶戰爭(Agacher Strip War)的起因,或者『Spangles Muldoon』是什麼人,」克萊·捨基寫道,「這是一個意外的奇跡,正如『市場』可以決定商店要賣多少麵包一樣。不過維基百科甚至要比市場更為神奇:它的所有內容都是無償撰寫的,而且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獲取這些內容。」107 這個奇跡最終造就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協作知識工程。

為什麼人們願意為此付出呢?哈佛大學教授約凱·本克勒(Yochai Benkler)將維基百科、開源軟件和其他無償協作項目並稱為「基於共享的集體協作」。他解釋道:「它的核心特點是,由個人組成的團體會出於激勵性動機和社會信號順利完成大型項目的協作,他們的行為並非由市場價格或管理命令決定。」108 這些動機包括與他人互動時產生的心理回報,以及完成一項有價值的工作帶來的個人滿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樂趣,例如收集郵票,堅持使用準確的語法,瞭解傑夫·托爾堡(Jeff Torborg)在大學時期的平均擊球率,或者熟知特拉法加系列戰役的順序。這些內容都可以在維基百科上找到。

人們在為維基百科貢獻內容的時候,他們體內會有一種近乎原始慾望的因素在起作用。有些維基人把它稱為「維基可卡因」。你剛剛完成的精彩編輯會立刻出現在維基百科的條目頁面上,這種感覺就像是有一股多巴胺湧向了大腦的愉悅中樞。而在不久之前,公開發表內容還是專屬於少數人的一種樂趣。這些人當中的大部分都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自己寫的東西得到公開發表時的興奮之情。維基百科就跟博客一樣,它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份喜悅——你不需要先得到媒體精英的認可或者選定。

例如,維基百科上有很多關於英國貴族的條目,它們大部分都是由一位叫作「Lord Emsworth」的用戶編寫的。這些內容對錯綜複雜的貴族制度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有部分內容甚至被選為維基百科的「今日特色條目」,Lord Emsworth也被提升為維基百科的管理員。事實上,「Lord Emsworth」(這個名字取自P·G·伍德豪斯的小說)的真實身份是一位居住在新澤西州南不倫瑞克的16歲學生。在維基百科上,沒有人知道你只是一個平民百姓。109

此外,相比被動獲取信息,主動參與創造有價值的信息會帶來更深一層的滿足感。「人們參與到自己閱讀的信息當中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目的。」哈佛大學教授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寫道。110 一個由我們共同創造的維基百科會比一個不勞而獲的維基百科更有意義。集體協作可以促進人們的參與。

吉米·威爾士經常會重申維基百科的一個簡單而鼓舞人心的使命:「想像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免費得到全人類知識的總和,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是一個宏偉、大膽和值得欽佩的目標,但是這遠遠低估了維基百科所做的事情。它不僅僅是讓人們免費地「得到」知識,它還讓人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參與到創造和傳播知識的過程當中。威爾士逐漸認識到了這點。「維基百科不僅讓人們獲取其他人的知識,而且他們還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識,」他說,「如果你參與了某件事物的創造過程,那麼你就會擁有它,它是屬於你的。這種方式所帶來的成就感要遠遠大於把它直接交到你手上。」111

維基百科的出現讓我們離萬尼瓦爾·布什的願景又近了一步,他在1945年發表的《誠如所思》中預測道:「全新的百科全書形式即將出現,它們之間將會形成一個網絡,貫穿在這個網絡當中的是互相關聯的蹤跡,它們將可以被輸入到Memex機中進行放大。」維基百科的概念也可以一直追溯到埃達·洛夫萊斯,後者曾經斷言機器可以完成除了獨立思考以外的幾乎任何事情。維基百科的出現不是為了建立一台可以獨立思考的機器。相反,它是人機共生關係的一個典範——人類的智慧和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如織錦一般交織在一起。2011年,威爾士和他的新任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為了向洛夫萊斯夫人致敬,他們把這個孩子取名為「埃達」。112

《創新者:一群技術狂人和鬼才程序員如何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