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未來的產業動態和科技趨勢
中國科技領域目前流行一個詞——黑科技。它的原意是指非人類目前知識和科學水平可以得到的技術或產品。如果以這個標準來要求,黑科技只存在於科幻之中。但是,今天它的含義已經降低到了代表當前最高科技成就的產品。當然這些產品不僅科技含量高,還會對社會進步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至於哪些技術和產品可以算黑科技,哪些不過是舊酒瓶裝新酒,這得由權威性的機構和專家來評估。《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然算得上是這樣一個機構,它每年會評選出代表當今最高科技成就、商業潛力廣泛、能夠極大改變人類生活的10大全球突破性科技成就,並且編纂成《科技之巔》系列圖書。這件事,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年,而近年來,由於中國人對科技的興趣不斷增加,全民創業創新的熱情高漲,因此大家開始了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的年度10大科技的關注。
對於這些技術,我一般建議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技術本身和實現方法。《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這些全球突破性技術,大部分是將科學和技術合二為一的,而不單純是技術在工程上的實現或應用。另一方面,對它們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今天科技發展的有效途徑,即如何採用已有的科學成就來做一件影響未來的事情,同時如何根據應用的需求補充所需要的科學研究。比如對基因編輯技術和納米材料結構的研究就很難說清楚是屬於科學的範疇,還是屬於工程技術的範疇。它們依靠科學和技術相互影響,漸進迭代往前發展,這是當今最新科技發展的新趨勢。
瞭解每年最新的科技成就有助於我們把握未來產業的動態和科技發展趨勢。通常來講,預測未來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如果你看看那些大的跨國公司兩年前對今天所做出的預測,就能發現一大半是不準確的,而對10年以上的預測,各個公司更是錯得離譜。預測不準確有很多原因,如下所示。
認識的局限性導致過高或者過低估計了一些困難,前幾年對虛擬現實(VR)技術的判斷就明顯過於樂觀了,而10年前對智能手機的預測又明顯悲觀了。
行業的快速變遷使得很多原本以為有意義的事情變得不再需要了,比如高密度磁存儲技術。
意想不到的一項技術突破導致其他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比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就是如此。
所幸的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做出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根據我對它過去8年每年評選的科技成就的追蹤,大約有一半變成了改變世界的產品,或者至少在今天依然按照預想的進步速度在往前推進,比如可回收式火箭、基因編輯、Google深度學習等。對於這些技術的瞭解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具有明確的方向。不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看好的另一半技術後來則被證明是不可行的,比如Google為全球提供Wi-Fi服務的氣球、Magic Leap公司的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對於這些技術的瞭解,可以看出在技術發展和工程實現上的一些誤區,避免我們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
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列舉了1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強化學習、360°自拍、基因療法2.0、太陽能熱光伏電池、細胞圖譜、自動駕駛貨車、刷臉支付、實用型量子計算機、治癒癱瘓、殭屍物聯網。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刷臉支付、基因療法2.0、強化學習、治癒癱瘓、細胞圖譜和自動駕駛汽車這六項。這不僅因為它們的技術相對成熟,更因為它們對世界的影響力巨大。至於我說得對不對,在5~10年後可以驗證。大家不妨也對這10大技術做一個瞭解,並做一個判斷,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判斷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認知將得到提高。
吳軍
著名學者,投資人,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互聯網搜索專家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