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互聯網+金融」興起的背景

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據估計,目前全社會約有70%的信息已經被數字化。金融行業本質上是數字行業,金融產品無非是數字的組合,完全可以通過數據存儲、傳輸和計算加以完成。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大發展以及社會信息數字化水平的提高給「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極好的發展環境。著名金融人士朱雲來指出,「互聯網+」可以用在金融上,也可以用在社交上,甚至可以用在可以想像到的任何地方。在這一輪新的互聯網浪潮中,傳統集中度高,享受慣了壟斷溢價又效率偏低的企業都將迎來互聯網極具破壞性的創新衝擊,金融行業也不例外。正如《經濟觀察報》(713期,第6版)指出的那樣:「互聯網會以降維打擊的方式,消除原有產業鏈的渠道、品牌成本,從而更有效地把服務提供給需求方。」從實際業務的層面上看,在過去的五年中,實體經濟企業積累了大量的大數據操作方式以及數字化風險控制工具,可以直接用於金融活動,進一步加速「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

與此同時,我國傳統金融體系中的一些低效率與扭曲因素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創造了空間,比如,我國正規金融企業長期以來未能滿足中小微企業與農村地區的實際金融需要,金融資源對這兩大類主體而言成了極為稀缺的資源,「互聯網+金融」在這方面已經破局,發展出了一大批主要針對個人和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創新產品,這些產品也正在向農村地區下沉,開拓農村的藍海市場。

《互聯網+:從IT到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