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抑鬱症患者超2600萬 警惕青少年抑鬱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的報道不斷傳出,甚至有的中小學生因為各種原因也選擇自殺,物質富足的當代青少年其實生活得並不快樂,他們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劉丹說,還有大家看到的“路怒症”、肥胖、疾病等都容易導致抑鬱,且都能從幼時心理上找到焦慮的根源。
目前中國患有抑鬱症的人超過2600萬,僅一成接受藥物治療。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臨床督導今日提醒公眾注意,心理疾病已經成為我們身邊的重要疾病。
預防與應對抑鬱症有三種途徑:藥物、陽光、運動。藥物被認為是治療抑鬱症的主要途徑,但很多人不願意吃藥,認為吃藥有副作用,但相比抑鬱帶來的危害,那點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想讓抑鬱症還沒有發展到藥物治療的階段,預防就格外重要。劉丹建議,很多人把假期花在去知名景點旅遊,享受人擠人的不愉快的親密接觸,然後再拍照發朋友圈,不如每天帶著孩子做運動,接觸自然,享受陽光,因為陽光能讓心靈更快樂。
《健康中國2020年戰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成年人中有八成從不鍛煉,每天3.8小時的休閒時間中,看電視就佔去約兩小時。此外,中國人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普遍超過一小時。而在電子設備營造的封閉空間裡人不會快樂。
“如何保證你的孩子不在抑鬱症之列?為了孩子,建議你每天陪孩子看書15分鐘,每天擁抱孩子一次,關掉電視邀請鄰居的孩子到你家的客廳裡聚會30分鐘,放下手機陪孩子到樓下跳繩、踢球20分鐘。”這些並不難做到,關鍵是我們能否養成健康休閒方式、心理健康消費的習慣。
延伸閱讀: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疾患顯著增多,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抑鬱症,然而遺憾的是,人們對本病的認識依然模糊不清。很多抑鬱症患者身受折磨,卻不知自己生了病;老師、家長或同事把患者的病理狀態當成思想問題,進行說服開導,結果越教育越嚴重;一些非專科醫生把這些患者的症狀當成生理疾病或神經衰弱反覆檢查、治療,結果又給患者添加了醫源性負擔。
怎樣才能正確識別青少年抑鬱症?一般來說,這類患者具有以下心理及行為特徵:
一、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常用手支著頭,說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著胸,說呼吸困難; 有的說嗓子裡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嚥。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覆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麼問題,吃了許多饕,“病”仍無好轉跡象。
二、坦途無悅。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並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三、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時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後,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跟父母翻過去的舊賬(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離異再婚對自己的影響等),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四、自殺行為。重症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如果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鬱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複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並非甘心情願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五、不良暗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裡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噁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如患者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麼辦等。
六、情緒反常。患者變得少言寡語,不願與他人交往,學習、工作動力不足,心灰意懶,以往感興趣的文體活動、電影電視等,現在感到平淡乏味。許多女性患者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或一些偏執的想法而悲傷哭泣,男性患者則多表現為越來越內向,甚至離群索居,自我封閉,有時又無故煩躁不安,發脾氣,易衝動。
七、要換環境。患者可能在學校或單位與別人發生過一些矛盾,於是深感所處環境壓力重重,因而心煩意亂,鬱鬱寡歡,不安心學習和工作,迫切要求父母想辦法為其調換班級、學校或工作單位。但真的改變了環境,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並不會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如人意,再次要求改變。
八、輟學棄工。患者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就休學或辭職。他們有的是學習成績不錯的中學生,有的是大學生或研究生,有的有著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但他們,總是認為周圍的一切都不順心,覺得別人都在跟自己做對,於是執意休學或放棄工作。患者此舉實際上是一種病理性、逃避和退縮,其內心卻為自己不能上學或工作而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