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名「土豆」「洋芋」「陽芋」或「山藥蛋」等,是今天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馬鈴薯是高產的農作物,在人類發展進程中,尤其是戰爭和饑饉年代,它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中國人食用馬鈴薯的歷史卻相對短暫,直至地理大發現、新航路開闢後,它才「西食東漸」,逐漸進入到中國人的食譜中。
新奇的外來作物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馴化並食用,與另一原產作物玉米合稱為「並蒂開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話雖如此,但相較於口感香甜、賣相討喜的玉米而言,馬鈴薯平淡無味、外形欠佳,是以其傳播及推廣之路重重受阻,甚至一度在歐洲被打上「有毒」的標籤。
1565年,馬鈴薯傳到愛爾蘭。不久,愛爾蘭反英起義爆發,傳統農作物受損嚴重,惟有馬鈴薯因深埋地底而安然度過了戰火,並以救災糧食的身份一躍登上愛爾蘭人的餐桌。此後,馬鈴薯的食用價值漸漸為大眾所認可,其作為主食逐步擴散到印度、爪哇等地,最終傳入中國與日本。
關於中國引進馬鈴薯的確切時間,今已無從考證。較早有關馬鈴薯的記載出現在明朝末年,如《長安客話》記載:「土豆,絕似吳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該書作者蔣一葵為萬曆朝進士,《長安客話》是其在京任職期間,走訪北京古跡、形勝與奇事等撰成,因而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無獨有偶,萬曆朝另一文人徐渭亦有五律詩《土豆》一首:「榛實軟不及,菰根旨定雌。吳沙花落子,蜀國葉蹲鴟。配茗人猶未,隨羞箸似知。嬌顰非不賞,憔悴浣紗時。」徐渭一生輾轉南北,見聞廣博,卻為區區土豆作詠,將其視作上等美食,足以說明馬鈴薯在萬曆年間仍屬於難得一見的稀罕之物。
此外,農學大師徐光啟對馬鈴薯也青睞有加。如《農政全書》中就有一段與土豆相關的詳盡描述:「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根圓如雞卵,肉白皮黃,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膩衣,潔白如玉。」從根蔓形狀、外觀顏色到烹食方法,與現代馬鈴薯近乎無異,可知徐光啟當日所見所食之「土芋」的確是如今的土豆。
萬曆以後,馬鈴薯逐漸躋身宮廷美食的行列。明代晚期劉若愚所寫的《酌中志》記載,一般在正月十六之後,宮中燈市最為繁盛熱鬧,天下珍饈百味雲集於此,其中便有「遼東之松子,薊北之黃花、金針,都中之山藥、土豆」。在上百種珍味裡,馬鈴薯從口感到賣相均平淡無奇,卻能穩居京都特產之位,必然有其獨特性。事實上,對於食遍天下、口味刁鑽的皇族貴胄來說,馬鈴薯最吸引人之處便是其來自異域而已,以馬鈴薯入宴,不過是吃個新鮮。
如上所述,馬鈴薯在明末時便漂洋過海,傳入中土。但由於其品種上的特殊與罕見,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明代上林苑即使有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它畢竟是服務於宮廷的機構,既不會大面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所以,此時馬鈴薯雖已被引進中國,卻不過偶爾現身於富貴人家的餐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並無此等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