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假山並不大,是因為姑蘇的園子在佈局中是有君臣文武之法的。一般江南水鄉的園子,都以水景為君,山石為臣,樓台為文,花木為武。這園子裡塘面不闊樓身不巨,那這假山怎麼可能很大。
這些建宅子布園子的道道,魯承宗心中比知道自己有多大年歲都清楚。可是讓他不清楚的是他在洞中躡手躡腳地走了一百八十步,卻沒見到假山洞的盡頭或者出口,更沒見到他一直以為先行入洞的魯聯。
他的「壁虎倒行」走法是很累人的,這麼長的距離沒到頭是很瞎人的,冷汗、熱汗一下子佈滿他的額頭。
魯承宗知道自己入了坎面兒了,可他奇怪的是自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跨入虛門的。這樣一個不大的假山之中要掩實門、闡虛門是很難的,這需要足夠大的地方,或者突然改變的路徑。假山洞裡的通道不可能有這樣大的面積,至於路徑,也無突然的拐彎和折轉,除非……
魯承宗對機關佈局比他大哥魯承祖要高明得多。魯承祖二十多年的時間都用在道學上面了,他企望在道學之中能找到必勝的手段。而魯承宗不同,他是個好工匠,他更是個好江湖人。這些年他闖蕩江湖,結交了三教九流、各種門派的朋友無數,他虛心求教,博采眾長,不但對他所持**之力中「定基」的工法大有補益,而且在機關佈局、奇門遁甲方面也所獲甚巨。
魯承宗看著照落在自己身上的那些斑駁的光線,他的眉頭皺緊了。他把手中的寬刃刻刀探到那光線下,雪亮如鏡的刃口反射的光有些閃爍和抖動。他再將刃口稍稍轉了個角度,旁邊黑暗的石壁上沒有反射的光影。
亮盞子、散光,他猛拍了一把自己的腦袋,心中暗叫:蒙眼障,江湖走老了,還被蒙眼障給惑一回。
第七章: 炸鬼嚎
巨鍋油鼎沸,群鬼齊嚎啕。
聞者失魂魄,百倍苦煎熬。
蒙眼障有好多種,這假山洞裡用的是換光。這裡的坎面兒沒有實門、虛門之分,所以魯承宗不是跨了虛門,而是踩了虛光。虛光是指布坎人預設的光源。這光源不同於自然的光線,它設計得再好都是會有閃爍和抖動的,而且這光很散,反射能力差。
在剛進到洞中的時候,洞中的光亮是實光,的確是外面光線通過太湖石上孔眼透入進來。走進幾步後,那些孔眼裡透入的光線就變了,變成對家自己在坎面裡布的光。然後你的行動路線就在按著對家給的可視軌跡在走,那將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直走到你累死、餓死、渴死。
魯承宗是因為自己被這樣一個換光的小技法給惑了而懊惱不已,心裡直怪自己太大意了。因為遮眼法中的換光是極其普通也極容易發覺的技法,前後光線的變換有個很生硬的過渡是非常難掩飾的。魯承宗不止是責怪自己大意,他也在歎息自己老了,眼力勁兒真的糊了。
其實魯承宗不知道到,如果這裡用的還是如同以前的那種換光技法,他肯定能夠發現。而此處換光卻有它獨到之處,它利用了「玲瓏百竅」的奇妙堆壘結構,絕不是道中人一般概念中的小技法,那個生硬的過渡已經被掩飾都不著痕跡。
光亮是通過太湖石的孔眼透射進來的,能照入洞中的始終是一些各不相連的光斑。坎面的換光巧妙地利用了這個特點,它放長了換光的整個過程,不是一次全換。它先將其中一個方位孔中的實光給換掉,一步或半步之後,變過的那個方位還恢復原來的真光,而另一個方位孔眼透入的光卻換了,如此真真假假讓你的眼睛無意識中就適應了孔眼中光線的變換。十幾步以後,變換過的光線就再也不變回去了,直到所有透入光線都變作虛光。
而且這換光還利用了太湖石巧奪天工的佈置,每走一步半步,都是由不同的孔眼射入光線,而且除了射入光線的孔眼,其他的都是黑乎乎沒有光,這就讓踩坎面兒的人對先後變換的光線無法對比,也沒有其他光源可參照。
魯承宗現在看到的透入洞裡的光不是外面的光線,這點他能肯定。那些透入光線的孔眼還是不是假山上太湖石的孔眼?他已經搞不清楚了。他現在到底是仍在假山下面還是到了其他什麼地方?他就更搞不清楚。
坎面已經將他困在其中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站在原地不動。往回走肯定不行,既然已經入了這個旋兒,往回走一樣是走不到頭,而且會越走越亂,往前走呢?如果還是在假山下面,往前走是白費力氣,如果已經走出假山的範圍,那麼前面很可能有什麼死扣或者活坎在等著他。
魯承宗感覺自己就像是塊砧板上的肉,橫豎都要挨剁,比那砧板上的肉都不如,他就連那剁他的刀在哪裡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魯承宗雖然沒覺出蒙眼障是怎麼換光的,但他的估計卻基本正確。現在他的確走不出去了,這坎面中的旋道兒已經並了頭,也就是說通道頭尾連接起來了。他面前只留下了一條道兒,一條循環無盡頭的路。他的面前也的確有個扣子在等著他,不是死扣,這扣兒不會要人命,可是卻比要人命還毒辣,被這扣兒收住,比死還痛苦十倍,讓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他也有沒想到的,就是通道上所有的暗門都封了口,這道坎絕了各憑技藝的規矩。對家已經決定不給他出坎的機會,坎面封死套口了。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他也想到,他還在假山下面,始終沒走出這個不大的範圍。在這樣的小範圍中,布下坎面也就撒下了扣兒。在這裡坎就是扣、扣就是坎,這是坎中有扣、扣中有坎的疊佈局,也有叫麻花局的。
魯承宗已然身在坎中,也就意味著扣子也套身了,下面就任憑對家收松扣子了。這會是個什麼扣子?真的會讓魯承宗生不如死嗎?
東晉《養生-外道》有云:人嗜三毒色飲聲,色蝕體,飲腐器,聲亂魂。
孔眼中的光線突然沒了,就像是被風一下子都吹滅了似的,石洞內整個融入濃濃的墨色。
與此同時,魯承宗也確實感覺到石洞的前方有一陣風兒吹來,卻不知是否這風將那些虛光吹滅的。那股風重重地從他臉上拂過,微微帶些呼呼的聲響,讓他的鬍鬚和汗毛止不住地拂動起來。
風不休,聲更勁。不知道這是何處吹來的風,如此遒勁卻竟然沒有起伏和間斷,從開始吹起便不再間斷,一直那樣綿長沒有變化地吹著。但那風的聲響卻加劇了,而且不再是剛開始的呼呼聲,那聲音變得很怪異,如同鬼嚎,讓人有一種牙磣心慌的感覺。整個洞裡都迴盪起的那怪異的風聲,就如同許多的生銹刀子在石洞壁上蹭摩著。
聽著這刮心刮骨般的聲響,魯承宗身體產生的寒意是從心裡往外滲出的,他的整個胸腹內臟像是被個四尖兒的錨鉤鉤住,並將那些內臟往喉嚨、往嘴裡死命地在拖。
風依舊,聲劇烈。吹來的風始終沒有變化,始終如同一掛瀑布那樣連續和強勁。可那風帶來的聲音卻有了更大的變化,這變化已經不是人的能力可以承受的。
風聲已經不止是從洞裡通道的前方傳來,背後也有風聲傳來,洞壁的兩側和頂上也有聲音傳來。這洞裡的風聲已經不是那刮心刮骨般聲響的單一獨奏,已經變成上百種這樣刺耳攝魂怪聲的混合。雖然是很多種聲音的混合,可聲音裡所代表的含意卻不多,只有極度的痛苦、驚恐和絕望。
風不知是哪裡吹來的,那些聲音可以肯定是從太湖石上的孔眼中傳出來的。孔眼可以投入光亮,也可以傳入聲音。光亮是為了讓你迷失腳下的路,而聲音是為了讓你迷失自己。
聲音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怪。這些怪異的聲響就如同從那些孔眼裡伸出許多怪物的觸爪,將魯承宗絞裹成一團,並且在不斷的收緊,再收緊。讓他的氣透不過來,他的胸口像是要爆炸,他大張嘴拚命幹嘔,恨不得吐出身體內部的一切器官。這些怪異的聲音也如同從孔眼裡扎出各種尖刺,有冰刺,有燒紅的鐵刺,有通電的鋼刺,有「簧尾蛇」的牙刺,有夏麻芋上的毛刺,刺入了魯承宗身體的每一處地方,讓他在寒冷、灼熱、痙攣、劇痛、搔癢中掙扎。
魯承宗的感覺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了,他真的是生不如死。恍惚中,他丟掉了手中的寬刃刻刀,甩掉肩上背的木提箱,伸著手試圖掩住耳朵,卻兩手亂摸,找不到耳朵的位置,不是手的問題,是腦袋,他的腦袋已經完全沒了知覺,如同丟失了一樣。於是他又開始撕扯胸前的衣服,彷彿要把自己的心臟挖出來。
「炸鬼嚎」,這個取人魂魄的扣子,同樣是利用了太湖石巧奪天工的佈置來套扣的,它可以說是「玲瓏百竅」中的最高技法。
當這個坎面全封好口以後。在某處與旋道相接的封閉密室中,對家會有人用鼓風的器物對坎面的竅口鼓風,鼓入的風進入太湖石洞已經被封口的旋道,帶動其中的氣流,並將氣流始終保持在一個強度和軌跡中。這道理就如同用管子抽水一樣,先將水抽出,然後將管子口放低到水面下,在大氣壓力作用下,水會始終保持一個流速和流量從管子中流出。
始終如一的氣流在旋道裡流動,就像一張會吹樂器的嘴,而旋道內太湖石壁上的孔眼就被這張嘴吹響了。
奇妙還不止是這點。由於太湖石本身就竅眼玲瓏,被吹響的孔眼會帶響其他的孔眼,而且石頭本身內部孔眼之間的通道又起了個聲音放大的作用。孔眼之間相互影響,發出並放大了多種聲響。然後是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相互影響,就發出更多聲響,並把聲響變得更大。聲響通過旋道的迴旋,環繞過來,疊加在新發出的聲音上,就將聲響的威力發揮到更大。聲響如此循環疊加,直到將被扣子套住的人折磨得精神崩潰為止。
這扣子套過許多人,沒一個不是變成瘋顛出來的,只有兩三個知道這扣子厲害的,坎面剛合,扣子還沒全收的時候,他們就自行咬斷舌根自盡了。
魯承宗被扣子套住了,扣子也收緊了,他能怎樣,聲響折磨得他大張著嘴乾嘔,連咬舌的能力都失去了。
但魯承宗畢竟是走了一輩子江湖的,閱歷和經驗在他殘留的一點的意識中告訴他,他必須死,努力去死,拚命去死。丟掉的寬刃刻刀已經不知在旋道的哪個黑暗角落,就算能找到也不知有沒有力量拿起它割破自己的喉嚨。於是他摸索到腳邊的木提箱,那裡面有可以輕易也輕便了卻自己生命的東西。
打開木箱的暗屜是不需要用力的,只要知道它的穴眼或是檔口。可是魯承宗這不用力的動作卻費盡了他全身的力氣,痛苦的掙扎中要點開一個暗屜都是那麼艱巨的事情。
裹繞住他的聲響更大了,也更亂了。這讓他覺得自己的身體馬上就會被扯碎,他彷彿已經看到自己身體各部分的碎片在空中飄蕩。
手指是整個手臂拖拉著才慢慢接近到暗屜檔口的;指頭對準檔口是上半個身體助力固定的;指頭要點開檔口,他只有依靠整個身體壓了下去……
魯聯看到了一個短廊道,其實它更像是個畫舫形雨亭,說它是廊道是因為它連接著那小樓的前門,是小樓的一個入口。
廊道裡鋪的是木板地,這是一般園子的廊道不會出現的鋪設材料。
魯聯一見到這木板鋪的地面,心中一陣欣喜。走不走得脫背後的影子就靠這木板地了。
魯聯跨上木板地,疾走五六步,突然止住腳步。身後緊跟的腳步身卻一時沒有能停下來,多走了一步。木板地面上的腳步聲更加清晰了,魯聯聽出背後的腳步聲的確是自己的步法,輕重,速度和自己一摸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最後多走的那一步,就這一步,讓魯聯確定了好多東西。
第一點,跟在背後的不是鬼不是妖,而是個人,魯聯不知道鬼和妖的腳步聲是什麼樣的,但他聽得出人的腳步聲,他能確定這一步是人走出的腳步。第二點,那人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他一直在模仿自己走路,自己突然停住,他多走的一步沒有模仿對象,只好走了自己的步子。第三點,這人和自己一樣的步子卻漸漸接近自己,說明那人的步伐比自己大,這個人應該比自己身高腿長。自己如果突襲的話,應該攻他下三路。
但他還有不知道的,背後的這個人到底是用什麼法子掩住自己身形的?
魯聯的腳下暗暗用了些下踩的力道,,這動作是腰部、大腿、小腿一條線朝下用力,動作很小,只有肌肉和骨骼間很短長度的變化。隨後他便放重腳步繼續朝前走,這裡離小樓的正門已經沒幾步了。
走到第四步正邁出第五步,魯聯腳步突然變了,他高高抬起右腿,大跨步,看來他想用這大大的一步一下子跨到小樓的正門口。事實卻並非如此,跨出大步的同時,他左腳原地轉動了。轉的幅度並不大,也就**十度。但這樣他的身體就側轉過來,成背劍式反虛步。與此同時,他的中立手刀也瞬間換成垂手刀。
現在魯聯的姿勢可以看到背後的一切,他背後確實沒有人,一個人都沒有。畫舫中的木板地還是木板地,沒有一絲變化。
這種情形誰遇到都會驚惶失措,魯聯會是個例外嗎?不知道,反正他斜握著的垂手刀只是像小孩子玩遊戲一樣往背後斜下方稍稍插了一下。
一大塊木板地突然流血,它在扭曲在變形,隨著魯聯收回插出去的刀,那塊木板地縮成一團飛出了廊外。縮成一團的木地板顏色很是雜亂,飛出去的速度又快,落入廊外的花圃樹叢就再也看不清了,不知躲到了什麼地方。
是的,剛才確實看不到人,木板地也還是木板地。可是在魯聯的眼裡木板地面卻出現了一個小小的不同,那是一個裂紋,一塊木板上微小的裂紋。裂紋是他剛才停住時腳下暗暗使力踩裂的,現在不見了,說明有什麼東西將它遮擋了。
魯聯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但遮擋裂紋的地方肯定有它的存在。於是魯聯出刀了,朝著裂紋應該出現的方向。
刀頭只經過很短的空間距離就插入了一個會流血的**。魯聯沒想這麼容易就傷到那個神秘無形東西。刀只扎出一點就碰到了木地板,這和實際的距離相去很遠,雖然是扎到了,他卻沒使上多少勁兒。那東西也沒想到魯聯會轉身邁腿,突然出刀,而且刀的插刺方向是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直奔下三路,正好迎上他和魯聯同樣高抬前邁卻沒來得及轉向的右腿。
地上留下一些殷紅血跡,過廊的欄杆上有一些血跡,花圃的草葉上也留下一些血跡。沒有這些血跡,這裡就和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沒有這些血跡,魯聯也沒法找到那個無形的東西。沒有這些血跡,也就不會有血濺樓台前的一番大廝殺。
第八節: 戰三重
魯聯的動作並不快,他甚至有條不紊地將背上有些累贅的背筐拿下,在過廊的一角安放好。他知道自己現在需要的不是速度,他需要的穩健,他不能讓那個已經受傷的怪玩意兒有突襲的機會。他沒有循著血跡走,但血跡一直在他視線範圍裡。他轉出廊道的出口,看著幾步外的草地上的血跡隱入幾株美人蕉和大麗菊的背後。魯聯還是離得遠遠地繞過那些植物。血跡又出現了,從一掛紫鈴籐旁過去,往了池塘那邊。
魯聯走得很小心,他知道江湖的險惡。江湖中就有一種「留跡襲後」的險招,就是受傷的人忍痛再將身體的某個部分砍傷,噴灑血跡三尺之外。然後自己隱在一旁給循跡追殺的人致命一擊。這有個條件,受傷的人一定要有可靠的藏身所在,剛才背後的那怪東西能隱身與幾步之外,那這條件對他肯定沒問題。
這裡的池塘唯獨這面的一段水沿沒有像池塘其他面的水沿那樣,用石塊壘砌,依舊是泥坡到水。血跡到了塘邊坡上,並一直順著石階到水裡。魯聯的嘴角掛起一絲笑意,這笑意是因為對家那隱形怪物的愚蠢讓他覺得可笑。將自己的逃跑跡象做到水裡,那是的確愚蠢。如果是到水中,那麼這麼短的時間魯聯就到了,怎麼不曾聽到有落水聲音?還有就是時間如此短促,真要入到池中的話,漣漪波紋肯定還未曾平服。
這破綻百出的江湖小伎倆怎麼能騙過魯聯這老江湖。他並沒有讓久違的搏殺帶來的興奮沖昏頭腦,二十多年魯家「固梁」之工的研習讓他變得更加的沉穩,他對待敵手不會再那樣的嗜血狂暴,搏殺也不會像當年那樣以命相博。他覺得較量,特別是將生命做為籌碼的較量,應該如同「固梁」一般,瞄好架柱間距,對好每個榫頭榫口,定好椽子的角度,至少有了九成五以上的把握,然後再一把投入,無阻無礙無縫無隙,這才是高手。
他的腳步始終是平靜穩健的,他的眼光掃視著池塘邊幾級小石階兩旁的石頭和花叢。石頭背後沒有異常,花叢裡外也沒有異常,於是他擴大掃視的範圍,從塘邊的水草,到塘上的楊柳,到路邊的香樟。可是他始終沒發現那個怪東西。唯一還好藏身的就是沿池塘邊靠近那座小樓的旁邊有棵粗大銀杏樹。
魯聯並沒有馬上行動,他的腦中在設想:那個怪東西受傷到河邊,沒有入水,只是將血跡在河邊做了個惑相,然後沿水邊橫向朝著那十幾步外的銀杏樹逃去,受傷的部分可以沾點水邊,這樣就沒了痕跡,一直逃到銀杏背後。
這是個極合理也極為成功的逃跑途徑。因為魯聯從自己刀尖上的血跡可以判斷出,這東西受的傷如果確實在下三路,他沒法狂奔快逃,也無論如何都跑不遠。
魯聯並不十分肯定自己的判斷,他準備走到池塘邊,看看塘邊水草中有沒有血跡,水面下有沒有新踏痕,進一步證實自己的推斷。他有時間,他不能冒然行動,對手確實是受傷了,但對手也確實在暗處,自己卻在明處。
他從草坡那邊走到池塘邊,沒有走石台階,他依然遵守著敵手留痕己不踏的原則。查看的結果讓他失望也讓他迷惑,池塘裡竟然沒有發現他推斷中應該有的一切。
魯聯不止是茫然了,他還懷疑,難道自己真的是老了?難道自己這套新的追蹤方法和理論真的行不通?難道那東西真是個入水無痕的水鬼?
不是,絕不是!是對方的技藝超過了自己認知的範疇,超過了自己辨別的能力,對方故意留下一個幼稚的小伎倆其實是誘自己入坎的餌。得出這個結論的魯聯心中一陣狂跳,這個結論如果是真的,那麼他現在的處境就極度危險了。
刀回到立手刀,身體放到很矮,雙腳一腳踩得很實,都把鞋底陷到了泥裡,另一隻腳腳前掌虛踏,隨時可以改變身體方向。這是「夜戰八方」的起勢。擺這個起勢是因為他感到三個方向有殺氣向他圍攏過來。
這殺氣是形未動,殺意起。兩種情況會出現這種情形,對手是三個頂尖高手,這情況不大可能,要是這樣的高手他們不必三人合力,更不需要躲躲藏藏。還有就是對手三人合布了個殺坎,他們殺形早就擺好,就等自己踩入他們合圍的坎面兒,他們這才暗起殺意,準備撲殺。
殺氣來自三個方向,這三個方向讓魯聯覺得都很難以置信。石台階往上,這方位魯聯沒見到一個人影。頭頂斜上方,那裡只有香樟樹和銀杏樹伸出的一些細樹枝。身後池塘的水下,這麼長時間悶在水中,除非殺手是條魚亦或是個水鬼。
殺氣很凌厲,方位也很奇怪,但是許久都沒有發起攻擊。魯聯不知道為什麼,他的情形也沒多少時間讓他細細思量,因為他要利用這短暫的間隙,找到一條可以讓他順利脫出這合圍坎面的活道。
三處的殺氣遲遲未發起攻擊,是因為魯聯的殺氣更加凌厲,「夜戰八方」的起勢嚴密得插不進一根針,三個方位的殺手都沒有一擊即中的把握。他們在繼續等待機會,他們知道這機會遲早會出現,魯聯終歸會動,也終歸會累,除非他有援手趕到,可這目前是沒有可能的。
目光尋找活道的魯聯看到了一處讓他不相信自己眼睛的事情。那是石階上的一處血跡,血跡還沒幹,血跡還在流動,血跡還在擴大。一處會流血的石階,一塊在流血的石頭。
「夜戰八方」的立手刀瞬間變做垂手刀,腳下也跨前一步,抬手直插,這是個簡單的招式,這是「固梁」之工的「釘落梁弧」。
池塘中飛出一道尖形的水花,好似一個斜飛的月牙兒刺,那片鋒利的水綠色是直奔魯聯後背去的。
斜上方幾枝深褐色的香樟樹枝帶著一些半枯不黃的銀杏葉,帶著一些暗灰色的天空,撲向魯聯頭頂,撲下帶起的風有刺破空氣的尖銳聲響。
流血的石台階也動了,方正平整的長方體石條突然扭曲變形,成了個米黃色的碎石堆。碎石包裹住魯聯手中的刀,也包裹住了魯聯的右手。
魯聯知道自己這一刀插下,肯定會導致坎面動作。
但他沒想到的是背後水中的人扣兒撒出的速度是這樣的迅疾,因為人在水中會有水的阻力和壓力,行動起來要比地面上慢許多。可這人扣兒一點也不慢,至少不比在地面上慢。
還有沒想到的是頭頂上的人扣兒離得他那麼近,原來他總覺得應該躲在銀杏的葉叢中或者銀杏樹冠處粗大枝幹的背後,可這人扣兒竟然是在沒多少樹葉的香樟樹上,只有身體的一小部分搭在銀杏伸出的枝條上。這就使他撲下的距離比魯聯所預計的距離縮短了一半多。
讓他最沒料到的是那流血的石頭面對自己的刀沒躲也沒擋,竟然用石頭形狀的身體裹住了自己的刀,而且連他半截小臂也被纏裹在其中。
一處固位,兩處撲殺,速度快,距離短,左手空空無刀,右手被纏沒法動彈。這就是魯聯的處境,難逃一死的處境。
「無影三重罩」的人坎是根據「三才氣合」的原理套用過來的。
商紂時,姜子牙根據風後所留奇門遁甲「陰陽遁」一百八十局,改作八節三氣三合共七十二活局。「三才氣合」就是其中的第六十七局。
對家在將「三才氣合」套用修改佈置為「無影三重罩」時,將「天、地、人」改作了「滿、實、虛」,其實也就等同於我們現在說的水陸空。並讓坎中殺手練習吳伕舞和唐代「惑神術」中「融境」的招法,讓這些殺手活扣變得無影無形。
吳伕舞是吳地的一種舞蹈,表演這種舞蹈的人都叫做「吳舞伕」。「吳舞伕」都有很好的觀察和模仿能力,他們可以一眼之下就模仿出別人的動作,並且身形特點、輕重緩急無不到位。跟在人後就如同那人的影子。
「惑神術」也就類似於現在的魔術,「融境」就是利用身上所帶的多層特製裝束,將自己遮掩得於周圍環境之中,讓別人發現不了。當然,這些裝束的材料有很高要求,一是要將它們製作得和周圍物體外相質地非常相像,還有就是要能配合光線的變換。「融境」一般都只能用於一個特定的小環境,並要經過很多次練習。只有很少幾招可以普遍使用,像石形,樹形等。據說東瀛忍術也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坎面動了,扣子也動了,魯聯該怎麼辦?他也得動。可這樣的情形他能怎麼動?垂死掙扎還是擺一個好看的臨死造型?
兩處凌厲的殺勢已經相距不遠,他必須做出選擇!
不知魯聯到底選擇的什麼,但他真的動了,所做的動作倒也有些像「惑神術」。他是左、右手一起動的,右手鬆開了握刀的手指並作刁掌狀,然後如一隻蛇頭般扭絲尋隙,從流血的碎石堆中逃脫出來。他的左手抖晃,撒開了左腕上纏裹著的魚皮護套。解脫了右手,他的腳便好動了,於是他後跨一大步,從新踏到他剛才在池塘邊踩出的腳印裡,並把身體放得很低很低,比平常扎的馬步還低。
池塘中飛出的水綠色鋒芒已經很近了,魯聯的後脖頸已經感覺到它帶起的勁風中潮濕的水分。空中撲下的香樟樹枝也很近了,魯聯已經聞到香樟葉的清香。
他於是空無一物的右手迎向了空中,抓著魚皮護套的左手迎向背後。
從水裡襲向他身後的是一把水色彎刀,襲擊的人扣兒並沒有帶起多少水花,那尖形水花是這彎刀出水時帶起的。
彎刀並不長,刀刃碰到魯聯後背衣服的剎那,魯聯的魚皮護套也抽在殺手的面門上了,這種抽法是點抽法,護套頭出去一半,手就往回帶,這樣出去的護套頭抽擊到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力道卻不小,而且同時發出一聲震懾心魄的脆亮響聲。
護套抽中殺手,護套雖然是軟的,但護套上的鷹嘴銅搭扣卻是硬的,護套抽擊的力道卻是大的。所以人扣兒沒能繼續落下,在空中就發出一聲怪叫,身體向後跌落。彎刀的確砍中了魯聯,可刀短了一點,只劃破了他背部的棉襖。那刀是很鋒利的,被劃破的棉襖只留下一條密密的刀縫,並沒有棉花綻出。
空中落下的香樟樹枝有好幾根,其中只有一根是樹皮痕烏銅短矛。這種矛,矛尖就是矛桿,矛桿就是矛尖。渾然一體,也渾然一色,整個就是一根樹枝模樣。
魯聯一時看不出殺人的尖銳矛頭在在那根樹枝上,但他能聽出。矛尖破空的尖利聲響是很容易分辨的。
《魯班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