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這是什麼地方?你們又是誰?」小哥勉強的用手撐著身子站了起來,腳下虛浮的打著踉蹌就要往外走,可是東倒西歪走了不到三步路就癱軟倒了下來,幸好人多才將他扶住。
  關氏道:「小伙子,你的命算是夠大的了,在冰天雪地裡埋了那麼久都能活下來。你現在這樣出去只會活活凍死,不如稍作休息吃點熱乎東西,換身干衣再行回家不遲啊。」眾人也是紛紛附和關氏所言。
  「沒事了,沒事了。大伙都散了吧,劉家豆腐坊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張呢,今日我可沒東西賣哦。」大伙聽了關氏的話都哈哈大笑,各自開始散去。一柱香過後劉家豆腐坊裡就留下關氏母女和那個陌生小哥。
  劉秀霞從鐵鍋裡乘了一碗早上和母親尚未吃的米粥,端到那人身前道:「這位公子想必也餓了,吃點東西吧。這粥已經熱過了,你小心燙著。」劉秀霞看著這個眉清目秀的小哥竟然是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心如撞鹿的感覺……
  「秀姑,你去燒些熱水,再去找些你爹的干衣來。」
  「知道了娘。」劉秀霞起身去了內堂。
  那小哥只是捧著粥碗也不吃也不說話,滿臉儘是無限的悲傷。在一旁的關氏很奇怪,都說是大難不死是為福。可眼前的小伙子非但沒有欣喜還是一臉的悲苦便問道:「孩子啊,你這是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難事?」小哥仍然是象泥塑木雕一般舉著碗一動不動……
  「我說你這樣可不是件事啊,不吃不喝的既便是不為自己也要為你家裡父母想想啊,你年紀輕輕的,你父母要是知道你這般該多傷心啊?」那小哥抬起頭看了關氏許久才提起碗上擺放的筷,將米粥三口兩口就吃了……
  洗完熱水澡換過了劉明宗的干衣之後,陌生小哥的臉上已經有了幾絲紅潤之色。劉秀霞母女倆開始問他姓甚名誰?家住哪裡?又為何會落水之事……
  小哥起初一直是默不作聲,後來覺母女殷殷的關切才說道:「小生臨安府人氏,姓許名若宜。因為家中遭仇家所搶家人被害,我拼了一死才跳入河中才逃過一劫,我現在已難再回家了……」母女倆聽聞大駭沒想到這貂裘錦衣的許若宜已是個無家可歸的人。
  其實這俊秀小哥說的只有一半才是真的,此人並非姓許而是姓鄭,乃是當朝三品御前司副都領鄭三友之四子鄭若宜,年方十九歲。
  兩年前孝宗幸得陳夢生相助,禁軍統領馬如龍率叛軍逼宮金鸞殿,最後是功敗垂成被宰相張浚帶兵圍困在金鸞殿前,自刎於禁軍面前。當時在叛變禁軍之中就有那鄭三友,孝宗趙慎對叛亂禁軍的處罰是偏將以上的都領回家自省,叛亂軍卒則是重新整編遠調臨安府戍守邊關。鄭三友是為馬如龍的嫡軍副官,跟隨馬如龍南征北戰三十年。弓刀馬步樣樣精通,保駕高宗皇帝從應天府一路輾轉到了臨安府,如此的一員猛將卻叫馬如龍拉攏造了反……
  回到都領府的鄭三友被禁軍所監控,全府上上下下一個不留的全被招回了府。鄭三友娶有三個妻妾,生養了五兒三女。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已是各自成家,這會兒是被全部招回了府中,等孝宗帝最後的發落。鄭三友子女之中又是以小妾許氏所生的四子最為出眾,刀槍劍戟琴棋書畫能文能武無所不會,鄭三友還把一件先帝所賜的紫貂輕裘給了他……
  雖說是被軟禁在府中,可是只要不死那就還有希望。鄭三友每日帶著家眷巴望著孝宗皇帝能念舊功放過自己,一直等到臘月二十九那天。楚江楓帶著禁軍來賜孝宗帝給的一壇鳩酒,鄭三友心知是完了。就讓鄭若宜穿上傳家寶衣伺機而逃,帶著全家喝下了鳩酒……
  楚江楓見鄭府上下全部喝了鳩酒死了後,留下了兩百禁軍清理死屍。自己帶著剩餘禁軍回旨覆命去了,鄭家的死屍被一具具的搭到大廳淋上火油。可是沒想到搭到鄭若宜的時候,那小子從地上突然躍起,暴然出手將兩個禁軍打倒奪路而逃,奈何整個都統府是禁軍所圍。鄭若宜雙拳難敵眾人,一路奔逃被逼跳下了錢塘江。天寒地凍的江水上薄冰浮動,禁軍兵卒料定那小子難逃凍死在江上巡查了一會也就回去了……
  鄭若宜酣鬥之身被刺骨的冰水一激頓時間就昏死了過去,要不是身上的貂裘寶衣護體早被凍死錢塘江中了。連日的勁風把昏死了二天的鄭若宜帶到木瀆城外的清水灘,被關氏救起後鄭若宜不敢以真名告人所以就用其生母的姓氏謊稱自己叫許若宜。
  關氏又問許若宜還有親戚可投靠沒,許若宜黯然搖頭。關氏母女倆對視相看,滿臉皆是為難之色。憐其不幸,留其不便寡母孤女留一個大男人在家那算個什麼事呀?
  許若宜也知道人言可畏,起身行禮謝過關氏母女的救命之恩,拿過身邊的貂裘放在桌上道:「許某身無長物只有這件裘衣還能值些銀子,此衣不畏嚴寒遇水不侵,請恩人收下吧。」
  關氏道:「眼下正是寒冬時節,許公子要是沒有御寒之物,那豈不是要活活凍死啊。」許若宜不答空著手舉步往外走。
  「公子,請留步。你有打算去何處啊?」劉秀霞問道。
  許若宜苦笑道:「天下之大終有容身之所,姑娘勿須掛懷。」
  「娘,咱們店中不是缺人手嗎?不如將他留下幫著店裡忙活,等天開了暖再由他離去。娘,你覺得呢?」
  「這……,這好是好,可是我們就母女娘倆,他一個男人終究不便啊。」
  「那就讓他住在前廳堂裡,我們內屋上了鎖就沒什麼不便了啊。」關氏沉思半刻後也就同意了劉秀霞的話了。
  這許若宜就暫時在劉家豆腐坊裡安了身,每日劈柴擔水只幹活不多說話,歇年過後攬著磨漿燒火,一晃就在木瀆住了大半個月。直到了二月孫學禮從外歸來,孫學禮看到劉家豆腐坊裡忽然間多了一個俊秀小生在忙活眉頭就皺了起來。
  關氏見孫學禮面上有不悅之色便笑道:「孫賢侄,你訪師會友回來了啊。」又將在清水灘救人之事一一告訴了孫學禮。
  孫學禮聽後莫名其妙的笑了起來……
  
  第92章:算盤落空
  
  孫學禮這大半月之中訪師會友是說給關氏聽的假話,實則是去了一趟應天府。應天府城中多的是富商巨賈,他將從唐二狗手中得的那些個珠寶玉器賣了三萬兩銀子。
  得了銀子後就在秦淮河上夜夜笙歌,風流快活了大半月後銀子花的差不多了才想起回了木瀆。
  「賢侄,你笑什麼呀?」關氏不解的問道。
  「我是敬佩嬸嬸慈善似菩薩心腸,仁德蓋義薄雲天啊。」嘴上是這麼說,心裡想的是機會又來了。
  關氏被孫學禮這般一誇樂的去準備給他盛豆花了。「嬸嬸,你不必忙了,再過二月我就要去姑蘇城中去參考秀才了。可能無暇過來了,等忙活這陣子再來吃嬸嬸的豆花吧。」孫學禮說罷便轉身和正在忙碌的劉秀霞打了聲招呼,告辭離去了。
  關氏見孫學禮要忙於學業也不敢耽誤,畢竟木瀆莊子裡就這麼一個讀書人……
  晚間豆腐坊打烊了後,三人吃罷晚飯。許若宜一聲不吭的開始從瓦缸裡舀出浸泡好了的黃豆,站在屋角的石磨前雙手擎住磨把,一百多斤的石磨盤被他轉的風車似的。原來劉秀霞需磨二個時辰的活,他一柱香的功夫就磨完了。磨完黃豆提著盛漿的大甕,倒入灶間的鐵鍋煮漿等劉秀霞來點鹵。
  劉秀霞收拾完碗筷,許若宜也已經快把豆漿煮沸了。有了這個幫手後,劉秀霞母女倆是明顯感到輕鬆了不少。
  劉秀霞見灶間燒火的許若宜雖然是一身粗布麻衣卻難掩其星眉秀目神采之色,笑道:「許公子,木瀆小莊子可比不上臨安府公子住的可還習慣?」
  許若宜歎道:「臨安府聲色犬馬之地還不如這裡清靜,鉛華落盡唯有滿心的愁苦。」
  「公子在家中必是讀過很多書吧?說的話就是不一樣,男兒有志在四方。你就應該和孫大哥那般也去考得功名,等你有了功名就能做官了,當了官便能為你家懲治仇人了啊。」劉秀霞無心之說卻讓許若宜醍醐灌頂,自己亡命天涯終有落網之時。只有仕途為官才能會機會面聖,雖說是九死一生但是總比現在做驚弓之鳥強啊。
  許若宜抬起頭看正在點鹵的劉秀霞,劉秀霞挽袖露出一截嫩藕般的小臂,在鐵鍋沸漿的熱霧映襯下更是腮如桃紅彈指可破,美若天仙超凡脫塵。許若宜取出了一根炭木在地上畫起了劉秀霞的倩美圖……
  劉秀霞不經意間覺查許若宜在看自己又匆匆低下頭不知道在幹些什麼,一時好奇心起蓮步輕移到了許若宜的身旁低頭一看不禁驚呆了。青石上炭木廖廖數筆之間竟然有著一個絕美女子長髮飄逸半遮於面,螓首蛾眉目似秋水顧盼若兮……
  許若宜抬頭再看劉秀霞卻發現她已是在自己身邊,四目相對讓許若宜大窘伸腳想把那畫給抹去。
  劉秀霞急道:「呃……」可是又羞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回轉身繼續去點鹵了。兩個人是默不作聲,那畫還是讓許若宜給抹了……
  次日,清早許若宜在劈柴,劉秀霞從早市上買菜回來。許若宜放下手中的柴刀,過去揖首行禮道:「昨日之事唐突了姑娘,許若宜非是登徒浪子實在是因為一時情不自禁才……」
  劉秀霞噗哧一聲抿笑而笑,從菜籃中摸出了一包東西給了許若宜,跑著回了鋪裡裡。許若宜打開包一看卻是幾本書和一疊涇縣的上好半生宣紙,宣紙裡夾著三支湖州府的羊毫毛筆。
  劉家豆腐坊開了店板門,開始做起了生意。可是今天來買豆花的人都異於往常,進門之後都朝著關氏母女倆和許若宜身上看來瞄去。許若宜就像往常一樣端盤擦桌子,也不在乎人家怎麼去看他。劉秀霞賣著豆花自己都忙不過來,也不去在意旁人的眼光。只是那收銀子的關氏覺察出今天的吃客們都很怪……
  劉秀霞只有在晚上點鹵的時候才得了一些空暇,和燒火的許若宜說談幾句。
  「姑娘今日怎麼想起給我買書畫紙啊?」許若宜從早上就一直想問了,但是忙於幹活不方便。
《冥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