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節


這位無所不能、經天緯地、多智近乎妖的丞相,為了『搞好』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當年幾乎走遍了雲嶺大地。
當他到了西盟,看到當地原始居民人多勢眾,又英勇善戰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了這是一個不太妙的局面。
後來,他瞭解到了,這裡的居民原本都是壩區民族,後來因為太友善、不好戰等原因,戰敗逃到了這深山裡。但是他們熟悉的種糧技術在山裡卻發揮不了作用。水稻是進不了深山的,迫於生計,沒有辦法,他們只好千方百計的去尋找種植旱谷的方法。
一心平定蠻夷的孔明在得知了此事之後,就扮成了懂的種旱谷的商人,到處去賣煮熟了的稻穀。那必然是不可能種出來東西的。
之後孔明又對當地人說:我們之所以有白白的米,結實的衣服,風調雨順,完全是靠祭祀。一般的祭祀還不行,是要用砍人頭來祭祀天神的!這樣才有誠意。
起初山民們也不太相信。於是孔明就給了他們煮熟的稻穀。等到第二年,大家餓的實在沒辦法了,就開始嘗試了獵頭祭。然而這一次,丞相給的卻是真正的谷種。當年谷子就長出來了,而且還是從沒有過的大豐收!
從此,這些原始族人們就對獵頭祭深信不疑了。他們開始了互相砍人頭的方式來祭祀,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而這些深深插在地裡的人頭樁,上面那個漏斗形竹筐,便是用來擺放人頭的地方。
那位尊貴、睿智、鞠躬盡瘁,在雲南等同於傳說的孔明,在這一點上,卻是個十足的陰險政客。
正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若是沒有砍頭祭谷,又怎麼能削弱當地民族的實力?不削弱實力,又怎麼能從而征服西南蠻夷呢?每一個功成千古、流芳百世的名字背後,都必定會有一座用纍纍白骨堆砌而成的奠基台。
而且要是說起那獵頭祭的過程,就更讓人不寒而慄了!
獵頭祭整個祭祀儀式至少要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在舉行儀式之前,會先有巫師殺雞、看卦、定砍頭的方向,之後就可以選個『良辰吉日』去獵頭了。
臨行前,他們會殺牲煮酒,進行宣誓。誓詞的內容大致就是……為了牛奶、為了麵包、為了脫離貧困邁上勤勞致富的新道路,不怕死亡、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吧……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反正大致是這麼個意思吧。在這之後,戰士們就開始真正的獵頭過程了。
那可真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啊!雖然以現在的道德觀來說,這絕對不屬於俠客的行為。但是在當初那個年代、那個崇拜、那個信仰之下,能出去獵頭的人,都是寨子裡值得欽佩的勇士!因為他們為寨子的五穀豐登做出了貢獻。
說到獵頭的勇士們,下手砍頭也是要有講究的。決不能一刀下去直接砍斷,而是要用很多刀慢慢割下才算好。
因為獵頭祭的儀式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用,別的族人也會祭祀。如果一刀就砍斷,就意味著有一天自己被獵頭的時候,也會很簡單。這大概就是圖一個心理安慰吧!
起初獵頭的目標,僅僅是男人。後來就發展到老幼婦孺皆可了。起初被獵民族可能只有漢族、傣族、布朗族等等。後來為了力求儀式的精益求精。只要是皮膚很白的外來人,一律都是獵頭目標。
因為白白的人頭放在人頭樁裡,就好像是白白的饅頭一樣。可以圖個好綵頭。而且,這裡說的『外來人』可不是非得其它民族才行。就這麼說吧,只要是除了自己寨子裡的,其它一律都算作外來人。
等到勇士們凱旋而歸的時候,姑娘們就在前面抬著人頭,氏族成員穿著盛裝,敲起木鼓,甩起長髮,載歌載舞的為勇士們慶功設宴!
至於那個畫面嘛……大概就是老顧唱的那樣『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鑼,山笑水笑人歡樂……』大概就是這種狀態吧。
他們確實是會唱歌,但是不會唱老顧唱的歌。而是一種叫做《砍頭調》的歌曲。
他們會先打死一隻雞,將雞頭塞在人頭的嘴裡,再放在人頭樁上。之後便敲起木鼓,唱起那《砍頭調》。傳說只要這樣做了,來年便會人畜兩旺,五穀豐登。所以後來流傳出一句諺語說「木鼓響,人頭癢」
獵頭之後便是祭谷。說起這祭谷,就有點噁心了。
巫師會向人頭樁上的人頭祭祀禱告,還會供奉食品。之後祈求人頭可以保佑村寨。
要不為什麼說,愚昧無知害死人呢!那人頭也就是不會說話罷了,要是會說話,不得啐死那巫師?!自己身受無妄之災,慘遭橫死不說,還得保佑這些血海深仇的敵人?這從哪兒能說得通?那人頭就是虎子和吳老二的也不行啊!
等到巫師一番禱告之後,就會將草木灰灑在人頭上。等到有草木灰的人血流到了地上之後,再把含有血、草木灰、或者還有點兒腦組織……的土分給寨民。
寨民們再將這些帶有人血的土,摻拌到谷種裡。等到播種時節,就將這些種子撒在地裡,以保佑來年豐收……
當秦震他們瞭解到這裡的時候,心情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一個是後怕,一個是萬幸。
後怕的是在虎子他們家沒吃米是對的!萬幸的是,不是每個地方的米都有這麼一個『播種』過程。如果是那樣的話,恐怕自此以後對米飯就會有恐懼症了。
在這之後人頭就沒有什麼大用處了。會先在獵頭者的家門口供奉兩天。這兩天的時間就屬於那種一推開家門就能看見一個人頭瞪著自己的狀態。
不過寨民們倒是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等到獵頭者先『享受』完這種特有待遇之後,再由巫師將人頭取下來,按著順時針的方向繞著獵頭者的房屋轉九圈。
一邊跳,一邊唱,唱的什麼咒倒是不太清楚。就當做是『喜洋洋、美羊羊、暖洋洋……之類的吧』
總之,等到巫師唱完之後,就可以把人頭送到下一家去供奉了。如此流轉,直到第九家。最後,再把人頭放回到人頭樁上。
到了這個時候,也就到了獵頭祭的最後一步了---送人頭。
巫師將牽著一頭牛繞著祭房轉三圈,然後再把牛栓到木樁上。手起刀落快速用砍刀砍斷牛尾巴,並將牛尾巴扔過祭房屋頂。
之後眾人就以餓虎撲食之勢,一哄而上!將牛砍殺之後,並瘋搶牛肉。到了最後牛就只剩下一副骨架了,牛頭則被送往神林,掛在樹幹或者木柱上……
神林通常位於密林深處,傳說是眾神聚集之地。那裡會排列著無數的人頭樁,每個樁上都有人頭。每棵樹上都有牛頭。牛頭越多,代表祭祀的次數越多,也就意味著這個村寨會更興旺、繁盛。
至此,整個獵頭祭的儀式才算是圓滿結束。
想想秦震他們現在身處的這片山林,密密麻麻的掛著幾千個牛頭!!這是不是就將意味著有幾千個人頭也曾到此一遊過?這裡不但滿處飄蕩著牲畜的亡靈,更有那數不盡為愚昧信仰而付出了慘痛代價的寨民冤魂。
在這過程中,老顧曾說這一切都要歸咎於諸葛亮。政客,永遠沒有慈悲心。
但是羽東卻否認了這個觀點。據他說,大量史實證明,獵頭祭不是諸葛亮一人開的先河。這種儀式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才產生的,並且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它甚至有可能發生在母系氏族或者上古時期。
在那些考古的發掘中,距今四五千年的史前文化遺跡裡,經常會發現獵頭的蹤跡。
比如陝西西安半坡一房、湖北桂花樹墓葬內、青海岳都柳彎墓內、還有河北、山東等地的龍山墓葬內,隨葬內都會有單個、或者大量的人頭骨。而且這些人頭骨上都有明顯被剝頭皮的痕跡。
還有墓主人身下墊著九個人頭的,這種墓葬被稱為九鬼抬屍。意頭則更是令人哭笑不得:屍體被抬起來了,就不會永無翻身之日。
在史前社會中,之所以會常用人頭陪葬,多半的原因在於其意義深遠無價。
比如獵頭祭所得的人頭,那在當時不僅僅是風調雨順的象徵,更是氏族榮耀的象徵。所以有地位的墓主才會使用人頭做隨葬。
當然,地位稍稍低一些的,就輪不到用完整的人頭了。而是改用頭蓋骨、耳朵、手、頭皮等物做陪葬。
當羽東說到這裡的時候,那哥仨的胃裡就已經開始反酸水了……
第二十六章鬼鈴聲起
不過不管這個古老恐怖的儀式到底起源於誰,它的終結者都是毋庸置疑的。
《大漠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