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李三雖然壞心眼多,卻還不到閻王爺給他算賬的日子,這天夜裡李三睡不著,估摸著明天就是第七天,也不知道馮道士到底準備怎麼辦,就想找他再威脅一番,李三擔心父母妻兒發現,也是換了便衣悄悄走翻牆,剛攀上牆頭,就聞見酒氣,向下看去,是一個人跪在牆下的土地像前祈禱。
李三聽了幾句,不由得心中冒火,他也沒聲張,跳回家裡拿了鐵棍,大大方方從後門走出,見到馮道士後搶先問他準備的如何。
馮道士想動手,李三又說,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去山裡好好謀劃一番,馮道士還擔心殺人無處藏屍,既然李三提出來,也就答應了。
兩人一前一後上山,到了山頂懸崖邊,馮道士陰笑兩聲,正準備動手,腦袋上就挨了一棍子,頓時天旋地轉,迷迷糊糊睜不開眼,李三又打了幾下,馮道士不動挺屍後,他用石頭猛砸,做成磕破的假象將他的屍體扔下懸崖,趁著夜色趕去了劉碧珍家。
劉碧珍以為爺爺回來,看也不看,打開門後哈切連天的就回了屋子,李三還舉著鐵棍準備威脅她別出聲,卻被她全無防備的樣子給嚇了一跳,於是小聲跟在後面,兩人進了屋。島役廳巴。
一進屋後李三便從後摟住劉碧珍,他和馮道士身形差不多,劉碧珍也沒反應,等到衣衫褪盡,春色漸濃後,才反應過來不對,正要呼叫,卻被李三按住口鼻,說了事情的真相。
馮道士不張口卻有聲音傳響,那是因為屋頂的瓦被揭開,李三在屋外用兩個綁好的竹筒說話,而窗外由遠及近的鬼影也是障眼法。
蒙住窗戶的白布被馮道士塗了一層防水的蠟,那天夜裡,李三用竹竿絲線吊著一個熱油的人形布片靠近窗前,窗戶紙被油打濕,人影漸漸真切,最後穿破窗戶紙進來,而白蠟融化變成人影,更顯的好像是人影融進來一般,這時劉碧珍開始帶用薄紗裹眼。
就這麼一晃神的功夫,李三揪下窗外布片人,將馮道士貼在屋頂的布片人放下,這個步人大了一些,正好遮住窗戶白蠟的影子,而當時馮道士將一隻手藏在衣服裡,慢慢拉扯絲線讓人影靠近,劉碧珍的雙眼被薄紗罩著看不清,等人影靠近,馮道士衝上去手腳並用架住布人,小心的從衣服裡伸出手將布人拽下,同時,李三裝神弄鬼的聲音也響起,劉碧珍害怕,更看不見馮道士將那布人仍在牆角昏暗處。
之後的事更簡單,馮道士與劉碧珍說話,李三用絲線勾出布人,將瓦片蓋好。
劉碧珍聽李三說了事情,嚇得花容失色,哭哭啼啼要報官再尋死,李三威逼利誘,好話說盡又上下其手挑動的她春心大動,終於讓劉碧珍屈從。
有了第一回,第二第三回也不難,李三家是富戶,出手闊綽更兼年輕力壯,嘴上也抹了蜜般的甜,很快就把劉碧珍哄得神魂顛倒,他照顧劉碧珍的生活,雖然不能大事小事拋頭露面,卻也讓她有了個依靠。
若是這樣繼續下去,雖然與當時的世俗道德違背,卻也不能說錯,劉碧珍一個無知婦人,被騙了身子又過的艱難,找個男人而已,誰能說她什麼?就連爺爺也不認為有什麼大不了,畢竟是他先離開家的。
錯就錯在人心會變,惡人也不是一出生就是惡人。
李三沒把劉碧珍娶回家,就是經常來找她幽會,村裡人不多,嘴卻閒不下來,誰家的破事傳不開?只是劉碧珍是寡婦,帶著拖油瓶,生活難以為繼,大家雖然背地說些閒話,也沒人多事向外張揚,但有些小孩子聽大人嘮叨時知道劉碧珍的事,有時候見到爺爺的兒子少游,就嘲笑侮辱一番。
這些孩子給少游起了個外號:香燭子,意思是香燭人家的兒子。
少游慢慢長大,從開始懵懂到後來明悟一切,他七八歲時,劉碧珍已經與李三過活了六年,又是如狼似虎的年紀,根本離不開男人,少游年紀小,雖然懂事卻也沒什麼話語權,有時跟劉碧珍哭鬧,有時苦口婆心的勸她,可無論是哭還是勸,都很隱晦沒有明言。
其實他要是直說了,給劉碧珍當頭棒喝,說不定還會讓她知道廉恥,可就是這種一次透漏一點點,反而讓劉碧珍變得抵抗力越來越強,每次都小有惱怒窩火,並沒有震驚和幡然悔悟。
她將這事告了李三,李三出主意,出錢讓少游住私塾,劉碧珍答應了。
少游讀書,對綱常倫理,道德廉恥有了更深的體悟,他深知母親做了錯事,決心要阻止他倆,便在一天喝了二兩酒,明言一切,但此時的劉碧珍已經柴米不進,李三在,她白天有花銷,夜裡有陪伴,怎麼會把孩子的話放心上?
少游見溝通不行,就開始給他們搗亂,深夜將門鎖嚴實,李三翻牆進來,他便半夜敲母親的門,劉碧珍索性翻牆出去與李三野合,少游拿著燈籠去野地捉姦,李三滿臉尷尬,劉碧珍反而抓著石頭將他腦袋砸破。
少游覺得這樣不行,要想更厲害的辦法,劉碧珍也覺得不行,好興致全讓兒子攪和了,她提議把兒子幹掉算了!
李三還有一絲良心為泯,不想殺一個孩子,可劉碧珍反倒要挾起他,說是如果不答應,就報官把李三與馮道士用計騙她身子的事說出去,還把李三殺了馮道士的事也坦白。
李三說:你報官,咱倆好了這麼久,都是個浸豬籠的把式。
劉碧珍冷笑:誰說的?我為了保護孩子,只好忍著侮辱假意委從與你,雖然身子髒了,卻也擔個慈母的名頭,說不準官府還會將我養起來呢!
李三無奈,只好答應幫忙弄死少游。
第七十七章爺爺講故事4
和尚道士哪家強?估計心中有執念的漢人都說道士強,最開始爺爺也這麼認為,可他知道了家裡發生的事後,反而變了觀念,亂朝綱,淫人妻,養邪鬼,這些事都是道士幹出來的。
「所以啊,那時爺爺候感覺自己選錯了路,要是能跟個和尚學佛經該有多好。結果還真遇見一位高僧,他的名字叫五乘,他媽的。」爺爺惱怒道:「一丘之貉,和尚道士沒一個好玩意。」
說回當年,李三答應幫忙除掉少游,可殺他卻又和殺馮道士不一樣,馮道士光棍一條,死了好幾年也沒人知道,人們都以為馮道士去了外地雲遊,可少游卻有教書先生,私塾同窗,左鄰右舍,他忽然間消失,一定有人追問。
想來想去,李三覺得還需有個萬全之策,不然很容易萬劫不復。
劉碧珍被兒子煩的惱了,不住的逼李三趕緊動手,李三悶頭琢磨幾天,決定找個高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除掉少游。
李家賣元寶香燭,也做一些道士法器,自然與許多道士相熟,而當地最出名的博山觀就是李家老主顧,爺爺最初的那個師傅就是博山觀上一任觀主,他出遊之後,接任的是爺爺的二師兄,而李三去找的高人,正巧就是這個二師兄,吳雲虛道長。
吳雲虛談不上好壞,說他好,見到醇酒婦人會動心,說他壞,又不像馮道士那樣為非作歹,之所以與李三這個潑皮結識,還是因為李家的先祖,是長江上漕運幫一群供奉的龍頭老大。
江南出才子,出文房四寶,更出名的則是鹽商,江南鹽商運鹽過江北上販賣,就勢必要與漕幫打交道,而漕幫為了賺鹽商的錢,也存在彼此競爭,最出名的競爭之術,就是毀船。
不用我們幫派的船運,就把你的船毀了,讓你血本無歸,這毀船也有秘術。
無論是奔流長江還是幽靜小河,水面下,淤泥中都有數不清的貓膩,李三家那個不知名的老祖宗就專門干毀船的行當,這個職業叫役鬼牙子,他能驅使河裡的髒東西毀船,無論是鹽商還是官府,都心知肚明卻查不出貓膩。
役鬼牙子與道士差不多,都是修習茅山術來驅鬼,只是道士還算命看相,鑽研天地至理,而役鬼牙子只琢磨水鬼或是水裡的猛獸,李家先祖能成為役鬼牙子的龍頭並不是因為他道術高深,而是有一把牛骨刀,與道士的桃木劍差不多,對鬼有很大的殺傷力。
吳雲虛心有慾念,早就盯上李家的這把牛骨刀,所以李三找到他時,吳雲虛沒有拍案而起拖他去報官,而是先琢磨怎樣能把牛骨刀弄到手。
李三告訴他,要殺的人是我爺爺的兒子,吳雲虛便笑了,他問:「就是死乞白賴跟在我師叔後面的那個小子?資質愚鈍不說,小時候還想當和尚?」
李三說:「就是他家兒子。」
吳雲虛沒說話,抿口茶搖頭晃腦了一陣,這才問道:「他家兒子與你有什麼仇?」
「大師您就別問了,只要你幫我把他收拾掉,多少錢我都掏。「
吳雲虛聽李三說我爺爺已經葬身在外,家裡只剩孤兒寡母,並不願欺負可憐人家,奈何實在想要牛骨刀,居然給李三出了個主意:「李三吶,這事也不難,但貧道心地善良,若是殺了小的,他母親老後豈不沒人贍養?那可是兩條命的惡果,這樣吧,你要是答應收那母親做妾,貧道就幫你這個忙。」
李三暗笑,忙不迭的答應了。
吳雲虛又說:「李三,借鬼神之手害人雖然能逃過官府的追查,可閻王爺的眼睛卻睜著,到時那小兒的魂魄在閻君面前哭訴,你我下輩子可討不了好。」
李三陰陰的說:「打他個魂飛魄散。」
吳雲虛用拂塵敲他腦袋:「生死簿上記著他陽壽未盡,忽然就魂飛魄散了,你當十殿閻王都與你一般癡呆?」
「大師,那您的意思是?」
「我看這事還要有個萬全之策,李三,什麼樣的人暴斃後閻王爺那裡不記載?被鬼拉了替身呀!什麼樣的鬼會找替身?水鬼呀!貧道修為淺薄,能驅使的動河伯手下的水鬼?不能呀!所以你覺得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