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所以,當兵部尚書鄺埜找上門來,說明要求張輔出面對付王振的來意後,張輔極感為難。除了年逾古稀、來日無多的原因外,他尚有另外一層顧慮——
  他已經七十五歲,原配所生之子早已經夭折,他六十七歲時,侍姬才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為「懋」。「懋」字有多種解釋,張輔取「懋而允懷」之義,表示欣喜之意。作為一位老人,他更多地要為自己的骨肉著想,倘若與王振結怨,一旦自己去世,王振勢必會向幼子張懋報復。張輔馳騁沙場多年,凡事都是一意立決,此刻卻不由得捫胸長歎。然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表示,此即史書所云:「輔老矣,默默不敢言。」
  鄺埜見到張輔如此神態,多少也明白了過來,只好悻悻退出。他既無法見到英宗皇帝,又請不動英國公張輔,別無他法可想,只能與戶部尚書王佐等其他官員聚泣帳中。這幾名大明重臣心中百般複雜滋味,有憤怒,有懊惱,也有悔恨——
  就在此次出征前,內閣大學士曹鼐曾與部分大臣密謀,計劃先暗殺王振,再勸阻皇帝出征,但群臣懼怕王振的權勢,無人敢響應曹鼐的建議,以致其謀難以實行。事到如今,真是悔不當初!
  鄺埜等人已經隱隱預料到即將有惡戰到來,這一點,英國公張輔也預料到了。但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即將到來的不幸大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但震動了天下,還幾乎動搖了大明王朝的國本。
  土木堡之變形勢圖
  當夜,明朝大軍在土木堡布營,人困馬乏,士氣低落。英宗皇帝朱祁鎮一行,則留駐在土木堡狼山上。
  八月十四日黎明時分,蒙古瓦剌先鋒部隊追至,分數路包抄,將土木堡團團圍住。朱祁鎮一覺醒來,不知自己已被敵軍包圍,還打算繼續行進。然起床出帳後才發現瓦剌軍已經從四面合圍土木堡,明軍要撤退已經來不及了。
  不幸的消息接踵而至——明軍飲用水不夠,不得不掘地挖井,然而土木堡地勢高,天氣旱,一直往地下挖了二丈多,依然不見一滴水,遂不得不放棄。土木堡南面十五里處倒是有一條河,可惜水道已被瓦剌軍搶先佔據。明軍經過長途轉戰,又饑又渴,人心惶恐,一片混亂。
  八月十四日晚,瓦剌軍開始從土木堡旁的麻谷口進攻,明軍都指揮郭懋率眾奮力抵擋,拒戰一夜。但隨著時間流逝,後繼瓦剌軍不斷趕到,圍困土木堡的敵軍數量愈來愈多。明軍困守堡中,又沒有有效的應對之策,愈發處於不利之中。
  次日是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中秋佳節,大明皇帝朱祁鎮不但不能與家人團聚,還在膽戰心驚中度過了這個非比尋常的節日。
  瓦剌軍見強攻不能很快奏效,便假意撤退,希望能誘出明軍交戰。此時明軍已斷水兩日,兵馬飢渴難熬。朱祁鎮見瓦剌軍開始後撤,立即派使臣前往瓦剌軍營講和。瓦剌軍統帥索性將計就計,也派使臣持文書來土木堡交涉,假裝同意與明軍講和。朱祁鎮不辨真偽,命內閣大學士曹鼐即刻起草講和文書,並派出通事二人,隨瓦剌使臣一同前往瓦剌軍營。
  大宦官王振天真地以為議和將成,便迫不及待地下令明軍拔營,前往堡南河道取水。明軍士兵正飢渴交加,聽到移營的命令後,立即爭先恐後,紛紛跳越營邊壕塹而出,陣勢由此大亂。
  一直在暗中窺探的瓦剌軍見有機可乘,立即派鐵騎從四面向明軍衝擊過來,蹂陣而入,如虎入羊群,一邊大聲呼嘯,橫衝直闖,奮長刀猛砍明軍,一邊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殺!」
  明軍甚至來不及拔出兵器,被瓦剌騎兵一衝,立時全線崩潰。將士棄甲曳兵,爭先逃竄,互相擁擠踐踏,一發不可收拾,死者蔽野塞川。
  箭矢如雨般密集,朱祁鎮身邊的錦衣衛校尉大多渾身中箭,如同刺蝟一樣。朱祁鎮見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驚慌失措,在錦衣衛校尉袁彬和哈銘的扶持下上馬,欲乘馬突圍而出,卻始終不得其便。
  曾經誓要殺敵破虜的大明皇帝親眼見到戰場慘烈之狀,竟渾身發軟,不知所措,又見護衛袁彬、哈銘均已失散,身邊只有個叫喜寧的太監,便乾脆下馬據地,盤腿南坐,口中唸唸有詞,等待上天對自己命運的判決。
  這時候,一個瓦剌兵奔過來,見朱祁鎮的盔甲與眾不同,閃亮耀眼,要強奪下來。朱祁鎮雖沒有反抗的勇氣,卻不肯將自己的物事輕易交出。瓦剌兵勃然大怒,舉刀便要殺死朱祁鎮。剛好一個年長的瓦剌頭目過來,打量了朱祁鎮一番,道:「此人態度異常,看來非同凡人。」於是將朱祁鎮擒送到瓦剌首領也先之弟賽刊王營中。
  賽刊王盤問朱祁鎮時,朱祁鎮已鎮定了許多,反問道:「子其也先乎?其伯顏帖木兒乎?賽刊王乎?大同王乎?」
  賽刊王聽到後大為吃驚,急忙騎馬去見兄長,告道:「我部下抓來一人,模樣不似普通人,且態度非常奇怪,極可能就是大明天子。」
  也先開始還不相信竟然能俘虜明朝皇帝,「聞車駕至,錯愕未之信」,忙命之前扣留的議和使者查證,經審查明白後,這才知道俘虜確實是大明皇帝。他得了一個大大的驚喜,高興得大叫道:「我常祝天,求大元一統天下,今大明天子乃落我手。」
  跟在朱祁鎮身邊的太監喜寧就此倒戈投降,陸續將明廷內部虛實全盤告知也先,後來成為明廷的心腹大患。
  除了英宗皇帝被俘外,明文武官員如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刑部侍郎丁鉉、工部侍郎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五十多名文武重臣,都死在亂軍廝殺中。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等極少數人趁亂僥倖逃出。
  公認的罪魁禍首王振並沒有死在敵軍陣營,而是被自己人所殺。兩軍交戰的混亂中,王振驚慌失措,抱頭逃竄,往日指點江山、凌威明廷的豪邁蕩然無存。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為了私利留在土木堡的決定,會導致他丟掉性命。歷史,就是這樣地充滿傳奇色彩和戲劇性,百轉千回,不由得令人慨歎。
  逃跑的過程中,王振剛好遇到明京軍將領樊忠。樊忠正滿腔怒火,一見王振便道:「皇上遭此危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即如將士傷亡,生靈塗炭,亦何一不自他闖禍?我為天下誅此賊!」說罷用手中長錘擊中王振頭部,王振當場身死。王振親眷錦衣衛指揮僉事王林也死在亂軍之中。
  儘管「國賊」王振被殺,人心大快,明軍敗局依然不可避免。樊忠衝向敵軍,殺敵數十人,最後力戰身亡。明軍士兵四處奔逃,逾山墜谷,連日飢餓,蓬髮赤身,棄屍數百里,慘不忍睹。明軍「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皇帝被俘虜,五十萬京軍精銳死傷大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
  數月後,明軍打掃土木堡一帶戰場,撿拾瓦剌軍隊無法帶走的明軍頭盔就有九千多頂,甲五千多領,神槍一萬一千多把,神銃火器兩千八百多個,炮八百個,火藥十八桶,可見此戰明軍損失之慘重。
  滾滾寇氛敢犯駕,堂堂天子竟蒙塵。大明皇帝竟成了瓦剌的俘虜,無疑是天大的恥辱。明廷當然要避諱,不能說英宗朱祁鎮是為瓦剌所俘,在漠北過著俘虜生活,於是就找到一個托詞,說他是到漠北狩獵,而美其名曰「北狩」。
  英宗朱祁鎮的英雄美夢就此破滅了。當戰爭的煙塵消散,土木堡的殘垣斷壁依然靜靜地安臥著,滿地狼藉的屍體與兵器,展現著戰爭的慘烈與殘酷,更多的卻是不幸。死者的鮮血與傷者的呻吟,猶如一聲聲哀怨的歎息,綿延而悠長。
  不過,故事到這裡還遠遠沒有結束。
  * * *
  [1]石門:今河北遵化西。
  [2]月餅為中國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但只是一種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月餅成為中秋節的特色食品,始於元末。傳說當時中原廣大人民反抗元朝暴政,預備發動起義。為避開元軍耳目,起義者事先將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中,傳送到各地。到了起義那天,群起響應,如星火燎原。朱元璋以明代元後,便將當年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由此形成獨特的中秋節習俗。明人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如沈榜《宛署雜記》:「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
  [3]臨濠:今安徽鳳陽,元時稱濠州,洪武七年(1374年)才改稱鳳陽府,轄鳳陽、臨淮、懷遠、定遠四縣。
  [4]劉基:即大名鼎鼎的傳奇人物劉伯溫,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因此時人稱其為「劉青田」。自幼聰穎,據說「讀書能七行俱下」。十四歲時,赴括城(今麗水)入處州路郡庠讀書,「從師受《春秋》經,人未見其執經誦讀,而默識無遺。習舉業為文有奇氣,決疑義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諸書,過目洞識其要」。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中進士,之後在江西任瑞州高安縣丞,為人正直,惠愛百姓,「發奸摘伏,不避強禦」。不過他看不起元朝統治者,在《賣柑者言》中稱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說他們「民困而不知救,坐糜廩粟而不知恥」。後來在宦海幾經沉浮後,乾脆棄官不做,居家著書。因「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在當時名氣很大。其文章也寫得相當好,《明史》本傳說他「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在民間傳奇和文學作品裡,劉伯溫則更是一個傳奇,比張良、諸葛亮還要神通廣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風喚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稱為「帝師」「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譽,預言之作《燒餅歌》即被傳為是他所寫。劉基跟隨朱元璋多年,深知皇帝品性和為人,所以選擇了功成身退,堅持不當丞相,要歸老於鄉。他不肯留在朱元璋身邊,自然是為了避禍。回到家鄉青田後,劉基一直過著隱居生活,從來不跟人談起他過去的功勞。青田縣令一再求見,都被劉基婉言拒絕。有一次,縣令換上便服,裝扮個鄉下人去拜訪劉基。劉基正在洗腳,見來了陌生人,連忙穿了鞋子,把來人請進屋,熱情地留飯。劉基請教來人姓名,縣令只好實話實說:「我是青田知縣,特來拜見先生。」劉基大吃一驚,連忙起身作揖,自稱是治下的普通百姓。自那以後,再也不肯跟縣令見面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未逃脫朱元璋的算計,被暗中下毒害死。一說為宰相胡惟庸所害。
  [5]大明寶鈔:明朝官方發行的唯一紙幣。以桑皮紙製作,方形,高一尺,廣六寸「(約合高30厘米、寬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青色,外為龍紋花欄,橫題印有「大明通行寶鈔」,其內上兩旁為八字篆文:「大明寶鈔 天下通行。」中圖錢貫,十串為壹貫,其下印「中書省奏准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若伍佰文,則畫錢文為五串,余如其制,而遞減之。分六等:一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於當時缺銅,於是朱元璋頒布「鈔法」,設寶鈔提舉司,其下再設抄紙、印鈔二局和寶鈔、行用二庫,並於次年以中書省南京名義發行。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又發行小鈔五種:即拾文、貳拾文、三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票面幅面較小。永樂以後,印行寶鈔仍用洪武年號,且禁止民間用黃金、白銀買賣交易。
  [6]由於寶鈔紙質較差,難以耐久,且明代紙幣只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有《倒鈔法》,允許以舊鈔向國家換新鈔,但要繳納工本費),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氾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初行寶鈔時,一貫等於銅錢一千文或白銀一兩或米一石(今一百八十八斤),四貫合黃金一兩。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前後,紙幣時貶時升,江西、福建一帶二貫紙鈔只能換銅錢五百文。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米一石一度值鈔一百貫。永樂五年(1407年),米一石值鈔三十貫。明宣宗宣德初年,米價已達到寶鈔五十貫一石。宣德七年(1432年),寶鈔一貫只值銅錢五5文。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米價漲到一石值寶鈔一百貫,寶鈔事實上已不能通行,「積之市肆,過者不顧」。到明武宗正德年間時,寶鈔實際已經廢止。此後,明朝不再發行紙幣。又,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曾大刀闊斧整頓吏治,官吏枉法受賄者,贓一貫以下者杖刑七十,每增五貫增罰一等,至六十貫(按當時物價合六十石大米,正好是從九品官吏一年的俸祿)以上的梟首示眾,並處以剝皮之刑。當時府縣衙門左邊的土地廟,就是剝皮的刑場。百姓們稱土地廟為皮場廟。有的衙門公案兩旁擺著塞滿稻草的人皮,為官者見之毛骨悚然。
  [7]王保保:元末名將,蒙古名擴廓帖木兒,曾被元廷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徐達軍攻佔大都,王保保自山西退至甘肅,在沈兒峪被明軍擊敗後於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輔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元順帝子),力圖光復大元江山。曾於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軍於漠北,後病卒於哈剌那海之衙庭。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問群臣說:「天下奇男子為誰?」群臣一致推選常國公常遇春,說:「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也。」朱元璋卻歎息說:「卿等以常遇春為奇男子嗎?遇春雖是人傑,我尚得他為臣,唯元將王保保,終不肯臣我,這正是奇男子呢!」自朱元璋「金口玉言」誇讚王保保為天下奇男子之後,「民間凡遇有微勞自矜者則誚之曰:『嘗西邊拿得王保保來耶。』至今遂成諺語。」意思是,在民間,如果有人為一點兒小功勞而驕傲的話,別人就會譏笑他說:「這點事算什麼,有本事到西邊把王保保抓來。」甚至到後來成了一條流行的諺語。由此可見王保保在當時名氣之大。金庸名著《倚天屠龍記》中也有王保保一角,為女主角趙敏兄長。
  [8]據史料記載,明朝的殉葬制度規定很細,哪些妃嬪應殉葬,哪些可以不殉葬,都有明文規定。凡被冊封為貴妃等高等名號的,生過兒子並且兒子被封藩的,可以不殉葬,娘家原有功勳的也可「恩免」,其餘的皆殉葬。《朝鮮李朝世宗實錄》有一段記載了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死後逼殉宮女的悲慘情景:「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其中有個朝鮮選獻的韓妃,臨終時對守候在身邊的乳母金氏連呼「娘,吾去!娘,吾去!」話聲未落,便被太監踢開木床。這些殉葬的妃嬪被吊死後,再送入墓中。
  [9]茲錄明英宗朱祁鎮追封宣宗殉葬宮妃原文:追贈皇庶母惠妃何氏為貴妃,謚端靜;趙氏為賢妃,謚純靜;吳氏為惠妃,謚貞順;焦氏為淑妃,謚莊靜;曹氏為敬妃,謚莊順;徐氏為順妃,謚貞惠;袁氏為麗妃,謚恭定;諸氏為淑妃,謚貞靜;李氏為充妃,謚恭順;何氏為成妃,謚肅僖。冊文曰:「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又,文中郭愛為真人真事。
  [10]殉葬嬪妃死後,都會由下任皇帝追封,並對殉葬宮人家眷予以優恤,如有記錄的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等家,皆自錦衣衛所侍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千百戶,帶俸世襲,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
  [11]明代按職業不同將人分成不同的戶籍,如民籍、軍籍、鹽籍(即灶籍)、匠籍、弓兵籍、鋪兵籍、醫籍等。匠戶(匠籍)隸屬於工部,不允許他們隨意脫籍,必須世代相襲,承當指定的工役。分輪班匠﹑住坐匠兩類。明初規定:輪班匠須一年或五年一班輪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個月。住坐匠則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則須月出銀一錢由官府另雇他人。這兩類匠戶在當值以外的其餘時間可以自由趁作,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終年拘禁在官手工作坊中勞動的束縛。但是,匠戶在身份上仍是父死子繼,役皆永充。匠戶子弟徵入內府針工局習藝者號「幼匠」。匠戶除了可免除一部分雜泛差役外,正役和稅糧不能免除。
  [12]北京按地理位置分五個城區(中、東、南、西、北),每城轄若干坊,坊下有牌鋪。總共5城,36坊,101牌,670鋪。每鋪設鋪頭,伙夫三五人,統之以總甲。
  [13]貢院:中國古代會試的考場,即開科取士的地方,最早始於唐朝。貢,就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貢獻給皇帝或國家的意思。北京貢院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位於今北京建國門內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現今還有貢院東街、貢院西街、貢院頭條、貢院二條、貢院三條等路名和地名。但北京貢院並不是中國最大的貢院,南京江南貢院(遺址在今江蘇南京夫子廟地區)規模更大,也更為出名,蓋因為明代江南經濟發達,教育文化水平亦遠遠高於北方,著名的「南北榜案」即因此而起。洪武三十年(1397年)春,禮部會試,由翰林學士劉三吾和吉府紀善、白信蹈等人主考。榜發時,江西泰和人宋琮第一,全榜五十一人皆為南方人,沒有一名北方士子被錄取。落第舉人向朝廷告發說主考官劉三吾是南方人,有意拔擢其鄉人。朱元璋大為震怒,命侍讀張信等人複查試卷,但北方人還是沒有合格的。又有人告發張信等人受了劉三吾等的囑托,故意將低劣的試卷呈報。朱元璋遂將白蹈倌、張信等處死;以劉三吾年老,免死充軍,狀元宋琮也跟著倒霉被充了軍。六月初一,朱元璋命翰林儒臣於下第卷中擇文理優長者復廷試。廷對中擢韓克忠等六十一人,韓克忠名第一,皆北方之士及陝西、四川之人,賜進士、出身有差。時稱「春夏榜」,亦稱「南北榜」。
  [14]裱褙(biǎo bei):亦作「裱背」。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來裝潢字畫書籍,或加以修補,使之美觀耐久。凡裱褙必兩層,書畫等正面向外者,謂之裱;以無染素紙襯托其背者,稱為褙。又,裱褙胡同靠近貢院考場,因而是進京趕考舉子首選的居住地。明人湯顯祖(《牡丹亭》作者,其事跡參見同系列小說《明宮奇案》及《青花瓷》)到北京參加科考時,便客居在裱褙胡同,還將此事記入了其著述中。
  [15]守制:舊時父母或祖父母死後,兒子或長孫須在家守孝三年。在此期間,不任官、應考、嫁娶等。但所謂三年並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七個月,跨三個年頭。
  [16]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三大湧潮之一,是因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潮頭初臨時,江面閃現出一條白線,伴之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頃刻間,潮峰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唐人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迄今仍是當地習俗。
  [17]弄潮兒是指嫻習水性、技術高超的戲水游泳者,專等錢塘江大潮來臨時,於潮頭弄水。古代弄潮兒被民間視為英雄人物,可達萬眾擁戴的地步。
  [18]古時將府州縣分為四等,重要關隘和要道邊城稱為「衝要」,列為第一等。
  [19]鷂兒嶺:今河北涿鹿(隸屬於張家口市)西北四十里。涿鹿即黃帝、炎帝、蚩尤大戰之地。
《大明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