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空同大師說道:「當年南海龍王有一子,天資聰穎,巡於天地間,造福於人。
偶然機會,他看到鳳凰在天池沐浴,當時便動心於她。
鳳凰本為盤古開天時所生,飛禽之長,仙神之祖,怎麼能容龍子造次?
若在平常,非要判他個粉身碎骨永世不得重生,要比天篷元帥戲嫦娥嚴重得多。
然而這鳳凰當時年少,也有少女情懷,先是一驚,然後一笑而過,留下一根鳳凰羽毛,隱於天地間。
龍子手持羽毛,自知他不可能與鳳凰相配,不久便相思過度,一病不起,最後閉目於世。
龍子辭世於南海東南方的芒邪山,盤於山頂,口銜鳳凰羽毛。
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頂生出一樹,又三百六十五年,樹長萬丈高,衝破雲層,週遭磅礡壯大。
這時有一驚天雷,劈破樹身,隨後飛出一猴,紅屁股,如馬大,便是赤尻馬猴。
這猴子幼年淘氣,竟然誤撞到靈山無來閣,他踏著仙霧轉身進入閣裡,閣中放一坐台,荷花高砌,綠水環繞,那猴子便跳上蓮台嬉戲。
無來閣本是佛祖棲身之所,等到佛祖從雷音寺聽法回來,看到蓮台被動,於是左掌伸出,意念發力,馬猴立刻在佛祖掌心出現。
自此,赤尻馬猴阪依佛門,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靈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賜「聞達侍者」;因由樹生,取木姓,法號尚智。」
聽到空同大師說到這裡,我說:「依大師所言,這不是挺好的嗎?」
空同大師又微微笑道:「施主不急,我還沒講完,你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這隻猴子一心修行,定能造福人間?」
「難道不是嗎?」我反問道。
空同大師搖搖頭說:「雖然木尚智在佛祖坐下修行,但他本身淘氣,耐不住孤寂,於是便下到凡間。
這猴子原本為龍子所化,因此水性極佳,便到水中做樂。
水中之物,妖魔眾多,木尚智最終經不住誘惑,在淮水自封「水猿大聖」,興風作浪,危害百姓,並且改名為無支祁。
變為無支祁的他,再也沒有在佛祖座下那樣面目祥和,而是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頭頸長達百尺。
不說他的本事,但是他這副相貌,也能將人嚇死,再加上他善於變化,力敵九龍,善於控水,火眼金睛,所以人們對他毫無辦法。
直到遇上大禹。
禹治淮水時,無支祁作怪,風雷齊作,木石俱鳴。
禹很惱怒,召集群神,親自下達命令給神獸夔龍,擒獲了無支祁,然而無支祁雖被抓,但依然不服管束。於是禹用大鐵索鎖住了他的頸脖,拿金鈴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鎮壓在淮陰龜山腳下,從此淮水才平靜地流入東海。
歲月輪迴,這猴子被壓在龜山腳下數萬年,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想回到佛祖身邊,但是因為觸犯天條,不可能說回就回的,至少要戴罪修行,以去除自己的罪過,才能回去。」
我聽到這裡,不再說話,確實,這個例子很生動地說明了連神都經不信誘惑,更何況是人呢?
但是,儘管這道家法寶殺氣再重,我也不能將它輕易示人。
就算是空同大師,以我目前對他的瞭解,我也不會交給他。
不是我信不過他,而是我必須要小心謹慎,否則如果空同大師萬一是個騙子,這道家法寶被他騙走,那我失信於秦伯不說,必將引起一場大災難。
空同大師似乎看透了我的想法說:「你身上的殺氣,源於你身上所帶的法寶,施主請放心,我絕對不會要,不過,施主知道這個法寶是什麼嗎?」

第四十一章 將臣令
「你怎麼知道我身上有法寶?」我心中一驚,急忙問。
空同大師笑道:「這又怎麼能瞞得了我呢?不過放心,我說過你這法寶我不會要,更不會搶,因為就算被我拿著,也沒什麼用——能使用這件法寶的,也只有你。」
「我?」我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以為聽錯了,急忙說:「這道家法寶是秦伯爭來的,他臨終都沒說我可以用,只說讓我尋找純良而且有能力的人送給他——其實我已發現了一個人,本想送給他的,只可惜他來去太快。」
「每個人都會有不知道的地方,就像我,也並非是萬事通,所以先前那個老施主,他並不知道能持道家法寶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你便是最佳人選!他托你尋找純良之人送給他,其實真的不必尋找。」
「你剛才不是說,這法寶有殺氣嗎?我拿著它,不是會被腐蝕嗎?」
「沒錯,所以我現在送你這只赤尻馬猴克制殺氣,雖然這法寶殺氣很重,但是被好人拿著總比壞人拿著強,而且好人運用得當,也能造福於人類。」空同大師說。
「這隻猴子本身戾氣很重,如何能克制殺氣?」我問。
「這隻猴子如今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以後用你的「頂上化佛手眼」之力,渡化他再次成佛,這期間你以渡化之心,便能克制你本身的殺氣。」
「原來是這樣。」我說:「多謝空同大師指教,可是我該怎麼渡化他呢?」
「你先把他放在手心中。」
依照空同大師的話,我把石猴放在右手手心。
空同大師搖搖頭說:「你放在左手手心,因為你的左手手心才是頂上化佛手眼,左手掌命,右手只是掌運而已。」
我又依照空同大師換了左手。
當把木猴放在手心之後,手心之中便有一股清涼。
這股涼氣就像清泉水一般,蜿蜒地順著手臂上的脈搏流入肩膀,然後入五臟六腑,最後蔓延大腿至全身。
接著又逐漸收縮,從腳開始,又回到的五臟六腑,最後聚集成一股真氣,進入左手手臂,回到手心之中,輸入赤尻馬猴體內。
一分鐘後,木猴果然開始發生變化,它外面的一層木皮猶如蛋殼一樣破掉。
接著,從裡面間然跳出一隻一寸高的猴子。
這隻猴子,並非木猴,而是肉身之猴,他撓了撓自己的腮幫子之後,便跳到地上,轉眼之間,一寸高的猴子,竟然如馬大,一如空同大師所講。
《僵山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