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
陳玄禮怒極反笑:「你在眾目睽睽之下,與蚍蜉稱兄道弟,如今說出這種鬼話,欺我等都是三歲小兒嗎?」封大倫也喝道:「你當初殺死萬年縣尉,我就知道是個嗜殺無行的卑劣之徒。如今僥倖蒙蔽上司,混了個靖安都尉的身份,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死到臨頭才想起來編造謊言乞活,真當我等都是瞎子嗎?」
他句句都扣著罪責,當真是刀筆吏一樣的犀利功夫。就連陳玄禮聽了,都微微頷首。
張小敬歎了口氣,知道要解釋清楚這些事情,實在太難。周圍這些人,不會理解自己的處境,更不會明白今天他做出了多麼艱難的抉擇。
能夠證明張小敬在燈樓裡努力的人,魚腸、蕭規和那一干蚍蜉都死得乾乾淨淨。只有太真和檀棋,能間接證明其清白,可是她們會嗎?即使她們願意證明,天子會信嗎?即使天子相信,朝廷會公佈出來嗎?
張小敬太熟悉這些人的秉性了。今天這麼一場轟動的大災劫,朝廷必須要找到一個罪魁禍首,才能給各方一個交代,維護住體面。蕭規已死,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把張小敬拋出去做替罪羊——哪怕他們對他的貢獻心知肚明。
上到天子,下到封大倫,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推動這件事。張小敬實在想不出,自己還有什麼解脫之道。
長安大城就好似一頭狂暴的巨獸,注定要吞噬掉離它最近的守護者。想拯救它的人,必然要承受來自城市的誤解和犧牲。
張小敬仰起頭來,看了看清澈如昨日此時的天空,唇邊露出一絲笑意。他撣了撣眼窩裡的灰塵,低下頭,看著陳玄禮緩緩道:「罷了,人總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告訴你吧,蚍蜉已經死絕,天子和太真坤道平安無事。」
「在哪兒?」
「先讓這兩個人離開,我才會說。」
張小敬一指聞染和岑參,擺出一個坦蕩的姿態。既然結局已經注定,他放棄了為自己辯說,只求他們能夠平安離開。
不料封大倫又跳了出來:「陳將軍不要相信他!這傢伙手段殘忍,包藏禍心!如今突然說這種話,一定還有什麼陰謀!」
陳玄禮盯著一臉坦然的張小敬,有些猶豫不決。這時永王卻忽然開口道:「以父皇安危為重。」
陳玄禮和封大倫同時愕然,永王這麼一說,無異於同意放走聞染和岑參。不過他的這個理由出於純孝,沒人敢去反對。
於是陳玄禮做了幾個手勢,讓士兵們讓出一條通道來。聞染髮出一聲淒厲的哭聲:「恩公,你不能拋下我一人!我不走!」死死抓住他的胳膊。張小敬愛憐地摸了摸她的頭,叮囑道:「咱們第八團就這點骨血,替我們好好活下去吧。」
他一邊說著,一邊伸出手去,猛地切中了聞染脖子。聞染嚶嚀一聲,昏倒過去。
張小敬對岑參道:「麻煩你把她帶走吧,今天多有連累。」岑參這時不敢再逞什麼英雄,知道再不走,會惹出天大的麻煩,便沉默著攙起聞染,往外走去。
封大倫有些不情願,不過他轉念一想:先把張小敬弄死,至於聞染嘛,只要她還留在長安城,日後還怕沒熊火幫折磨的機會嗎?
岑參托著聞染,慢慢走在龍武軍士兵讓出的通道間。兩側的士兵露出凶狠的神情,岑參只能盡量挺直胸膛,壓服心中的忐忑。他走到一半,忽然回頭看了一眼,看到張小敬仍舊筆直地站在原地,雙手伸開,那一隻獨眼一直注視著這邊。
出於詩人的敏感,他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張小敬已心存死志。只要聞染一離開視線,他與這世界上的最後一根線便會斷開,從此再無留戀。岑參雖然對這個人不甚瞭解,可從與聞染、姚汝能等寥寥幾人的接觸,知道他絕非封大倫口中的一個卑劣兇徒那麼簡單。背後的故事,只怕是山沉海積。
他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英雄末路,悲愴絕情,這是絕好的詩材。可惜詩家之幸,卻非英雄之幸,強烈的情緒在他胸膛裡快要爆炸開來。
就在這時,忽然遠處傳來金鑼響動,鑼聲急促。一下子,移香閣前的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他們看到遠處望樓上旗號翻飛,而且不止一處,四面八方的望樓都在傳遞著同一個消息,整個長安上空都幾乎被這消息填滿了。
有懂得旗語的人立刻破譯出來,稟報給陳玄禮:「天子無恙。」陳玄禮又驚又喜,忙問詳情,可惜望樓還沒來得及提供更詳盡的細節,只知道是延興門那邊傳來的消息。
封大倫飛速看向張小敬,臉上滿是喜悅。天子無恙,這傢伙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個要挾的籌碼,可以任人宰割了!
張小敬微微苦笑一下。給延興門傳消息的是他,結果沒想到這個善意的舉動,卻成了自己和另外兩個人的催命符。
但他束手無策。
「李司丞,那件事沒辦法告訴你了,但我總算履行了承諾。」張小敬喃喃自語,閉上了眼睛,迎著鋒矢,挺起胸膛朝前走去。
封大倫壓根不希望留活口,他一見張小敬身形動了,眼珠一轉,立刻大聲喊道:「不好!欽犯要逃!」
龍武軍士兵們的精神處於高度緊繃狀態,猛然聽到這麼一句,唰地下意識抬起弩機,對著張小敬就要扣動懸刀。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個聲音忽然從人群後面飛過來:
「住手!」
「安祿山?」
李泌對這個名字很陌生。隊正趕緊又解釋了一句:「他是營山雜胡,張守珪將軍的義子。」
一聽是胡人,李泌眼神一凜。胡人做節度使,在大唐不算稀罕,但也絕不多見。安祿山能做到這個位子,說明很有鑽營的手段。可是,這傢伙不過一介新任平盧節度使,怎麼敢在長安搞出這等大事?實在是膽大到有點荒唐。李泌總覺得道理上說不通,其中必然還有曲折。
「平盧留後院在哪裡?你隨我去。」李泌舉步朝外走去,隊正雖然不情願,但看他殺氣騰騰,也只能悻悻跟從。
守捉人的據點對面,就是十座留後院。這裡是諸方節度使在京城的耳目和日常活動所在,平時儼然是一片獨立區域,長安官府管不到這裡。可今天街巷裡忽然多了一批旅賁軍士兵,氣勢洶洶地朝著裡面開去,驚動了不少暗處的眼睛。
這裡的人在京城消息靈通,看到這支隊伍,不免聯想到興慶宮那場大亂。於是他們交換了一下疑惑的眼神,卻都不敢發出聲音。
在隊正的引領下,李泌率眾徑直來到西側第三所。這一所留後院的正中,飄動著一面玄邊青龍旗,青色屬東,玄邊屬北,恰好代表了平盧節度的方位所在。
一名旅賁軍士兵走到門前,砰砰地拍打門板,不一時,出來一位褐袍的中年人。這中年人眉粗目短,頗有武人氣度,但笑起來卻像是一位圓滑的商人。他一開門,沒等李泌開口,便深深施了一揖,口稱萬死。
李泌之前預想了平盧留後院的種種反應,可沒想到居然是這樣。他眉頭一皺,不知該說什麼才好。那中年男子已經直起身來,笑瞇瞇地自報了家門。
原來他叫劉駱谷,是這平盧留後院在京城的主事人,安祿山的心腹。李泌一聽,立刻收起了輕視之心。這主事人上至百官動態,下至錢糧市易,無所不打聽,手眼通天,雖無官身,勢力卻不容小覷。
李泌冷冷道:「你口稱萬死,這麼說你們早知道我的來意嘍?」劉駱谷還是滿臉堆笑,只說了兩個字:「寄糶。」
一聽這兩個字,李泌的臉色便沉下去了。
大唐的朝中官員,經常會涉及一些不宜公開的大宗交易。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往往會委託一些豪商代為操作,收支皆走商舖賬簿——謂之「寄糶」。後來慢慢地,各地留後院也開始承接這類業務,他們是官署,沒有破產之虞,而且節度使自掌兵權、財權,外人難以插手,保密性更高了一層。
劉駱谷這麼一說,李泌立刻聽懂了。守捉郎在平盧留後院過的賬,其實是朝中某一位大員寄糶。這一位大員在京城之外的地方僱用守捉郎,但費用是走平盧留後院的賬。這樣一來,用人走京外,劃賬走京內,人、錢是兩條獨立的線。無論怎麼折騰,這位大員都可以隱身事外,穩如泰山。
他唯一漏算的是,沒想到劉駱谷這麼乾脆地把自己給出賣了……
李泌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們為何這麼乾脆就把寄糶之人給賣了?」
劉駱谷正色道:「寄糶之道,講究誠信。本院雖從來不過問客戶錢財用途,但若覺察有作奸犯科之事,也有向朝廷出首之責。昨夜遭逢劇變,惶惶不安,院中自然要自省自查一番。安節度深負皇恩,時常對麾下告誡要公忠體國,為天子勞心,若他在京,也會贊同在下這麼做。」
他說得冠冕堂皇,但李泌聽出來了,這是把留後院的責任往外摘,還暗示安祿山並不知情,而且他有聖眷在,不宜追究過深。這位劉駱谷倒真是個老手,消息靈通不說,一聽到風聲,立刻做好了準備,痛痛快快地表現出完全配合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