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節

  正一道前身是天師道,他們修的就是一道與天相交的神念。無需練習什麼內家拳,直接拿天師印畫符捉鬼降妖就行了。
  然後是全真,全真道追求的是肉身解脫,通過靜坐,丹道的方式,來生旺三魂竊得元氣,最終解脫為仙。
  還有茅山道,茅山道不與人相處,專注的就是鬼事,見天兒地跟鬼打交道,像什麼五鬼運財符啊,等等,這都是茅山道研究的東西。
  再就是武當了。武當少問鬼神,專注的就是內家功夫的修行和醫字一脈的傳承。因此,他們更注重醫武結合的訓練。
  而我們這一門,不僅要會畫符,還要精內家拳腳功夫。另外,老頭子講了,後面的醫家,星相,丹道,乃至兵法,等等都需接受傳承。
  這些東西,雖然多,但卻是最正統,原滋原味古道門中每一位道士要掌握的內容。
  因故,道者,其實類似現在的初高中學習一樣,不僅要語文好,代數,幾何,物理,化學,更要門門精,這樣你最終才能考上重點理想的學校。
  什麼時候,等到醫家,畫符,內家,丹道功夫等等一切課程,全都掌握精通了,你才能進大學裡邊,專找一門課來精研。
  道門大學是什麼?
  老頭子說了,唐以前還有。但自打元朝蒙古人佔了華夏江山,又至清代滿人統攝了中華文明以後。
  道門都快沒了,還提什麼大學?
  是的了,如果沒有蒙古人和滿清,咱中國,興許現在已經是世界頭號的強國了……
  正因如此,到了現代,很多人都有誤區。咦,道士不是畫符的嗎?怎麼他們又學武術?咦,道士不是算命的嗎?怎麼他們還看病?
  時間將一個龐大的道門硬生生給衝散了。
  是以,世人現在對道門,真有如盲人摸象,難知全貌。更加無法理解,遠古時期,修道士們在華夏大地締結的一個又一個輝煌。
  我站了五天的樁,將一身氣血站的充足飽滿。隨之,又改了單重,接下來,行樁。
  行樁,就是慢打五行拳。
  過了七天後,自感已經超越了受傷前的小境界。
  然後,我找了個時間,給大伙叫到了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動。
  這些日子,梅仁軍跟他兒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進。一切飲食,包括所有東西都由人讓外面送進來,再讓冰容小暄一一檢查過後方才肯放心食用。
  另外,他那倒霉兒子,經過祝老道幾次調理,現在已經能下床走動了。而經歷這麼件事兒後,梅仁軍對我們一行數人已然是深信不疑。
  這不,今兒,聽說我們要開個小會,他早早讓人把茶室收拾出來,又拿出珍藏的母樹大紅袍,擺上了各式乾果做茶點,收拾利索了,才說了聲慢用,退出房間。
  等人一走,我馬上問祁道長:「道長,這段時間,我看你天天在推奇門,那個大青銅棺材,有下落了嗎?」
  道長回:「道友所問正是貧道欲講之事。這段日子,貧道一直起遁推演,發現你之前講的那座樓中,現如今已經是空空如也了。」
  小暄聽這話說:「怎麼個意思,東西讓他們搬了?」
  道長:「正是此解。並且,我已推出東西現今藏於何地。」
  我忙問:「在哪裡?」
  道長:「天目!」
  祝老道:「天目山?」
  道長:「正解,那裡是蘇杭之地,唯一一處的天賜靈地。此番,對方將大棺運往那裡,想必是打算借天目山的靈氣,來溫養什麼東西。另外……」
  道長一鎖眉說:「我測天目山的山野靈氣卻發現,那裡橫行一股子濁流,這般濁流將靈氣衝散不少,是以,這山,怎地又非山了。」
  我明白道長說的濁流是什麼。那地界,十多年前就已經是鼎盛的風景區了。現在,更是大興開發,到處建了度假村,別墅區什麼的。
  人吶!真是發展到哪兒,就禍害到哪兒。
  冰容這時插嘴說:「道長啊,這麼講,我們是不是要去天目山玩兒了。」
  祁道長:「非也,此地因果仍沒了卻。欲想解開大棺之秘,還需去炮道友之前講過的樓中一探究竟方是上上之策。」
  我點了下頭,掃眼眾人說:「我來安排一下啊……」
  我的安排極簡單,我讓盧媛媛先領得了肉身的周立濤去一趟她家,然後找霜霜姑娘的師父。
  因為,我聽說她師父沒走。而老人家沒走一定有原因。憑第六感,我感覺這個原因與周立濤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我斷,老人家一定想見一見周立濤,說不定,這裡面有一些因果緣分在吶。
  接下來,我讓小魔女和冰容還有祁道長在校園學生中間探聽口風。
  而我,則要跟祝老道,暄妹子帶上梅仁軍,前往四號公寓,一探那處秘地究竟隱藏了什麼玄機。
  一番安排後,起初盧媛媛略有不同意,但我裝了裝生氣樣子,她也就沒什麼話說,點頭允了。
  接下來,盧媛媛開車拉上周立濤去她家。
  我則領了祝老道,單獨會見梅仁軍。
  院子裡,一張擺在石桌的茶案前,梅仁軍很是侷促地給我倒茶。
  我瞟了眼周圍,只有不遠處,杜姓武師正領了他的弟子練拳。
  我給了老道一眼色。
  老道嘿嘿笑了兩聲兒,接著他對梅仁軍說:「梅先生啊,你這都半隻腳跨到棺材裡的人了。你就別跟我們兜圈子嘍,說吧!那夥人,纏著你到底想要幹什麼。」
  梅仁軍笑了一下說:「這不,我手上有兩個錢兒嘛,他們圖我財,我,我這……」
  我聽了冷笑一聲,接著我淡淡說過一句:「幾年前,你在那個青銅大棺前,究竟經歷了什麼事?」
《觀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