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因為我們人太多,這麼貿然的都擠過去顯得非常不禮貌,況且,我已經注意到在那些高高的野草叢中,似乎隱藏了許多的人。
「楊晴,咱倆過去,其他人在這裡等著吧。」
我說著,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帶著楊晴來到了白髮老者的前面,衝他拱手施禮。
老者沒有回禮,而是點頭示意,轉身就走,抬腿跨過一道門檻,進入一座石廟之內。
第349章 金沙國的歷史
楊晴急忙就要跟進去,我拉住她,衝她使了個眼色,然後在她之前邁進廟門裡。
老者放下枴杖,從旁邊的供桌上挑出三炷香點燃,然後恭敬的鞠躬對著上方的靈牌擺了擺,將三炷香插進香爐,然後撿起枴杖,退讓到一旁。
為了表示我們的善意以及尊重,我和楊晴也先後上了三炷香。
老者的面色終於緩和了下來,帶著我們出了石廟,沿著雜草叢中間的一條小路,繞了半圈,到達了距離那些石廟幾十米遠的一塊空地處。
這片空地上面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只有黃沙,踩在上面會有「沙沙」聲響,非常的柔軟,而且看樣子很有一些厚度。
我們踩過的地方,會留下我們的腳印,因此可以看得出來,這些黃沙非常的細,不像沙漠上那種粗沙,反而有些像海邊的那種細沙。
老者沖旁邊比劃了一下手勢,我順著他所指看去,發現在一旁的草叢中有一根手指粗細的木棍,於是走過去撿起來遞給楊晴。
楊晴沖老者行了個拱手禮,然後用腳將地上的黃沙抹平,用木棍在上面寫出來許多像是簡筆畫一樣的字。
老者瞇眼看著楊晴寫下的話,點了點頭,待楊晴寫完後,也用腳將身前的黃沙鋪平,用同樣的文字回答。
楊晴這一次充當了劉胖子的角色,邊與老者溝通,邊進行翻譯,以讓我能夠第一時間知道他們溝通的內容。
原話翻譯成白話也有些晦澀難懂,而我只關心對話中的重點內容。
果然如楊晴猜測的那樣,這裡的人真的是曾經金沙古國的遺民,但是他們卻不像那些專家猜測的那樣,並不屬於古蜀國,而是附屬與古蜀國的一個非常小的國家。
金沙國民熱衷耕種和文化發展,非常排斥戰亂,因此並不具備多麼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古蜀國強大的兵力下,也只是勉強能夠自保而已。
古蜀國當年的兵力非常強大,可以與中原地區的商朝分庭抗禮。幾經戰役之後,兩方互相退讓,劃下國境線,從此互不侵犯。
然而,中原地區與古蜀國那樣的閉塞之地不同,經常會有戰亂發生,朝代的更迭也非常的頻繁。
經春秋戰國,天下一統歸秦。
秦始皇的戰力強大,一時橫行天下,無人能敵。
古蜀國在經歷連番的戰爭之後,國力急速消退,無法再繼續承受,開始舉國逃避戰亂向西遷徙。
金沙國沒有經歷戰亂,但金沙國王深知類似「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毅然決然帶領子民加入了西遷之路。
那時代的交通並不像現在這麼便利,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遷徙。
在路上,飢餓、疾病、惡劣的天氣、野獸等對他們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出行時這一路的人有數萬,而過了青藏高原抵達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時候,他們已經只剩下了不足一千人。
而這僅存的一千人中,有七八百金沙國的子民,以及金沙國的國王。
他們從塔里木盆地東南角的入口進盆地,在沙漠中迷了路,最終艱難抵達盆地西北角綠洲的時候,竟然奇跡般的還剩下了六百餘人。
因為古蜀國的領袖基本都已經在途中逝世,因此金沙國的國王被推為新國的領袖,而新國依然名為「金沙國」。
他們在這裡定居了下來,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野獸以及疾病堅持不懈的鬥爭,終於完整的建立起了新的金沙國。
然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會有真正的和平,幾年之後,他們便迎來了同在沙漠中的一個小國的征討。
而那個國家,正是沙漠最中央的精絕國。
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在建國之後,金沙國王在穩固人民生存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培養兵力,為了就是防範這一天的到來。
兩國交戰數次,互有輸贏。
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金沙國越戰越強,而生存環境惡劣的精絕國則日漸衰退,最終竟然亡國於一場驚天動地的沙暴。
金沙國王不希望再有戰亂影響到子民的生活,於是帶人繼續找尋,終於找到了這片隱蔽的山谷,並舉國開暗道,遷移到了這片山谷之中。
不幸的是,金沙國王在這個過程中得了重病,最終沒能見到子民們安居樂業的那一天。
自此以後,金沙國不再有國王,只有領袖。
為了紀念金沙國王,金沙遺民們經數百乃至上千年,挖空山體,動用無數人力,設計並完成了金沙國王的古墓。
這座規模巨大的古墓不止是為了紀念金沙國王,更是為了防止有人侵入到這裡,打擾到他們的安寧。
可是這樣一來,他們也就徹底斷絕了與外面的聯繫。
至今,過去了已經幾千年。
他們依然保持著祖宗們傳下的生活習俗,文化沒能得到發展。
我們這一次的出現,讓他們感到恐慌,以為我們是侵略者,但後來看到冷月有那種實力卻沒有傷人,他們才稍稍放心,想讓我們盡快離開。
只是沒有想到,楊晴居然會他們的文字,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與他們交流。
老者說,他現在非常想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秦國到底有沒有統治全世界,已經傳到了幾代……
他問的問題,我們很難解釋清楚,因為裡面涉及了太多他們無法理解的文化和事件。
不過,楊晴還是盡全力把她所知道的進行了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