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節

  劉萬琰見他急得汗流浹背的,便吩咐說:「繼續喊,別停,一直都下去,把手下的香插完。」
  又過了好一會,終於手上還有剩下一支香了,這時候,王德子已經是累得汗都打濕了衣服,還滴答滴答的順著衣服下沿流下來。
  王德子的嗓子早就喊得沙啞了,但想了想孩子,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現在終於走到手裡還剩最後一支香了,心裡又是焦急但又是放鬆的。
  先是蹬蹬蹬往前跨了九大步子,把手裡的香往路邊一插,然後憋足了勁兒,攢著一口氣兒,大聲吆喝道:「寶兒,天黑哩,快回家喲!」
  話音一落,大家就隱隱約約聽見從遠處的山坳裡,傳來一個脆生生的童音:「好哩,我回來啦……」
  聲音在空蕩蕩的山坳裡盤旋著,久久不散,空曠之中帶著絲絲的寂寥。
  聽到這聲回答之後,大伙在一路燃香飄起的白煙之中,一起掉頭回了村裡。
  這時候已經接近黃昏時刻了,太陽已經躲到了山的另一頭,餘下一片紅中帶金的餘暉,灑滿了蔚藍的天際,還將道路照得明媚,一股暖意正籠罩著這條回家的路。
  遠處的房屋上,飄起縷縷白色的炊煙,彷彿還能還空氣中嗅到陣陣飯香,這是家裡做飯的母親們,正在無聲的提醒著貪玩的孩子們,天色晚了,快快回家。
  大家再一次回到家裡,才剛進家門,王德子媳婦就哭嚎著跑過來了,一隻手緊緊地抓著走著前邊的成剋星,嘴裡還嚷嚷著:「快,快來幫忙看看,寶兒剛才昏過去了。」
  由於太過慌張,王德子媳婦一下手上沒了方寸,成剋星被抓得齜牙咧嘴的,連忙把她的手從自己胳膊上掰開,問是怎麼回事。
  王德子媳婦只是苦鬧著說,自大家出去以後,孩子便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也不再往下滑了,一隻手安靜的讓一旁的姐姐拉著。
  但就是在剛才,那孩子突然好像是魔障了一般,猛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旁的女孩因為一隻手抓著弟弟的,都險些被他拽下椅子。
  只見男孩蹭的一下站直之後,嘴裡突然喊了一聲:「好哩,我回來啦!」
  剛說完這句話,便直挺挺的向後倒去,再也不省人事。
  而王德子媳婦一看兒子昏過去就急了,連忙想出去找人,誰知道這時候大家從外面走了進來,才有了一進門的這一出。
  劉萬琰讓大伙先把孩子扶到椅子上,又到了一杯茶,把手放進杯子裡沾上水,對著孩子臉上一灑,嘴裡喊了一聲:「回魂咯!」
  那話音才剛落,大家就見孩子的面色由蒼白漸漸變得紅潤起來,呼吸也由原來的紊亂變得開始正常。
  又過來一刻鐘,劉萬琰上去掐了掐孩子的人中,那孩子一吃疼,便慢慢睜開了眼睛,看見一臉焦急的親人,張口就叫道:「爹,娘。」
  見兒子醒了過來,王德子夫妻喜極而泣,跑上去抱著兒子,嘴裡還不住的喊著,心肝、寶貝、肉蛋……
  一旁的女孩看著這個場景,眼底劃過一絲暗淡,爹娘還是能疼愛弟弟,但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臉色還是帶著滿足的笑容,看著弟弟好了起來,她也很高興。
  虧得王德子還是想著女兒的,見兒子醒了過來,還抱起女兒,讓兒子看著,叫姐姐。
  看著王德子一家融洽的情形,累了一天的大伙忽然覺得,這忙沒白幫。
  見王德子一家幸福勁兒過了,劉萬琰便對王德子說:「這孩子的魂回來了之後,為了避免它再丟,咱還得讓你兒子認干親,鎮鎮魂。」
  認干親其實又叫做「打老契」,這個法子不止是鄉下,就在城裡也是很平常的事。
  但一般來說,鄉下的規矩,講究會多一些。而一般認干親的都是一些體弱多病的孩子或者是夭折多次才求得的孩子,又或者是一些獨生子女之類的,當然,在有些地方一些人也會靠著認干親攀關係,以拉近兩個家庭的距離,這個咱們暫且不提。
  因為地域的不同,認干親的儀式也會略有不同。
  但大部分地方,在一個選定的「黃道吉日」舉行儀式。
  屆時,做父母的除了要準備豐盛的酒席外,還要替自己的孩子預備孝敬乾爹、乾媽的禮物。這份禮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給乾爹的帽子和送給乾媽的鞋子,另外,還要配上衣料之類的物品。
  當然,這是有禮尚往來的。
  乾爹乾娘也會回贈孩子一副碗筷和一把長命鎖,小一些的孩子還會有小衣服、小鞋子之類的物品,有錢的人家都是到首飾店去訂做銀碗銀筷,或者到寺廟裡、喇嘛那裡去買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如果萬一打碎碗的話,就被認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這裡要說的是,其實很多時候,認干親,要認的也不一定是人,也是一時一些有名的鬼神。
  在蘇杭一些地方,孩子們流行認的感情,一般不是活生生的熱門,而是閻羅王旁邊的無常鬼。
  據當地傳說,無常鬼是閻羅王專門派來拘攝死者之魂的鬼,將子女寄於無常鬼,是希望它不要拘攝寄子之魂,讓自己的孩子多壽長命。而這些孩子每到七月,會到廟裡祭拜自己的干親,直到成年位置。
  而對王德子的大兒子來說,普通的人光靠過硬的八字也鎮不了他的魂了,因為這孩子的魂在外遊走多年,已經跟外頭的遊魂差不多了,輕得就算是找回來,也很容易再一次出走。
  這就像是一個離家出走了好幾年的頑皮小孩,哪怕就父母在外頭把他找回來了,但他的心已經在外頭玩野了,不找個可靠的人看著他,誰也難保下一次他會不會再離家出走。
  「在找回這魂之後,你們還得讓兒子認土地公做乾爹。」劉萬琰說道。
  其實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也是一方的「社神」,在古書裡就有記載,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報功也。」
  據說土地公小小的個子,才是成人的一半高,所以土地廟也十分小,一半不過一米來高左右,幾乎每個村子的村口都會砌有一個。
  土地公在活著的時候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一直到老一零二歲辭世死後三天其容貌仍不變。
  而這個時候,有一個窮苦人家大約是以前受過他的恩惠,就用四塊石頭圍成石屋奉祀他,然後過了不久,這家人很快就從貧農變成了富農,所以大家都相信是他死後化成了神明在天上保佑這一家,後來便每個村子都建起了土地廟,以希望保佑一村風調雨順,驅災辟邪。
  其實有土地公,就會有土地婆,很多電視劇裡都把土地婆刻畫成一個和土地公同樣矮小,其貌不揚的老太婆,事實上很多土地婆姿容甚美,真正的原因在於她愛說實話。
  土地公和土地婆雖然是夫妻,但性格確實兩個極端。
第204章 哭得更加厲害
  土地公生性善良忠厚,最希望的就是世間人人能夠豐衣足食,都能過上富庶的生活。
  但土地婆卻不這麼認為,土地婆聽了之後卻說:「這樣不行,世間的人應該有富有貧,大家都富足了就沒人願意做辛苦的工作,有了差距才能分工合作,發揮社會的功能。」據說世間的貧富差別就由此而來。
  當然,也是因為這件事,大家都認為土地婆是個「惡婆」,鮮少有人給她祭祀,所以大家再各家的村口裡常見的是土地公廟,而沒有土地婆的廟。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土地婆說的話,雖然不中聽,但卻是實話,所以在古時候,大家都相傳這一句老話:「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一般來說,認土地做乾爹的孩子是極少,但對於鎮住遊魂是極其有效的。
  「你兒子要是認了土地公做乾爹,身上的魂就不容易被其他遊魂帶出去玩了,土地公會在村口外守住,就是孩子走了魂,也是走不出這個村子的,最後還是會回到身體裡。」劉萬琰如是說。
《半命抓鬼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