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可能是一個時空片斷,一個被這個失落的世界吞噬的時空片斷」,羅亦安回答:「我不能肯定,但我們或許到了羅馬時代。」
「我怎麼那麼倒霉!」趙箐放聲大哭起來,邊哭邊控訴說:「跟上你,連遇兩次大霧,到了這個奇怪的世界還則罷了,可現在又到了失落世界的時空片斷,天哪,這都是什麼怪東西,我好像到了圈套中的圈套,羅亦安,我恨你!」
周圍響起了輕微的馬蹄聲,羅亦安乘趙箐只顧哭泣的功夫,閃電般把自己的背囊整理一下,將一些礙眼的物品打成一包,旋即,他竄上一個大樹,將背囊放入大樹的枝杈間,復閃電般溜下樹來,在樹上留下一個不顯眼的記號,再閃身回到趙箐身邊。
「你應該為自己的幸運而慶幸」,羅亦安安慰說:「不是什麼人都能有幸來到這失落的世界探險,不是什麼人都能回到羅馬時代,也許,你即將見到凱撒呢?」
話音剛落,周圍響起一聲厲喝:「什麼人?」
這是句古拉丁文語,羅亦安在特羅古斯書寫的《腓利史》中見過這種語法,它與現在的拉丁語差別不大。聽到喊話後,羅亦安立刻舉起雙手,用同樣的語法回答:「別放箭,我們是旅行家。」
隨著一陣馬蹄聲,樹木的背後轉出一個羅馬騎兵,緊接著,兩名騎兵在他左右出現,三人呈三角形包圍了羅亦安與趙箐。
趙箐在騎兵發出第一聲詢問時,已止住了哭聲,見到這三名騎兵出現,她拉拉羅亦安的衣袖,低聲問:「這是演戲嗎?」
「別說話」,羅亦安高舉雙手,神情自若地回答趙箐:「在我們身後還有兩人,正向這裡摸來,從現在開始你別說話,所有問題都由我回答。」
當中的羅馬騎兵見到兩人還在竊竊私語,立刻喝止道:「住嘴!」說完,他邊打量著兩人邊問:「旅行家,你看到了什麼?」
羅亦安此時一身皮甲,背著圓盾、長弓,腰上插著一把哥薩克馬刀,還掛著把短劍。光著頭,沒帶頭盔。他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看到了一場殺戮,便匆忙避入林中。」
「旅行家,我沒有看到你的行李,告訴我,你就是這樣用雙腳走來的嗎?……好古怪的裝扮」,那騎兵繼續詢問。
「不,匆忙中我遺失了自己的行李,那地方就在前面,不遠。如果可能,我想找回自己的行李,士兵,你能幫助我嗎?」
那騎兵轉頭打量著趙箐,被她的美麗所吸魂奪魄,心不在焉地問:「我剛才聽到你提到『凱撒』?」
「是的」,羅亦安眼都不眨地說:「如果可能,我希望能見到太陽神之子、羅馬的市政官、大祭司長、大法官、曆法的修訂者,偉大的、戰無不勝的統帥該猶斯·優斯迪努斯·凱撒。」
羅亦安說的凱撒就是凱撒大帝,他的名字在中國有諸多翻譯法,其中,他的中間名「優斯迪努斯」常被翻譯成「朱利斯」、「尤利烏斯」或者「儒略」,其中,談到曆法時,人們常把凱撒修訂的曆法稱之為「儒略歷」,儒略歷也被稱為凱撒歷,它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太陽曆(公歷)。而羅亦安用的「優斯迪努斯」的稱呼法,則是拉丁文的準確發音——這不難,我們的拼音就是採用拉丁拼音法。
羅亦安的準確發音顯然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那騎兵收起了色迷迷的眼神,立馬莊重起來,他右手一敲胸甲,簡短地說:「跟我來。」
羅亦安愣了一下,他真沒想到含含糊糊的一句試探話竟然冒險成功,藉著轉告趙箐的功夫,他半信半疑地說:「啊哈,這下你真能見到凱撒了,我們來到的居然是凱撒的時代,剛才那些部族人高喊著阿萊西亞,我想,這可能是公元前52年,自由高盧人的最後一戰——阿萊西亞攻防戰。」
幾名騎兵正忙著給羅亦安騰出坐騎,聽到羅亦安在說「阿萊西亞」這個詞,他們嘴唇蠕動了一下,但最終沒有開口。
這時代,中國發明的木製高橋馬鞍以及馬鐙還沒有傳入歐洲,騎兵主要起著傳令與斥候作用。以趙箐的騎術不足以駕馭性格猛烈的歐洲大馬。羅亦安沒有猶豫,他攔腰抱起趙箐,一個跨步躍上了無鐙馬,同時,他微笑著向幾名羅馬騎兵解釋:「我妻子。」
見到羅亦安異常熟練的騎術,羅馬騎兵露出警惕的目光,他們與羅亦安拉開了距離,身後的兩名騎兵也顯露出身影,將羅亦安隱隱的包圍住。
羅馬軍隊的大營紮在一座石山腳下,高達三百米的石山頂部就是著名的阿萊西亞要塞,三面都是陡坡,河谷環繞,正對西面的緩坡前是唯一進出的道路,易守難攻。
圍繞著阿萊西亞要塞,羅馬人建立起一道長長的土牆。土牆前是兩道巨大的深壕,兩道深壕間距十米,其上堆滿了斜指朝天的尖木樁。羅馬人環形圍牆背後是幾座巨大的兵營,由於角度關係,羅亦安只看見了其中的五座,想來在阿萊西亞要塞遮擋住的部分還應該有兩座兵營。
「一切與歷史相符」,羅亦安嘟囔著,猛然間,他想起了什麼,出了一身冷汗,急問隨行的士兵:「請問,你們圍城多少天了?」
那騎兵掃了一眼羅亦安,又瞥了一下他懷中抱的趙箐,低聲說:「四十天。」
冷汗一滴滴的自羅亦安頭上冒出,他明白是怎麼回事!
歷史在這裡偏離了軌道,據記載,當時,凱撒修建了兩道環形圍牆,內環防禦工事針對阿萊西亞要塞,長15公里;外環工事針對可能的高盧人援兵,長28公里。圍城兩個月後,高盧人43個部族共25萬人來援,阿萊西亞要塞內的高盧人也乘機裡應外合。然而,凱撒憑借內外兩道圍牆,以十個軍團加部分僕從國士兵共計六萬人,兩面抗擊,最終取得了阿萊西亞攻防戰的勝利。此後,阿萊西亞要塞內士兵投降。高盧人的反抗徹底終結。
古往今來,圍城的人被反包圍,不得不兩線作戰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唯獨凱撒獲得了勝利。這是場改變世界命運的經典戰役,在戰役的關鍵時刻,倘若高盧援軍在後方還有一支預備隊,那這場戰役的幸運兒就不會是凱撒,沒有凱撒也就沒有後來的羅馬帝國,世界歷史就此成了另一個面目。
也許是感覺到羅亦安的異常,在他懷抱中的趙箐關切地問:「怎麼了?」說這話是她一臉的甜蜜,一臉的幸福。
「我可能知道回到那片遠古叢林中的關鍵」,羅亦安回答:「歷史在這裡偏移了軌道,按正常的記述來說,凱撒應該在圍城第30天開始修建外環圍牆,但現在是第40天,我沒見到外環圍牆的影子。也許,如果我們有辦法將歷史拉回原來的軌道,我們就能打碎這個時光碎片,回到原來的叢林。」
趙箐扭扭身體,在羅亦安的懷裡坐得更舒服一點,旋即她又擔心地說:「凱撒征服高盧,我約略知道個大概——我看過名畫『最後的高盧人』,但我們有必要幫助凶殘的羅馬人嗎?可憐的高盧人可是在反抗壓迫啊……我看我們還是擔心一下自己的處境吧。」
羅亦安輕蔑地一笑,說:「可憐的高盧人?你認為他們可憐?兩千五百多年前,凱爾特人來到高盧,他們對這裡居住的舊石器人進行了種族滅絕式的屠殺,然後他們居住下來,成為了現在的高盧人,那時,這些高盧人可憐嗎?300年前,凱爾特人攻入羅馬城大肆屠殺,那時,這些高盧人可憐嗎?高盧戰後,凱爾特人的逃亡英倫三島,他們對那裡的伊比利亞人進行了最殘酷的虐殺,那時,這些高盧人可憐嗎?
民族之間的更替談不上誰正義誰非正義,優勝劣汰本來是自然法則。兩千年前,這些高盧人強盛的時候,他們如此對待比他們弱小的民族,現在,更強大的羅馬人來到了這裡,他們曾加諸於其他民族的苦難現在回報到自己身上,這沒什麼正義與不正義的,只不過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世道輪迴,一次普普通通的民族更替事件而已。
再者說,你真認為高盧人是在反抗壓迫嗎?伊拉克的薩達姆倒台了,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那些搞恐怖襲擊的人,不是為了懷念薩達姆,而是為了爭奪後薩達姆時代的權力真空。你瞧,即使是最強硬的恐怖分子,他們不也在一邊搞爆炸一邊向美國人拋媚眼,迫切想進入新政府嗎?
別老用階級鬥爭的政治觀念看待世界歷史,眼前這場羅馬人和高盧人的戰爭無所謂誰壓迫誰,他們都是在爭奪對這片土地的控制權、爭奪僕從國,爭當最大的宗主國而已。」
在兩人說話這工夫,馬兒已走到了一個大軍帳前,跟隨的幾個騎兵翻身下馬,鑽入大帳,一小隊羅馬士兵在一個軍官的帶領下圍住了羅亦安與趙箐。
「解下你的武器」,那名羅馬軍官厲聲下令。
第125章 勇士
羅亦安稍一猶豫,趙箐急忙勸解道:「算了,還給他吧,這裡有好幾萬人呢,你拼不過的。」
羅亦安緩緩地解下佩劍、長弓與馬刀,嘴裡回答著趙箐的話:「我擔心,我們恐怕再也拿不回來這些東西了,而我們來時帶的東西一旦有了缺失,恐怕我們回不去了。」
羅亦安與趙箐的交談是用漢語進行的,他說話時盡量讓自己表現得輕鬆自在,以免引起羅馬士兵的誤會。而趙箐顯然沒有意識到處境的嚴峻,相反她隱隱間充滿好奇,甚至有一絲甜蜜,強烈的依靠感使她根本沒注意周圍,無心中,那股天真活潑反而讓他們的對話顯得極其自然。羅馬士兵毫不為異地接過羅亦安的武器,隨著軍官一揮手,眾士兵散佈在他們周圍,對他們的談話一點沒有阻止的意思。
「你的槍呢」,羅亦安掃視著周圍的情景,輕描淡寫地說。
「啊」,趙箐按住緊身皮夾克內的槍袋,緊張地望了望周圍。
「放心,他們不搜女人的身」,羅亦安繼續用輕鬆的語氣說:「你盡量最不明顯的姿勢把彈夾卸下來,彈夾內的子彈也一粒一粒的退出去,然後把子彈另外裝一個兜,如果他們問起,你就說手槍是你的玩具,銅製子彈則是我們的貨幣……明白嗎?」
趙箐眨巴眨巴眼,立刻探手入懷,按羅亦安說的話做了起來。而羅亦安則繼續打量著四周,並尋機遇羅馬軍官搭訕,吸引著他們的目光。
凱撒的大帳搭在一個約2米高的木台上,估計這裡既是他居高臨下觀察敵情的地方,也是他閱兵、鼓勵士氣的地方。羅亦安肆無忌憚的觀察沒有引來士兵的阻止,他們的眼睛全被趙箐所吸引。
現代裝束的她青春美麗,充滿著羅馬士兵聞所未聞的異域風情,大大咧咧全無顧忌的行為又讓她顯得純真可愛,士兵們望向她的目光全帶著濃濃的愛意,對她的所有舉動則以父愛是的寬厚予以縱容,這讓羅亦安目的全盤落空。
不久,斥侯騎兵出帳而去,一名高階軍官呼喊羅亦安進帳——只准許羅亦安進帳。臨去匆匆,羅亦安只來得及叮囑趙箐一句話:「槍膛內留下一顆子彈給自己,一旦情勢不對——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凱撒的大賬內幾乎與好萊塢電影中的佈置一樣,看來那幫拍電影的一定仔細考據了當時的歷史。大帳中央,一個俊美的如同阿波羅神一般的中年男子正在揮舞著羅亦安的短劍,他留給羅亦安的希臘雕塑式側面像,正如同羅馬古金幣上鑄的頭像一樣,充滿貴族式的威嚴與傲慢。
羅亦安靜靜地站在帳口,看著這位歷史中的大神有力地揮動著短劍,眼中沒有恐懼,反而充滿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