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我跳出車外,米斯拉帶我進入病房。一名身穿南丁格爾白色制服和帽子的護士向我投以麻木的眼神,她對悲劇已經習以為常。她的對面是混凝土製的屍體放置台,上面就是埃米莉的屍體,埃米莉在破舊的毛毯底下冷卻。護士晚上拿來幾片薄紙板作為隔檔,擋住好奇的眼光。瑞克——在寺院診所擔任志願者的美國人——入夜後就一直守在她的屍體旁邊。
米斯拉把那塊避免埃米莉受蒼蠅侵擾的裹屍布拉開,她那受到重創的遺體露了出來。撞擊地面後幾小時,她的身體溫度下降了十幾度,降溫後,她的傷口更為明顯了。她眼睛下方的皮膚有深色的血漬,脖子根部鼓脹,看起來像是在墜落時弄斷的。她手臂上的痕跡在史蒂芬妮施行心肺復甦術時是隱而不顯的,現在卻明顯清晰得有如軍隊的迷彩。
米斯拉要我跟他說,我看到了哪些東西,他好把她的私人物品登記在警方檔案裡。警方合法保留她的屍體,要是有東西不見了,米斯拉就要負責。她穿著亞麻襯衫和長裙,長裙是她在德裡觀光市場買的,右手腕則戴著一串木珠手鏈。
「什麼顏色?」他問,而且再度注意自己的英文是否正確。
「襯衫是lal(英國服裝品牌LIVE A LITTLE),紅色的。裙子是neela,藍色的。」我說。他用圓珠筆在本子上寫了寫。傷口跟衣服上的血跡符合。
就算他當時正在思考這兩種顏色的搭配很怪異,也沒能思考多久。他的思緒被輪胎壓到碎石子的聲音給打斷了,有人來了。
外頭來了新聞記者,已經停了兩輛小型的Maruti Omni箱型車,他們像馬戲團小丑那樣,從車內湧入了停車場,一堆的人、音響器材、B級攝影機。記者的存在,有如這所醫學院,證明了此地的邊緣化。在印度的其他地方,新聞頻道相互競爭,搶先報道新聞;而在這裡,新聞報道好像是團隊行為,以今天的新聞報道為例,他們還一起搭車前來。16個人尷尬站在空蕩蕩的箱型車旁邊,兩位製作人根據攝影機和麥克風上的單色標誌分配著設備。
米斯拉走了出去,阻擋他們前進,或者是在跟老友打招呼也說不定。我站在病房裡,幾乎聽不到他們提高嗓門的聲音,但是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我透過鍛鐵大門向外偷看,想要看到製片人把藏在掌心的黃色盧比紙鈔塞到警長米斯拉手裡。我沒看見交易過程,但是我知道,只剩下幾秒鐘的準備時間,他們要過來採訪了。
我把醫院床單拉回去,蓋住她的臉孔,走到病房的前頭。相機閃光燈閃了6次之多,我一時之間什麼也看不見。攝影小組把熱燙的黃色燈光投射在我的額頭上。接著,新聞記者把一堆麥克風放在我的面前,發射出一連串的問題。
「她是怎麼死的?」
「她是被殺的嗎?」
「是自殺嗎?」
然後,來了一句回馬槍:「你是誰?」
這些問題都很合理,但我不予回應。過去6小時以來,我的美國老闆一直嘗試聯繫埃米莉的父母,我還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已經聽到消息了。也有可能在還沒聯絡上他們以前,美國新聞頻道就已經搶先報道了也不一定。
現在,埃米莉這個人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屍體的問題。我們努力拯救她的生命時存在的迫切感已經過去了,現在留下的是死亡所帶來的一連串必然。她留下的肉身脆弱、易腐,而且不知怎的,許多人開始關注起她的遺體來。
「不予置評。」我一面說,一面瞇眼望向攝影機無情刺眼的燈光。問題持續湧來,不過記者們的聲音漸漸沒那麼急迫了。某位攝影師的眼睛閃爍了一下,他們想要找角度拍她的屍體。我舉起手臂擋住他的鏡頭,但是穿著紅色Polo衫的男人抓住我的手臂,準備將我推開。我拉著他,但失敗了,他放了手,我的身體轉了向。一瞬間,他們已經經過我的身邊,把蓋住她臉龐的裹屍布給拉了開來。
在刺眼的燈光下,她眼睛下方的血液變成暗紫色。那道傷口穿過顱骨裂縫,進入腦袋裡。在印度的電視上,死亡這個重要的角色僅次於珠光寶氣的寶萊塢名人。覆蓋住的屍體與腳趾標籤的高雅畫面是用在美國報紙上的,然而在印度的新聞裡,會先以無休止的個人悲劇蒙太奇手法,拍攝荒謬醜陋的情景,繼之拍攝死者的臉孔,頭、舌下垂的駭人畫面。印度的死者可不會害怕上鏡頭。如果我的責任就是保護埃米莉,那麼我的任務失敗了。
今晚,印度各地電視會播出最新的新聞快報:美國學生死於菩提迦耶禪修中心。
警方懷疑是他殺或自殺。
在印度,不是每天都有美國人死亡。今天,她成為屍體後的名氣會比她活著時還要大。在這一則新聞變成下一則新聞以前,全國的注意力都會放在這個點上。十億人都有機會目睹她那張失去生命的臉龐。
我努力擠回攝影機前,但是記者們已經開始走人,他們已經得到需要的東西了。
警長米斯拉用左手平拿著一根沉重的手杖,他臉上的表情有如萬花筒,同時表達出「你的500盧比很有用吧」和「我不知道這些傢伙是怎麼繞過我的」。不過,這對記者而言已經不重要了,他們開始魚貫而出,進入等待的箱型車裡。司機發動引擎,他們衝往禪修中心,去偷窺事故現場。
一分鐘前,病房裡還像馬戲團似的,現在卻有如墳墓般安靜。我沒別的事可做,只能繼續守夜。米斯拉向我微笑,聳了聳肩,然後回到外頭的崗位上。我再度一個人陪在埃米莉的屍體旁,新的現實來到眼前,我的學生慘死在印度的偏遠地區,現在我必須負責將她的屍體送回美國。她死亡6小時後,遺體看上去跟劣質包裝的厚肉塊差不多。氣溫有可能在正午達到攝氏37度,要阻止腐敗,所剩時間不多。
我來到醫院的櫃檯,身穿南丁格爾制服的護士說,醫院沒有冷凍設備。此外,我必須等到政府規定的解剖驗屍過程完畢後,才能取回她的屍體。她建議我坐在屍體旁邊等醫生來。
我等了又等。
最後,有一輛小救護車停在病房外,那輛車的品牌和型號跟記者用的箱型車是同一款。兩者之間唯一的差別在於救護車移除了後座,以便放入輪床。兩個男人出現了,他們穿著領尖扣在襯衫上的皺巴巴的商務襯衫,還有破舊寬鬆的長褲,說是要把屍體送去解剖。
他們粗手粗腳把她放入救護車後面,發出砰的一聲悶響,接著在土路上開了半英里。我與屍體待在一起,坐在車子後面,車子迅速穿越醫學院區,最後終於停在一棟又小又破舊的政府建築物外頭,鋁制屋頂上面還有幾個大洞。門上的牌子以印地語寫著「解剖教室」。解剖教室看來像是已經十年沒人在這裡上課似的。幾處高起的平台上設有幾排座位,想必是為了讓學生更能看清楚解剖的屍體。中間幾排的一些椅子顛倒著放,整個空間都佈滿灰塵和鴿糞。教室的前面是黑板,還有一張冰冷巨大的黑曜石桌。他們把埃米莉的屍體放在石桌上,用掛鎖鎖住門。
「醫生很快就會來了。」他們說完後,就退到角落後面,抽小支的手捲煙。我注意到建築物外有棄置的衣物和好幾大叢頭髮,顯然是先前解剖留下的。
他們抽完煙後,其中一人帶我去附近的一棟建築物,這棟建築物比解剖教室大多了。他們說,醫學院院長在這裡等著要見我。我到的時候,達斯醫生正在一大堆文件中煩躁地扭著雙手,他那一小片烏黑的遮禿假髮略略歪了。
達斯醫生身兼二職,不但要處理醫學院的日常事務,還要為警方解剖屍體。有課時,他為醫學院新生教授有關法醫分析的全部細節,這也表示要在數十具送到他太平間且無人認領的屍體上,重現傷口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很受歡迎的一門課,所以這裡才會有四個陳列櫃,裡頭裝滿致命毒藥與潛在的殺人武器,比如劍、匕首、彎刀、螺絲起子、釘了釘子的板球拍等。陳列櫃最底下的架子,擺了一疊犯罪現場的相片,呈現屍體處於不同腐爛階段的樣子。在我們談話時,他不時凝視窗戶前掛著的醫用骨骼。
「這個案例很特殊。」他開口。「死在這裡的外國人並不多,所以我們處理的方式必須十分謹慎,有很多人在注意。」
身為學生的埃米莉,只不過是穿著印度服裝、踏上心靈之旅、追尋聖地的少數美國年輕女性之一。現在她死了,卻成了一起迅速竄起的國際事件,警方的官僚體系、大使館的走廊、承擔數萬美元將遺體遣送回國的保險公司,都在關注這起案件。
而我心知肚明,一切就取決於達斯醫生的死亡報告書。如果他認為屍體上的傷口可能是他殺所致,官方規定屍體必須交由警察看管,直到調查完畢為止。然而,這所醫學院沒有可長期保存屍體的設施,把她留在這裡的話,屍體會嚴重腐壞,屆時航空公司將會拒絕將屍體空運回美國。
另一方面,如果他認為死因是自殺,警方就會快速結案。然而,他解釋道,她的家人——現在肯定知道她死了——信奉天主教,不會接受她自殺一事,因為天主教認為自殺者的靈魂會永久被地獄之火灼燒。事實上,他們可能會要求額外調查,證明是其他死因。
他緩緩搖了搖頭。
「你看看,真是兩難。」他憂慮地說,「要是她根本沒死的話,事情就容易多了。」
活生生的肉體與無生命的屍體之間,有一條細到無法察覺的區別線。死亡的問題就在於,一旦跨越了那條線,所有對待人體的方法和規則也隨之改變。達斯醫生歎了口氣,望向房間另一端的助手,對方正拿著兩個空的寬口玻璃罐。
「也許我們該開始了。」他把手掌放在辦公桌上,費力撐起身體。他抓著一隻黑色的藥袋,離開辦公室,進入走廊,獨留我一人面對幾個裝滿醫療教學用品的陳列櫃。
我沒跟著他走,反而望著那個末端釘了一根生銹鐵釘的板球拍,它就掛在恐怖的書櫃裡。鐵釘的尖端彎了,一圈乾硬的血跡輕輕垂在木頭上。一想到達斯醫生用板球拍打在無人認領的屍體上,重現傷口的模樣,我就不禁全身顫抖起來。接著,就在我幾乎已經忘記手機的存在時,口袋裡的手機開始震動了起來。
在線路的另一端,半個地球之遠,穿越一個海洋而來的嗡嗡聲和劈啪聲,是人在紐約的負責人的聲音:「斯科特嗎?要請你幫一個忙。」
兩天後,橙色的太陽懶洋洋地從恆河平原地表低低浮起,緩緩上升,穿越天空。時間還早,但我沒睡,筋疲力盡,眼睛佈滿血絲。過去兩天,我在城裡搜尋可靠的冰塊來源,好讓埃米莉的屍體保持冷卻。最後在寺院的幫助下,我將數百磅冰塊倒入她的棺材裡。棺材是我們在木工廠做的。在倒冰塊的時候,我盡量避免去看她的屍體。我們又一起把屍體移動了兩次:先是從驗屍室移到寺院,然後再移到一間小型的太平間裡,在整件事的開始,院方的行政人員竟然漏了說其實醫院裡有小型的太平間。
美國的法醫專家不相信印度的法醫,所以在紐約的老闆要我替埃米莉的屍體拍照,送回美國進行獨立分析。我握著從學生那裡借來的數碼相機。雖然她已經在這裡解剖,但是解剖結果無法確定。老闆跟我說,要是沒照相,她的家人可能會提出異議,屍體可能永遠無法離開印度。
一輛警方越野車抵達我在的旅館,載我去醫學院。我坐在一名警察旁邊,他配備著衝鋒鎗,他的腦袋向後傾,半夢半醒,眼睛忽開忽闔,似乎沒注意到槍管又再度指著我的腹部。我不由心想,又經歷了同一個畫面。半小時後,我們抵達驗屍室,那個警察還在睡覺。驗屍室用掛鎖鎖住,一名頭髮灰白的助手翻弄著鑰匙,他的手指似乎無法控制地一直顫抖。他暗示我,只要有100盧比,他的手就不會再抖了。
我努力繃緊神經,預期自己會心生排斥感。一想到要目睹她那具解剖後的屍體,直叫我恐懼不已。屍體是一回事,目睹外科醫生處理過的屍體又是另一回事。我不禁想,他們拿出的會不會不只是她的器官而已,會不會有更重要的東西。我的胃不禁翻騰起來。
一分鐘後,我進入驗屍室,盯著被擺在金屬輪床上的她。
醫生們已經用粗陋的工具把她從上到下切割成兩半,從脖根一路切到了骨盆。他們切開肋骨,檢查心臟。為了查看腦部情況,還橫向鋸開額頭和顱骨。他們剝開她臉部的皮膚,額頭蓋住眼睛,頭皮往後拉。正如預期,他們看見顱骨內部有積血。血液壓迫腦部,足以致死。
不過,外科醫生並未就此停止。他們切了幾片肝臟、大腦、心臟、腎臟,以便排除下毒的可能。為判定她是否遭強暴,他們還取出了部分的陰道、子宮頸和輸卵管。他們把所有的器官集中放在三個寬口的大玻璃罐裡,罐子上標示著「內臟」。然後,快遞員把這些玻璃罐送到300公里外的實驗室。最後,他們再把她縫起來,縫線寬而不雅。
調查結果就跟解剖過程一樣殘酷。驗屍報告列出的正式死因是:「頭部外傷導致休克出血,傷口看似從高處落下所致。」
我的感覺跟之前預期的不一樣。有一種不同的——或許是更惱人的——情緒從我的胃部竄起,令我的臉頰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