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趙六猛地抬頭,卻見門口有個人走了進來。
他眼底的希冀來的極快,卻又在瞬間熄滅,原來這進門的竟是個身材長大的青年,正是曾經見過的來福。
來福見趙六呆呆坐在床邊,一驚之下,又鬆了口氣,笑道:「先前聽見叫,我當是誰呢,原來是趙六爺,您怎麼在這兒呢?」
趙六原本不想理他,聞言便道:「崔雲鬟去哪兒了?」
來福道:「您問大小姐麼?他們自然是回京了。」
趙六心頭突突跳了兩跳,喃喃道:「回京?」卻是一臉狐疑不信。
來福道:「正是,對了,我彷彿聽陳叔說過一句,說是要先去他們一個什麼親戚家裡,然後再回京……所以這宅子托給我們來照料著。」
來福因見他臉色不好,又是如此呆愣,不似往日般跋扈張揚,他便試探問道:「六爺,您怎麼了?」
趙六也不搭腔,只站起身來,一步步挪到外頭,才出門,卻又覺得渾身無力,終於順著台階邊兒上,緩緩又坐了下去。
正魂不守舍,來福從裡出來,小心把門掩上。
來福回身,呆看趙六片刻,因一拍額頭,說:「看我的記性,竟差點兒忘了正經事,大小姐曾跟我說,若六爺過來莊上,叫我跟六爺說句話呢。」
趙六忙跳起來:「你說什麼?」
來福道:「大小姐有話讓我帶給六爺,說……」
趙六催促道:「是什麼?你快說!」
來福又認真想了一回,才道:「大小姐說,『六爺的好意心領了,只受不起。六爺要的玉也托了杜大人轉交。從此之後,彼此就當兩清了。』——便是這樣。」
趙六聽到「從此之後彼此兩清」,通身一顫。
來福正有些擔心,忽聽得「鏗」地一聲,來福忙看去,卻見是趙六手中握著一枚釵子,此刻忽然生生斷開,中間一截尚被他握在手心,其他兩截斷在地上,發出清脆聲響。
來福目瞪口呆,卻聽趙六磨著牙似的說:「彼此兩清?只怕你……打錯了主意!」手一鬆,中心一截玉落在地上,而趙六邁步下了台階,頭也不回出門而去!
剩下來福如癡如醉,目送他去了後,半晌才又低頭看那碎了的玉釵。
卻見地上三截斷玉,均是翠色通透,簪首還有一個雲頭如意好端端地未毀。
可是在碎玉之間,卻又有數滴血漬,碧玉襯著赤血,看著竟似一副詭異而懾人的畫兒。
來福看了會兒,歎息道:「好好兒的,可惜了的……」
雖對外只說是回京,但雲鬟一行人,卻是一路緊行密趕,只是往南而行。
不覺走了月餘,這一日,因進了中州地界,前頭便是洛陽古城在望。
陳叔只顧張羅趕路,竟不進城,又見天色不早了,便欲投宿。
因陳叔是走過這條路的,自知道前面不遠就是白馬寺,這方圓百里中,卻只有一家像樣的宿頭,其他的客棧,有的逼仄,有的髒亂,自然不堪住。
這會兒天際有雷聲傳來,彷彿要落雨,陳叔不想委屈了雲鬟,當下便又摸黑往前快趕。
一刻鐘左右,才見前頭顯出燈火輝煌的一個去處,原是兩層樓的一個客棧,高挑的燈籠光下,牌匾上寫著「登雲客棧」四字。
車輛才停,裡頭便有小廝出來笑迎著,陳叔自先請雲鬟林嬤嬤等下了車。
雲鬟駐足仰頭,打量了一眼,見這客棧十分氣派,果然是方才一路走來最好的。
原來這家登雲客棧,因靠近白馬寺跟關林,這兩個地方都是香火極鼎盛之處,洛陽城內的百姓時常便來上香之類,只因路遠,或要趕早,自要投宿的。
又那些大戶人家或者富豪家中,自要挑揀好去處住著,這登雲客棧必是首選。
雲鬟還未進內,便聽得裡頭有喧鬧聲傳出來,陳叔便問那小二何故。
小二因說道:「如今裡頭正唱戲呢,客官們這會子進去,還能看會子熱鬧。」
誰知雲鬟並不是愛熱鬧的,心下便有些不樂,可巧這會子掉了幾滴雨點兒,林奶娘忙拉著她進內避雨。
還未進門口,雲鬟跟林嬤嬤都有些愣怔,竟見這客棧進門,立著神龕似的一座檯子,頂上吊著紅燈籠,照的一片通紅。
然上頭供的卻不是神,而是三尊帶盔頂甲的袍服行頭,小二隨後來,見眾人發呆,便笑嘻嘻道:「這是本地有名的梆子戲裡的所用的,我們掌櫃的最愛聽戲,這三幅行頭,都是名家穿用過的,好不容易才到手呢,便供在這兒,是客棧裡的招牌,洛陽城內外多少人便衝著來的。」
當下引著往左邊兒進內,才見眼前豁然開朗,竟是極大而空闊的大堂,正前方才是真正的一座戲檯子,正有一個老婦打扮的戲子在上頭掐腰說笑,果然唱得像是梆曲。
底下散散地坐著七八桌的客人,有人喝茶,有人拍手,有人談笑,眾生百態,卻無人留心雲鬟一行。
陳叔便隨那小二的去辦了入住,要了二樓上的幾間挨著的房間。
小二引著一行人上樓時候,才有幾個客人察覺,便紛紛抬頭相看。
雲鬟因出門,便只做男孩子打扮,那些客人隱約見是個小公子模樣,倒也不甚在意,又都只顧看戲去了。
進了房中,卻見客房還算乾淨,鋪陳擺設等也都好,關了門後,下頭說笑的聲音也弱了許多。
於是洗漱完畢,林嬤嬤便道:「今晚上我便睡在這屋罷,在外頭不比家裡,要守著你才安心些。」
雲鬟便依了,林嬤嬤又道:「你好生坐會兒,我去看看露珠兒跟曉晴,方纔她兩個看下頭的戲好,兩個便低低嘰咕,別趁著我不看著,兩個就下去玩鬧了,我且約束約束她們。」
這一次離開素閒莊前,雲鬟便先吩咐了陳叔,對底下只說是要去探個遠親,因路途遙遠,若有那些不願意跟著的小丫頭小廝們,便都厚厚地給錢打發他們自去,免得不情願地跟在身邊兒,走漏了消息,恐怕節外生枝。
有幾個不耐寂寞的聽聞可放他們自去,又且厚賞,便果然趁機走了幾個,不必多提。
林奶娘聽聞了,不免問她要去哪個親戚家裡。
雲鬟便試著同她透了不願回府等話,且看她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