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節
藍紋角馬相當罕見,除了山爺他們弄來的幾隻,基本沒有什麼存貨,布裡亞特包子的供應量首先要保證,然後才能有其他選項。
現在既然有人瞌睡來了送枕頭,林愁就準備弄點適口的犒勞犒勞自己。
一般來說作為一個廚子,口味總是和正常人不盡相同。
比如林愁,雖然喜歡做菜,也已經做出了很多種得到系統承認的菜餚。
但他還是唯獨鍾愛食材的本味,尤其是對於肉。
藍紋角馬,林愁即使是從狩獵者手裡直接買,也要出到二十萬每隻的高價,主要用來作為布裡亞特包子的原材料。
藍紋角馬天生擅長長途奔跑,因身具藍紋頭頂生有半尺長的短角而得名。
它的肉質比普通的野馬肉顏色更加深沉,是非常完美的、熟透了的櫻桃暗紅色。
在大災變前,有些地方喜歡把馬肉稱之為櫻肉的原因也在於此。
因馬肉性燥,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吃多了容易上火,這點也表現在變異過的藍紋角馬身上,所以林愁選擇用冰塊拔出馬肉中的熱血,稍稍平復一下它的憤怒。
馬肉中殘留的血水被拔出來之後,那種異常濃烈的血腥味道足以讓任何一階的進化者感到暴躁。
司空也不例外,那孱弱的小身板,靠得實在太近了點,被血腥味一衝就是一個踉蹌,鼻子裡也有血絲湧出來。
「好奇心害死貓,知道嗎?」
司空憤憤,不說話了。
林愁笑了笑,撈出馬肉。
馬肉的纖維感非常足,這意味著它非常堅韌。
煮馬肉必放馬板腸,這是來自於專業人士的忠告。
馬肉中油脂含量並不多,需要有馬板腸來中和它的「柴硬」,起到一個天然增香和嫩肉的作用。
先用馬骨和土豆熬上幾個小時,成就一鍋上好的清湯。
然後再把精心按摩過的馬肉用冷水煮開焯上一遍,放入湯鍋內,加馬板腸、拍碎的姜和桂皮香葉蓋鍋大火煮開,小火燜燉即可。
簡單的做法和最好的食材才能碰撞出鮮香的火花,這種處理和製作馬肉的方式雖然極簡,但卻大有來歷。
大災變前的哈族人將馬分為三種:跑馬,工馬和肉馬。
跑馬受到景仰和崇拜,是禁止宰殺的,一般哈族人想要吃上一頓上好的馬肉,能選擇的餘地並不大,只有肉馬而已。
哈族人對馬情有獨鍾,他們自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世界上騎馬最多的人」,還把馬視作「最忠誠的朋友」。
愛馬如命的哈族人卻並不忌諱吃馬肉,當地流傳著一種非常詼諧的說法,世上最愛吃馬肉的是狼,其次就是哈族人。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馴馬者,馬肉亦是他們日常生活和節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佳餚。
從哈族到哈國,其間的文化距離也不過五指之數,而這「五指」,指的就是其國菜「別什巴爾馬克」。
馬肉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燉制後鮮香四溢,取出馬肉和馬板腸放在一旁。
撇去大鍋中的半數油脂,在其中加入粗糙的手撕面片——沒有什麼形狀、厚薄的定義,信手扯進去就可以。
不用扯很多,反正這菜也只有林愁一個人吃,剩餘的麵團打上一個雞蛋再和上幾下,熱鍋攤一張薄餅先放在盤子裡。
馬肉很多,林愁肯定是吃不完的,留下一點備用,剩餘的表面刷上一層清油,取熏鍋在鍋底放鬆柏枝和一點白糖,將馬肉入鍋微火熏上即可。
留好的馬肉切薄到透明的片,馬板腸切環,在湯鍋再次沸騰後與紅蔥圈,青椒碎一同入鍋,翻上幾翻,面熟後一同盛出裝在薄餅鋪底的碗中。
司空捂著鼻子,
「這這這是什麼玩意?」
「說了你也不會懂,這是大災變前哈國國菜,學名叫做別什巴爾馬克,我跟你說,關於別什巴爾馬克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
司空滿臉不解,「這面片子湯,連鹽都沒有,這玩意能吃??」
林愁強調,「別什巴爾馬克!」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司空一臉不耐,「所以說這面片湯到底該怎麼吃?」
「別什...」
「哎呀你怎麼那麼艮呢?」
我去你大爺的吧,到底是哪個王八蛋艮?
沒好氣的放下湯碗,「就這麼吃。」
馬骨湯經過面片的一次淨化,變得更加清冽,有一種蛋清般的質感,馬肉的濃郁肉香伴隨著紅蔥的氣息撲面而來。
沒有什麼調味,沒有任何多餘的累贅,有的只是食材間最直接的碰撞。
這種味道比任何調味都更能挑動心弦,也是林愁鍾愛的感覺——純粹的本味。
別什巴爾馬克意為五根手指,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直接用手享用的美食。
當然,林愁是不會這樣做的,咱們有的是筷子和勺子。
死面面片最突出的就是勁道兩個字,有很多人不適應這種硬度和口感,但實際上,沒有發酵過的死面,更能讓人從根本上感覺到麥香,那種碳水化合物在口腔中水解的甘美。
大口吃麵,小口品肉,最後再來上一口甘冽的清湯,那種感覺,簡直是世界盡頭才能發現的最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