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怎麼叫「走親戚串門子」呢?土匪還有親戚嗎?其實說白了,就是找地主大院的炮手、縣城裡的保安隊收錢。
無論官府的保安隊,還是給地主看家護院的炮手,無非也是混口飯吃。
這些人都有兩個「東家」,一是那些大地主、當官的,按月給他們關餉錢,無多有少,這是明的。
暗地裡還有一個「東家」,就是土匪。
拿保安隊來說,他們私底下跟土匪串通一氣,土匪佯裝進城砸大戶,雙方打得越熱鬧越好,但有一節,只開槍不死人,子彈全往天上打。
不懂其中門道的人都以為是保安隊打跑了土匪。
土匪故意丟下三五匹老馬、十來件衣物,讓保安隊撿回去邀功請賞。
土匪也不能白跑一趟,兩邊拿這筆賞錢對半分賬,誰也不吃虧。
這就叫「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有各的道兒。
到了約定分賬的日子,白龍和血蘑菇起了個大早,如同出籠的鳥兒,打馬揚鞭上了官道直奔白河縣城。
遠遠望見一座城樓子,下半截以青石為基,上半截用青磚砌成,牢不可破。
城牆上垛口齊整,遠端設有角樓。
城門大敞四開,三丈來寬的護城河上吊橋平放,騎驢的、挑擔的、推獨輪車的、拉板車的、趕大車的、坐小轎的,從城門洞中進進出出。
早有保安隊的人穿得整整齊齊,候在城門口遠接高迎。
兩人走到近前,先把槍支和短刀交給保安隊的人,拿個兜子裝起來,臨走原樣奉還。
此乃約定俗成的規矩,以防他們喝多了酒在城裡鬧事。
保安隊的人帶他們哥兒倆過吊橋進了城。
別看這個縣城不大,卻是交通要道,從關內來做生意的商賈絡繹不絕,飯店客店一年到頭忙多閒少,雖是縣治,尤勝州府,比龍江縣城熱鬧十倍。
血蘑菇和白龍的眼都不夠使了,瞅見啥都覺得新鮮,城隍廟、土地祠、藥王廟、地藏庵、縣衙門、守備營、警察署分立兩廂,一水兒的青磚灰瓦、敞亮大門。
越往前走越熱鬧,道路兩側有的是做小買賣的,車馬喧鬧,行人穿梭,燒鍋、油坊、染坊、皮坊、山貨店、成衣店、首飾店、藥鋪、鐵匠鋪、飯館、茶樓、煙館、妓院、客棧、大車店,五行八作的商舖店面應有盡有,這叫「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保安隊的人把他們倆帶到一家飯莊子,是一座二層樓房,位於大片平房瓦屋之間,抬頭看牌匾上寫著四個大字「長順館子」,煎炒烹炸的油煙香味兒撲鼻而來。
店夥計把眾人讓到樓上雅間,遞過熱毛巾,先沏上香茶,擺上四個壓桌小碟兒,分別是糖蒜、雪裡蕻、地葫蘆,以及切成細絲的芥菜疙瘩。
沒過多會兒,七冷八熱擺了一大桌子,像什麼熏魚醬肉、松花香腸、水爆羊肚、血腸白肉、鍋包肉、溜肉片、紅燒肘子、四喜丸子,特別是燉菜,酸菜燉五花肉、小雞燉榛蘑、排骨燉豆角、魚燉茄子,大盆大碗地端上桌子,呼呼冒著熱氣,滿屋子飄香。
俗話說「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掉魂」,在關外請客離不了小雞燉榛蘑,雞必須是長到一百天的小笨雞兒,加上關東山的野生榛蘑,緊燒慢熬,燉得酥爛入味,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
長順館子還有一道風味菜,叫作牛羊鍋鐵,端上來一個炭火爐,架起鍋鐵片,塗上牛腰窩油,切好的牛羊肉片在鍋鐵上烤熟,蘸著用醬油、辣椒油、鹵蝦油、韭菜花、芝麻醬調成的小料來吃。
夥計又抱來兩壇上等「龍泉酒」,本地燒鍋自釀,清亮透明、酒香綿厚,敞開了隨便喝。
保安隊吃飯不用給錢,全記在賬上,到年底下給不給就不一定了,反正飯莊子老闆絕不敢去要賬。
白龍和血蘑菇平時在山上順壟找豆包,土坷垃裡刨食,撈不著什麼嚼裹兒,鹹菜疙瘩都捨不得大口吃,酒倒是有,是老韃子自己用土法子釀的苞谷燒,喝一口感覺嗓子眼兒往外冒火。
這一次可逮著了,不錯眼珠盯著一桌子菜,哈喇子流到了下巴頦兒,頭也不抬可勁兒造,顧不得猜拳行令,滋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到最後嘴都喝麻了,吃得溝滿壕平,盆干碗淨。
酒足飯飽之後,跑堂夥計從街對麵點心鋪叫來四樣小點心?牛舌餅、雞油餅、海棠果糕、芙蓉糕,再遞上來熱毛巾、牙籤、漱口水,保安隊的人備上大煙槍,從堂子裡叫來幾個姑娘陪著,唱小曲兒喝花酒。
血蘑菇和白龍是來者不拒,拒者不來。
到最後不能忘了正事,保安隊的人給足了該給的錢,還給這哥兒倆一人封了一個紅包。
兩個人心滿意足,由保安隊的人送出城門,順原路打馬回山。
血蘑菇平時在山上吃不著好的,又正是能吃的歲數,在縣城中貪嘴吃多了溜肉片,騎著馬一通顛簸,肚子裡的東西翻江倒海,半道上跑肚拉稀。
他怕耽誤了差事被大當家的責罰,就讓白龍帶上錢先走,自己在後邊慢慢兒嘎悠。
他們這個綹子佔據一座孤山嶺,山頭又高又陡,形同一把錐子,上頂著天下杵著地,谷深數里像個口袋,兩側山連山水連水,嶺連嶺溝接溝,堪稱天然屏障。
左近有個地方喚作「剪子口」,傳說這一帶有吸金石,無論山坡、石縫、小溝岔,到處是金疙瘩。
清朝末年挖出過金脈,出過「狗頭金」,留下許多大小不一的金眼子,以及一座供奉「金燈老母」的小廟。
關外挖金之人向來尊耗子為仙,據說金燈老母就是只大耗子,金幫下金眼子之前,必先備下供品,什麼餑餑饅頭、好酒好肉、香油果子都少不了,由金把頭率眾焚香跪拜,求金燈老母保佑他們多拿疙瘩。
後因關外戰亂,金幫的人都被打散了,長年不見人跡,廟宇失了香火,而今山牆半塌,門歪窗斜,殘破不堪,四周長滿了蒿草,荒涼中透著一股子瘆人的寒氣。
分贓聚義廳就在破廟後的孤山上,血蘑菇捂著肚子一路往回走,行至破廟附近,本想繼續趕路,不料起了一陣怪風,捲起陣陣白霧,緊接著風雲突變、悶雷滾滾,天黑得如同抹了鍋底灰,正所謂「老雲接駕,不是刮就是下」,料是行走不成,只得把馬拴好,跑入供奉金燈老母的破廟中躲避。
老話兒說「二人不放山,一人不進廟」,皆因沒了香火的破廟中,常有賊寇強人落腳,行路的孤身一個去廟中投宿,萬一遇上歹人,恐受其害。
血蘑菇本就是殺人越貨的土匪,倒沒這個忌諱,只怕屋頂塌下來,把自己砸在下邊,便蜷縮在供桌下閉目養神。
腦袋裡頭昏昏沉沉的,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掩上的廟門突然讓風刮開了,打外邊進來一個黃袍老道。
可也怪了,孤山嶺下連個打獵的也沒有,哪兒來這麼一個牛鼻子老道?
4
土匪專幹殺人越貨、砸窯綁票的勾當,疑心最重,成天擔心遭人報復,誰都不會相信。
即便同一綹子中的弟兄,也常相互猜忌。
血蘑菇也是如此,孤山嶺土匪出沒,行人避之唯恐不及,方圓幾百里更沒有什麼道觀,哪兒來的這麼一個老道?他摸不透對方是什麼來頭,不便輕舉妄動,就掏出火折子點亮供桌上的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