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因為金蠍子護食,洞中這些耗子是一冬的嚼裹兒,誰動它能跟誰玩兒命。
大元帥心頭一陣毛愣,見那個眉骨上有刀疤的小崽子正在身側,便一把拽過來擋在前面。
那人隨即被金蠍子的尾鉤刺中,臉上、脖子上的皮膚立時融化脫落,嘴角吐出血沫子,眼珠子暴凸,倒在地上亂滾。
大元帥心寒股慄,轉過身剛要跑,腿上已被金蠍子蜇了一下,一個趔趄栽倒在地。
他扔了盒子炮,雙手抱住小腿,臉上冒出一股黑氣。
其餘金匪嚇得屁滾尿流,顧不上大元帥死活,爭先恐後往外逃,無奈洞口狹窄,你擁我擠誰也出不去。
危急關頭,血蘑菇奪下一個金匪手中的鐵鍬,與金蠍子斗在一處。
金蠍子在壁上爬得飛快,如同道道金光劃過石壁。
血蘑菇也豁出去了,鍬鍬用盡全力,砸得石壁鐺鐺作響,直冒火星,卻打不中金蠍子,轉眼落了下風。
千鈞一髮之際,血蘑菇一手伸進衣袋,猛然撒出一把爐灰。
金蠍子最怕這東西,當時就蒙了,趴在地上不敢向前。
血蘑菇瞅準機會,手中鐵鍬一撩,把金蠍子挑翻在地。
再看那金蠍子如同丟了魂,琵琶背觸地,一雙巨螯和三對蠍足抖個不住,方纔的凶悍蕩然無存。
血蘑菇手起鍬落,把肚腹朝天的金蠍子剁了個稀爛。
一眾金匪看得目瞪口呆,還以為血蘑菇會什麼道法。
血蘑菇絕處逢生,想起小飯館裡的老兩口死於非命,還有自己的種種遭遇,心裡頭說不出地憋屈,再也抑制不住怒火,將僅有的一隻眼放出凶光,邁步走到大元帥身前。
大元帥四仰八叉躺在濕漉漉的坑底,臉上皮膚潰爛不堪,眼珠子暴凸,口中哼哼唧唧。
血蘑菇二話不說,狠狠掄起手中鐵鍬,一下子拍扁了大元帥的腦袋。
其餘的金匪見大元帥命喪當場,一個個面面相覷,一聲也不敢吭。
血蘑菇趁機對眾人說道:「實不相瞞,在下挑號血蘑菇,孤山嶺上插香掛柱多年,大當家的遲黑子是我乾爹,專幹殺富濟貧的勾當,道兒上都說我橫推立壓姦殺民女、扒灰倒灶出賣大當家的,那是我遭了陷害,遲早要討回公道。
如今我在江北另立山頭,誰願意跟我在一口鍋裡攪馬勺,我絕不虧待兄弟,拿了疙瘩大夥兒平分!」這些個金匪本就是烏合之眾,向來有奶便是娘,既無情又無義,認錢不認人,此時沒了首領,誰也不知道應當如何是好,聽血蘑菇這麼一說,心眼兒全活了。
血蘑菇帶他們在洞中挖盡了金疙瘩,又按人頭平分,一人也不多,一人也不少,自己絕不多拿。
如此一來,眾金匪都是死心塌地跟隨他了,跪倒在地口稱「大元帥」。
血蘑菇就這麼當上了金匪的首領,報號「金蠍子」,從此世間再無「血蘑菇」!
第七章 血蘑菇封神
1
血蘑菇當上了金匪的大元帥,挑號「金蠍子」。
當土匪的必須有匪號,沒有字號不發家,如果沒有匪號,連個小小蟊賊也看不起你。
再者說來,土匪打家劫舍,頂個匪號是為了隱姓埋名,免得禍及家人。
倒不是沒有例外的,比如遲黑子、馬殿臣那樣的大匪首,官諱太響,取什麼匪號也壓不住,久而久之,真名實姓就成了匪號。
血蘑菇派得力的崽子下山,給自己置辦了一套行頭,頭戴長毛貉殼帽子,身上穿一件對襟黑棉襖,新裡新面新棉花,外披大氅,裡側秀一行金字「金光太保大元帥」,一巴掌寬的牛皮板帶煞腰,暗扎一丈二尺長的藍布護腰。
為什麼這麼長呢?解下來能當繩子使,裡面還能藏金粒子。
腰挎兩把加長二十四響的德國造盒子炮,槍柄拴著紅綢子。
大腿繫著軟牛皮套褲,小腿紮著綁腿,掖一柄「腿刺子」防身,腳蹬一雙飛虎靴,屁股後頭還墜著一塊狗皮子,坐哪兒都凍不著。
由於血蘑菇少了一個眼珠子,找人給自己裝了個金琉璃,不明底細的見他目射金光,以為他身懷異術,無不心寒股慄。
血蘑菇換了匪號,手底下也有十幾二十個崽子。
在當時來說,綹子裡的大當家的,相當於買賣鋪戶的大掌櫃。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起局建綹又比做買賣不知難上多少倍。
鬍子的規矩尤其多,講究五清六律,「五清」中頭一條就是「大當家要的清」,該要的要,不該要的不要,劫掠來的財物「分篇挑片兒」,論功行賞時一碗水端平了,誰也不興吃獨食,又常有進項,讓手下人服氣,覺得跟著大當家的有奔頭兒,崽子們才能有心氣兒,豁出命去甩開膀子干。
匪首還得有膽識,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大當家的窩窩囊囊,手下的崽子也直不起腰來,過不了多久,就得讓別的綹子滅了。
既是金匪,當然要帶頭爬金眼子拿疙瘩,這一來要了血蘑菇的短,儘管他為匪多年,卻只會砸窯綁票,失了金燈老母的密咒,調不來耗子兵,他也找不到金脈,只得另尋他法。
血蘑菇思來想去,記起之前為了過江,充為民夫去給大戶人家抬棺材。
那口大棺材沉重異常,棺中必有陪葬的金餅,而且還少不了,否則不可能那麼沉,主家也不至於幹掉抬棺的民夫滅口。
當時帶隊的副官失職心虛,對抬棺的民夫逃走一事,一定會隱瞞不報,想見棺材仍埋在原處,挖出來夠造上一陣子的。
按照常理,金匪並不下山貓冬,也不干扒墳盜墓的勾當,怎奈天寒地凍、坐吃山空,要錢沒錢、要糧沒糧。
血蘑菇為了坐穩頭把交椅,決定挖個墳包子狠撈一票,盡快擴充實力。
要不然等到明年開了江,自己彈盡糧絕,萬一馬殿臣追殺過來,如何應付得了?他讓幾個精明能幹的金匪,分頭去那片墳地踩盤子打探虛實。
過了幾天,派出去的探子回來稟報:墳塋地的主家並非旁人,竟是江北二道溝許大地主,開煤窯的那位。
許大地主那片墳塋地,相距許家大院不遠。
當地人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背靠大山,藏風聚氣,山樑上有五道山脊,有個俗名叫「五馬奔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