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節

標準答案是:人傑地靈,豪傑輩出。
我們現在有將軍縣、將軍鄉,有一個鎮出了大將、上將等三十多位開國將軍,近九十位省軍級領導的地方,究竟為什麼人才可以如此地集中?
其實大部分人的潛力都是一樣的,這些人的起步也並不比別人更高。蕭何原是沛縣的一個小官,曹參原是當地的監獄長,樊噲只是個殺豬的,周勃只是養蠶個的,有時候還搞點副業,幫人家哭喪,夏侯嬰只是個養馬的……
如果沒有秦末大亂,如果沒有劉邦揭竿而起,他們一輩子也就操持著這些,並不會有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的事情出現,因為那時的他們,本來也沒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材。
勇猛如樊噲,如果把全國殺豬的都湊到一起,他殺豬的本事可能連中流都達不到。
他們能留名青史,最根本的原因是機遇,他們在一個合適的時間,碰到了一個合適的帶頭人。他們跟著這個人一起成長,經驗和能力在不斷地進步。
當他們從一個鄉,勢力不斷地擴大,直至鼎定天下,得以謀國的時候,他們那時的閱歷和經驗,確實使他們的能力把他們曾經的同行遠遠拋在了後邊。
但他們起步點的能力,未必比那些人強上半分。
時勢造就了他們。
楊瀚在以兵法潛移默化地教化著這些村民,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正在漸漸凌駕於曾經同樣起點的大多數人。
只要時機得宜,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他們這些逃荒難民當中,未來會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現在沒有人能清晰地想到這個問題,連楊瀚也沒有想過。他只是覺得自己太需要人了,他需要既有能力、又能為他所有的人,而他只有這些人可用,所以便只能傾注心血去培養他們。
將來總有一天,人們列舉起這些籍貫為憶祖山的,環繞在那位英明大帝身邊的無數英雄豪傑時,也會得出氣運所至,人傑地靈、英雄輩出的結論。
其中的道理,還是不會有人理解。
但是未來再次天下更迭時,還是會出現同樣的現象。
循環往轉,永世不易。
此時的咸陽宮裡,楊瀚完全沒有想到這些,他以抓賊的名義動員周邊諸村寨,掃蕩了可能尾隨而來的探馬斥候之後,馬上就在勤政殿裡與瀛皇進行了正式會面。
瀛皇家族以神自居,三山洲上的楊氏,以天聖家族自居。
所以,他們的這次會見,在三山世界的歷史上,就被命名為—
天神之會!
第268章 木下千尋
第268章 木下千尋
勤政殿裡,楊瀚坐在上首,左手邊站著何善光,右手邊站著譚小談。瀛皇和淺草菊若呆呆地站在他的面前。
守在宮門處的是何善光手下的太監,方才護衛他們進宮的,則是何善光以附近莊戶人家子弟抽調的侍衛。
宮裡的士兵早已不敷使用,可各部落如今都缺人力,只肯交些清秀稚弱的女子入宮,犯了罪的人貶為奴隸,也是留下使用的。
楊瀚順理成章,自己掏錢組建了這支衛戍部隊,用的錢則來自工商稅。
考慮到這支隊伍一共不過九百人,縱然再強,也掀不起什麼水花,所以各方勢力都裝聾作啞,無人過問。生怕多一句嘴,楊瀚趁機向他要人。
楊瀚看看一臉呆萌的瀛皇,這個年輕人據說十九歲了,比他也小不了幾歲,可是看他模樣,卻有種十六七歲還未長成的感覺。
他白白淨淨的,頗為清秀。眉眼很漂亮,很有親和力,眼神特別的澄澈,彷彿兩眼新湧的山泉,有種少年般的天真。
「這是一株養在深宮的小草,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
楊瀚想著,問道:「瀛皇陛下?呵呵,以後,恐怕不適合再這麼稱呼了,卻不知道陛下的名諱是什麼?」
瀛皇抱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心態,應道:「木下,木下千尋。」
楊瀚皺了皺眉:「很秀氣的名字啊,像個女孩子。」
瀛皇一臉嫌棄,科普道:「古人以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父母取其喻意,寄祖於後人,詞意中性,男女皆可用。」
楊瀚恍然,輕「啊」一聲道:「是了是了,《吳都賦》中有言,擢本千尋,垂蔭萬畝。唐人詩名亦有言:『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木下千尋目光凜然:「唐人詩名?你……來自祖地?」
說到這裡,他忽然大驚失色,道:「難道,我被送到了祖地?」
楊瀚道:「祖地,我也想回去,可惜無路可尋。這裡是三山,寡人乃天山天聖楊氏後裔,如今的三山共主,楊瀚!」
木下千尋瞪大眼睛,詫異地看著楊瀚:「天聖楊氏?楊氏還有後裔?」
楊瀚道:「五百年前,逃走過一個,不是麼?我,是他的後人,我從祖地來。」
木下千尋張大了嘴巴看著楊瀚,半晌沒有言語。這個消息給他的衝擊太多了,天聖後裔再現,而且是從祖地穿越時空而來,這簡直……
忽然,木下千尋想到了什麼似的,楊瀚眼看著他白淨的面皮,由脖勁而起,一抹潮紅似漲潮一般向上蔓延,刷地一下整張臉都紅了。
這回換成楊瀚詫異了,聽說我是天聖後裔,有必要這麼激動麼?難不成……這位瀛皇是我們天聖楊氏的瘋狂崇拜者。
木下千尋突然滿臉通紅,卻是因為聽到楊瀚說他是五百年前那位瀛州皇子的後人,突然想起了瀛州皇室珍藏的古老典籍中的一些資料,包括天聖皇帝起居注。
當年三山帝國崩潰,佔據了瀛州的木下氏擄走了大量的財富,其中也包括諸多書籍,其中三山帝國皇室的起居注,就封存在宮廷裡,成了瀛州皇室的財富之一。
只是,木下氏祖上那位開國皇帝以武立國,本是武將,三山帝國時就已受封武英侯,不好讀書。及至後來帝王,更不會去故紙堆裡翻閱這些東西,而這些資料中又涉及不少關於祖地的秘辛、三山的來歷,甚至包括武英侯本人叛亂的記載,也不適宜讓臣下們整理、研讀,所以就一直封存在皇室內庫。
木下千尋年少時,曾因皇位之爭,長時間羈絆於宮中,閒來無事,便去內庫中翻閱舊事雜誌看來解悶,封存了五百年不曾有人看過的史實,偏生被這位小皇帝看到了許多。
以那起居注中記載,木下氏的那位開國皇帝,原是三山帝國天聖皇帝的馬伕家的孩子,自幼聰穎,文武雙全,而且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可人。
這句記載應該是不錯的,直到如今,木下家族也少見醜陋者,比如這位瀛皇,同樣是眉目清秀,十分可人。
那起居注中記載的是皇帝每日的活動,這位後來受封武英侯的瀛州開國皇帝,深受天聖皇帝的信任,記錄中自然也有關於他的記載,木下千尋看到有關自家祖先的記載,自然格外用心。
《南宋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