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節

趙恆留了一部人馬隨趙毅築關,自己率大隊人馬回了大澤城。
當趙毅損兵折將而歸的時候,趙恆就知道,機會已經失去了。
他沒想到楊瀚竟能組織人馬,再度迎頭趕來,正如依照常理來說,誰都會認為,在經歷如此重大損失的時候,宋國不可能真的再對三山用兵。
趙恆就是算準了這一點,他才想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是可以以弱勝強、以寡敵眾的。
可是,三山的主力不是在瀛州麼?
楊瀚這個三山大王不是一個調不動各方勢力的傀儡麼?
各部落的聯盟軍,怎麼可能會聽從他的調遣?
大戰之後,又是在折損過半,大雍城險些失守的情況下,就因為他的一個揣測做出的命令,三山軍就能再次開拔而來,而且士氣猶勝之前?
趙恆想不明白,憶祖山那邊的最新情況,他的斥侯還沒有打聽清楚並傳遞回來。
但趙恆已經感覺到了楊瀚這個對手的可怕。
所以,趙恆回大澤了,他讓二弟趙毅築關堅守,防止三山軍趁勝而來。自己則馬上與最南邊的千山部落聯盟取得聯繫,同時遣使赴大秦。
他要向一向身處最南疆,有些耽於安樂的千山聯盟明白,一口鋒利的刀,已經懸在它的頭上。
他要讓野心勃勃,正一邊磨刀霍霍,一邊籌謀立國之後,就拿大宋試刀的大秦明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可怕敵人,正在北方崛起。
整個南疆三大勢力,必須聯起手來,共禦強敵。
依著趙恆心中的算計,最好的結果,是能夠讓桀驁的大秦認識到三山國的可怕,讓耽於安樂的千山聯盟趕緊整軍備武,達成三方聯盟,起碼暫時停止三方勢力內部的磨擦。
強國謀天下,講究遠交而近攻。可是以大宋如今的實力,欲卑伏斂翼,遮掩鋒芒,旁人都不允許,那它唯有結交近友,共禦遠敵!
如果做不到,他寧願自撤帝號,歸附大秦,也不投降三山。
趙恆的算計,其實並沒有錯。
因為他一旦歸附三山,那麼三山接下來不管是打千山聯盟,還是打大秦,他的大澤城都是最前沿。糧草輜重,勢必要大量從當地抽調,沒道理這裡屬於本國國土,卻不惜損耗,千里迢迢地從別處運。
兵將,勢必要可著本地一切可用之兵,俱都驅趕上戰場,同樣都是三山子民,你們身處戰爭漩渦的中心,反而想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怎麼可能!
就算沒有這些事,只要三山的兵馬入駐他的大澤城,大秦和千山的戰火也會燒過來,倒霉的,依舊是他們。
可就近投靠最近的強大勢力大秦,首先來說,三山軍遠道而來,其威脅比隨時可以向他遞刀的大秦就小的多。
另外,大秦與大宋太近了,雙方的地盤甚至犬牙交錯,有相互融合的地段。
戰端一起,大秦沒理由不就近集合他們的精銳,與趙恆的人共禦強敵。
一旦情勢不妙,趙恆還可以把戰兵留下,其餘老幼,舉族遷入大秦地界,接受秦軍的保護。
趙恆的算計,並沒有私心。
以上種種,都是為了保證風月部族的延續。
站在大風和月華兩大部族的角度來看,他無疑是一個偉大的、無私的領袖。
……
東山,東山部落,早已經成了一個國。
他們甚至沒有舉行過一個公開的儀式,也不需要,因為他們太窮了,一窮二白的結果就是,每日只是為了吃飽肚子而奮鬥,沒有太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架構。
所以,當小青出現,並且把他們聚在一起,也有辦法餵飽他們的肚子的時候,聚在一起,當然更容易與這惡劣的自然環境戰鬥,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就聚在了一起。
不知道是誰首先如此稱呼,小青就被尊稱為女王,並被賦予了王的權利。
隨著小青帶領東山勇士們南征北戰,東殺西討,統一了整個三山洲東部,並且收編了沿海所有海盜,並把他們組建成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這支海軍,不僅在瀛州之亂時,趁火打劫撈到了許多好處,現在更是經常遠洋,前往方壺帝國、蓬萊帝國的海域做海盜。
從海運貿易非常發達的方壺帝國、蓬萊帝國,搶回了大量的財富。
現在,來自遠東的黃皮膚海盜,已經成了這兩大帝國海商們的噩夢。
富可敵國的大海商們紛紛開始組建自己的海軍,為他們的船隊保駕護航。
這的確給小青的艦隊造成了一定的麻煩。不過,小青搞了兩手措施,結果不斷她的海盜團隊傷亡率大幅降低,獲得的財富反而更高了。
首先,小青派人同一些大海商取得了聯繫,收保護費!
只要交了保護費,懸掛了血鴛鴦海盜旗,她不但不搶,還會派出戰艦護航。
這個支出,要比養一支艦隊少的多,雖然不情願,可是算了算賬,還是划算的,於是就有人答應了。
同時,小青把一部分海盜船改成了商船,壟斷了三山、瀛州兩大洲與方壺、蓬萊兩大洲的海上貿易,而且這商船一旦碰上落單的商船,隨時會再重新操起海盜舊業。
這些點子,可是那些東山部落長老們永遠想不到的點子。
這些耿直漢子只有兩膀子力氣,一腔子血性,所以對他們的智慧、藝術、繪畫、園藝、農業、畜牧、航海、戰爭女神小青,崇拜的五體投地。
沒錯,這些耿直的東山漢子多多少少也聽說過蓬萊帝國的神話傳說,知道有那麼一位全能的女神,叫雅什麼娜的,在他們眼中,他們的女王,絲毫不遜於這位女神!
小青這個女王可比楊瀚混的強多了,她在東山,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只要她一聲令下,縱然叫人蹈海自殺,也會有無數的勇士毫不猶豫。
小青女神剛剛收到一件蠟封的竹筒,是由木華離乘著飛龍,從憶祖山麓帶回來的。
《南宋異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