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山老爺(2)

地下看的孩子都嚇得媽呀一聲。還沒反應過來,彭的一聲劉小兒已經落地了。忽如其來的驚變讓大家都嚇傻了。從七八米高的樹上直接掉下來砸在地上,還能好麼?有的孩子已經嚇哭了。

二姨忙衝上去看,卻見劉兒小動了動,忽然坐起身,摸摸腦袋,然後扭頭衝他們笑:「媽的,這死鳥,害的我腦袋後面磕了一個大包。好疼。」

二姨關心的左看右看,問:「沒摔到別的地方?後背不疼?腿沒事吧?」

「沒有,」劉小兒忽然神秘的沖二姨小聲說:「我剛才掉下來,心想這下可完了,心忽悠一下子。忽然看到個老頭一伸手接住我,然後一閃就不見了,我後背著地一點都沒疼,就是腦袋往後一頓磕了一下。那老頭肯定是山神爺,我肯定看到山神爺了。」二姨聽了,倒也相信,畢竟人要從那麼高的地方摔下來啥事沒有是不可能的,再說劉小兒信誓旦旦的說了。

二姨心有餘悸,再也不肯讓他們掏鳥窩了,拉著他們往回走。一路上劉小兒就說他看見山神爺了。大伙半信半疑的,雖然都是親眼看到他摔下來沒事,但他說的也太神了。只有二姨不跟著起哄,她知道但凡這些神仙兒都是不喜歡被凡人掛在嘴邊上的。

走下山還是按照上山的原路。路過剛才休息的地方。忽然小疙瘩大喊一聲,你們看!然後就捂著嘴指著剛才的木頭墩子說不出話來。大伙看上去時,只見剛才劉小兒放在樹墩子上的托捧竟然沒了。樹墩子上乾乾淨淨的,沒有任何動物的爪痕。肯定不是山鼠子吃的。這下劉小兒更信自己是遇到山神爺保佑了。山神爺吃了他的托捧,才救了他一命。大伙互相瞧瞧,都走到樹墩子旁跪下,恭恭敬敬的給山神爺磕了倆頭。二姨也拜了。回到家跟鄧姑姑說了這事,鄧姑姑先是給了二姨兩下子,告誡他以後不許再幹這樣的事情,讓小鳥兒母子分離不是好事。再就說:「你們信是山神就是山神吧,一個稱謂而已。哪裡都有主事的,叫他山神也好,樹精也罷,倒是個善良的東西。」

你信麼?所有自然的東西,都有靈性。你尊敬他,他自然回報你。

兩隻小鴿子二姨和劉小兒都養的很好,後來真的成了家鴿子。平時咕咕的要吃的,還會跟雞搶食吃。不過二姨再沒讓劉小兒上山給他們找伴了。以後也勸劉小兒少幹這些事。劉小兒雖然蠻,但是還挺聽二姨的話的。鄧姑姑說,這也算二姨幫著劉小兒少作孽了。哈哈。

不抗念叨的人。

大家都知道,東北有句俗話,一想二罵三念叨吧?說的是,有時候你沒感冒,忽然就猛的打了一個噴嚏,說明是有人在想你,連續打了兩個,是有人在背後罵你,要是一氣兒打了三個,就是有親人在念叨你。當然,你要是接連四五個的打,估計就是受風了。

這個有沒有依據呢?我不知道。不過我還真知道,有時候人的意念力真的很強大。

那時候二姨剛和鄧姑姑在修煉,除了身體上的,鄧姑姑更注重她精神力的培養。要怎樣心無旁騖,集中注意力。

二姨覺得自己小有成就。有一次,她在炕上坐著,心裡就忽然想到了姥姥,想她幹嘛呢,還不做飯。於是只聽東屋姥姥一個響亮的噴嚏。二姨呲兒的笑出來,鄧姑姑問她怎麼回事,她就說:「我剛想我媽,我媽在東屋打上噴嚏了。」鄧姑姑聽了,笑笑說:「這都不算小成,咱們修道的裡有高深的,自己想著千里之外的朋友,朋友不但能知道,還能瞭解他到底想說什麼呢。這都是心意相通了。」

二姨驚訝的瞪大眼睛問:「是真的?什麼人這麼強?」

鄧姑姑說:「我騙你幹嘛。就是普通人,如果想念的意志足夠強烈,也能將自己的心念傳達給對方的。古代都說心有靈犀,那是不分人不分距離的。有時候即便兩個人相隔千里,或者幾年不見,一旦相遇,脫口而出的就是同一句話。相伴多年的夫妻,有時候就直接說一句,你把那啥給我拿過來。對方不用問具體是啥,直接就拿對了的比比皆是。當年我師叔下山雲遊,忽然一天師傅連著打了三個噴嚏,直接跟我說,是你師叔念叨我呢。估計有什麼事情了。果然,過了一陣子書信傳來,說是師叔在山下遇到了意中人,卻畏懼門規,只好心裡念叨著師兄能給他求情。結果我師父就收到了。不過思念這個東西,太玄妙。曾經的心有靈犀,如果一方已經忘卻,那也只是回憶了。」說著不由的又開始愣神。

二姨見鄧姑姑傷感,忙想找事情轉移話題。於是笑嘻嘻的跟鄧姑姑說:「姑姑,咱們試試我的本事練得怎麼樣。你瞅著我罵我弟弟哈。」

果然,二姨盤腿坐下,心裡開始想著小舅舅做的頑皮事,於是心裡狠狠將小舅舅罵了一通。忽然就聽見東屋裡還在睡覺的小舅舅阿嚏阿嚏兩聲,醒了過來。邊嘟囔著怎麼就醒了,耳根子怎麼這麼燙,肯定有人罵我。二姨和鄧姑姑在西屋相視哈哈大笑起來。

姥姥也說,有人是抗念叨的,怎麼想對方都接收不到。有的人事不抗念叨的,只要你一想,他就知道了,還能迅速的做出反應。這事兒就存在於姥姥和大姨之間。

那年秋天,雨水大。大家都趕著晴天或者小雨天抓緊收割。全家人連小舅舅都上地裡幫忙了還是幹不過來。姥姥下黑回家,就坐在炕上念叨說:「也不知道大丫頭最近怎麼樣,嫁出去就沒個信兒了。家裡這麼忙,幾個孩子每天跟著下地都累垮了。他要是能抽出空來和女婿回來幫幫倒好。他女婿家地少牲口多,這時候不忙。」

姥爺在炕頭邊抽煙邊說:「你倒是說得容易,這麼大雨,她離得那麼遠,就是送信兒過去也得後天大後天能過來,還是咱們自己貪黑干吧。唉,這破天,下的嘩嘩的,地裡不早點收割,還不得泡裡頭。泡了水了就更難整了。」說著皺眉抽煙。

鄧姑姑和二姨正在西屋泡腳呢,幹了一天的活,腳上起泡都被磨破了,晚上拖鞋疼得二姨絲絲哈哈的。鄧姑姑就在回來的路上拔了點消炎去痛的草藥熬成了水。回家讓家裡人都泡泡腳。真好使,第二天就不疼了。聽了東屋的談話,二姨衝著鄧姑姑笑著說:「姑姑,你說我媽的念叨我姐能知道不?」鄧姑姑抿著嘴說:「向來姑娘和娘最是一條心了,你姐又疼你媽。肯定能知道啊。」倆人正說著,忽然那點燃的燈忽然爆了一個燈花。倆人看了都樂了。燈花爆肯定有高興的事情。倆人泡好了腳,高高興興的鑽被窩睡覺。

你知道麼?不出鄧姑姑所料,。第二天一早,大姨就背著孩子,後頭跟著大姨夫,回娘家了。姥姥開門看到冒雨回到家的大姨,驚訝的嘴都沒合上,忙往屋裡讓,邊說著:「秋霞,你哪天回來不行,咋還冒著雨回來?看把孩子澆病了。哎呀亮子快進屋,拿毛巾擦擦臉,看身上都澆透了。二丫,快點火燒熱水。再把飯給熱上,記得炒倆雞蛋啊。」

姨夫接過姥姥遞過來的手巾擦臉。邊說:「昨晚上她就打噴嚏,做飯也做不實誠,就說心裡著急,肯定家裡有人念叨。這不,一大早顧不得下雨就拉著我過來的。你們家地收割完了沒有?我說著過來幫著收地的,看,鐮刀我都自己備好了。」

姥姥一拍手,笑道:「你看你這丫頭真不抗念叨。我昨晚上還跟你爸說你要是家裡沒事,應該回來看看,順便幫幫家裡收地。你今天就過來了。還是我的小綿腦啊。」大伙哈哈一笑,忙著招呼大姨一家吃飯。有了大姨的幫忙,家裡的地早完工好幾天,從此姥姥就說,看來以後我沒事得老念叨我姑娘啊。

估計大家身邊也有這樣不抗念叨的人,好久不聯繫忽然我們就想起他,然後他的電話就過來了。這種心意相通,其實我們還是應該珍惜啊。

斗蛐蛐。

農村的生活其實很枯燥的。那時候不像現在,有電腦電視。小孩子還能上山掏鳥下水摸魚,大人除了幹活,也就是打牌聊天。不過就有人想了新鮮玩法,斗蛐蛐。

大家對斗蛐蛐的印象是不是都來自於清朝電視劇裡的紈褲子弟,沒事帶個蛐蛐罐,間或調戲下良家婦女。

其實這個玩法應該起源於農村,這蛐蛐隨處可見。扒開一塊磚頭底下就能找到一隻。捉蛐蛐最好是晚上,夏天的晚上你帶上個小燈籠,看著漫天的星光,聽著草叢中蛐蛐噓噓兒的叫著,你只要靠耳朵就行。聽見哪裡蛐蛐叫聲最大,就悄悄的走過去,翻開石頭,這些蛐蛐在交配期間很是遲鈍,就知道叫喚吸引異性,基本都不跑的,一捉一個准。

這些蛐蛐吃了細嫩的草,都長的是油黑珵亮,有著細長的鬚子和粗壯的後腿。是斗蛐蛐的好手。

捉來蛐蛐,還要養好一陣,練蛐蛐。要讓他們養成凶狠的斗性。用細草料精心餵養,有時候還要往上噴鹽水。只見蛐蛐一放到斗罐裡,只需要小草棍一挑撥,立即就噓噓的開始搖擺著鬚子尋找對手了。蹦上去用大顎緊咬,或者用強有力的後腿猛蹬。旁觀的人群立即發出歡呼聲。那傢伙比自己上場還興奮,一個勁兒的叫:「咬他,使勁。對對就這麼著別鬆口。」

二姨不喜歡這種方式的娛樂。雖然只是昆蟲,他也覺的挺殘忍的。雖然比鬥雞好多了,可是看著敗下陣來的蛐蛐一個個鬚子也斷了,後腿也殘了,立即就被主人扔在外頭園子裡或者乾脆生氣捏死了,就覺得心裡不好受。

那些人倒是越玩越上癮。漸漸的開始下賭注起來。一牽扯到錢,性質就不一樣了。有人開始琢磨著壓誰家的蛐蛐贏,有的乾脆都不下地了,天天晚上出去逮蛐蛐。

其中有個半大小子姓李,他的蛐蛐每次都能贏,時間長了,只要他下場,大伙都跟著壓他贏。後來竟然沒有敵手了。大伙就研究他的蛐蛐,發現就是普通的,個兒也不是最大,但是下場就是最狠的,咬住了就不鬆口,有時候被咬斷了腿兒也不跑,直咬到對方退讓為止。這小子指著斗蛐蛐,贏了不少的錢。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