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書緣

    之所以這個機緣成熟是在漢朝,除了過去所結下的因,也是有歷史的原因的,鬼神修行的世界與歷史的變遷從來都是若即若離的,兩者之間互相作用,又都獨立於一個體系,歷史有歷史的發展規律,修行鬼神等世界有修行的發展規律。
    諸子百家的繁華與鼎盛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的中央集權裡被徹底的扼殺了,甚至在焚書坑儒裡很多的思想與文化就此消失,再不復見,或許在那些隱世的家族裡還有些許提及,但無論如何都正式退出了人們的視線,此舉雖然暫時扼殺了自由的思想,但同時也為國家的安定造就了一個好的環境,同時也給新的思想萌芽與舊的思想統一,交流發展帶來了一個契機。
    過多的思想只會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選擇,會造就世道的浮躁,而統一與限制會讓那些倖存的思想不斷深入發展,不斷的縱向延伸,使其更加完善圓滿,只是秦朝太過嚴苛,加之時間太短,在飯都還沒吃飽的時候,那些思想是無法得到發展的,而後在秦朝穩定社會沒多久以後,就土崩瓦解,雖然如此也為後來漢朝的穩定鋪平了道路。
    漢朝建立以後,國家雖然貧乏,但社會較為穩定,加之高祖與文帝武帝秉持道家無為治國,任由民眾休養生息,在自我調整之中,國家的經濟漸漸繁盛,有了穩定與繁榮,加之秦朝埋下的根由,那些隱藏著的思想開始重新萌芽,慢慢的為人民所接受,這時雖還沒有完整的宗教體系出現,但已經為將來鋪好了路。
    一直到了東漢時期,時機足夠成熟那些隱世家族開始出世,開始逐漸的引導思想,同樣佛教也在這個時候間接傳入中國,為中國的思想構架提供了一個支撐,再後來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五斗米教,於是和鬼神鏈接的世界化為四個部分,原始的巫教、融合百家的道教,處於新傳入的佛教,半隱半顯的隱世賢人。
    這之後的逐漸發展各個宗派達到一定穩定的體系,雖不如後世的百花齊放也不夠鮮明、強盛,但依舊是較為集中的整理出一個頭緒來,在這個時期也是各派互相融合與汲取的時候,慢慢的因為傳播的廣泛就出現了一些穩定且有層次架構的集團。
    在那個時候最為興盛的反倒是那些隱世世家組成起來的宗派,其他的教派或者便是如巫教一樣沒有指導的理論,完完全全靠實踐作為理論基礎,很不完備,要不就是如同道教一樣,本身發展的時間都還不夠長,也達不到圓融無礙的教理教義,或者便是佛教那樣剛剛傳入中國,各種理論法理都還不成熟,巫教的興盛早已過去,慢慢隨時間而隱退,而佛道兩家的缺點都在後世的時間裡慢慢的打磨以真圓滿,那個時期有足夠的理論體系,又有足夠的時間圓滿打磨的,也只有那些已經經過發展的隱士世家了。
    因為這個緣故那時候最強盛的就是那些隱世家族組織起來的宗派,只是這些宗派為了保全自身,也是遵從先祖之念,多是以隱藏在幕後而出現的,我們現在的神話裡那時候的練氣士,海外真仙其實都是對這些宗派的稱呼,只不過越到後面便被隱藏得越深,剩的更多的就只有一個個神話。
    因為隱世宗派的強盛,一直藏在整個世界乃至三界幕後的五大家族給予了一定的幫助和引導,其中就有兩本天書的傳承,兩本天書從那個時候出現於世,被隱世宗派中最大的那個宗派所獲得,並奉已無上之寶,只給宗派中有根器的人看。
    萬物有興有衰,那些隱世家族也不例外,如果繼續隱世,或許就會在歷史中消於無形,無人知其存在,也有可能能長久的繁衍直至今天,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他們出世了,還帶來了思想教化的一個繁榮鼎盛,道德經說,物極而必反,事物達到鼎盛的時候,也是他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
    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不會因為誰而停留,很快就迎來了東漢末年,又一個亂世的徵兆開始顯現,原本為爭取帝王將相的宗教和思想開始傾斜於百姓,該隱的隱世家族又躲藏了起來,包括那個早已無名的大派。
    從三國開始到後來的魏晉南北朝,這段歷史上有名的第二個亂世也促進了宗教和思想的全面發展,無論是道教、佛教還是隱世世家,隱世宗派,都獲得了大量的信眾,也是文化的一個繁榮昌盛。
    只是萬物有興有衰,禍福有相依,那些在亂世中委曲求全,僅僅求得一片安寧的百姓們開始信仰正法的時候,因為殺戮與怨氣,也在不斷的醞釀著災禍,滋生著妖魔,這是諸派興盛的另一個緣故,卻也給百姓帶來了更多的災禍。
    就在亂世快要結束的時候,這種災禍的醞釀到達了極致,物極而必反,不經歷那最困苦的時期,也不可能出現一個新的太平盛世,那個災禍出現的時候太沒有徵兆,以至於天下又有了陷入新的混亂的徵兆。
    那時便是歷史上的隋末時期,為了對付那個出現的災禍,天下間無數的宗派教派、無論顯隱、無論佛道都在那個時候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其中最盛的便是那些隱世世家、門派所組成的勢力,以至於這之後,那些隱世宗派再無興盛,只能攀附於佛道之中。
    天生萬物,生一物利,必生其害,那魔頭也是如此,如果那災禍真的發展下去,想來我們現在的歷史也就改寫了,所以在那個時候那災禍出現之前,天下出了五個天賦異稟的青年,這五個青年在亂世而出,出自五個不同的勢力,卻同時代表了天下最重要的幾大教派巫、道、佛、隱,因為各自的緣法而聚在一起,成為了好友,同時也在災禍出現的時候,成為了整個天下的希望,有時候注定了他們會擔負起整個天下,擔負起應當擔負的責任。
    他們五人各有修行,但都從兩本天書裡獲得了不少的指引,在最後的時刻,各自找尋到自己所修的大道,聯手消滅了那個災難。
    但無論是江楚還是劉易都沒告訴我,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只是告訴我他們中有的成仙了,有的雖然成仙卻未飛昇,暫時住世度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江楚的師父,那時的他已經是一位地仙了,比現在的江楚都要強大的多,也是這位地仙,開啟了兩本天書的命運,也見證了那些和天書有關之人的命運。
    從那災禍被消滅開始,兩本天書也以這為起點分開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的時光裡,因為這兩部天書和不同的得主,發生了無數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成為因果為將來造就了無數故事,我和江楚都是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只是這些故事可能永遠無人知曉,同樣歷史上也有太多被淹沒的故事,他們都在這無常的大千世界裡起起伏伏,輪輪轉轉。
    屬於《承天》的那一段故事和江楚的成就關係很大,屬於《載地》的歷史卻幾乎由我所見證,也和我無數世的輪迴緣法不斷。
    從最初那個拾柴的孩童開始,那地仙將《載地》送與天下第一位女皇的武則天,武則天去世後,那地仙收回《載地》傳與了唐朝時候的許子謙,許子謙有此緣法是那孩童的至心供養,也是虔誠的向道禮拜,更是為天下百姓的發心大願,之後許子謙為官多年,於還鄉後將《載地》傳與章家先祖,又於此後隨著歷史的潮流而輪轉。
    一直到七年前,歷時千年重新在江楚手中聚首,現在又擺在我的面前,書還是那樣,可時間已經走過千年,世界已經變幻萬千,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
    過去種種已為塵埃,無論留下多少令人慶幸抑或扼腕的故事,都抵不過時間的化變,現在種種將成過去,無論所行所願,皆已無法挽回,未來種種還未生起,充滿期望也帶來絕望,對於過去的那些事,我們無論怎麼評價,都改變不了已發生的事實,我們只能面對現在的一切。
    坐在床上靜靜的看了幾個小時的《承天》憑著之前的記憶力,一個晚上我就把裡面的內容記的*不離十了,不過我也知道,記住這裡面的內容也只是表象作用,真正蘊藏的成仙之道還在以後的體悟與運用,一邊看《承天》我也一邊抓緊時間畫了幾張可以開眼的符,又畫了幾張可以降妖除魔的符。
    這些我都準備著帶在身上,隨時都有可能要用,我現在畫符也可以說得心應手了,要不然這不多的時間裡,我也做不了這許多事,至於符的威力隱約間我就可以有一種感覺了,我畫的符現在不光要靠自己的修為,還可以依賴的是天地自然間運行的力量,我用符只是與那種力量相契合和借用而已,所以這些符的威力如何,還要看天時地利,不過我準備的符種類也多,足以讓我適應基礎的環境了,畫完以後,我還真有點手癢,想要去試一試新畫的符的威力。
《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