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起源(上)

在驚訝的目光下,廖國仁平靜地講述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廖國仁原來屬於第五軍某游擊支隊,和趙半括他們之前瞭解到的一樣,他和小刀子是上下級的關係。大潰敗時,他們所屬的部隊編制完全喪失,在日軍瘋狂的追擊下,漫無目的地在叢林中鑽了一個月,進入了野人山腹地。當時他們一共還剩下七百多人,在野人山腹地休整了兩天,兵分兩路從裡面往外突襲,現在他們所在的位置,就是當年休整的地方。
當時他們有兩個選擇,朝北走就是趙半括發現美國人屍體的那座懸崖,另一個是他們這次來時的路。後來廖國仁負責掩護大部隊的撤退,在路上設防,而其他人往懸崖方向突圍。但奇怪的是,廖國仁在原地伏擊了三天,沒有等到任何的日本軍隊,他們順原路返回,就發現,當時追擊的日本兵對他們這一小撮遊兵根本沒有興趣,而是掉頭轉向其他遠征軍潰敗的大股部隊。
他們幸運地在幾個戰團之間突圍,回到了騰沖,而他們掩護的那部分兄弟再也沒有出現過。之後的那段時間,廖國仁在騰沖休整,他沒有想到,他在野人山的這段經歷,會改變之後的一切。
一個月後,軍部的高級軍官召見了他,和他說了這麼一件事情:新三十八師曾經在任安羌解救過一幫英國人。這是他們新三十八師入緬以後打得最長臉的一仗。當時英印軍第一師在緬甸仁安羌油田被日軍包圍,新三十八師在孫立人將軍的帶領下,向圍困英軍的日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逼日軍後退後甚至對日軍進行了反包圍。經過激烈的戰鬥,他們救出英印第一師和裝甲第七旅官兵七千餘人,還一併救出被日軍俘去的英軍、教士、新聞記者等一共五百多人。
大家聽到廖國仁講到這裡,都微微點頭,這件事在遠征軍入緬作戰初期很是轟動,也是他們新三十八師最為驕傲的一戰,大家耳熟能詳。
廖國仁接著說道,當時被救的英國人裡,有一幫傳教士,這幫傳教士是當時在東南亞堅持傳教的最後一幫虔誠信徒,他們在非常惡劣的環境裡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所以對當地人的習俗非常熟悉。因此英國遠征軍都是靠這幫傳教士做嚮導。他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這個情報是什麼廖國仁無從知曉,但現在看來,想必應該就是有一隊美軍困在了野人山裡,需要他們去營救。因為當年的聯合作戰協議,美國人的戰區不在這裡,所以廖國仁非常奇怪,但在所有的遠征軍中,只有他的那支部隊,有穿梭野人山核心腹地的經驗,所以任務就落到了他們的頭上。但是,當年經歷過野人山潰敗的隊伍,一般都不願意再進入野人山,而且非常殘酷的是,大部分人對於野人山只有恐懼,並沒有所謂的經驗,因為那種極端的環境下已經根本沒有你積累經驗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最後除了廖國仁和小刀子之外,其他人都是臨時挑選的。因為完全由廖國仁負責,而且是機密任務,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的調動單上什麼都沒有。
之後的事情,所有人也都經歷過了,他們突襲了那支日本的殘兵部隊,繳獲了那只盒子。在看到那只盒子的一剎那,廖國仁立即就意識到,他們的接應任務已經失敗了,那支美國人隊伍,顯然是遇到了這支日本的殘兵被吃掉了。所以廖國仁立即發了電報,再以後,就是現在的狀況。

《怒江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