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一千個太陽

在與美國孩子的洲際導彈遊戲開始之前,中國孩子的指揮中心秘密轉移,中心的所有人員連同必需的通訊設備乘十四架直升機向內地飛行了四十多公里。這裡的地形與沿海有所不同,出現了幾座不高的錐形小山,上面的積雪都未融化。指揮中心在這裡支起營帳,背後是一座小山,前面基地的方向是一片廣闊的平原。

  「第二炮兵司令部來電,問我們的彈頭上裝什麼。」呂剛對華華說。

  「嗯……裝糖葫蘆吧。」

  接著,孩子們都舉起望遠鏡觀察海那邊的天空,有一名戴著耳機的小參謀給他們指示著大概的方向,遠方的雷達預警中心把正在逼近的美國洲際導彈的信息傳遞給他。

  「大家注意,他們說它已經很近了!方位135,仰角42,就是那個方向,應該能看到了!」

  南極黎明的天空呈一種深邃的暗藍色,星星已經很稀疏,但由於空中的極光已大大減少,這時的天空看上去比在過去的長夜中反而黑了許多。在這暗藍色的背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移動的光點,它的速度很快,但比流星慢,用望遠鏡觀察,可以看到它拖著一條短小的火尾,這是彈頭再入大氣層時摩擦發光。光點很快消失了,暗藍色的蒼穹中無論肉眼還是望遠鏡都看不到任何東西,那個光點似乎融化在這暗藍色的深淵中。但孩子們知道,那枚洲際導彈的彈頭已經進入大氣層,正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沿一條精確的彈道墜向目標。

  「沒錯,它的打擊目標是基地,呵,更精確了,是指揮中心!」戴耳機的小參謀大聲說。

  「這次彈頭裡裝的是什麼呢?」

  「也許是洋娃娃」

  ……

  孩子們紛紛議論著。

  突然間,南極的黎明變成了白天。

  「超新星!」有孩子失聲驚叫。

  是的,這情景孩子們很熟悉,熟悉得刻骨銘心:這太像超新星爆發了,大地和山脈在突然出現的強烈陽光中變得清晰明亮,但這次天空沒有變成藍色,而是呈一種深紫色。陽光來自海的方向,孩子們向那方向看,立刻看到了地平線上的那個新太陽。與超新星不同,這個太陽呈現出一個比真太陽還大的球形,光焰逼人,孩子們都感到臉上一陣灼熱。

  呂剛最先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他大喊:「不要看它!會傷眼睛的!」

  孩子們都閉上雙眼,但那急劇增強的光穿透眼皮後仍然亮得耀眼,使人彷彿沉入光的海洋之中,孩子們只好用手摀住雙眼,強光仍頑固地從指縫滲進來。這樣過了一小會兒,一切都暗了下來。孩子們小心地睜開眼,他們剛才被晃花了的眼睛一時看不清什麼。

  呂剛問大家:「你們覺得剛才的那個太陽亮了多長時間?」

  孩子們紛紛回憶說,好像有十幾秒鐘。

  呂剛點點頭:「我覺得也是這麼長,從火球的持續時間判斷,它的當量可能超過100萬噸級。」

  孩子的視力恢復了,他們看著那個太陽出現又消失的方向,看到那個方向的地平線上有一團白色的東西在急劇擴大。

  呂剛又喊:「摀住耳朵!快!摀住耳朵!」

  孩子們摀住耳朵後又等了一會兒,並沒有爆炸聲,但地平線處的那團蘑菇雲已經頂天立地,在晨光中呈銀白色。它與大地和天空的反差是如此之大,給人一種超現實的感覺,彷彿是疊加在現實畫面上的一個巨大的幻影。孩子們呆呆地仰望著它,不知不覺地把手從耳朵上放下來,呂剛再次大喊:

  「摀住耳朵!那聲音要兩分鐘才能傳過來!」

  孩子們剛剛再次捂緊耳朵,腳下的地面便在一聲巨響中像鼓皮似的抖動了一下,地表的浮土和殘雪被震起有膝蓋高,小山上的殘雪像融化了似的向下淌著。這聲巨響透過皮肉和骨骼鑽進孩子們的腦子裡,他們的身體彷彿被震成碎末四下飛散,只剩下驚恐的靈魂在地面上顫抖著。

  呂剛喊道:「快到山後面隱蔽,衝擊波就要到了!」

  「衝擊波?」華華盯著他問。

  「是的,到達這裡後可能已衰減成大風了!」

  當孩子們都繞到小山後面時,周圍突然狂風呼嘯,幾個帳篷被連根拔起,裡面的設備在地上亂滾。停在小山前的直升機有一半傾覆了,接著雪塵淹沒了一切,周圍什麼都看不見了,飛石把直升機打得乒乓亂響。這狂風只持續了一分鐘左右就很快減弱,最後完全停止了。空氣中的雪塵在緩緩降落,在塵幕後面的地平線上出現了朦朧的火光,遠方的蘑菇雲因擴散變得模糊起來,但體積更大了,佔據了半個天空,風把它頂部的煙霧吹向一邊,使這個巨大的怪物披上了一頭銀色的亂髮。

  「基地被摧毀了。」呂剛沉重地說。

  與基地的所有通訊都中斷了,大家在還沒有落盡的塵埃中向基地方向看,只能看到地平線下隱隱的火光。

  這時,一名小參謀走過來告訴華華,說美國總統在呼叫他。

  華華問:「回答他會暴露我們的位置嗎?」

  「不會的,發射機在另一個地方。」

  無線電接收機裡傳出了戴維的聲音:「哇,華華,那顆核彈沒要你的命?你們轉移指揮中心真是十分十分的聰明,知道你還活著我十分十分的高興!我想你們已經知道,新遊戲開始了!核彈遊戲!哈哈,最好玩兒的遊戲!那個新太陽多漂亮啊!」

  華華憤怒地說:「你們這群可恥的傢伙,你們踐踏了遊戲的所有規則!破壞了遊戲的基礎!」

  「嘻嘻,什麼規則,好玩就是規則!」

  「你們的大人們也太不是東西了,居然給你們留下了戰略核武器!」

  「唉,只是無意中剩下了一些,我們的核武庫很大,吃一塊大麵包總難免掉些渣的。再說了,誰知道俄羅斯的大麵包有沒有掉些渣呢?」

  「他說到關鍵之處了。」呂剛伏在華華耳邊低聲說,「他們不敢對俄羅斯實施核打擊,是怕他們的核報復,而對我們就沒有這個擔心了。」

  「對這些小事嘛,不必在意不必在意。」戴維在電台中說。

  「我們沒在意,」眼鏡冷冷地說,「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中,為道德原因而憤怒已沒有必要,那太累了。」

  「對了對了,華華你聽到了嗎,這才是正確的心態,這樣才能玩兒得好。」說完,戴維就掛斷了。

  中國孩子立刻與參加南極遊戲的各國聯繫,企圖建立一個懲罰美國孩子違規行為的聯盟,但結果令他們大為失望。

  華華和眼鏡首先與俄羅斯聯繫,伊柳欣在電台中不痛不癢地說:「我們已得知貴國的遭遇,深表同情。」

  華華說:「這種可惡的違規行為應當受到懲罰,如果這一惡劣的先例被容忍,下一步他們會把核彈打到別國基地,甚至南極之外的其他各洲!貴國應該對違規者的基地進行核反擊,現在可能只有你們有這個能力。」

  伊柳欣回答:「這種行為當然應該受到懲罰,我想,現在各國孩子都盼望貴國進行核反擊,以維護規則的尊嚴。我國也很想懲罰違規者,但俄羅斯沒有核武器了,我們的可敬的爸爸媽媽們都把那些核彈發射到太空中去了呀。」

  與歐盟的聯繫更令人沮喪,輪執國主席英國首相格林一本正經地說:「貴國怎麼能認為我們還留有核武器?這是對統一的歐洲最無恥的誹謗,請告知我們你們現在的位置,我們將派人遞交一份抗議照會!」

  華華放下話筒說:「這些小滑頭都想明哲保身,坐山觀虎鬥。」

  「十分聰明。」眼鏡點點頭說。

  指揮中心與中國基地的聯繫初步恢復了,可怕的消息開始通過無線電不斷傳來:駐紮在基地的G集團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傷亡人數尚不清楚,估計這個集團軍已基本喪失了戰鬥力。基地的設施已大部分被摧毀。好在由於遊戲的地域範圍不斷擴大,原來駐紮在基地的另外兩個集團軍向內地移動了上百公里,這使得中國孩子在南極大陸上的力量有三分之二保存下來,但基地花費兩個多月建成的港口在核襲擊中遭到嚴重破壞,這些部隊的供給都成了很大問題。

  統帥部的緊急會議,就在這座小山腳下一座臨時搭起的大帳篷中舉行。會議開始前,華華說他先出去一下。

  「事情很緊急了!」呂剛提醒他說。

  「就五分鐘!」華華說,然後轉身出去了。

  過了半分鐘眼鏡也走出帳篷,看到華華仰面朝天地躺在一塊雪地上,兩眼呆呆地看著天空,眼鏡走過去在他身邊坐下。空氣中的塵埃已經落淨,有一陣陣微微的熱風吹過來,帶著一股融化的殘雪的濕氣和土腥味。在海的方向的天空上,巨大的蘑菇雲因擴散變得模糊起來,失去了形狀,但體積更大了,佔據了半個天空,已無法把它與天上的雲層區分開來。在另一個方向的地平線上,晨光已湧上了半個天空。

  「我真的支持不住了。」華華說。

  「別人也好不到哪兒去。」眼鏡淡淡地說。

  「可我們和別人不一樣,真要命!」

  「你把自己想像成一台電腦,只由冰冷的硬件組成,現實就是數據,輸入什麼你就計算什麼,就能支持住了。」

  「新紀元開始後,你一直是用這辦法過來的?」

  「新紀元開始前我也是用這辦法,這不是什麼辦法,是我的本性。」

  「可我沒有這種本性。」

  「要解脫也很容易,什麼也別拿,從這兒向任何一個方向一直向前走,你很快就會迷路,不久就會凍死或餓死在南極荒原上。」

  「辦法不錯,我只是不想當逃兵。」

  「那就當一台電腦吧。」

  華華支起身,看著眼鏡問:「你真的認為一切都能靠冰冷的推理和計算得來?」

  「是的,在你認為是直覺的那些東西後面,其實隱藏著極其複雜的推理和計算,複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我們現在需要的除了冷靜還是冷靜。」

  華華站起身,拍拍後背上的雪:「走,開會去。」

  眼鏡拉住了他:「想好你要說什麼。」

  華華在晨光中對眼鏡微笑了一下:「我想好了,其實對於一台冰冷的電腦來說,現在的形勢只是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

  會議開始後,孩子們長時間地沉默,眼前急轉直下的嚴峻形勢一時都把他們擊昏了。

  D集團軍司令打破沉默,猛砸桌子喊道:「我們的大人們就這麼老實?為什麼不給我們也留一些那玩藝?!」

  孩子們紛紛附和:「是啊,哪怕是少留一點兒呢!」「我們現在手無寸鐵了!」「哪怕是就有一顆核彈,形勢也會不一樣啊!」「是啊,有一顆也好啊!」……

  「好了,不要說這些沒用的話了,」呂剛說,然後他轉向華華,「我們下面該怎麼辦呢?」

  華華站起來說:「在內陸的兩個集團軍立刻緊急疏散,以在敵人進一步的核打擊中保存力量。」

  呂剛站起來快步踱著:「你應該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如果我們的所有陸上力量都由戰鬥集結狀態變成非戰鬥的疏散狀態,再次集結需要很長時間,我們在南極大陸將完全失去戰鬥力!」

  眼鏡說:「這就相當於把我們這塊硬盤進行了格式化。」

  呂剛點點頭:「這個比喻很適當。」

  「但我同意華華的意見,立即疏散!」眼鏡堅定地說。

  華華低著頭說:「沒有辦法,如果各集團軍仍保持密集的戰鬥集結狀態,在敵人接下來的大規模核打擊下可能全軍覆沒。」

  呂剛說:「可如果集團軍變成散佈在廣闊地域上的大量小部隊,供給難以保證,他們也不可能長時間生存!」

  B集團軍司令說:「走一步算一步吧,現在真的不是過多考慮的時候了,每過一秒鐘危險就長一分,快下命令吧!」

  D集團軍司令說:「我們頭上現在用頭髮絲吊著一把劍,隨時都會落下來的!」

  大部分孩子都主張盡快進行疏散。

  華華看看眼鏡和呂剛,他們都點點頭。他走到會議桌前站定說:「好吧,向兩個集團軍發佈疏散命令吧,沒時間計劃細節了,讓部隊自行疏散,以營為單位,一定要快!同時,請大家清楚這個抉擇的後果,做好思想準備,今後對於我們,南極的使命將十分艱難。」

  孩子們都站了起來,一位參謀把草擬的疏散命令讀了一遍,大家都沒提出什麼意見。他們只想快些,再快些,參謀拿著命令向電台走去,這時突然響起一個沉著的聲音:

  「請等一下。」

  孩子們都把目光投向說話的人,他是胡冰大校,五人觀察組的聯絡員。他向華華、眼鏡和呂剛敬禮後說:「報告首長,特別觀察組將履行最後職責!」

  特別觀察組是大人們留下的一個很神秘的機構,它由三名陸軍大校和兩名空軍大校組成。戰爭一旦爆發,他們就有權瞭解一切機密,並有權旁聽最高統帥部的所有決策過程,但大人們曾保證,五人觀察組對統帥部的工作絕不會進行任何干涉。事實上也是這樣,在以前的整個戰爭遊戲過程中,在每一次最高統帥部的軍事會議上,這五個孩子只是坐在旁邊靜靜地聽,連記錄都不做,只是聽。他們從不發言,就是在會下也很少與人交流,漸漸地,統帥部的孩子們幾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有一次,華華問他們誰是組長,觀察組中一位叫胡冰的陸軍大校回答:

  「報告首長,我們五個成員的權力是相等的,沒有組長,必要的時候我將作為小組的聯絡員。」

  這就使得他們的使命更神秘了。

  這時,觀察組的五位軍官站成一個很奇怪的隊形,他們面對面站成一圈,莊嚴地立正,彷彿中間有一面讓他們升起的國旗。

  「A類情況已出現,表決!」

  胡冰說,五個孩子同時舉起了一隻手。

  胡冰轉向充當會議桌的幾個彈藥箱旁,從懷中掏出一個白色的信封,用雙手把它端端正正地放在彈藥箱的正中,說:「這是公元世紀最後一任國家主席留給現任國家領導集體的信。」

  華華伸手拿起那封信,撕開封口,裡面只有一頁信紙,上面有手寫的鋼筆字,他讀了起來。

  孩子們: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們最可怕的預感已經變成了現實。

  在公元世紀的最後日子裡,我們只能按照我們的思維方式對未來進行推測,並根據這種推測盡可能做好我們最後能做的工作。

  但那種預感不止一次地湧上我們的心頭,孩子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完全不同於成人,孩子世界的運行軌跡可能完全越出我們的預測,那個世界可能是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世界。對此,我們無法為你們做太多的事。

  只能留給你們一件東西。

  這是我們最不想留給孩子們的東西,在留下它的時候,我們感到像把一支打開保險的手槍放到了熟睡的嬰兒枕邊。

  我們盡可能地謹慎,任命了特別觀察組,它由五名最冷靜的孩子組成,由他們根據情況的危急程度,決定是否把這件遺留物移交給你們,如果在十年後仍未移交,遺留物將自行銷毀。

  我們希望他們永遠不必進行這種表決,但現在你們已經拆開了信。

  這封信是在終聚地寫的,這時我們的生命都已到了盡頭,但頭腦還清醒。信將由一名守候在終聚地的孩子信使交給觀察組。本來以為,該說的話都說過了,但在寫這封信時,千言萬語又湧上了心頭。

  但你們已經拆開了信。

  你們拆開了信,就意味著你們的世界已完全超出我們的想像之外,想說的這些話也就沒什麼意義了,只說一句:

  孩子們走好。

  公元世紀最後一日於中國1號終聚地

  (簽字)

  孩子領導者們的目光又都會聚到胡冰身上。他立正敬禮,說:「五人觀察組現在進行移交:東風101洲際核導彈一枚,最大射程25000公里,帶有一枚熱核彈頭,當量:400萬噸級。」

  「核彈在哪兒?」呂剛盯著他問。

  「我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胡冰說。這時觀察組中的另一位大校把一台筆記本電腦放到會議桌上,打開。電腦已經啟動,屏幕上顯示著一幅世界地圖,「這幅地圖的各個位置可以放大精度,最大可放到十萬分之一比例,只需用鼠標雙擊要打擊的目標,電腦上的無線調製解調器就會發送信號,一個衛星鏈路將傳送信號到目的地,導彈就會自動完成發射。」

  孩子們一擁而上,都去撫摸那台電腦。他們中的許多人熱淚盈眶,彷彿在握著大人們從冥冥間向他們伸來的溫暖的手。

《超新星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