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號帶著三個可供宇航員輕鬆進行艙外作業的小宇宙艙離開了地球。其中一個在導致弗蘭克·普爾死亡的意外事故中丟失——如果那是場意外的話。另一個載著大衛·鮑曼走完與「大哥」相會的最後一段航程,並與他分享了注定的命運。第三個則還在飛船的「車庫」——分離組艙中。
這個宇宙艙少了一樣重要元件——艙口蓋。當時,哈爾拒絕打開分離組艙的大門,鮑曼指令長只得冒險穿過真空,從緊急過渡艙鑽進飛船,將艙蓋炸開。忙著其他更重要事情的鮑曼還沒來得及對它實施遙控,它就被一陣空氣衝擊波炸出了幾百公里。毫不奇怪,他從來沒為需要更換丟失的艙口蓋煩惱過。
現在三號宇宙艙(馬克斯未作任何解釋,就為它漆上了一個名字「尼娜」)正為另一次艙外作業進行準備。它還是缺少艙口蓋,但這已並不重要,不會有任何人坐在那裡面。
鮑曼的盡忠職守給他們帶來意料不到的好運,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太笨了。用「尼娜」作為自動探測器,就能不冒人員傷亡的風險在近距離內對「大哥」進行觀察。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沒人能排除存在吞噬飛船的反衝力的可能性。畢竟,以浩瀚宇宙的尺度衡量,五十公里的距離還不及一根頭髮絲的寬度。
由於多年疏於維護,「尼娜」看起來相當破舊。一直懸浮在失重狀態中的塵埃覆蓋了外表,曾一度潔白無瑕的外殼已變成橡皮筏般的灰色。當它慢慢加速離開飛船時,外面的操縱工具被巧妙地收攏了起來,瞪視著天空的卵形觀察孔恰似一顆巨大的死魚眼。「尼娜」看起來的確不像是人類派遣的一位出色使節,但那正是一個顯著的優點。一名卑微的特使容易令人接受,它那小巧的尺寸和緩慢的速度都強調了它的使命富於和平色彩。有人建議它敞開雙臂迎向「大哥」,但這個想法很快被否決了,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他們如果看到「尼娜」伸出機械腳爪朝他們飛來,便會立即抱頭逃命。
經過兩小時的輕鬆飛行,「尼娜」在距那塊巨大的矩形厚板一角一百米開外處停了下來。由於離得太近,感覺不到它的真正形狀,電視攝像頭傳回的圖像就像是從一個不知大小的黑色四面體頂上向下看。艙載儀器顯示沒有任何放射現象和磁場,「大哥」的表面什麼都沒有,只有它屈尊反射回的一點點陽光。
「尼娜」逗留五分鐘後——這算是它的問候語,就像說聲「喂,我來了!」——便開始向較小的一面的對角移動,接著是較大的一面,最後橫越過最大的一面。它與「大哥」的距離始終保持著五十米左右,但偶爾也會只有五米之差。不論距離怎樣變幻,「大哥」看起來都完全一樣——平整光滑得毫無特徵。遠在任務還沒完成之前,「大哥」就已變得惹人厭煩,兩艘船的觀眾都已回去幹各自的活兒,只是時不時瞟一眼監視器。
「就是這樣,」當「尼娜」回到初始點時,沃爾特·科諾終於口出怨言,「我們可以把餘生都浪費在這上面,卻找不到任何東西。我該拿『尼娜』怎麼辦——帶她回家?」
「不,」正在列奧諾夫號上的瓦西裡在通話器裡打斷了他的話,「我提個建議。把她帶到那個大表面的正中心。讓她呆在——嗯,一百米的距離外。在那裡停下來,並將雷達調整為最高精度。」
「沒問題——只要不會碰上某種不穩定的殘流。不過這樣做是為什麼?」
「我只是想起了一次大學天文課所做的練習——無限扁平盤的重力吸引作用。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有機會付諸實踐,在對『尼娜』的運動進行幾小時研究後,至少我能計算出『冉戈達克』的質量。就是說,如果它有質量的話。我開始認為那兒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解決問題還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到最後我們將不得不採用。『尼娜』必須接近並觸碰那東西。」
「她已經這樣做了。」
「你這是什麼意思?」科諾有點惱火,「我從沒令她接近到五米以內。」
「我不是挑剔你的駕駛技術——雖然第一次在那一角它已經離得很近,是不是?但只要你每次在它的表面附近使用『尼娜』的小型推進器時,都會輕輕推動『冉戈達克』。」
「那就像大象身上蹦的跳蚤!」
「也許吧。我們的確不知道。不過,我們最好假定它以某種方式意識到了我們的存在,而且只要我們不令它討厭,它還會容忍我們。」
他沒有將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說出口。怎樣才算打擾了一塊兩公里長的黑色矩形厚板呢?而它又將以什麼形式表達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