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他們溯河而上,走了兩百五十公里,眼看前面已經是山區了,所以就渡過了河,再由河東岸走回去。一路上,他們收集了不少資料,大部分是奇布查人的傳說。
  雖然很有參考值,但是沒有實際的收穫。
  而時間已經花了將近四個月了。
  樂天顯得十分失望,那一天晚上,是他們在回程的第十天。
  他們在河邊紮營,幾個印地安響導,在日落之後,就彈著製作簡單的樂器,唱著歌。
  羅追居然不但能和他們一起唱,而且還隨著節奏跳著舞,看起來他十足也是一個印地安人。
  樂天斜倚著一株大奎寧樹下,心情很無聊,盤算著這一次無收穫之行,使自己損失多少時間,而損失了的時間是再也找不回來了,這實在令得人心情沮喪,世界上等待探索的事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卻有如此之短促,實在經不起甚麼浪費的。
  那時,天色已漸漸黑了下來,帳篷前的篝火堆,發出劈啪啪的聲音,火舌冒起老高,在火堆上燒烤的食物,發出誘人香味。
  樂天歎了一聲,走向火堆,就在那個時候,他看到一個人,站在離火堆不遠處。
  那個人個子不高,一定是女性,這是由裝扮來判斷的,但是卻無法判斷她的年齡,因為她用一張極舊的氈子,把她的身子裹緊著,連頭也裹著,只有一雙眼睛在外,目光炯炯。
  當樂天向她望去之際,她也向樂天走來,道:「先生,我有一樣東西,向你換點我要的物件,你肯嗎?」
  她說著,遞過了一個用舊布包著的小包裹來。
  玉瑗上的古代文字
  這一帶,本來有印地安人居住著,大多數很貧窮,樂天從聲音上聽出來,那是一個少女,當然是當地的土人。
  他看到對方向他遞出了那個小包,他也沒去接,因為他心想,這樣的一個少女,會有甚麼東西來和他交換?
  當然不會是甚麼好東西,她要甚麼,就送給她好了。
  樂天一面想,一面已道:「你要甚麼,只管說好了,我送給你。」
  樂天正說著,一個響導已走了過來,向那少女大聲怒責著,同時,粗暴地揮手,要開那個少女,等那少女後退幾步之後,他才轉過身來,向樂天道:「先生,甚麼也不能給,要是一給了他,不到半天,我們甚麼也不會剩下,不知有多少人會來要東西,我們連褲子也不會剩下!」
  那少女在後退之際,掩著臉的氈子已跌了下來。
  樂天向他看去,看到她有一對極大而靈活的眼睛,大約十六七歲,可是十分瘦,那令得她的大眼睛看來更是靈活。
  她的眼神極倔強,被推開之後,大聲用土語向那個響導叫著,響導很怒,過去揚手要打那個少女。
  那個少女又用西班牙語叫道:「先生,我不是來向你求乞的,是來向你交換,我有東西向你交換!」
  她一面說,一面伸手遞出她手中所拿著的那隻小包裹來。
  那個響導,可能是給那個少女剛才用土語罵得他激怒了,這時又大聲叫道,一伸手,就將那個布包,自少女的手中的手中搶了過來,一面罵道:「你有甚麼東西來和人交換!」
  那少女一不小心,被響導把布包搶走,剎那之間,她像是一頭瘋了的野貓一樣,發出極尖厲的叫聲,向那個響導直撲了過去。
  響導似乎也想不到少女會突然之間發起蠻來,吃了一驚,順手將搶到的布包,向篝火堆中,扔了出去。這一切,全是在一殺那之間所發生的事,樂天十分不值那個響導的作為,可是事情發生得實在太快了,他也不及阻止。
  等到那小包被拋進了火中,那少女更是著急得完全像發了瘋,她一面叫著,一面就向那篝火堆中,直撲了過去,看來是想將那小布包從火堆中搶出來。
  火堆是用許多枯了的樹枝堆出來的,火頭竄得比那少女還高,燃燒得極其熾烈,那少女不顧一切地向火堆撲了過去,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那時極其危險的事!
  同時,人人也都想,這小布包究竟是甚麼東西?
  如果不是極其重要的東西,那少女也不會這樣拚命了!
  樂天也這樣想,而他的行動,比常人都快,而且,他離火堆也最近,他一躍向前,順勢提起一桶水,潑向火堆。
  那一桶水,其實無法淋熄那一大堆火,但是卻也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將火頭向下一壓。
  而在那個極短的時間內,樂天已經一手推開了撲向火堆的那個少女,他在倉皇之間的那一推,用的力十分大,推得那少女一連推跌出了好幾步。
  就在這時,另外有兩個人,也提起兩桶水,潑向火堆,那使得樂天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一伸手,將那已著火的布包,自火堆中拾了起來。
  樂天的動作雖然快,但是由於他離火堆實在太近了,所以,他的頭髮,仍然不免發出「嗤嗤」的聲響,而焦捲了起來。
  樂天一拾到布包,立時後退,喘著,手中還拿著那小布包。
  這時,在營帳中的探險隊員,也出來了,那少女也掙扎著,站了起來。
  樂天先狠狠向那闖禍的響導瞪了一眼,然後轉向那個少女,將布包遞了過去,道:「這時你的東西。」那少女靈活的大眼睛之中,充滿了感激的神色,她看來有點怯生生的道:「先生,我祖父說,這東西可能很值錢,請你看看,是不是可以換一點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給我們!」
  樂天其實根本不在乎那少女的東西是不是值錢,他當然可以答應對方的要求。
  但是那少女既然這樣說,他也就隨便向手中的小布包看了一下。
  一看之下,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