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史上,決定個體是否強大的關鍵因素一直在變化。
原始的狩獵時代,最重要的是肌肉力量。高大的身材、強健的肌肉和迅捷的反應速度讓原始人有更大的概率捕捉到獵物,並避免被猛獸傷害。農耕時代體力勞動依然是主流。你需要健壯的身體去揮舞鋤頭和砍伐柴火,但也需要一點農耕知識了。到工業時代,機器替代了人的體力,最重要的東西變成了知識,火藥、醫藥、工程等方面的稀缺知識讓人成為社會的精英,培根還喊出了那個經典口號——知識就是力量。
進入互聯網時代後,知識已經不稀缺了,思維能力已成為人們追捧的新晉的熱門。如今,學校、企業和各類嚴肅場合裡,無不在談論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廣泛的談論並不代表它已被普遍掌握,儘管在幾十年的熱烈探討和教育系統的初步努力下,一些簡單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普及,但深度思維的能力仍然是稀缺品,並將成為這個時代個體崛起的重要入場券。
現在我們需要更清晰地瞭解,什麼是深度思維。
深度思維給人的初始聯想,大約是更深刻、更接近本質的思維,更高級的、一般人想不到的思維,但這樣的描述似乎太抽像了。為了更清晰地理解「深度」的意義,我們不妨先來探討,怎樣的思維可以稱為與之對應的「淺度」思維。
第一種淺度,是邏輯鏈條的短淺,無法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比如,走象棋的時候只能考慮1-2步,解數學題的時候只能往後推論1-2級,又或者對事情發生的原因只能分析出最淺近的直接原因。
第二種淺度,是思維過程中只能從最熟悉的地方出發,缺乏切換視角的靈活性。比如我們在溝通、規劃、寫文案等事項中,往往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因為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而無法切換到別人的視角上去換位思考。
第三種淺度,是對於信息量較大、較複雜問題的束手無力。如果要求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信息,很多人的思維能力是跟不上的,大腦常常處於超載狀態。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這種信息過載的狀態既會帶來思考效率的低下,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之一。不幸的是,手頭同時進行七八件事情、遭受大量雜亂信息的轟炸正是現代人的工作常態。
第四種淺度,是只關注眼前的、近處的、近期的內容,而缺乏長遠規劃、全局掌控的宏觀視角。比如我們容易在日常的工作中精打細算,卻未能對長期趨勢進行研究、把握並據此進行人生規劃;或者我們常常只關注和研究個體,而對個體與環境的複雜關係缺乏瞭解;又或者,我們緊盯手頭一個個零散的事項,而對整個任務的宏觀流程缺乏認知和掌控。
這四種淺度就是一般人思維過程中的局限和弱點。對應的,能在這四個方面進行突破和改善的,則可以稱為深度思維。
深度思維:
擁有較長的思維邏輯鏈,能夠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
能夠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靈活切換看待問題的視角;
能夠處理較大的信息量,在雜亂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維能力;
能夠在宏觀視角上分析問題,認知事物所處的生態的特性、事物的長期趨勢等。
我們應當從上述四個方面去突破以培養自己的深度思維能力。
在深度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進行具體可操作的訓練。思維能力是相對抽像的東西,它不像知識點的學習那樣明確——掌握幾個公式,或者背誦一篇文章。在中國社會和教育界極力推崇思維能力培養20年後,中國學生的思維能力依然未見顯著提高,缺乏具體的思維訓練內容正是重要原因。
深度思維能力的學習需要像知識點一樣有明確的、可操作的內容,不能僅停留在某種理念的基礎上。思維能力的掌握,很多時候是具體思維工具的內化而形成的。所以深度思維的學習,得有具體的模型、定律乃至公式,並配以具體的案例。就像投資家查理·芒格在論述多元思維的概念時所做的那樣,他清晰地將多元思維能力的學習落實到不同學科的具體模型中,這就給後人的學習提供了方便。而一般人在談論關於思維的名詞時——如逆向思維、創造性思維等——則常常停留在模糊的理念描述的階段。
從深度思維的四個方面出發,以有具體的模型、定律和案例為標準,本書的內容就順次產生了:
從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這一角度出發,得到了第一章《思維邏輯鏈》的內容;
從突破自我中心、靈活切換思考視角這一角度出發,得到了第二章《換位思維》的內容;
從在雜亂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維能力這一角度出發,得到了第三章《可視化思維》的內容;
從在宏觀視角上分析問題這一角度出發,則衍生出了第四章《流程思維》、第五章《生態思維》、第六章《系統思維》、第七章《大勢思維》、第八章《兵法思維》以及第九章《慢即是快》。從宏觀角度出發衍生出的章節較多,而宏觀思維也的確是我們人生中難度更高、作用更大的思維方式。
對於這些深度思維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劃分它們:思維的技術與思維的格局。
本書上篇名為技術大師,有《思維邏輯鏈》《換位思維》《可視化思維》《流程思維》四種思維方法,我稱之為技術類思維方法。這些思維的技術主要用於處理日常工作的具體事物,就像一個個小工具,又像是一把把武器,能讓你披荊斬棘,對生活工作中的問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本書下篇名為思維的格局,有《生態思維》《系統思維》《大勢思維》《兵法思維》《慢即是快》五種思維方法,我稱之為格局類思維方法。我們經常聽到這種說法: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格局比能力更重要。那麼怎樣在人生的重要關口,做出那些大格局的、效用超越普通努力的智慧選擇呢?這就是格局類思維方法的用處。它能讓你站在更高、更廣的視角上去看待問題,以更深刻、更巧妙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並且心態更加大氣平和。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流程思維是從宏觀角度解決問題這一角度衍生出來的,但《流程思維》一章我選擇將其放在上篇的技術類思維方法中(而非格局類)。這是因為流程思維的具體應用依然屬於解決日常工作問題的範疇。它大概可以叫作宏觀中的微觀方法,或者微觀中的宏觀方法,也可以說是從宏觀角度出發解決微觀問題。
在具體的章節中你將看到,這些深度思維方法具有極高的價值,給人帶來從解決問題到掌控格局的全方位提高,贏得跨越式的發展。
中國的古人強調,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如果你不曾實踐某個道理,那麼你對別人講述它就是無力的。本書所講的思維方法都是我親自實踐過並對我產生了切實幫助的,由此緣起,本書自然而然地帶有了另外一層特性(也是我個人的屬性):它特別適合那些沒有背景、缺乏資源、天賦平平,在迷茫時代掙扎的普通人。
作為普通人的一員,我深知從草根中爬起是多麼困難,處處都是因為缺乏資源而無法邁過的門檻,常常面臨根本無法進場參與遊戲的困局。當資源、背景和天賦都不足的時候,能夠幫助你人生破局的只有深度思維的能力。在研究思維方法、思考人生策略時,我也特別關注那些普通人因為深度思維的能力而獲得跨越式發展的案例。
比如我認識的一名金融投資者,他在股票市場裡拚搏多年下來斬獲頗豐,早早實現財務自由。當他和我交流自己的投資心得時,說自己做的事情無非是對著市場上的公開信息進行深度思考而已。例如國家某個政策發佈後,他會由此進行深度推演,預算這個政策未來將帶來怎樣的短中長期變化,並一步步演算清楚——這正是思維邏輯鏈的投資實踐版本。這名投資者只是一個散戶,但深度思維的能力將他和那些追漲殺跌、打探內幕消息的散戶區別開來,過上了財務自由、身心自由的生活。
一名歷史老師在困惑如何讓學生們學好世界歷史的相關知識。世界歷史知識涉及眾多國家、事件和邏輯,學生們常常攪成一團,相互混淆,容易遺忘,這是他教學十幾年來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參加完我的可視化思維培訓課程後,他製作了一幅宏大的世界歷史脈絡圖,對照圖片進行講課,學生們的成績突飛猛進,如同突然開了竅一樣。困擾歷史老師多年的教學問題解決了。
生態思維與大勢思維也常常得到經典的應用,給人帶來巨大的回報。例如,基於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是必然趨勢,對應的養老產業中也蘊藏著大量機會。儘管道理講起來簡單,但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卻似乎與普通人沒什麼交集,因為養老產業的幾大門類准入門檻都不低。養老院建設、養老醫藥和醫療器械、養老地產等,哪一個行業又是普通人能夠隨便切入的?都是大資金、大企業的遊戲。但是生態思維告訴我們,不一定要和這些大資金、大玩家成為競爭者,你可以思考如何與它們共生。當大企業花費大資金去建設養老院、養老地產的時候,你可以切入一些小的、輔助性的門類——比如養老護工中介、養老地產配套設施生產等。從這個角度切入,你成了大企業的輔助,如同鱷魚嘴邊的牙籤鳥,以此抓住老齡化趨勢下養老產業的機會。
這樣的案例在本書中隨處可見,而在這些精彩的案例背後,我看到的是深度思維的能力對普通人的重大意義。
《深度思維》一書無法概括深度思維的全部(實際上任何人都無法窮盡所有的思維方法),有很多思維方法並沒有被納入到本書中來。一方面,基於「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的原則,那些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並沒有親自實踐過的思維方法,我都沒有採用。本書中選擇的,是那些我在實踐中發現能夠切實對普通人的人生產生巨大積極作用的思維方法。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思維方法由於早已廣為人知而沒有再贅述的必要。比如結構化思維是一種經典的、有巨大實用價值的思維技術,但對它的論述已有諸多書。再比如批判性思維也對我們有重大的意義,而你可以在已有的經典批判性思維書籍中學到很多。所以儘管它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但也沒有出現在本書的內容中。
總的來說,深度思維是具有巨大價值的思維方式,思維的技術與格局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認真研究和學習的能力。我也堅定地認為,在這個高壓、高競爭的時代,處處充斥著階層固化的焦慮,而深度思維將成為這個時代個體崛起的最可靠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