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讀一本書,是夢華和夢馨與我們溝通的一種方式。她們的老師推薦的書,我們會讀,而我也會給她們推薦一些讀物。夢華打電話問妹妹在讀什麼書,妹妹告訴她在讀爸爸推薦的書。於是,夢華寫郵件問我那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否有意思。
夢華:
妹妹最近在讀一本叫作《幸福的藍色地帶》(The Blue Zone of Happiness)的書,作者是《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作家、記者和製片人丹·比特納(Dan Buettner)。「藍色地帶」是一個人類學名詞,意思是世界上特別長壽的那些地區。妹妹讀完後,我和她進行了討論。這本書你可讀可不讀,但是關於幸福這個話題,我倒想和你聊聊。
先從比特納的這本書說起,他的幾個觀點很有道理。首先,幸福是一種感受,並非是錢可以衡量的。當然,這種感受也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和一個人生活的環境相吻合的。這本書中描繪的哥斯達黎加人超乎常人的幸福感,來自生活本身的輕鬆、愉快,它不需要多少錢。如果一個人認同這樣的想法並且生活在那個環境中,他就會感到幸福。相反,在新加坡,通過努力掙到很多錢的人感覺自己很幸福,因為那個國度崇尚這種價值觀。顯然,具有這樣價值觀的人來到哥斯達黎加就很難有幸福感了,因為他會和當地的文化、習俗格格不入。反之,一個無憂無慮的哥斯達黎加人在新加坡也不會幸福,因為那裡的人會覺得這個不想努力工作、凡事無所謂的人實在是一個壞典型。
讀到這裡,我想你當初選擇MIT是對的,因為周圍的同學和你很像,這讓你有如魚得水的感覺。如果你選擇了培養政治領袖的哥倫比亞大學,雖然課程輕鬆點兒,但可能過得不開心,因為你不喜歡擠到那些咄咄逼人一定要當領袖的學生裡去。
比特納的另一個觀點我也贊同,就是幸福需要基本保障。他在書中提到了三個幸福指數特別高的國家——哥斯達黎加、丹麥和新加坡。雖然它們的政治制度不同,前兩個比較社會主義,甚至有點兒共產主義的意味,而新加坡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強調個人奮鬥,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大家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大膽追尋自己的理想。中國有句老話,叫作人窮志短,也就是說,當人吃不飽肚子時,很難有崇高的理想。我不會為你將來的生計發愁,不過依然要提醒你,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給自己留一筆應急的積蓄,以便讓你做事沒有後顧之憂。
講完別人的觀點,我說說自己的看法,主要有兩點。
其一,生命通過基因傳承而延續,大部分研究幸福學的學者都認為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來源之一,它遠比暫時的男歡女愛、財富和虛榮更讓人類具有長久的幸福感。人和其他任何物種一樣,都擔負著傳承基因的使命,因此當人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過基因一代代延續時,會不自覺地展開會心的微笑。這一點原本誰都知道,但是在現代社會,當人們過於忙碌時,反而難以靜下心來思考,忽略了很多根本的快樂。你在上高中的時候,我從中國回到美國,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在你還沒有離開家的時候,能夠有機會陪伴你。這種幸福並非工作中的成就可以取代的。
不過,這種幸福任何動物都有,人終究還有高於其他動物的追求,那就是人的存在和行為可以給世界留下烙印或者創造快樂。當我們得知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世界帶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響時,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其二,人生是一條河。一條河的水量由它的長度、寬度和深度三個因素決定。一個人的影響力也是如此。有些人當下的影響力非常大,受他影響的人很多,但是未必長遠。有些人則如同一條很長的河,影響力綿長持久。打個比方,一些流行歌手就屬於第一類人,他們有很多歌迷,但是音樂比較淺顯,影響力也不是很持久。因此,我把他們比作一條很寬但卻比較淺、比較短的河。莫扎特則正相反,他的聽眾從來不會太多,但是他的音樂有深度,就如同一條寬度不大卻源遠流長並且很深的河。雖然我們很難說哪一種河的水量更大,但是我比較喜歡後一種人,因為時代越久遠,那種蜿蜒的長河會持續下去,不會斷流。莫扎特便是如此,雖然他已經去世兩個多世紀了,但是今天他依然吸引世界各國的人遊覽其故鄉薩爾茨堡。類似地,貝多芬、米開朗琪羅、牛頓等人也是如此。在我們的領域(計算機科學),有圖靈和馮·諾依曼這樣的人。
當然,大部分人很難成為上述這些人。不過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對世界有一些正向影響,就會由衷地感到幸福。2012年,我從中國回到離開了兩年的谷歌,發現公司雖然在很多地方已經變了,但是我們很早之前寫的一些代碼被略微修改和封裝後,依然在被廣泛地使用,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組算法已經被用在上百個項目中。這時,我所獲得的幸福,遠不是公司給我的獎金可比的。
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在生前看到他們的工作產生的效果。牛頓和貝多芬在活著的時候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成就,因此他們是幸福的,儘管他們沒有留下子嗣。尼采在活著的時候還沒有太多人關注他,但是他有信心在將來大家都會認識到他的偉大。從這個角度講,他也是幸福的。但是絕大部分人,他們的作用不僅在生前被低估,甚至永遠不會被人知道,能夠讓他們靜下心來追求一種成就的是一種要給世界留下點兒美好東西的信念。莫扎特在生前,每一天都是平平靜靜地寫曲子,演奏音樂,如此而已。他並不知道後人會冠以他「偉大的音樂家」這個稱號,這對他似乎並不重要。對他來說,寫好曲子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說,這種心態成就了莫扎特。
你上次問我,為什麼很多美國人會給大學捐錢,一些並不算太富有的人也會這麼做。蘇聯文豪高爾基的一句話正好可以回答你的這個問題——「給總比拿要快樂得多」。美國的富豪之所以會向大學、醫院和其他慈善機構捐款,是因為他們能夠獲得給予帶來的幸福感。他們甚至覺得這樣做比把錢留給子女更快樂,因為通過向大學和醫院捐款,他們能看到自己的錢在寬度、深度和長度上更多地影響未來。
歐文說,人類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其實,我們做很多事情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如果做一件事背離了這個初衷,我們就需要審視自己了。
祝你幸福一生!
你的父親2017年11月